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完整)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引言
此份文档旨在分析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的质量,以评估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为教学改进提供反馈和建议。
考试结构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采用了以下结构和题型:
- 单选题:占总分的30%
- 多选题:占总分的25%
- 填空题:占总分的20%
- 解答题:占总分的25%
考试难度
本次物理期末考试的整体难度适中,考察了学生在各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对各题型的难度分析:
单选题
单选题的难度适中,考察了学生对物理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
多选题
多选题的难度适中偏难,考察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
能力运用。
部分学生在该题型上表现较弱。
填空题
填空题的难度适中,考察了学生对物理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填写。
解答题
解答题的难度较高,考察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部分学生在该题型上表现较差。
总体评估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整体表现良好,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物理基
础知识和技能。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在多选题和解答题上存在较
大的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应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并提供更多
的练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束语
通过此次质量分析,我们对九年级物理教学和考核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们将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体验和成长空间。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高村中学李腾一、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学生整体答题情况及其不好,盖因学生基础太差。
二、试卷整体分析这套试题属于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大。
这套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突出了物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命题中充分体现了物理同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从内容上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
其一,联系实际的命题增多,各种题型的试题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生活实践中的物理现象。
这既可以不让学生们感到陌生,又让学生们理解,要从实践中来,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二,关注考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试卷上,就是给考生一段信息,学生自己去阅读、分析处理信息。
其三,考查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对基本实验的探究以及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三、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本套试题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试题较新颖,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从考试情况看,学生考试情况不太满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物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例如:实验探究题不能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表述实验步骤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2、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学过的知识忘记的太多,边学边忘。
一些比较基础性的题目都会错。
3、作图缺乏工整性。
这就说明平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4、考生解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解题习惯不好。
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欠缺。
5、考生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
对灵活性、开放性的题目不适应,对阅读信息量大的习题存在畏难情绪,对物理情景理解不深入、不透彻。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意识、物理思维的培养,加强对物理概念的建构教学,重视突出建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对物理规律的得出加强科学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并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习过死。
学科测试分析案例: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分析(一)本次九年级期末测试,是初三毕业班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期末测试。
测试的教学引导作用突出两个方面:一是从研究新教材、理解教材的变化入手,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二是落实大连市中考考试说明要求,遵循中考的命题思想和原则,做到中考方向提前把握。
通过期末测试,引导教师教学要执行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原则、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
第一部分试题分析一、命题思想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教、学水平,体现出学科教学要求。
Ø有利于引导区域物理教学遵循标准,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Ø有利于促进教师研究物理教学,把握学科特点,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Ø有利于引导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与原则,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把握。
Ø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师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具体操作:1.以教材中的练习题为母题进行变式,演变成考题,尤其是利用新教材中增加的试题,引领教师形成研究教材利用教材的习惯。
2.试卷结构、试卷难度、考试时间均与中考相同,命题思想原则与中考保持一致,增强教学导向地域中考要求。
3.试题突出学科特点。
重视对探究能力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考查、新课标的变化情况的考查。
二、试卷结构与内容分析(一)试卷结构(二)试题的难度预设全卷难度系数0.73,实际难度系数0.72,达到预计。
从实际测试结果看,难度系数0.7以上共63分,占全卷的70%,难度系数在0.4以下9分,占全卷的10%,难度系数在0.5-0.7之间的占全卷的20%。
符合7:2:1的难度层次设计。
(三)试卷特点本试卷体现以下特点:1. 知识点覆盖率大课标一、二覆盖率均为100% ,三级主题的覆盖率为86%(见命题计划2)章、节内容全部覆盖率100%。
(见命题计划1)2. 注重学科能力考查考题中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注重体现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中考试试卷分析本套试题共分为四大题,共计27个小题。
选择题占24分,填空题占26分,实验题占30分,计算题占20分。
试卷内容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结构稳定,主要考查了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的主要知识点。
试卷能够反映出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强调物理试验和实验技能的检验。
试卷能够基本反映出学生研究物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该试卷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重点的体现和难点的突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成绩分析:九年级六个班的成绩如下:一班:优秀人数11人,及格人数18人,平均分63.89分二班:优秀人数10人,及格人数21人,平均分62.5分三班:优秀人数8人,及格人数18人,平均分59.67分四班:优秀人数10人,及格人数25人,平均分67.05分五班:优秀人数12人,及格人数19人,平均分59分六班:优秀人数17人,及格人数27人,平均分68.78分从六个班的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及格率都偏低,平均分还算理想。
这不仅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即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基本的概念、定律和公式,但是对于难度较大和需要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缺乏解决和应变能力。
在这四个班中,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仅有17分,这表明学生的成绩存在两级分化的问题。
