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涂料用水性树脂
- 格式:pdf
- 大小:58.48 KB
- 文档页数:2
水性涂料的分类和特点水性涂料,英文为waterborne coatings或waterbased coatings,又称水基涂料。
用于木材涂饰的水性涂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按外观、用途、施工和固化方式、乳液类型、化学结构以及设备方法来分类命名的。
水性木器漆最重要的成分是其中的乳液和构成乳液的树脂类型,科学的方法是按乳液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化学结构,水性木器漆可分为:•水性丙烯酸涂料•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性醇酸漆•水性环氧涂料•溶胶一凝胶涂料•水性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的分类及特点 -水性丙烯酸涂料丙烯酸型水性木器漆是应用较早而且目前仍在大量应用的品种。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丙烯酸建筑乳胶漆开始大范围推广以来,水性丙烯酸木器漆也随之出现在市场上。
丙烯酸乳液由丙烯酸酯单体为主的乙烯基单体经乳液聚合而成。
聚合过程中添加了乳化剂、稳定剂、pH调节剂等各种助剂,体系相当复杂。
采用软硬不同的单体,调节用量,并改变加料方式可以控制乳液粒子中聚合物分子的软硬链段分布,从而得到不同玻璃化温度 (Tg或不同最低成膜温度(MFFT)的乳液。
聚合时采用的乳化剂可以是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非离子型的或阳离子型的,相应的乳液以及制成的漆也可称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的。
仅用丙烯酸单体聚合得到的是纯丙乳液,制成的漆称为纯丙水性漆。
聚合时可添加其他乙烯基单体对乳液进行改性,例如,添加苯乙烯改进漆膜的硬度并降低成本;引入含氟、含硅的单体改进漆膜的表面性能,降低膜的表面自由能,提高疏水性和耐玷污性。
由此产生了苯丙水性漆、氟碳水性漆、硅丙水性漆等品种。
丙烯酸乳液制成的漆膜有良好的耐候性,不易黄变,硬度高,光泽好。
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抗粘连性差,容易出现热黏冷脆的现象,硬度过高则低温成膜性不好,冬天难以进行涂装施工。
通过自交联聚合、无皂聚合、核壳聚合等技术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了丙烯酸乳液的性质,特别是采用核壳技术,将乳液粒子制成硬核软壳或软核硬壳的结构,甚至软硬相问的多层结构,以适应不同施工和使用条件的需要。
水性木器漆详解,水性木器漆知识大全什么是水性木器漆?水性漆是以水作为稀释剂的漆。
水性漆包括水溶性漆、水稀释性漆、水分散性漆(乳胶涂料)3种。
水溶性漆是以水溶性树脂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种改性物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水溶醇痠树脂、水溶环氧树脂及无机高分子水性树脂等。
水性木器漆的基本组成(1)聚合物乳液或分散体。
这是成膜的基料。
决定了漆膜的主要性能。
(2)成膜助剂。
在水挥发后,使乳液或分散体微粒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并能改善低温条件下的成膜性。
(3)抑泡剂和消泡剂。
以及生产过程中漆液中产生的气泡并能使已产生的气泡逸出液面并破泡。
(4)流平剂。
改善漆的施工性能,形成平整的、光洁的涂层。
(5)润湿剂。
提高漆液对底材的润湿性能,改进流平性,增加漆膜对底材的附着力。
(6)香精。
使漆液具有愉快的气味。
(7)分散剂。
促进颜填料在漆液中的分散。
(8)流变助剂。
对漆料提供良好流动性和流平性,减少乳状过程中的弊病。
(9)润湿剂。
提高漆液对底材的润湿性能,改进流平性,增加漆膜对底材的附著力。
(10)防腐剂。
放置漆液在贮存过程中黴变。
(11)填料。
主要用於腻子和实色漆中,增加固体分并降低成本。
(12)Ph调节剂。
调整漆液的ph值,使漆液稳定。
(13)蜡乳液或蜡粉。
提高漆膜的抗划伤性和改善其手感,并提升抗回粘性能,助于施工。
(14)增稠剂。
增加漆液的黏度,提高一次涂装的湿膜厚度,并且对赋予和实色漆有防沉淀和分层的作用。
(15)著色剂。
主要针对色漆而言,使得水性漆的具有所需颜色。
著色剂包括颜料和染料两大类,颜料用於实色漆(不显露木纹的涂装),燃料用於透明色漆(显露木纹的涂装)。
(16)特殊添加剂。
针对水性漆的的特殊要求添加的助剂,如防锈剂(铁罐包装防止过早生锈)、增硬剂(提高漆膜硬度)、消光剂(降低漆膜光泽)、抗划伤剂、增滑剂(改善漆膜手感)、抗粘连剂(防止涂层叠压粘连)、交联剂(制成双组分漆,提高综郃性能)、紫外线吸收剂(户外用漆抗老化,放置变黄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在常用的解决方法中,除了树脂的选择和固化剂的搭配是从涂层的主要成膜物着手外,粉体和蜡浆等方法都是从辅助成膜物着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涂膜的主要成膜结构入手。
在压痕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已得知该问题产生的三个根本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水性树脂的选择、水及少量高沸点溶剂的残留,而水性固化剂方面我们改变的空间十分有限。
