《红楼梦》人物分析及思想性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1.76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之所以至今仍能激荡广大读者的心灵,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成功的艺术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是《红楼梦》一书的核心人物,这三个人的情爱和婚恋始终是全书最扣人心弦的焦点。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表现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即“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争。其中第三十六回是贾宝玉感情的分水岭,使他的感情从“与生俱来的一段痴病”变成了有过生命体验与深刻思考的选择。[1]从此,贾、林、钗三人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其间的爱情与婚姻活动也随之展开。这种恋爱婚姻悲剧,对封建礼教及婚姻制度产生了深刻的批判作用。

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分析

(一)贾宝玉的性格分析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书中诗词写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以及他的祖宗是开国勋臣,父辈贾敬、贾政之流,或是科第出身,或曾做过学差,家中经常有一些门,都是讲究学问的。在这样贵族环境中,身上有着浓厚的贵族公子哥儿的气息。但宝玉在父母心中是个逆子,父亲说他是不肖孽障,母亲说他是孽根祸胎。他周岁时,百般不抓,单抓脂粉钗环来玩,父亲不悦,说他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只有祖母钟爱。贾宝玉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长大,他的特点是在“内帏厮混”,这是影响他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他的越出封建礼教界限的思想和行动,有了赖以生长和发展的温床。他虽有浓厚的公子哥儿的气息,但他没有过早地沾染上封建社会的某些腐化堕落的恶习,受到封建礼教严格的训戒,甚至对封建社会的某些腐朽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因而产生反感。在贾母的溺爱下,他得以保留自己小小的精神活动的空间,使他追求个性自由的要求,有了一定发展的时机。他十来岁就聪明乖觉,百个不及。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2]体现了爱慕女性,尊重女性的思想。这种先进的思想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所不容。

贾宝玉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其中“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士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愿意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对程朱理学的怀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封建君主制度的不满。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

肖”,而且天下第一。[2]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也反映了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

(二)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林黛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主线之一。书中第二回写到她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加上父母独爱,把她当男子来培养。这让她从小有一种优越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初步形成了较高的自我成就欲求和富贵小姐的自我意识,情绪上表现为自尊、自重、清高。林黛玉体质纤弱,但天资聪慧,在书香之家又得雨村的教导,使其极富有才情。由于母亲早丧,她才寄居贾府。后来父亲也去世了,就被贾府所收养。这样的身世遭遇形成了自尊心极强、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清高孤僻、天真率直的性格。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和敏感的性格。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时,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从这里看出,林黛玉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体现了林黛玉是个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敏感多疑的性格。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行动爱恼人”,“天性喜散不喜聚”。这些性格的背后体现了林黛玉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有着强烈的人格意识的“异样女子”。[3]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的,她“态生两靥之愁”,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中的黛玉葬花足以体现她的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以落花自比,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抒写了她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3]

林黛玉的遭遇和极富才情,培养了她清高孤僻和天真率性的性格。书中写北静王的香珠串被她骂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甚至在嫡亲的外祖母面前也没有过讨好殷勤。她身居“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的贾府,却感觉“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把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视为“污淖”,把“质本洁来还洁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清高孤僻”的性格,与世难容。[4]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结为姐妹,谱写了友情中最动人的篇章。她被薛宝钗的善意批评所感动,深情的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既太感谢激你,往日既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薜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说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薜宝钗。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薜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真诚的认错,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直率的美好性格。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个不迎合社会规范,率直率性地活着,体现了叛逆

精神。

(三)薛宝钗的性格分析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是金陵十二钗之首。书中写到薛宝钗出身皇商家庭,幼年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父亲早死后,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为母亲分忧代劳。她进京是为了“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可见她的起点不低,奔的是封建社会女子最高级的出路。这说明封建伦理教育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奴隶哲学已成为她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她忠诚地执行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可以说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5]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了薛宝钗的性格。

薛宝钗其中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她十分谨慎地在人事关系中保持着平衡。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书中写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得知贾母喜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也体现了虚伪的为人。以及对那没时运的赵姨娘也并不鄙视,同样送去了土仪。可见薛宝钗是个八面玲珑的处世高手。

宝钗的判词有一句写到“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宝钗是个冷美人。当她听到金钏投井自杀的消息,并没有所感伤,只单说了一句“这也奇了!”可以看出小小年纪心地是多么的冷酷无情。以及书中写冷香丸的配料和衡芜院的环境,都可以衬托出宝钗性情的冷酷。宝钗的冷不单单是冷漠,还有冷静。宝钗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很少有过激的言行。她在众人眼里总是文静谦和,从容大度,甚至是委曲求全的,这正是她冷静地性格造成的。宝钗和宝玉有时交往,黛玉吃醋,总是找话奚落刻薄她,但她总是避而不答。这种性格,使宝钗得到众人的赞赏。但我们可以看到完全按照封建道德的标准来思维,行事,就使得“她的美貌有着万种风情却无一点个性,她的博学有着万般道理却无一点真情。”[6]

薛宝钗的性格是非常复杂和丰富的,她即有处事周到、善解人意、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的一面,也有虚伪、自私、残忍的一面。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怕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以及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体现了她的美好品格。但金钏儿投井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