在教学中,如何在培养优等生的同时照顾到成绩较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错误原因分析:选择题选择题共24分,得分情况较好,但错误主要出现在填空题的第五题和第十题中。
这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比热容、热值以及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填空题填空题共30分,得分率较差,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
作图与实验探究第三道实验题,学生不能从物理现象中提炼出物理问题和物理知识,语言表述不清,错误较多。
2012年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1. 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九年级学生人数:160人参加考试人数:160人本次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卷分别以填空、选择、作图、计算、实验探究几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2.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1、本次质量检测各学科成绩统计(1)、物理(保留一位小数)(2)、物理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二、学科在本次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1、双基掌握不牢:基本物理概念常弄混淆,基本规律掌握得不牢固。
2、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
3、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平时教师讲过的,练习中做过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若试卷中题目变换角度问问题、选择题选项范围略有变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物理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达不到点子上。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说明及改进办法。
1、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说基本知识的学习已变得无足轻重,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通过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
PAGE PAGE 2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学科试卷(试题)分析报告按照县局安排,我校1月8日、9日举行了九年级物理学科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九年级物理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我特对本次试题与试卷情况进行了分析如下基本情况分析九年级共有四个班,应考人数150人,实际参考人数150人,学科平均分为 42分,及格率为50%。
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79分,最低分9分,70--79分16人,60--69分30人,48--59分28人,40--47分33人,40分以下43人。
从总体成绩分布看来,高分人数少,不及格人数过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九年级学生本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80分,共三个大题选择题(30分)、实验探究(24分)、综合应用(26分)。
24个小题,其中,选择题包括10个小题,实验探究包括5个小题,综合应用中,有四个填空题共9分,一个阅读理解4分,一个简答3分,一个做图2分,两个计算8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察分布如下表所示考察范围题号分值机械功与机械能 1、2、5、7、11、18、23 22 内能与热机 4、12、15、17 14 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 3、8、13、21、22 17 电能与电功率 9、10、16、19、24 16 焦耳定律 6 3 能力考察 14、20 8 试题设计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基本包括了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同时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察。
整份试题共设置了24个小题,题量适中,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考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试题的内容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也符合近年来中考要求,而且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重点考查知识点和一般考查知识点的结合。
XX年秋季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XX年秋季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整体分析本次考试物理试题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明白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教学处置物理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要紧涉及教材内容的各方面.在各章节均有试题,具体的题型有选择、填空、识图、实验探讨、联系生活实际等题目.这些题目别离从不同的角度,检测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形和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百分之四十的题目是在第十五章节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简单机械应用的把握和明白得,和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百分之二十的题考查了学生对浮力的把握.该试题与以往的试题相较较,加大了实验能力和操作进程的考查,其要紧特色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稍难.二.试题特点1.偏重基础知识考查.其要紧表现有三个方面:(1).考察内容涉及大体概念,原理和规律.(2).基础知识整体辐射点较为普遍.(3).试题设计上突出了本学科内的综合.2.注重实验能力及操做进程考查.本次考题涉及实验和操作的共三道题.14分,如:28题,题型灵活,能充分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能力的重点,整合及文字表达.3.注重能力的综合考查.如27.28题,考察了分析,归纳,明白得能力;又如,33.34.35题考察了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这些题看似简单,实那么蕴涵了多种能力要求,也对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三.对物理教学的启发综合以上分析,能够看出物理学科教改的趋势──重视基础,突出能力.作为物理教学,要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依照素养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好教学的进程中,作到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知识,增强能力训练.第一,要把概念系统化.在教学中对概念,定律,要切实引导学生明白得,,吃透,灵活应用;同时,以他们为基点,连接章节内容知识点,够建学科内知识网.第二重视教学改革.教师要转变理念,充分表现其主导作用,踊跃推动教学改革,把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融入课堂.最后,重视学法改革,学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学习成效.教师要主动打破“题海战术”激发学生爱好,多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上下功夫.2.注重实验进程,提高操作与整合技术实验是物理之源.因此,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实验方式和现有的实验仪器专处置问题,会观看,分析实验现象,重视探讨,试探实验进程,提高所学知识与能力整合的技术.同时,对全书所涉及到的要一样看待,注重知识的进程,学会触类旁通.3.切实增强实验教学。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导读】: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
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
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卷的题型结构2.各部分知识点分数分布大致为:简单机械、功占33分,机械能、内能占25分,浮力26分,力16分。
二、试卷分析及卷面暴露的问题1.部分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
3、.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的运用仍不得要领,面对探究性试题感到束手无策。
三、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不够浓厚,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活动重视不够,对有关实验内容中的操作要领不了解。
学生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
因此,在平时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学习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
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期末试卷分值100分,分四大题型,整张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实验、作图、计算等能力的考查,也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
这份试卷也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边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培养。
试卷整体难度一般,试题中难度梯次一般,因而两极分化不是很大,中下等学生的得分率也就明显高于平时检测了。