显然,在水性清漆体系中,固化剂的引入改变了涂膜的化学结构,从而大大改善了涂膜的综合性能。
除了固化剂外,还有一种改变涂膜结构的方法就是引入水性UV树脂。
我们知道UV涂料具有硬度高、固化快、涂层刚性强的特点,水性UV树脂也有类似的性质。
试验表明,在双组分水性清漆体系中加入一定的水性UV树脂,使之成膜过程具有异氰酸酯和紫外光双重固化交联,可以大大提高双组分清漆涂膜的硬度、抗粘连、抗压痕等性能。
在硬度测试中,这种双固化涂层在木板上的硬度可达2H(中华铅笔),超过常用的普通溶剂犁PU涂料硬度H(平衡试验比较);在60℃、6h抗压痕测试中,其抗压痕与常用的普通溶剂PU涂料相当。
说明这种双固化涂层可以满足家具在生产及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抗粘连、抗压痕要求。
4结语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在涂膜性能上比单组分水性木器涂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家具涂装中已有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压痕,这一缺陷又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压痕问题成了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的软肋。
水性树脂是问题产生的关键,水性树脂和固化剂的优选与搭配可以明显改善压痕问题;添加骨质填料、蜡浆等方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在双组分体系中引入一定量的水性UV树脂,使之成膜过程具有异氰酸酯和紫外光双重固化交联,彻底改变涂膜内部结构,则可从根本上解决压痕问题。
参考文献[1】伍忠岳,叶荣森,刘志刚.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涂料,2008,23(1):10【2】伍忠岳,叶荣森,刘志刚.含一NCO双组分水性木器漆的应用研究.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11(2):24-26[3】程斌,于运花,黄玉强,译.填料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283-284,302收稿日期2009—07—06 万方数据。
水性马林酸改性松香树脂说明书
马林(来)酸改性松香树脂(maleic resin )又名失水苹果酸树脂、顺丁烯二酸酐松香树脂、马林酸树脂,是由天然松香和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反应后再以多元醇酯化而制得的一种缩聚型二元酸树脂,产品呈不规则透明不规则颗粒状固体。
松香与马林酸是狄尔斯-阿尔德(Diels -Alder )加成反应,即一个克分子松香与一个克分子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一个克分子顺丁烯二酸酐松香。
马林酸松香树脂具颜色浅、软化点高、溶解性好、溶剂释放性快、干性好、光泽高、保光保色性好、不易泛黄、热稳定性好及附着力强等优点,易溶于醇类(异丙醇、乙二醇、乙醇)溶剂,可用作硝酸纤维和聚酰胺树脂的改性剂,用于水性、醇溶性油墨(凹版油墨、凸版油墨、上光油)、水可洗铅印墨、磁漆、硝基纤维素漆、助焊剂等。
一、技术指标: 二、包装规格:
净重25kg/包或500kg/包纸塑复合袋包装。
三、贮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干燥的条件下,防水、防火。
尽量在半年内用完。
编号和品名
色泽(Fe-Co ) 外观 酸值(mgKOH/g ) 软化点 (环球法,℃) 产品特点及用途 4121水性马林
酸松香树脂
≤9 透明颗粒 115-125 100-120 水可溶、高光泽,用于水性油墨、水性木器涂料、凹印油墨。
4122水性马林
酸松香树脂 ≤9 透明颗粒 190-210 155-170 水可溶、高光泽、高硬度、高耐候性,用于水性油墨、
水性光油。
4125水性马林酸松香树脂
≤7 透明颗粒 155-175 145-160
水可溶、高光泽、高硬度、
高耐受性,用于水性油墨、
水性光油、线路板油墨、
复膜胶。
水性漆规范及国家标准最新水性漆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涂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对水性漆的生产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以下是水性漆规范及国家标准的最新概述:水性漆规范概述1. 定义和分类:水性漆是以水为溶剂或分散介质的涂料,根据其组成和用途可被分为水性木器漆、水性金属漆、水性建筑涂料等。
2. 环保要求:水性漆必须符合环保标准,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 性能指标:水性漆应具备良好的附着力、耐水性、耐候性、耐磨性等基本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 安全标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水性漆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 使用指南:水性漆的使用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包括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干燥时间等。
