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新IT架构
- 格式:docx
- 大小:217.93 KB
- 文档页数:9
超融合如何重塑IT新架构深信服超融合IT新架构2016/5/241300万硅谷北京深圳全球第1台二合一VPN 中国第1台上网行为管理中国第1台下一代防火墙发明专利﹥380项﹥20项美国专利第一台创新每季度1个新版本年收入的20%投入研发每1-2年1 款新产品123No.3产品成绩公司概况81.9FWIPS行为管理UTM安全市场LSTS HWVPNIDSNo.1深信服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对灵活性进行投资快速的业务变更更多大数据公司概况公司理念理念与规划弹性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存储、服务器虚拟化层任意存储、任意网络、任意X86公司概况理念与规划2混合云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融合基础架构超融合架构私有云NetApp业务上线慢缺乏弹性成本高运维复杂公司概况公司理念理念与规划设备驳杂不可视难管理资源无法共享计算虚拟化虚拟化前OSAPP 虚拟化后OSAPPAPP OS虚拟化内核高可靠性保障高扩展性高资源利用高灵活调度服务器虚拟化虚拟机的移动性业务的部署限制网络虚拟化网络功能虚拟化问题传统网络功能硬件网络业务(AC )网络业务(WOC )网络业务(WAC )网络业务(……)虚拟交换机虚拟路由器网络业务(防火墙)网络业务(负载均衡)网络业务(VPN )网络业务(……)硬件标准化资源虚拟化设备软件化云计算基础架构中还有一块资源是割裂的高成本投入管理复杂度增加不易扩展虚拟共享存储池3解决成本投入问题1解决弹性问题解决容量问题2基础架构超融合架构层VPC VDC通用X86服务器通用交换机业务/租户1业务/租户2业务/租户N云管理计费审批云运维管理云资源调度云接入门户深信服一体机多业务模板层OS 模板· Win · ReHT · Uban · ……策略模板· ACL · QoS · PBR · ……存储资源池aSAN 存储虚拟化虚拟机aSV服务器虚拟化aRouter aSwitch aNET 网络虚拟化存储模板· Nodes · Copies · Volume · ……协议模板· VLAN · VxLAN · RIPv2· ……虚机模板· vCPU · vMEM · vNIC · ……描述模板· IPv4· MAC · VLAN · ……用户模板· 桌面· 文档· 配置· ……安全模板· 防火墙· 应用交付· VPN · ……数据中心级的多业务模板云业务编排深信服超融合架构超融合是实现SDDC 的终极技术手段通过超融合架构,能够在最小的投入成本下实现迈向私有云架构的第一步以服务器虚拟化为底层,向上构建出所画即所得的业务逻辑(网络虚拟化),向下充分利用服务器现有磁盘空间,扩展出分布式存储资源池(存储虚拟化),配合网络功能虚拟化所创建的安全服务资源池,实现东西向流量的安全服务3路由器交换机安全及优化设备服务器存储… …交换机服务器网络模块安全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安全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安全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安全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网络模块安全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超融合统一资源池(包含:网络+ 安全+ 计算+ 存储的所有功能)超融合统一资源池(包含:网络+ 安全+ 计算+ 存储的所有功能)物理架构逻辑架构聚焦东西向流量连通性探测工具基于虚拟机端口、上下行链路实时显示流量基于源、目的,实现连通性探测并定位故障全网流量可视4OS 财务OS ERPOS 邮件25%30%50%CPU 内存90%70%80%18%30%CPU 内存20%50%单虚拟机硬件资源无法满足业务需求vADWinServerLinuxAPP30%50%87%90%aCenter从节点aCenter从节点aCenter主节点aCenter从节点主节点WAF70% 20%18%增量备份(天)快照备份(小时)无需备份软件备份主机。
IMS基本概念和网络架构1.服务平台:IMS是一种软件架构,可以将传统电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无缝集成。
它提供了一种适应多种应用和业务需求的服务平台。
2.多媒体通信:IMS支持多种多媒体通信方式,例如语音、视频、短信等。
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智能手机、电脑等。
3.网络连接:IMS支持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和互联网等。
它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通信服务。
4.用户终端:IMS允许用户使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无论在家还是在外。
5.电信运营商:IMS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服务架构,使电信运营商能够推出新的业务和服务。
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来设计和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IMS网络架构:IMS架构是一种分层结构,包括多个不同的功能组件。
每个组件负责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
以下是IMS网络架构的主要组件:1. 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IMS网络,如智能手机、电脑等。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IMS客户端与IMS核心网络进行通信。
