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带你去追寻百色起义那珍藏的岁月。
今天小编整理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篇一记得中学学历史课时,背诵过一个名词解释:百色起义。
上周末,我们培训结束后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去广西百色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和红七军军部旧址。
百色起义是在1920xx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利用国民党广西省主席俞作柏和督办公署主任李明瑞同蒋介石战争失败后的混乱形势,在广西右江百色县领导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右江农民军举行起义。
后成立了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在广州起义两周年发动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百色起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治党治军的优秀骨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增添了重要力量。
从百色起义中走出来的指战员不少人又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将军。
到1955年和1964年授衔时,有19位获得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大将1位、上将2位、中将4位、少将12位,大将就是张云逸。
另外,还有多人担任了省部级领导。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篇二经常听老师讲那邱少云、董存瑞等红色革命的故事,心里有无限的想象,想去看看那红色的源头,想去看看南昌起义的地方,想去看看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想看看……。
一直有个追寻红色的梦想,时值今年建党90周年的大好日子,我带着这个梦想,前往广西这个离广东较近又有红色历史的地方追寻百色起义红色印象。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市相连,南与越南交界。
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是1920xx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织领导武装起义的地方,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参观百色纪念馆有感作文《参观百色纪念馆有感》一一提到百色,我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是那片神秘而充满热血气息的土地。
怀着满心的好奇与崇敬,我踏上了参观百色纪念馆的旅程。
当我站在百色纪念馆前,那建筑庄严肃穆得像个不苟言笑的老学究,却又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迈着略显犹豫的步伐走进去,仿佛是闯入了一段被尘封许久的历史舞台。
馆里的灯光不算很明亮,但足够照亮周围陈列的一件件展品,这些展品就像是时光的碎片,拼凑出百色起义那波澜壮阔的画面。
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张已微微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的人像表情严肃又坚定。
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我,里面是一群起义军战士们。
他们穿着简陋的衣服,有些甚至打着补丁,但是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燃烧着一种炽热的火焰,那是对自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火焰。
站在那照片前,我久久不能移步,就好像我能跨越这时间的鸿沟,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跳。
我想当时环境肯定很艰苦,要不然这补丁也不会这么多出现在战士们的衣服上。
这补丁的针线看起来歪歪扭扭的,大概是战士们自己动手缝补的吧,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哪有那么细致完美的条件呢,能把衣服缝起来遮体保暖就不错了。
这一刻我觉得这些补丁是世界上最酷的装饰,它们代表着坚韧不拔。
二在继续参观的过程中,一支破旧的老步枪让我停下了脚步。
我原本以为这种在电影中常见的武器在现实里会显得有些粗糙,可它真实地摆在眼前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
那枪身的木头部分有些斑驳,仿佛是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蚀,又像是被战士们的汗水所浸透。
我想象着它曾经被握在一位年轻战士的手中,随着冲锋号响起,战士端着它像一只勇猛的猎豹冲向敌人。
枪把部分有一道深深的划痕,我猜这也许是在某次战斗中和石头或者枪托碰撞留下的印记,它就像战士身上的一道伤疤见证着战斗的激烈。
在这冰冷的展柜中,这支枪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独自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英勇。
我环顾着周围的展品,越看越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孩子闯进了大人的世界。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百色起义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不过就是看看老物件、听听老故事。
但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一进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镇住了。
可别以为这就会让我变得规规矩矩、正襟危坐,我呀,还是带着自己那股子好奇劲儿和轻松心态往里走。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老旧的照片。
这些照片可不是普通的照片,它们就像是时光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我,向我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凑近了看,照片里的人们穿着朴素,眼神却坚定无比。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的身影,听到他们激昂的呼喊。
接着,我看到了一些当年用过的武器。
那可真是简陋得让人心疼啊!锈迹斑斑的大刀、破旧的枪支,很难想象当年的战士们就是靠着这些东西去和敌人拼命的。
我轻轻地摸了摸那把大刀,手指触碰到刀刃的瞬间,一股凉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
我在想,当年挥舞这把刀的战士,他在战斗的时候害怕吗?应该不会吧,毕竟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
纪念馆里还有一些模拟的场景,做得特别逼真。
有一个场景是战士们在开会,小小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大家表情严肃,认真地听着台上的人讲话。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时候,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我甚至能感觉到房间里那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
再往里走,我看到了一些烈士的遗物。
有一封烈士写给家人的信,字迹歪歪扭扭的,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信里说他很想念家人,但是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他必须战斗到底。
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这普普通通的一封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烈士们的伟大。
他们也有亲人,也有牵挂,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烈士生平的区域。
其中有一个烈士,他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看着他的照片,那灿烂的笑容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他本该有着美好的未来,却在最好的年华永远地离开了。
百色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不算太热烈的日子里,我走进了百色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不就是一个纪念馆嘛,能有啥特别的?但当我真正踏入那扇门,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一进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镇住了。
但我很快就缓过神来,开始认真地打量起周围的一切。
展览的第一个部分,是关于百色起义的背景介绍。
看着那些陈旧的照片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我看到了老百姓们困苦的生活,那一张张布满愁容的脸,让人心疼不已。
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在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接着往前走,我看到了起义军使用过的武器。
那些破旧的枪支、长矛,还有锈迹斑斑的大刀,静静地躺在展示柜里,却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激烈的战斗。