整张试卷体现出了对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但我在平时教学中没有针对此进行过多的综合训练,这也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失二、卷面各题分析1、选择题(30分):得分最高为30分,最低分为6分。
总体来看,选择题是学生感到最难的一部分,比如第1、6、9、12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掌握,更应要求学生知识迁移和关联的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务必突出重点教学,难点过关的2、填空题(31分):得分最高为31分,最低分为3分。
填空题覆盖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比较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关注,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在第18,19题的命题中,命题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答案出了多种与知识点结合不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渗透多练习;第20,25,26,27题是知识综合运用的题,但可能当时的讲解不够透彻,学生不能将公式熟练应用,失分仍然较高,在以后的中考复习中,应强化必要的训练。
3、实验作图题(22分):得分最高为22分,最低分为4分。
28小题是考察有关电路的基础知识,学生看题不够仔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努力培养其严谨的求学态度。
29小题是要求学生指出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特别把这个进行区分,所以本次考试失分率打到了百分之九十,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备课一定要细致,不要光凭经验。
30小题学生对实验电路的连接问题不大,但最后对于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错误较多,需在今后教学中强调。
31小题学生的对说明理由失分也较多,对转换法应用较差,抓基础仍然是今后的方向。
初三(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初三(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初三(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三(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着更多的收获!
本次期末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卷分别以选择、填空、计算、问答,实验探究五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试题赋分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也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试题基本上按着难易适度原则,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卷面各题分析
些实验没做,而是教师讲实验的话,可能有些地方就容易被忽略。
所以,造成学生背实验、不会答实验的结果,这次试题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突出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这对教学起到了一个正导向的作用。
第1页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55%的容易
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
况。
2、注重重点知识的考察
试卷对每章的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知识加大了考察力
度,没有偏题。
3、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
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如5、9、10、11、14、15、25都和
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
4、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题旗帜鲜明地单列
出来,且分值占26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
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
学。
7、注重了试题的变化和灵活性
二、典型错题分析
题号
错答
错误原因
4
选A或D
对惯性和力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第2页 共7页
9
选C或D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高
13
等于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能力欠缺
15
不做
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3)
和(1)(2)方法相同
题目难度过高
23(3)
分析不准确
对机械效率公式变形理解欠缺
25(3)
回答没有和物理知识结合
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6(1)
计算的铝的体积
审题不仔细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考试不是目的,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考试的意义应该
在考试之外,这次考试带给我们重要的启迪和反思。
(一)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
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
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
第3页 共7页
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
途径和载体。因此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教学不是削弱而是加强
了,要求更高、更科学了。
(二)重视实验、探究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要为实验而实验,要正确理解实验与
知识的联系,重视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
探究实验,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
经历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重对
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实验后,留给学生思索的
空间和回味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整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要
想提高物理教学成绩,必须要把实验与探究落到实处。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次期末测试题“不难”,但“较活”。一个“活”字很形象地表
达了考查的主要东西——学生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要让学
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过程的经历,物理方法的领悟,
达到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的整体介绍: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五个题型包括:选择,填空,作图,实
验探究,计算题,均为中考题型。试卷内容涉及九年级物理各
章内容直到第15章,具体考查基本的物理原理及物理规律。考
试时间为80分钟。
试题取材于身边,贴近生活的实例,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
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二。试卷分析:
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题有:选择5、 9,填空12(2)、
13,作图18,实验探究20(3),23(3),计算题26。
失分原因:学生对物理原理只知皮毛,没有深刻理解,不
第4页 共7页
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这的实际问题。基础不扎实。实验探
究题部分题学生集中出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复习阶段涉及
较少,导致失分严重,但大多数均得分,说明学生对实验了
解,知道实验意图及解决方法。计算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
看到计算题就吓得不敢动笔写。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已经积极
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还是失分。
三。考试题给今后教学工作的启示:
1、教师要注重运用新教材的新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来指导教学,要从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中去寻找物理知识,要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现象,要把物
理知识和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
2、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开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要
只在纸面上进行,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
程,而且教师也要经历探究过程,在成功与失败的探究过程
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
情感和态度,同时也会促使教师本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培养学生做大题的习惯和信心,敢于尝试和面对问题的
能力。
本次试卷重基础,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应用自己所学知识
去一一对号入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是有趣的!