2. 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CSCF是IMS核心网络的接入点,负责处理用户终端和IMS核心网络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用户身份验证、寻址转发和会话控制等功能。
3. I-CSCF(Interrogating-CSCF):I-CSCF是IMS核心网络中的信令节点,负责处理用户注册和会话建立请求。
它通过向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请求用户配置信息,并选择合适的S-CSCF(Serving-CSCF)来处理会话请求。
4. S-CSCF(Serving-CSCF):S-CSCF是IMS核心网络中的服务节点,负责处理用户的会话请求和会话控制。
5G网络架构分析5G时代将是一张网络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基于NFV/SDN技术,采用通用硬件,实现 网络功能软件化和基于差异化业务的资源编排。
业务及网络平台运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网络能力和业务需求的对接,开放网络能力,按用户面部署,减小业务时延。
降低传输网压力,打破传 统数据仅能从省级出口的路径,用户及业务数据下沉到本地,高频和低频混合组网。
5G核心网与 NFV基础设施结合,为普通消费者、应用提供商和垂直行业需求方提供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型业务能力。
5G核心网将从传统的互联网接入管道转型为全社会信息化的赋能者。
5G核心网的创新驱动力源于5G业务场景需求 和新型ICT使能技术,旨在构建高性能、灵活可配的广域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面向未来的网络运营能力。
5G时代要求未来能形成虚拟化、分层化的核心网络,以及资源开放、适宜开发新业务的网 络架构,从而能够提供从网络运营到业务服务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随着5G标准冻结,商用部署提上议程,5G需求中所描绘的未来美好的全社会信息化生活正在从畅想变得触手可及。
作为连接万物,赋能业务的社会化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移动核心网在5G阶段实现架构、功能和平台的全面重构。
相比于传统4G核心网(EPC) , 5G 核心网采用原生适配云平台的设计思路、基于服务的架构和功能设计提供更泛在的接入,更灵活的控制和转发以及更友好的能力开放。
5G核心网的网络架构1.1两种5G核心网络架构呈现方式5G核心网采用控制转发分离架构,同时实现 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的独立进行,用户面上去除 承载概念,QoS参数直接作用于会话中的不同流。
通过不同的用户面网元可同时建立多个不同的会话 并由多个控制面网元同时管理,实现本地分流和远 端流量的并行操作,5G的核心网络架构分为两种 架构呈现,即参考点方式呈现和服务化架构方式呈现,如图1所示。
5G核心网的参考点方式架构5G核心网的服务化架构服务化架构是在控制面釆用API能力开放形式 进行信令的传输,在传统的信令流程中,很多的消息在不同的流程中都会出现,将相同或相似的消息提取出来以API能力调用的形式封装起来,供其它网元进行访问,服务化架构将摒弃隧道建立的模式, 倾向于采用HTTP协议完成信令交互。
华为公司架构及部门职能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
作为一家拥有全球化业务的公司,华为的架构和部门职能在保持高效运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华为公司的架构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能。
一、华为公司架构华为公司的架构采用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以支持其全球化的业务运营。
主要的层级包括公司层、业务部门层和职能部门层。
1. 公司层:公司层负责制定战略规划、决策和资源分配。
公司层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和公司管理团队组成。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执行委员会则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
公司管理团队则负责具体的业务管理和日常运营。
2. 业务部门层:业务部门层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负责具体的业务运营和管理。
华为的业务部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等。
每个业务部门都有相应的负责人,负责制定业务策略、推动业务发展并监督业务运营。
3. 职能部门层:职能部门层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和服务。
华为的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市场部、供应链管理部等。
这些部门负责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务、法律事务、市场推广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部门职能1. 运营商业务部门:华为的运营商业务部门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该部门负责研发和生产各种通信设备,如基站、传输设备和核心网络设备,以满足运营商的需求。