我想象着战士们拿着这些简陋的武器,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佩。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套战士穿过的军装。
那军装已经破破烂烂,上面还打着补丁,但却格外整洁干净。
我凑近仔细看,仿佛能看到战士穿着它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
衣服上的每一道褶皱,每一个补丁,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面墙,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
他们有的年轻帅气,有的面容慈祥,眼神中都透着坚定和无畏。
我盯着其中一张照片看了好久,那是一个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
我不禁想,他在牺牲的时候,有没有害怕?有没有想家?但我知道,他肯定没有退缩,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他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封烈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我还是费力地辨认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那是一个战士写给家人的信,信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简单地问候了家人,告诉他们自己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担心。
可谁都知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怎么可能一切都好?这封信背后,隐藏着多少思念和牵挂啊!纪念馆里还有很多模拟的场景,有战火纷飞的战场,有战士们休息的营地,还有老百姓为战士们送粮送水的画面。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2000字(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前言2.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3.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展示内容4.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的感受5.结论正文(篇1)【前言】在纪念建党 100 周年之际,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百色起义纪念馆。
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色起义这段光辉的历史。
本文将围绕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展示内容和我的参观感受进行阐述。
【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发生在 1929 年。
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困苦,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百色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展示内容】百色起义纪念馆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
室内展馆主要包括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的过程、起义领导人的生平事迹以及起义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室外展区则主要展示了起义时期的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等实物。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的感受】走进纪念馆,我被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所吸引。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百色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志士,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过程中,我深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顽强拼搏,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结论】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目录(篇2)1.前言2.百色起义纪念馆简介3.观后感想之一:对历史的认识4.观后感想之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5.观后感想之三:对当今社会的启示6.结束语正文(篇2)【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事件会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百色起义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在广西百色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对红七军和后来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_心得体会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是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政治委员)、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
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和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感悟_心得体会一2012年7月,我参加了党支部组织的以“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赴广西百色起义旧址,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和粤东会馆,瞻仰了在起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首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大厅正中是一副气势宏伟的汉白玉浮雕《百色起义》令人肃然起敬。
二、三楼是“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与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四个展厅,展厅共展出文物270多件,图片2000多幅,场景16处,介绍起义人物4000多人。
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中追寻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光辉的足迹,百色起义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展示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展现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
其次我们参观了原红七军军部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是当年邓小平、张云逸同志发动和领导白色起义时工作、居住的旧址。
馆内还保持着当年的原貌:油灯、草鞋、草帽、台椅、阁楼等。
仔细读着每一篇注解,在凝重、肃穆的气氛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著名的百色起义爆发于1929年12月11日,是由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伟大运动,她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怎么耀眼的日子里,我走进了百色起义纪念馆。
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参观,却没想到,它会在我的心里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一踏入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但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漫不经心,想着不过是些陈旧的历史物件和照片,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深入其中,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眼前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
我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年轻时的照片,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和果敢,让我不禁想象他在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决心和勇气,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照片里的他,没有丝毫的畏惧,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决然。
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它们静静地躺在展示柜里,可我却仿佛能听到当年战场上的喊杀声。
