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 格式:ppt
- 大小:409.50 KB
- 文档页数:26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By+C=0的特征(A、B不同时为0)⑵理解直线方程五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直线方程几种形式的互化,从整体上把握直线方程;2、能力目标:⑴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⑵学会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1) 通过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互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体验数学发现和探索的历程,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的联系与转化;(2)让学生明白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表示直线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直线的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2、难点:(1)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学科的特点。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练习:由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1)经过点A (8,2),斜率是-2 Y-2=-2(x-8) ⇒ 2x+y-18=0 (2)经过点B (0,-2),倾角为4π; y=x-2 ⇒x-y-2=0 (3)经过点P 1(3,2),P 2(5,4) 242353--=--y x ⇒x-y-1=0 (4)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2, 3.132=+yx ⇒2x+3y-6=0 师生活动:通过解题和讨论,总结前面学过的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的条件、方程和使用范围如下:[设计意图]:由实例得出:直线方程的这几种特殊形式都具有局限性,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形式的直线方程,能够表示坐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问题:上述四种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都有其局限性,是否存在一种更为完美的代数形式可以表示平面中的所有直线?提示:上述四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有何共同特征?能否整理成统一形式? (这些方程都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 猜测: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有着一定的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例题及答案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一种描述直线位置关系的方程形式。
对于给定直线,一般式方程可以唯一地确定它的位置和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讲解一些常见的直线方程例题以及它们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有所帮助。
例题1:给出点P(-3, 4)和直线L: 3x + 4y + 5 = 0,求P到L的距离。
解法: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公式,即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该公式为:d = |Ax0 + By0 + C| / √(A^2 + B^2)其中,(x0, y0)为点P的坐标,Ax + By + C = 0为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将点P和直线L的值代入公式中,可得:d = |3(-3) + 4(4) + 5| / √(3^2 + 4^2) = 25 / 5 = 5因此,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5。
例题2:求过点A(1, 2)且与直线L1: 2x - 3y + 1 = 0垂直的直线L2的一般式方程。
解法:由于直线L2与直线L1垂直,所以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
因此,我们需要先求出直线L1的斜率,然后求出直线L2的斜率。
将L1的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斜截式方程,可得:y = (2/3)x + 1/3因此,L1的斜率为2/3。
由于L2与L1垂直,所以L2的斜率为-3/2。
因此,直线L2的一般式方程为:3x + 2y + c = 0需要求出常数c。
将点A的坐标代入该方程中,可得:3(1) + 2(2) + c = 0解出c,可得c = -9。
因此,直线L2的一般式方程为:3x + 2y - 9 = 0例题3:求直线L1: 2x - y + 3 = 0和直线L2: 3x + ky - 1 = 0的交点坐标。
解法:我们可以将L1的一般式方程转化为y = 2x + 3的斜截式方程。
然后将该方程代入L2中,得到一个只含有x的方程。
解出x之后,再代入y = 2x + 3,即可求出交点坐标。
将L1的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斜截式方程,可得:y = 2x + 3将该方程代入L2中,可得:3x + k(2x + 3) - 1 = 0化简得到:(3 + 2k)x + 3k - 1 = 0因为L1和L2有交点,所以该方程有解。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是什么包括哪五种
直线方程主要包括一般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五种,详细形式如下,一起来看吧!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x0,y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 -y0=k(x-x0)。
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b
3:两点式:已知一条直线经过P1(x1,y1),P2(x2,y2)两点,则直线方程为x-x1/x2-x1=y-y1/y2-y1,但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4:截距式:已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x/a+y/b=1
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Ax+By+C=0(A,B不同时为0)的形式。
直线方程相关学问点
求对称图形
⑴点(x1,y1)关于点(x0,y0)对称的点:(2x0-x1,2y0-y1)
⑴点(x0,y0)关于直线Ax+By+C=0对称的点:
( x0-2A(Ax0+By0+C)/(A^2+B^2) ,y0-2B(Ax0+By0+C)/(A^2+B^2) )
⑴直线y=kx+b关于点(x0,y0)对称的直线:y-2y0=k(x-2x0)-b
⑴直线1关于不平行的直线2对称:定点法、动点法、角平分线法
求对称轴
⑴两点的对称点:①求中点坐标
⑴两点的对称轴:①求中点坐标②求线段斜率③求与线段垂直的对称轴斜率④点斜式
⑴两条平行线的对称轴:①设P(x,y)在对称轴上②设方程d(Pl1)=d(Pl2)
⑴两条相交且不垂直的直线的对称轴:①角平分线斜率公式②k0k1=-1③求交点④点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