此外,该部门还提供运营商网络规划、优化和维护等服务,以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2. 企业业务部门:华为的企业业务部门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
该部门负责研发和生产企业级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和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等产品。
此外,该部门还提供企业网络规划、安全保障和IT咨询等服务,以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
3. 消费者业务部门: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部门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等。
《运营商级SIP-BOSS体系结构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级SIP-BOSS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该系统不仅提供了语音通话、视频会议等基本功能,还支持各种增值业务,如即时消息、在线支付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营商级SIP-BOSS体系结构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二、SIP-BOSS体系结构设计1. 整体架构SIP-BOSS体系结构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层和网络层。
其中,业务层负责提供各种业务功能;控制层负责处理信令交互和会话控制;媒体层负责处理语音、视频等媒体数据;网络层则负责数据的传输。
2. 业务层设计业务层包括各种业务模块,如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等。
每个业务模块都具备独立的功能,并与其他模块进行交互。
业务层采用微服务架构,使得各个业务模块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3. 控制层设计控制层采用SIP协议进行信令交互和会话控制。
该层包括注册、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等模块。
通过SIP协议,控制层可以实现与其他通信网络的互通,如PSTN、H.323等。
4. 媒体层设计媒体层负责处理语音、视频等媒体数据。
该层采用RTP/RTCP协议进行媒体流的传输和控制。
媒体层支持多种编解码器,以满足不同终端的需求。
此外,媒体层还支持媒体流的加密和安全性保护。
5. 网络层设计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
该层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如UDP、SCTP等。
网络层还支持IPv6等新型网络协议,以满足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
三、关键技术实现1. SIP协议实现SIP协议是实现信令交互和会话控制的关键技术。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到SIP协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采用消息队列、心跳保活等技术手段,提高SIP协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加密和认证机制,保障SIP协议的安全性;此外,还需要支持多种SIP扩展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C ommun icatio ns World Weekly特别报道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已使互联网公司的现有网络架构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试探自建新型的骨干网成为新的焦点。
互联网公司新一代骨干网架构探析腾讯科技网络平台部网络解决方案架构师|马志强互联网上有两大主要元素“内容和眼球”,“内容”是互联网公司(或称ICP )提供的网络服务,如网页、游戏、即时通信等,“眼球”则是指海量的互联网用户。
“内容”与“眼球”之间的桥梁是网络运营商。
互联网公司的内容分布在运营商多地的IDC 中,二者的合作密不可分。
但信息爆炸使得网络资源日趋紧张,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弊端日益增多,尝试新型网络架构的自建模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最新关注点。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网络架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根据用户服务体验的覆盖经验,向运营商租用I DC 机架和网络出口资源,在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省份/城市,批量部署业务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并为业务模块间通信而建立I DC 内部网络、城域网和广域网,同时通过自建CDN 或CDN 专业服务公司对服务盲点进行覆盖。
其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IDC 网络通常用于承载上千台服务器的通信,满足日益增多的东西向通信需求,要求扁平化、易扩展,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架构方式为CL O S 架构,以“核心+接入”的方式提供上千台服务器的网络接入,甚至无阻塞通信。