这些武器或许并不先进,甚至有些简陋,但就是靠着它们,革命先辈们为我们打下了这片江山。
我凑近仔细看,上面的每一道划痕,每一处磨损,都像是在讲述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在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封战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却透过纸张,清晰地传递到了我的心里。
我想象着这位战士在战火纷飞的间隙,匆匆写下这封家书时的情景。
他的手或许因为紧张和劳累而微微颤抖,但他的笔触却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自己可能随时会牺牲,但依然义无反顾。
纪念馆里还有一幅巨大的壁画,描绘的是百色起义时的场景。
画面上,人群涌动,红旗飘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
我站在这幅壁画前,久久凝视,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感受到了那种热血沸腾的激情。
看着看着,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
这些革命先辈们,他们大多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每天不用为了生存而担忧,不用担心炮火会突然降临。
广西红色景点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广西的红色景点,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一段热血澎湃的历史长河里,真是特别又震撼。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百色起义纪念馆。
刚到那儿,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镇住了。
走进纪念馆,就像打开了一本超级精彩的历史大书。
墙上那些黑白照片,就像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看到邓小平爷爷等革命先辈们的照片,我心里想,他们当年得多有勇气和决心啊!在那个年代,条件那么艰苦,还敢起来反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仿佛还带着当年战场上的硝烟味儿,让人忍不住去想象战斗的激烈。
还有那些模拟当时场景的雕塑,太逼真了。
战士们有的拿着枪冲锋,表情坚毅,那眼神就像在说“不把敌人打败誓不罢休”;老百姓们也没闲着,送粮食、抬担架,大家齐心协力的样子,就像一个超级有力量的大家庭。
站在这些雕塑面前,我都感觉自己能听到他们喊的口号声,那种热血沸腾的劲儿,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
然后我又去了东兰烈士陵园。
那地方一进去,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绿树成荫下的一排排墓碑,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每一块墓碑后面,都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我走在墓道上,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了,生怕打扰到这些英雄们的安息。
在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含义。
这些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广西这些红色景点逛了一圈,我就像被打了一针“正能量”。
我以前觉得历史就是书本上的一些文字和图片,但是这次,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这些红色景点就像一个个时光机,把我带到过去,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和伟大。
我就想啊,咱们现在生活这么好,可不能忘了这些英雄们的付出。
我从这些地方回来后,就觉得自己得更努力地生活,像先辈们一样有冲劲,不能遇到点小困难就打退堂鼓。
而且我也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广西的这些红色景点,真的是宝藏地方,值得每个人都去看看,去感受一下那份厚重的红色力量。
参观百色起义心得体会3篇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带你去追寻百色起义那珍藏的岁月。
今天管理资源吧小编整理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参观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观百色起义心得体会3篇1记得中学学历史课时,背诵过一个名词解释:百色起义。
上周末,我们培训结束后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去广西百色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和红七军军部旧址。
百色起义是在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利用国民党广西省主席俞作柏和督办公署主任李明瑞同蒋介石战争失败后的混乱形势,在广西右江百色县领导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右江农民军举行起义。
后成立了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在广州起义两周年发动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百色起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治党治军的优秀骨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增添了重要力量。
从百色起义中走出来的指战员不少人又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将军。
到1955年和1964年授衔时,有19位获得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大将1位、上将2位、中将4位、少将12位,大将就是张云逸。
另外,还有多人担任了省部级领导。
参观百色起义心得体会3篇2经常听老师讲那邱少云、董存瑞等红色革命的故事,心里有无限的想象,想去看看那红色的源头,想去看看南昌起义的地方,想去看看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想看看……。
一直有个追寻红色的梦想,时值今年建党90周年的大好日子,我带着这个梦想,前往广西这个离广东较近又有红色历史的地方追寻百色起义红色印象。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市相连,南与越南交界。
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是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织领导武装起义的地方,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纪念馆观后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让人在身临其境时,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
百色纪念馆,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我踏入百色纪念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座纪念馆,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展览厅内,一幅幅陈旧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将时光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
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信念,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关于百色起义的历史资料。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在当时极为复杂和艰苦的条件下,邓小平、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领导了这场具有重要意义的起义。
他们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着那些详实的记载,我仿佛看到了起义军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冲锋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呐喊声。
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每一个战斗的场景,每一次胜利的喜悦,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
在纪念馆中,还有许多关于当地群众支持革命的展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为红军送粮、送衣、传递情报。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事业贡献着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革命的火焰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简陋的生活用品,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辈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
