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秦惠王赢驷的生平简介历史上赢驷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文word版 (2页)
- 格式:docx
- 大小:17.74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秦武王举鼎而死的真相秦武王之后谁继位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307年,嬴姓,秦氏,名为荡,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世本》中又被称为秦武烈王,在《秦记》中被叫做秦悼武王,他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儿子。
他于前310年继位,只在君位上坐了短短的三年。
据史书记载,秦武王天生就有神力,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他也以此为荣,经常跟人比试武力,因此他也很欣赏那些跟他一样都身强力壮的人,像任鄙、乌获这些大力士都得到了他的重用。
在秦武王还没有当上君王只是太子的时候,就很不喜欢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张仪,后来等到他继位之后,大臣们为了讨他的欢心纷纷说张仪的坏话,说他言而无信,忘恩负义,这种人不应该再继续让他做官。
就在这时候,蜀国的丞相陈庄谋反,杀死了蜀侯通过,秦武王和魏襄王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秦国大将甘茂讨伐陈庄,平定蜀国的叛乱。
成功之后,秦武王就把张仪和魏章驱赶出了秦国。
秦武王虽然力大无穷,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但是他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在位三年间,他重用具有深远谋略的甘茂,让在他的统帅下,秦国攻克了韩国的重要城池宜阳,共斩首了六万韩军,取得了一场大胜。
之后又乘胜追击,夺取了武遂,当时韩国的国君韩襄王被迫到秦国谢罪求和。
说起来秦武王的死亡也很离奇,据说他是因为在与人比试武力的时候伤到了筋骨,在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三岁。
一个国君因为与人比试力气而死去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了。
秦武王举鼎秦武王,生于公元前329年,嬴姓,赵氏,名荡。
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过君,于前310年至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君王,他不像那些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那样擅长治国之术,建立了名垂千古的功绩,相反他从小便长得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孔武有力的缘故,他对那些跟自己一样勇猛的人也很青睐,他对这些人都予以重用,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
历史上的芈月和她的男人们芈月的老公——秦惠文王宣太后芈八子的老公,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名叫“嬴驷”,在登基时,他称自己为“秦惠文君”。
后来,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已经衰败,六国兴起了一股称王之风,大家纷纷称王,嬴驷也审时度势,改称自己为“秦惠文王”了。
这个秦惠文王,是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
虽然在历史的记录里,秦惠文王留下了为报私仇车裂商鞅的政治污点,但他依旧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南征北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对外,秦惠文王两次大破六国合纵大军,诛杀六国兵马上百万,彻底让东方六国吓破了胆,从此“闻秦色变”。
对内,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出兵巴蜀,得到了蜀地这个天府之国。
从此,四川就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一个坚实后盾,并在未来的兼并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至此,在秦惠文王的统治下,秦国成为一个繁荣富庶、气势如虹的“超级强国”,这个国家强大的如华山一样,成为屹立于西方的“擎天之柱”,俯瞰众生,鄙视着战国群雄。
普天之下,无人将是秦国的对手!普天之下,也无人将是秦惠文王的对手!当然了,如果有的话,应该只有一样东西了——时间。
人,真是一种平等的动物,无论您是文臣武将、英雄豪杰,还是市井小民、蝼蚁之辈,我们所有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收获一口棺材,变成一缕尘土,仅此而已……不管是多强的人,终究会被时间所打败。
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病逝,享年45岁。
他死后,由他的长子嬴荡继位,史称“秦武王”。
至此,秦朝的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
在这页历史中,貌似没有芈八子的位置。
因为,这个女人既不是秦武王的妈,也不是他的妾,更不是他的情人,他们之间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女人将老老实实地待在后宫,被历史所遗忘,成为一粒沙子,或者像武则天一样,芈八子将被轰到“感业寺”去养老,从此出家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吃斋念佛,日日诵经,了此余生。
然而,时也,命也,运也……这不,仅仅过了三年,秦国就爆发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并彻底改变了这个女人的一生。
秦惠文王的政治举措有哪些?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
说到秦惠文王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一说到芈月、宣太后、秦昭王、秦武王,大家应该就会知道了。
没错,秦惠文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的丈夫,就是秦武王和秦昭王的父亲,是秦国的国君。