国家标准1. GB/T 38597-2020:这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水性木器漆的规范,规定了水性木器漆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GB 18581-2020: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包括水性漆在内的涂料产品必须符合该标准。
3. GB/T 9756-2018:这是关于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的国家标准,适用于水性建筑涂料。
4. GB/T 34676-2017:规定了水性金属表面用涂料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等。
5. HJ/T 201-2005: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为水性漆的环保性能提供了具体要求。
结语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水性漆的规范和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制造商和使用者都应密切关注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
同时,加强水性漆的研发和推广,有助于推动涂料行业的绿色发展。
水性木器全封闭清漆着色涂装工艺摘要:介绍并比较了一些常见的水性木器涂料全封闭清漆着色工艺及涂装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面修色方法—专用修色漆修色法,弥补了常见修色方法的一些缺陷,克服了水性木器涂料全封闭清漆着色涂装的生产困难。
0前言在木器涂装中,全封闭清漆着色涂装是一种最常见的涂装风格。
由于其不仅可以通过底着色显露出木纹纹路,还可以通过底色和面色的色差体现出层次感。
对木器保护的同时,赋予了木器极大的美感,达到了极佳的装饰效果。
因此,在整个木器涂装领域占有很大的比重。
该种涂装工艺伴随着溶剂型木器涂料的成长壮大已发展得十分成熟。
但在水性木器涂料发展进程中,这一工艺却难以推广。
这是由于水性木器涂料以水为溶剂,表面张力较大,在采用传统的着色方法(把着色剂加入到面漆中)时,往往会因为面漆对基材润湿不好,导致局部着不上色或着色不匀,难以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从而使水性木器涂料的应用局限于实色涂装(颜料型着色剂着色)和一些清漆本色涂装,制约了水性木器涂料的快速发展。
水性木器涂料封闭清漆着色涂装问题是水性木器涂料发展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出发,针对水性木器涂料的性能特点,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对水性木器涂料的全封闭(半封闭)清漆着色涂装问题进行了探讨。
1.底着色工艺及底着色剂在木器的全封闭涂装中,一般溶剂型木器涂料的涂装工序大致为:基材—底着色—底漆—面修色—面漆。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基材或涂装效果选用不同的着色方法及着色剂。
如做深色效果(如咖啡色)时,底着色可采用格丽斯着色,根据不同基材或着色效果选择是否在擦格丽斯之前做头度封闭;在做浅色效果(如樱桃色)时,底着色可直接用色精加稀释剂修色,然后做头度底漆。
若基材颜色差别大,还须在修色前用绿水(稀释剂加色精调色)对基材修色,使基材的颜色基本一致。
在上述涂装工艺上,水性木器涂料与溶剂型木器涂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使用溶剂型木器涂料做浅色涂装时,一般要在修色前做头度封闭,这样可使着色后的基材颜色均匀清爽,而采用水性木器涂料时,若先做头度封闭底,则底修色会因为水的张力较大而难以润湿基材;不做头度封闭底,则底色会因为毛细管对着色剂吸收程度不同而颜色不均匀,清爽性较差。
水性涂料配方知识水性涂料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涂料,不含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环保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
它具有良好的涂装性能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饰、建筑涂料、汽车制造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水性涂料配方知识。
一、基本组成1.水性树脂:水性涂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包括丙烯酸乳液、酯乳液、醇醚酸酯乳液等。
水性树脂具有优良的透气性、附着力和耐久性。
2.溶剂:水:是水性涂料的溶剂,用于稀释和调整涂料的粘度,水溶性好,环保无毒。
3.颜料:水性涂料的颜色来自颜料。
颜料有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种,可以通过不同颜料的混合来制备各种颜色的涂料。