他们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参观过程中,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百色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6篇)百色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一:发扬光荣传统努力创新争先——参观广西百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法制科陆丽红)为进一步激发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领袖的敬仰之情,不断增强争先、创优和奉献意识,清明前夕,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神圣的红色土地——百色,缅怀英雄们的光辉事迹。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百色英雄纪念碑前,我们循着讲解员的述说,聆听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等革命先辈的英勇壮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先辈们至死不渝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将个人的命运和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感悟一:坚定理想信念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待遇和挫折,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有人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
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履行使命、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动力,是立身做人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志向。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感悟二:勇于承担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包括他对家庭的、对工作的、对国家的、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
只有在责任感的不断激励下,我们才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和当前的时代、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2000字【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百色起义纪念馆简介2.参观过程中的感受3.对历史的认识加深4.对先烈的敬仰之情5.对未来的思考篇1正文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是一座以纪念百色起义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馆,深感震撼,启发良多。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百色起义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起义的壮烈场景。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百色起义的背景、过程以及它的历史意义。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它揭开了广西土地革命的序幕,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过程中,我深感先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仰。
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他们坚定信仰,不屈不挠,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
面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我不禁陷入沉思,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次参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斗争,才能前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先烈们为榜样,发扬百色起义精神,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时刻铭记历史,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2 目录1.前言2.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3.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建立及其意义4.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的感受5.结束语篇2正文【前言】在纪念建党 100 周年之际,我有幸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深感震撼与激动。
在这里,我重新回顾了百色起义的伟大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发生在 1929 年。
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百色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100字《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100字》篇一去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那感觉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
刚到纪念馆前,那建筑就像一个威严的长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走进馆内,看着那些陈列的文物,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的战火硝烟。
我看到那些简陋的武器,心想,这就是先辈们战斗的家伙事儿啊,简直就像“小米加步枪”的低配版。
也许在当时,每一颗子弹都是无比珍贵的,就像现在我们珍惜限量版的东西一样。
可就是拿着这些不起眼的武器,先辈们硬是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我看到展墙上的英雄画像,他们的眼神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
其中有个故事特别打动我,说有个小战士,年龄可能和我差不多大,却已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我就想啊,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能有他那么勇敢吗?我可能会吓得腿软吧,可是他却毫不退缩。
纪念馆里还重现了当时起义的场景,那场面真叫一个热血沸腾。
人们高呼着口号,像是要把天捅个窟窿。
这让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就像一块精心雕琢的美玉,是先辈们用血汗换来的。
我们可不能把这美好的生活给糟蹋了,得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它。
哎,这一趟参观,真的是让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敬佩先辈们的英勇,又有点惭愧自己平时的懒散。
这百色起义纪念馆啊,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震撼。
《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100字》篇二百色起义纪念馆,那可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刚进去的时候,我就被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氛给镇住了。
里面的灯光有点暗暗的,就像把我拉进了那个充满动荡的年代。
看着那些发黄的旧照片,感觉就像是历史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
有一张照片上的战士们,衣服破破烂烂的,瘦得皮包骨头,但是那眼神,却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得多苦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可还能坚持战斗。
这要是换了我,我能行吗?我平时少吃一顿饭就开始喊饿,真的是太娇弱了。
再看那些当时的书信,歪歪扭扭的字,却写满了坚定的信念。
我就像在窥探先辈们的内心世界一样。
他们就像一群执着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哪怕前面是悬崖峭壁,也绝不回头。
百色纪念馆观后感
前几天去了百色纪念馆,那可真是一趟超有意义的经历啊!
刚走到纪念馆跟前,就感觉这建筑特别有气势,就像一个历史的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等着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呢。
一进去,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墙上一幅幅的照片、展柜里一件件的文物,都在叽叽喳喳地“说话”。
你看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虽然现在已经沉默了,但是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当年在战场上怒吼的样子。
那时候的战士们,拿着这些武器,和敌人拼命,得多勇敢啊!
