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7.9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4T16:08:59.6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作者:刘盼盼1 孙丰涛2 [导读]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自成一派,极具中国特色。

山东金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独特、造型优美,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深受人民的喜爱,因此大量仿造建筑开始出现。将古建筑特有的元素融合到仿古建筑中,使其具有古建筑一样的外观造型。此外,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在稳定性、抗震性能方面也十分良好,结构受力合理,符合力学规律,对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借鉴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自成一派,极具中国特色,由于我国古代地大物博,且一直处在统治地位,所以对于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与环境相协调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建造,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讲究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相呼应。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所以每个民族、地区也有着独属于自己区域的建筑风格。例如,在苏州地区,建筑多依水而建,苏州园林中多种竹,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则有些村落进村看不到屋子的情况,因为其村落都向下发展,都是“地下室”;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佟楼,福建客家土楼、园楼,等多种建筑形式。这些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都是可以被现代建筑设计所借鉴与学习的。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主要是因为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次木质较于其他的建材,硬度更强,但是由于其耐久度不够,所以一般会选择刷上涂漆和桐油的方法,这种方式既能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又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在美感的增强上,我国古代的皇家建筑一般会在建筑外墙上、柱子上进行图画、浮雕,一般采用红黄两色。同时也因为区域因素对于建筑颜色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北方,由于北方的冬天草木枯萎,色彩较为单一,所以多使用红色、蓝色,使原本单调的色彩变得丰富;南方,由于南方夏日较为炎热,浅淡的颜色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所以在建筑中普遍使用白色、灰色等较为浅淡的颜色,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南方环境融合在一起。在色彩的使用上,中国古代建筑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也是很多的。

2、艺术特色

我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汉代,随着我国对于木质结构建筑的不断改进与升级,我国的古建筑体系才算是独立、确定下来。这时的我国古代人们掌握了制造砖瓦技术,于是一种全新的,砖石与木材相结合的建筑应运而生。这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建筑技术。将我国的绘画、雕刻等技术完美的融入到了其中,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这就启示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加强艺术元素的融合,以及民族性、地区性特色的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多方艺术元素结合的手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现代建筑设计行业发展。

3、建筑结构性能

3.1木构梁柱系统

前文说到了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多采用木质结构,木质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材之一。木质结构的发展,早在我国的西周时期其实就已经趋于完善了,是吸收拾起,木构梁柱系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中,发展到了汉代,木构梁柱系统基本已经成熟。我国的古建筑充分的开发、利用了木材这种建筑材料的所有特性。研究出榫卯技术,解决了木材衔接难的问题,使得木质材料的结合更具可能性,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木质结构也可以很好地起到承重的作用,保证建筑的整体持久的稳定性。木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可以完全被降解的,所以不需要考虑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古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古代林业资源丰富,因为我国的两条母亲河流域,养育着大量的树木,使得我国古代人们进行木质房屋建设时,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同时木材的可塑性强,加工制作过程也较为简单。

3.2斗拱

我国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的灵魂其实是斗拱,斗拱的作用是连接梁柱,木质结构发展到盛唐时期,才逐渐完善起来。斗拱在我国的木质古建筑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皇家建筑的斗拱是最复杂的,越复杂的斗拱,其所产生的抗震性,抗压性也就越强,木质建筑也就越稳定。其工作原理可以解释为;我国古代木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是现代常用的钉子、胶水,而是特有的榫卯结构进行连接,所以木材与木材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刚性连接,而是带有一定缝隙的,这些缝隙,可以再产生地震时抵消掉一部分地震波所传递的能量,但是其本身却不会因为振动而损坏,甚至会变得更加牢固。经过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劳动,使得斗拱不仅功能性极强,其美观性也得到了提升,从外观看来,其更像是一种装饰物。

3.3木质建筑的结构特点

木质建筑的结构特点:一、木质建筑的材料大部分使用木材,其承重方式与混凝土结构不同,没有承重墙,全部的承重稳定都需要木质框架来完成,墙体只起到隔离空间的作用;二、由于建材使用的是木材,便于加工,可以时刻根据环境、木材种类、房屋高度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实时的调节;三、我国古代林业资源发达,使用木材进行建造,可以就地取材,减少运送成本,同时还可以加快建设速度。

3.4柱架层系统

柱架层系统对于我国古建筑结构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我国古建筑不使用钉子、胶水、钢筋等技术进行结构结合,而是采用一种复合的连接模式。其中包括;榫卯、侧脚、生起、雀替等结构。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的稳定性,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其中,侧脚、生起主要起到减少结构受力的作用,使得建筑稳定性更强;雀替则增强了木质建筑梁端的抗抗剪性、抗弯性,具有较强的转动能力,可以在建筑产生弯曲时,帮助分散弯曲力,减少建筑受到破坏。现代建筑中以及不存在这种结构,在抗弯曲性能上,现代建筑应该多借鉴我国古建筑的各种特性,来保证建筑系统的完整性。

4、建筑布局

在我国古代,类似皇家建筑,贵族建筑,都是以群体分布,包括北京最著名的四合院,都是由多个单体建筑集合在一起形成或大或小的建筑群。建筑群通常会有严格的要求,根据方向来定位每个建筑的位置与大小等,在开始建造之初,往往会找到风水师,按照建址的风水、地理环境、位置、以及户主信仰的宗教因素等种种因素来进行规划。我国古代建筑群的分布一般都是对称分布,以故宫为例,就是以一条中轴线,然后左右两侧完全对称,中轴线上建设主建筑物。最后建筑群整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四边形。这种分布排列方式可以使得院落可以吸收到充足的阳光,在防风防寒等方面效果也较好,同时这种分布方式也展现了我国古代皇家宗法、礼教因素。这种布局模式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同时也使得建筑群井井有条,每个建筑错落有秩,同时凸显出主轴上建筑的核心位置,使得整个建筑群的整体气势显得磅礴大气。

5、结语

中国古建筑已经传承几千年,其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等特点,通过建筑,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古代文化与知识技能,现代建筑设计行业应该充分研究古建筑的优点,然后纳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进来,做到古今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刘伟.中国建筑传统解释与继承问题中的体验方法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牛志远,常冰瑜.古代建筑特色对现代建筑设计教育的影响探究[J].北方建筑,2017,2(0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