4.助剂:包括增稠剂、分散剂、稳定剂、抗皱剂等,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二、配方调整1.水性树脂的选择:不同的水性涂料需要选择适合的树脂,包括丙烯酸乳液、酯乳液、醇醚酸酯乳液等。
每种树脂都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2.颜料的选择和配比:根据涂料的颜色需求选择适当的颜料,并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确保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助剂的添加:根据涂料的性能要求,适量添加增稠剂、分散剂、稳定剂、抗皱剂等助剂,以改善涂料的流变性、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皱性。
4.溶剂的调整:根据涂料的粘度需要,适量添加水以调整涂料的稀释度,提高涂料的可操作性和施工性能。
5.配方的优化:通过调整各组分的配合比例和添加剂种类,使涂料的性能得到最佳的综合平衡,提高涂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三、涂料的施工性能1.延展性:涂料在涂装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在不同形状的基材上均匀涂覆,并保持涂层光滑、平整。
2.附着力:涂料与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牢固粘结在基材表面,不易剥离。
3.耐久性: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原有的色泽和性能,不易变色、开裂和脱落。
4.遮盖性:涂料具有较好的遮盖力,能够有效掩盖基材的纹理和色差,提供均匀、一致的涂层。
5.干燥时间:涂料在涂装后快速干燥,不易产生积尘和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一、本文概述水性丙烯酸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涂料、粘合剂、油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设计合成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文章首先概述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原理和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以及聚合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分子量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耐水性、耐候性等,以及这些性质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
文章探讨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涂料、粘合剂、油墨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和市场前景,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推动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二、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设计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设计是水性涂料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标是开发出性能优异、环保友好的树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和市场要求。
在设计水性丙烯酸树脂时,需要综合考虑分子结构、官能团、分子量分布、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等因素。
分子结构设计是水性丙烯酸树脂设计的核心。
通过选择合适的丙烯酸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并调整单体的配比,可以调控树脂的硬度、柔韧性、耐候性、耐水性等性能。
同时,引入功能性单体,如羟基丙烯酸酯、羧基丙烯酸酯等,可以赋予树脂特殊的功能,如交联性、自乳化性、耐水性等。
官能团的引入对于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性能也至关重要。
官能团可以影响树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容性以及界面性能。
例如,引入羟基或羧基官能团可以提高树脂的水分散性,同时增加其与基材的粘附力;引入氨基或酰胺官能团可以提高树脂的耐水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分子量分布也是水性丙烯酸树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树脂。
分子量分布越窄,树脂的性能越稳定;而分子量分布适当拓宽,则可以提高树脂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