还有那些雕塑,刻画得超级逼真。
那些革命战士的表情,坚定又充满希望,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
我当时就站在那些雕塑面前想啊,他们当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在想胜利之后的美好生活,还是在担心下一场战斗呢?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小学生也在那儿。
他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我就觉得这样特别好,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这些历史,他们就会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沉甸甸的,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意。
同时呢,又觉得特别有力量。
咱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可不能忘记过去的这些事儿。
要是遇到啥困难,就想想那些战士们,他们那么难都能坚持下来,咱们还有啥好抱怨的呢?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个勇敢、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一趟百色纪念馆之行,真的值了!。
百色纪念馆观后感去了百色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本超级酷的历史大书,而且还是那种3D立体、有声有色的版本。
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那些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老物件,像是一个个有故事的小老头,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却好像在无声地喊着:“年轻人,过来听听我们的故事呀!”我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枪,就忍不住脑补当年红军战士们拿着它们冲锋陷阵的画面。
那时候的他们,肯定是眼神坚定,心里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无限渴望。
这枪啊,虽然现在看起来破破旧旧的,但在当年可是“神器”,是战士们保卫家园、争取自由的得力伙伴。
就像游戏里初始装备很简陋,但靠着英雄们的英勇无畏,一路升级打怪呢!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黑白照片,就像是时光的切片。
照片里的人,有的穿着破旧的军装,但是脸上却洋溢着一种特别的光芒,那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看着他们,我就想,那时候的生活那么艰苦,可他们却那么有力量,我们现在生活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模拟当时战斗场景的部分。
虽然只是一些雕塑和特效,但是当我站在那儿的时候,仿佛能听到枪炮声在耳边炸响,能看到硝烟弥漫在空中。
我就像一个隐形的旁观者,紧张地看着红军战士们和敌人战斗。
那场面,真是让人热血澎湃,我都恨不得自己也冲上去帮忙呢。
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针“励志剂”,脑子里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啊。
我们可不能在这安逸的生活里迷失了自己,得像他们一样,有信念、有勇气,去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也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出一份力。
百色纪念馆,就像是一个历史的宝库,又像是一座精神的灯塔,把那些闪耀的革命精神传递给每一个走进它的人。
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再去一次,再去感受一下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百色纪念馆观后感1000《百色纪念馆观后感》一直都听说百色纪念馆是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自去看一看。
走进百色纪念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严肃穆的建筑,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我慢慢地走在展馆里,那些陈旧的照片、泛黄的文件,还有一件件充满历史痕迹的物品,就像是一个个时光的信使,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我看到了一组展示百色起义时期战士们生活用品的陈列。
那简陋的被褥,补丁叠着补丁,能想象得出当年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度过一个个夜晚的。
还有那破旧的水壶,壶身上的划痕仿佛记录着战士们行军路上的艰辛。
有一个展柜里放着一双草鞋,那粗糙的编制工艺,磨损得厉害的鞋底,让我不禁想到战士们穿着这样的鞋翻山越岭,为了理想和信念奔走。
我仿佛看到他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烈士们的照片。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无畏和坚毅,那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战士,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那目光却无比坚定。
我在想,他在奔赴战场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也有对家人的牵挂,可最终还是选择了为了大义勇往直前。
在另一个展厅里,展示了当时的作战地图和战略部署。
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让我感受到了每一场战斗背后的精心策划和指挥者的智慧。
旁边还有一些模拟的战场场景,枪炮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还有一个角落展示了老百姓支持起义的场景。
有妇女们为战士们缝补衣服的画面,有老乡们为战士们送粮食的情景。
那一双双勤劳的手,传递出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对革命的支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看着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些英勇的人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阳光洒在身上,我感到一种温暖和力量。
这温暖,是来自那些先烈们的奉献和牺牲;这力量,是他们的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勇气和决心。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有感
德保县实验小学三年级(10)班陆华毅
上周星期六,我和爸爸来到百色,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
跨进纪念馆大门,我和爸爸一个个展厅地参观,领略革命前辈的风采。
其中一个展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个展厅里摆放着邓小平爷爷当时在红七军军部起居用过的油灯、被褥、床铺、笔砚、桌椅等。
邓爷爷用过的油灯看起来好普通,被子又薄又小,最让人吃惊的是他睡的床竟然是用几块木板搭在两条长凳上,再铺上简单的席子而成。
爸爸跟我说,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邓爷爷率领红七军在右江地区发动百色起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百色的统治。
邓爷爷等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爱国爱民的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百色成为一块红土地,成为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许多年轻的红七军战士在这场伟大的百色起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最小的只有13岁。
抚今追昔,如果没有当年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不可能会有今天这样幸福安逸的生活了。
看着眼前革命先辈留下的遗物,听着爸爸讲的革命历史,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的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革命先辈,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