城域网主要是应分布在多个I DC 中业务之间需要通信而产生的,通常由于其以汇聚出口带宽为主要目的,采用大容量的以太网交换设备、通过租用运营商裸光纤实现互联,更有超前的互联网公司出于提高网络可靠性和质量、降低投资成本等考虑,自行铺设DW DM 传输系统,基本上打造了运营商级别的传输系统。
广域网主要是由于跨全国部署业务,满足业务模块间内网通信需求而铺设的长途网络,广域网的范围和网络带宽视互联网公司业务规模和覆盖模式不同而不同,有些互联网公司业务众多且部署范围广,那么通过租用运营商长途线路,组建2.5G/10G 级别的广域骨干网就非常重要。
云计算在运营商IT⽀撑系统领域的应⽤⼀、通信⾏业云计算应⽤情况分析 云计算在互联⽹相关⾏业早已风⽣⽔起,诞⽣了Amazon、Google、Apple、Salesforce等⼀⼤批知名的企业,并在IaaS、PaaS、SaaS等各个层⾯形成了丰富的应⽤及⽐较成熟的配套商业机制。
相⽐较⽽⾔,通信⾏业的成熟应⽤则⽐较少见,商业模式成熟度、产品标准化程度及其对企业收⼊的影响远不及传统通信类产品。
总体上,⽬前通信⾏业对于云计算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对云计算的探索和尝试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服务⽅⾯,在传统IDC业务的基础上捆绑、丰富管理相关服务。
其中,国外领先运营商对云计算的探索范围更⼴泛。
对中国通信⾏业设计、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如英国电信(BT),2009年7⽉BT的全球服务部门(BTGS)和微软签署协议开展合作,基于微软的BusinessOnlineProductivitySuite(BPOS)为⼤型机构提供在线商务套件服务。
通过将微软的BPOS集成到BT全球性、软件驱动的客户⽹络(21CN)中。
英国电信提供了⼀个能保证更⾼的服务⽔平和⽹络性能的、完全托管的新兴融合服务。
BT和微软为客户提供了⼀个基于云的商务协作⼯具,满⾜他们的语⾳及ITJEJE务需求,同时帮助客户节约在⽹络设备、IT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
BT还计划在此基础上,利⽤其国际领先的语⾳VPN平台对SIP协议的⽀持能⼒,将其全球语⾳业务集威到现有云服务中,提供融合度更⾼、更深的服务。
美国的at&t以Synaptic为品牌,通过与EMC等⼚商的合作,⽩2009年5⽉起先后推出了SynapticStorage、SynapticCompute和SynapticHosting等云服务,主要利⽤数据中⼼以及宽带优势为客户提供“可靠、灵活、安全”的数据存储、虚拟主机及应⽤托管服务。
美国Verizon的CAAS(ComputingasaService)服务也在2009年6⽉正式推出,主要提供在线存储、虚拟主机和应⽤托管等服务。
1
运营商的新IT架构
2
1. 恒星的困扰
运营商的IT支撑系统就像一颗质量极大的恒星,从它形成的那一刻起,内部持续而强烈的活动就注定了它
天生不凡的体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纯语音时代走入了语音增值业务时代,再从语音增值业务时代跨入
了今天的数据业务时代,IT支撑系统也如成长中的恒星,不断自我聚变,不断接受小行星撞入怀抱。
旁观者难以想象这颗巨大恒星的复杂程度,十年前一批国际计费产品巨头杀入中国,希图凭借成熟的商业
套装产品,加上根据运营商的业务与需求差异进行少量的定制开发和参数修改,取代耕耘在定制化开发多
年的国内厂商。最终这场泡沫不出意料地破灭,波折过后,国内运营商还是回到了高度定制化的老路,大
型的IT系统依旧在开发、运行和运维场景下,面临严峻的考验。
3
2. 天空飘来一片云
身为运营商一员,多年来我们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是技术驱动业务还是业务驱动技术?这个问题看似容易
回答,其实往往容易迷失其中。每次技术的大浪潮来临时,我们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拥抱变化,
又不忘初心。
从06年谷歌第一次提出云计算开始,简单罗列一下这朵云里包含的新名词:VMware、HyperV、
KVM、VSphere、SystemCenter、OpenStack、SDN、SDS、Hadoop、Spark、Storm、Docker、
Kubernetes、Mesos、Swarm、Yarn、MicroService、DCOS、DevOps…,一路走来,浙江移动IT系
统从云计算2.0时代稳步迈入3.0,从关注基础设施云化走向关注敏捷应用开发与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云
化,从非关键应用云化走向电信网络应用和企业关键应用云化,资源管理从静态调度走向动态调度。大
浪淘沙、去粗取精,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移动的、具有浙江移动特色的IT发展道路。
4
2016年浙江移动云计算中心正式成立,通过以去IOE为抓手实现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以服务PaaS化和
平台容器化为着力点推进平台架构改造,从而打破竖井,驱动企业IT架构演进。目前浙江移动云平台服务
能力达到22种,建成集团内最大软件定义分布式存储(SDS)集群,全国率先实现服务去O,非核心交
易系统中大量使用国产和开源数据库,稳健控O。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开源技术路线,创新性的研发和应
用数据中心操作系统(DCOS),真正实现资源全局调度、容量弹性伸缩,为公司一云三域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在云运营体系方面,不断推进云平台服务流程标准化,不断完善云运营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推动应用上云。通过建立标准流程、梳理服务套餐,项目上线效率提升40%,云平台平均服务开通时间缩
短1/3,云租户服务SLA达到99.95%,达到领先互联网公司水平。
3. 恒星的演化
3.1 统一的私有云平台