试题紧贴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上学期九年级物理卷面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凸现重要考点。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重点内容覆盖面达到80%以上,涉
及知识有:力与运动、液体压强、杠杆应用,影响摩擦力的因
素、功和功率、受力分析示意图、密度的应用、密度的测量,
二力平衡,浮力与压强的计算等。
第5页 共7页
2、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科技应用,选材丰富,鲜活生
动。
全卷26题中至少有10题取材于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
郁,试题从多视角极力地展现物理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使学生
在答题过程中了解自然的基本规律,学会客观地认识世界,增
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3、重视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设计、分析能力的考查。
试卷突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的考
查有4题(含探究)共26分,版面篇幅约占30%以上,旨在突
出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
第20题在实验原理的设计上很有创意,该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
阅读理解能力,读题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实验迁移能力,知
识综合性强、跨度大,虽只有8分,但既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得4
分,同时又具有相应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4、注重学科内知识的整合。
第25、26题,几乎都是知识的整合,特别选择题的6题既
有能量又有摩擦力、大气压强,还有流体压强的知识。
二、学生答题失分多的题情况抽样统计
题号
9
13
15
18
20
得分率
50%
40%
70%
第6页 共7页
50%
10%
三、学生答题失分原因分析
综合评卷情况和抽样分析结果,学生答题失分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1)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理解不透。如第5题对惯性
知识理解不清而错填A项;第8题对计算不熟练错填D项;第
9题对相对运动理解不清错选A;第26题第3问, 计算公式
ΔP=ρ gΔh不会用。
(2)对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差。如第13题由P=ρgh在h
一定时比较P大小迁移成比较ρ的大小;第15题不能由壶盖上
的小孔迁移想到大气压;第20题第3问不能抓ρ= m/v迁移出通
过浮力来测出G从而测出m ,不能通过用浮力而迁移出橡皮泥
可以漂浮;
(3)审题粗枝大叶,误读题意,做题不规范。如第23题
第3问漏掉了后一个问题;第25题由于没有具体的计算漏掉了
第3问的回答。18题作图题力画出来后没有注意力的大小问题
而扣分;
(4)解题顺序错乱,时间不够而放弃。
尤其是最后两题计算题,因所剩时间不多而放弃,先做较
难的题时间花多了最后还能剩余几分钟又再来抢做计算,因心
理慌乱而不能正确解答。事实上最后的两个计算较简单。
四、对命题的建议
适当拉大容易题与难题的距离,增加容易题比重,使整卷
尽可能多些送分题,既减轻大多数考生负担,缓解考生心理压
力。同时又能起到选拔人才功能。
五、对下学期中考复习备考启示
平时复习要重视书本基础知识,重视教材,加强能力培
第7页 共7页
养,强化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科技应用,注重重大时事中的物
理知识;要适当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养成良好的物
理学习习惯。课堂要讲透典型例题,力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要
让学生做适量典型习题,见多识广,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解题
训练,养成良好习惯,如认真读题审题、书写规范,减小不必
要的失误。要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学生考试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