秦惠文王,赢姓,赵氏,名驷,是继秦孝公以后的第一个将国君的称呼后缀公改为王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前337年,
谁敢真的因为他犯了罪而去惩罚他呢?商鞅也没有办法,但是他不能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于是就以学生犯错老师有罪的名头,对太子的老师施以了墨刑。
这样一来,秦国再没有人敢挑战秦律,于是秦国上下都不得不遵守秦律。
继位后,秦惠文王怎么看商鞅,怎么不顺眼。
除了和商鞅有旧仇以外,秦惠文王针对商鞅还出于政治的考虑。
商鞅自主导变法事务以来,一直拥有着非常巨大的权力,这对秦王的权
接抄了商鞅的家,最后还将商鞅五马分尸。
除掉商鞅只是秦惠文王执政收权的第一步,商鞅这种人才,秦惠文王不会傻傻留着他的性命。
可除掉了一个商鞅,秦国的王权还是有非常多的威胁,于是秦惠文王趁着商鞅的造反之案,大做文章,将诬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抓了起来,铲
一个国家再有独自抗衡秦国的实力。
秦惠文王征服了义渠、巴蜀,大大扩张了秦国的领土,巩固了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的强大。
秦惠文王的一生值得肯定,他没有让秦孝公变法成果衰弱,在这同时,他还能保持秦国朝政的平衡,这是非常厉害的。
他政治经验丰富,执政手段强硬,秦国持续这样的发展速度,距离一统天下就不远
了。
秦昭襄王(嬴则)简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嬴姓,名则,一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诸弟争位;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合谋,于是得立,是为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昭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着名之公元前260年打败赵国的长平之战就是在其在位晚期发生的。前256年,昭王灭东周。前251年,昭王死,年七十五。昭王在位时间长久,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军备战,富国强兵,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早年经历 嬴则,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异母弟弟,母亲是楚国人,芈姓,号宣太后。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登基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东周的太庙比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 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与武王同父异母的他,�承秦国君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时昭王年少,宣太后听政,以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 同年,秦将甘茂攻韩宜阳,五月而不下,昭王悉起兵佐甘茂;又涉河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筑城。次年,秦武王弟庶长壮与诸公子作乱,魏冉发兵平叛。此后,魏冉与宣太后专国政。前304年,昭王依秦制举行加冕典礼,亲掌朝政,仍执行结楚抗齐之策略。前302年,秦楚联盟破裂,齐秦结好,昭王不断出师攻楚。次年,秦蜀郡守反,昭王使司马错入蜀平乱。后来昭王派李冰为蜀郡守,在蜀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前300年,昭王使华阳君(宣太后同父弟)伐楚,取襄城(今河南襄城)。次年五月,秦师攻楚,取8城,昭王以约楚怀王会盟于武关,劫楚怀王至城阳,要求割地。怀王不答应,竟终老秦国。此后,昭王发兵击楚,败楚军。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6城。后数十年,昭王时而联楚攻齐,时而联齐伐楚,并向魏、韩进攻,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并连续从韩、魏夺得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垣(今山西垣曲东南)、宛(今河南南阳)、轵(今河南济源东南)等地。 前288年,昭王自称西帝,尊齐王为东帝。齐王听从谋士之策,自去帝号,并约诸侯合纵攻秦。昭王被迫也取消帝号。次年,韩、赵、魏、燕、齐五国联军攻秦,无功而还。前284年,在秦的操纵与参与下,韩、赵、魏、燕,秦五国伐齐,攻入齐都临淄。后齐虽复国,却无力与秦抗衡。前279年,昭王在屡败赵师之后与赵结盟于渑池,而后大举攻楚。次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郢都(今湖北江陵)。楚迁都于陈。同年,昭王初置黔中郡。前271年,昭王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次年,昭王在灭义渠后,置北地郡。至此,秦有上郡、陇西、北地,并筑长城以拒戎狄。昭王所筑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之西南,北经皋兰。东越陇山,入今陕西之富县境,北经延安、绥德,东达于黄河西岸而止。昭王灭义渠之后,听从了范雎建议免掉魏冉相位,加强了中央集权。昭王在败楚之后,军事上指向当时最强大的赵国。 前260年,秦军于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因赵犹有余力,故秦军围邯郸,大败而归。前256年,昭王出兵灭东周。昭王在位56年间,平蜀伐楚,击韩、赵、魏。他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对关东六国步步进逼、蚕食。这期间,他又灭义渠,修筑长城,扩修咸阳,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去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襄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芈月是“霸星”?秦王才是真正的霸主
导语:《芈月传》中秦惠文王嬴驷大放异彩,政治上高瞻远瞩,感情上既深沉内敛,又充满“心机”,欲擒故纵,为追芈月可谓是手段层出不穷。
那么,历
《芈月传》中秦惠文王嬴驷大放异彩,政治上高瞻远瞩,感情上既深沉内敛,又充满“心机”,欲擒故纵,为追芈月可谓是手段层出不穷。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秦惠文王又是什么样的呢?