为构建资源共享、能力集中、具备一定动态调度能力的大 IT 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实现云资源与服务的
统一集成、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运维监控,兼顾考虑各类资源和业务的安全等级和共享程度,引入 VDC
解决面向不同业务特点和安全等级的适应性问题:
5
(1)核心系统VDC:涵盖计算、存储以及通用数据库云资源,支撑B\O\M三域IT系统内部交互。计算
资源以X86虚拟机为主,存储资源为集中式存储+SDS存储。
(2)DMZ VDC:涵盖计算、存储资源,支撑B\O\M三域IT系统的外部接入。其中计算资源以X86虚
拟机为主,存储资源为集中式存储+SDS存储。
(3)大数据VDC:涵盖计算、存储资源,其中计算资源为X86物理机,存储资源为分布式本地存储。
目前私有云资源池部署了超过XXX台X86物理机,集中式存储池和分布式存储池总和超过XXX PB,大
数据存储接近XXX PB。
3.2 新一代云管理平台
新一代云管理平台,将重点突破PaaS层云资源管理的技术难点,全面实现PaaS能力从资源申请、分配、
管理到回收的端到端服务能力,实现IaaS资源、PaaS资源统一纳管。同时具备一站式的应用管理能力,
实现从资源分配到代码编写、应用发布上线的全流程一站式管理,支撑企业级DevOps开发模式。因为项
目正在进行中,这里不多费笔墨。
3.3 DCOS研发与实践
浙江移动系统进化的过程,从传统孤岛一直到数据中心化,中间经历了软硬件的标准化,IaaS资源池化,
应用层面云化等阶段,业务构建周期也由月缩短到周,再由周缩短到日,也面临分钟级的业务构建要求。
另外,为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对于资源弹性扩缩的要求从虚拟机级别上升到集群级别,再由集群级别
提升到数据中心级别,以求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弹性调度。所有这些需求促使我们踏上DCOS的自研之
路。
6
在结合行业主流技术方案,通过关键技术选型(Mesos or Kubernetes),我们最终确定DCOS技术架
构,以容器为基础封装各类无状态应用和运行环境,以Mesos+Marathon为核心实现容器资源的分布式
调度与协调,目前已完成全省54个系统DCOS承载,CPU利用率显著提升,每年节约成本近XXX万元,
形成6个国家发明专利或集团专利,获得2016年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3.4 引入SDX,拥抱开源
目前浙江移动IT云平台已经建设完成集团内最大的软件定义存储(SDS)集群,总容量达到XXX PB,成
本上相比传统集中式SAN存储节省超过75%(计算过程详见《SDS技术在运营商资源池中的应用》 电
信技术 2016-10),同时完善云盘、音视频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支持,从17年开始不再扩容传统集中式存
储,逐步去“E”。同时全面启动浙江移动新一代网络架构的规划和落地,通过SDN技术实现跨数据中心
的大二层互联,满足资源的二层扩展需求,实现跨数据中心的资源灵活调度。
3.5 互联网化架构
7
以IT系统架构解耦为入手,结合服务化、平台化、中心化的建设要求形成十四个专业化的能力中心,基于
微服务架构搭建I-PaaS平台,提供代码热发布能力,实现应用的自动发布。通过客户、渠道、产品、运
营、技术以及合作的全方面支撑能力提升,将业务支撑系统架构增强为一个完全适配敏捷开发和智能化运
营的企业级互联网IT架构。
3.6 承载大数据的百花齐放
为全面支撑大数据运营,积极探索引入新技术,缩短业务的迭代周期,加快创新步伐。企业级大数据平台
作为IT云平台的一部分,目前Hadoop集群超千台,总容量达到XXX PB,MPP集群可用容量超过XXX
TB,流处理集群及分布式内存数据库集群超百台,每天处理千亿条数据。
8
浙江移动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在国内运营商中首次实现了基于容器技术进行资源隔离的数据中心级资源调
度;首次在各种大数据技术组件中实现全面的字段级的数据隔离。目前大数据平台正在着力融合深度学习
计算框架和深度学习典型算法,构建人工智能平台。为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深度学习应用提供PaaS服务,
从而提升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化管理能力,为智慧运营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3.7 智能化运营运维
在智能化运营的道路上,浙江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认识到技术支撑是运营转型的核心,手段保障是
运营体系的关键,协同机制是运营转型的突破口。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新协同,逐步构建面向下一代系
统的全新IT运营体系。
1、推进标准化:统一所有IT资源与云服务申请、审批、集成、部署、交付和响应支撑流程,推动服务流
程标准化、服务套餐化、服务开通智能化;
2、全面提升云化:不断提升系统云化比例,将基于PaaS的云平台服务能力对外推广;
9
3、打造专业化运维/运营:建立云运维体系和云平台故障标准体系,为内外部租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运维
服务。建立云服务运营体系,推进公司IT运营的组织变迁,实现组织横向纵向扁平化。按照市场化机制建
立IT资源服务和资源使用结算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级云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4. 结束语
一颗恒星诞生后,为它所在的星系源源不断地提供光和热。浙江移动的IT云平台,承载着IT团队辛勤的
汗水和付出,承载着众多系统稳定运行的平台责任,更承载着六千万浙江移动用户的信任和托付。所以三
墩IT人总结了云计算的八荣八耻,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