还记得这段吗?“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大家中学时朗朗上口的《过秦论》,其中描述秦孝公的一段可谓激荡慷慨。
这里的秦孝公,就是秦惠文王的父亲。
(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除此之外,你一定也想知道秦惠文王嬴驷和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家族谱系是这样的: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武王异母弟,芈月的儿子)→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
所以,秦惠文王嬴驷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即爷爷的爷爷。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惠文王之前都是称“公”,比如他父亲秦孝公;而自他开始,改为称王。
惠文君于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他不仅是那个背着芈月的老伯,更建立了在秦国统一天下整个过程中“奠基”的功勋。
芈月出生时被称作“霸星降临”,事实上秦王才是真正
生活常识分享。
秦国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在现代中,很多的电视剧以及电影我们都能看见饰演秦惠文王的角色,可见秦惠文王在历史中的作用有多重要。
秦惠王嬴驷——秦国君主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前311年),又称秦惠王或秦惠文君,名嬴驷,孝公之子。
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惠文王为太子时犯法,商鞅掌刑法,曾黥(在面上刺字)其师以辱之。
故孝公一死,惠文王即位,就将商鞅车裂,然而他并未废除商鞅之法。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推行法制,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
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
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第一等的良田。
秦惠王虽然车裂了商鞅,但商鞅的法令却没被废止。
因此,秦国的崛起并未因秦孝公和商鞅之死而中断。
秦惠王不因人废法,实为过人之举。
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 *** 军击杀,尸体被车裂。
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
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
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最为全面、最为彻底也最为成功。
商鞅变法的效果也极其明显,《战国策》称赞商鞅变法的效果:“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用今天的话来说,商鞅变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了综合国力。
商鞅变法使一个落后的弱小的秦国,变为一个强国。
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中国历史故事-赢华和赢驷是什么关系赢华、赢驷、赢疾又是什么关系赢华是个我们不常听说的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很少,我们对他也是知之甚少。
他的出现总是和秦惠王赢驷、公子稷、公子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一个个人物的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影子,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益,各自征战,他们又是不尽相同的,历史赋予了这些人物不同的使命和意义,而赢华的使命和意义则应该是战场,那里才是他的天下。
赢华又被称为公子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人们试图在史学家的只言片语里寻找与他相关的信息。
,关于他的出生日期不详,他又被叫做公子华。
有人根据一些史书,推测他是秦惠王的儿子,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秦惠文王有两个儿,一个是秦昭襄王嬴稷,另一位就是秦武王嬴荡。
嬴荡死于一场意外,之后的嬴稷是在权臣的扶植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并且为秦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而赢华和这几个人又是什么关系?赢华即公子华,他的出生年月不详,很多人说他是秦惠王的儿子,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推翻,有人提出,秦惠王即位的时候都二十几岁了,而赢华的年纪与秦惠王差不多,不可能是秦惠王的儿子,推测他是秦孝公的儿子之一,或者是宗室的公子。
这样说来,他就是秦惠文王的弟弟。
赢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
秦楚大战,赢华为回救咸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作为秦国的大将,他与张仪围蒲阳,“降之。
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於魏。
”可以说,赢华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他是这个战场的主角,他的最终归宿也是战场。
秦惠王,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
嬴姓,名驷,秦孝公之子。
嬴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在孝公之后他将商鞅车裂,虽然车裂了商鞅,但是却依旧实行商鞅变法,继续秦国变革的路程,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国力已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在秦惠王当政时期,他坚持变法和国家统一,称得上是一个高瞻远瞩又有远见的帝王。
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秦昭襄王简介,名人故事_格言网】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说明:欢迎您阅读【秦昭襄王简介,名人故事_格言网】,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文档可以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秦昭襄王个人资料中文名:赢稷别名:嬴则、秦昭襄王信仰:法家谥号:昭襄王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秦国所处时代:战国时期出生地:咸阳出生时间:公元前325年逝世时间:公元前25年职业:秦国国君在位时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年成就: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陵墓:芷陵秦昭襄王简介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早年在燕国做人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
公元前306年?前25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
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
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5岁。
秦昭襄王生平简介秦昭襄王,秦惠王子,母宣太后。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比赛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
武王突然死去,又无子,为了继任者的问题发生争执。
历史趣谈:太后芈月是“霸星”?秦王才是真正的霸主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后芈月是“霸星”?秦王才是真正的霸主导语:《芈月传》中秦惠文王嬴驷大放异彩,政治上高瞻远瞩,感情上既深沉内敛,又充满“心机”,欲擒故纵,为追芈月可谓是手段层出不穷。
那么,历《芈月传》中秦惠文王嬴驷大放异彩,政治上高瞻远瞩,感情上既深沉内敛,又充满“心机”,欲擒故纵,为追芈月可谓是手段层出不穷。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秦惠文王又是什么样的呢?秦惠文王是谁还记得这段吗?“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大家中学时朗朗上口的《过秦论》,其中描述秦孝公的一段可谓激荡慷慨。
这里的秦孝公,就是秦惠文王的父亲。
(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除此之外,你一定也想知道秦惠文王嬴驷和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家族谱系是这样的: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武王异母弟,芈月的儿子)→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
所以,秦惠文王嬴驷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即爷爷的爷爷。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惠文王之前都是称“公”,比如他父亲秦孝公;而自他开始,改为称王。
惠文君于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他不仅是那个背着芈月的老伯,更建立了在秦国统一天下整个过程中“奠基”的功勋。
芈月出生时被称作“霸星降临”,事实上秦王才是真正生活常识分享。
秦朝历代皇帝简介秦朝皇帝⼀览表2017-12-27 17:55 来源:蓝⼭记秦惠⽂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称秦惠王,嬴姓,赵⽒,名驷,秦孝公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
秦武王:嬴荡(前329年—前307年),⼜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嬴姓,名荡,秦惠⽂王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昭襄王: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称秦昭王,嬴姓,赵⽒,名则,⼜名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
秦孝⽂王:嬴柱(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亦称安国君,是战国时秦国第35位国君,嬴姓赵⽒,名柱,秦昭襄王次⼦,秦庄襄王之⽗。
秦庄襄王:嬴楚(前281年—前247年),⼜称秦庄王,嬴姓,赵⽒,本名异⼈,后改名为楚,秦孝⽂王之⼦,秦始皇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农历⼗⼆⽉初三—前210年),嬴姓,赵⽒,名政,⼜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家,⾸位完成华夏⼤⼀统的铁腕政治⼈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个称皇帝的君主。
兵马俑秦⼆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名胡亥,秦始皇第⼗⼋⼦,公⼦扶苏之弟,秦朝第⼆位皇帝,即秦⼆世,亦称⼆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秦三世:⼦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婴或婴,秦朝最后⼀位统治者,在位46天。
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婴。
秦朝皇帝介绍1、秦始皇嬴政——中国第⼀个皇帝,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于赵国⾸都邯郸。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家、战略家,⾸位完成中国统⼀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三岁即王位,三⼗九岁称皇帝,在位三⼗七年。
秦始皇建⽴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长城。
2019-秦惠王赢驷的生平简介历史上赢驷是个什么样的人-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秦惠王赢驷的生平简介历史上赢驷是个什么样的人
春秋战国初期天下板荡,在逐鹿中原的各大诸侯国之中,他们依然遵守弱
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法则,强盛的大秦帝国能够迅速在各个国家之间崛起,得益
于秦国招募的大批能臣,也得益于秦惠文王过人的识人本领。
秦惠王(前356年——前311年),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
嬴姓,名驷,秦孝公之子。
嬴驷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他高瞻远瞩,胸怀国家大义,坚持变
法和国家统一,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
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赢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
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刻认识。
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是一个
积蓄力量的时期。
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得早,所以主要是秦惠文王为秦昭
襄王成为霸主打下了基础。
嬴驷为太子时,触犯了法律。
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
商鞅
认为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
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
因为考虑到太子身份问题,商鞅并没有重罚太子,而是对太子的老师处以
墨刑,这样一来,法令便畅行无阻了,而秦国的法治也越来越好了。
但是太子
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赢驷发誓终有一天他会报仇雪耻的。
怀着对商鞅的怨恨,秦惠文王赢驷作为国家的储君,他在深宫之中一天天长大,终于等到了即
位的那一天。
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赢驷上台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车裂商鞅。
虽然秦国在商鞅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商鞅的变法却极
大地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迅速激发的阶级矛盾,又激化了秦国的各种矛盾,商鞅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秦惠文王的权威。
本来赢驷对商鞅的印象就不好,现
在他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商鞅给杀了。
但碍于商鞅因变法而声威远扬,这样
平白无故杀害了商鞅,不好向世人交代。
计上心头,赢驷就让一个叫公子虔的人,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
时机成熟之际,赢驷才把商鞅处以车裂之刑,
解除了赢驷心头的大患,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但他并没有废除商鞅
的变法,可见秦惠文王的治国才能。
第二件大事,重用张仪,分化六国。
张仪是个难得一遇的辩才,《孟子》
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