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58 KB
- 文档页数:4
报告编号:YT-FS-4978-81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236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长白山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境内,在安图、抚松、长白三县境内,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它与五岳齐名、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关东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此次考察我们沿西坡乘车而上,由于时间和经费所限,与北坡失之交臂,只等下次再来吧!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
摇篮、东北平原的生态屏障,满族的发祥地。
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关东第一山”的美誉。
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即第三紀的时候,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即地质学所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
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
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白头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椎体地貌景观。
以上四次火山活动,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
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
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厚度高达60米,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X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的天气可以说是“一日有四季,十X大家心灵的是看到了天池,关于天池的传说一幕幕“播放".看着眼前是真但像假的景观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让我的知识丰富了很多,此次行程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开拓我的视野。
而且在我们准备的工作中就无形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以不破坏原有的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和开拓无限的资源为辅,而这种开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的要好好的规划和构思,长白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景色,不在于山的衬托,花的臣服,而是它以他独特的魅力无形的刻在每位登山人的心中。
- 1 -。
长白山考察实践报告篇一: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地理系98级陈险峰2001年7月15日晚8:30我们一行20人由何老师带领乘坐北京开往长春的T5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7天的毕业实习考察。
本次实习考察设有两个地点:长春和长白山。
7月16日早7:00我们到达本次实习的第一站:长春。
长春的实习时间为两天,住在站前的天池宾馆。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长春城市地理概况,并利用两个半天的时间驱车带领我们参观了长春市容,介绍了长春市发展的历史。
在短暂的参观过程中使我感到这座坐落在东北平原腹地的城市正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持续快速地发展着。
长春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建成历史200多年,现为吉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面积20571平方公里,人口713万人。
长春地处东北地区的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中温带,土壤肥沃,属黑土带,年均温4—5摄氏度,地貌类型为长白山到北部平原过渡的山前地带,因此城市街道呈波状起伏。
在市区内的东部自南向北有伊通河流过,是长春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水运线。
1894-1895年日俄战争以后,长春市区以二道沟为界形成沙俄和日本国的附属地,现都有遗址保留。
1931-1945年侵华战争期间,长春为伪满州皇都,成为殖民地城市。
日本人在此开发,形成以同心圆(单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形式。
1948年长春市解放以后,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国家在此先后兴建了汽车厂、客车厂、机车厂、东北光学仪器厂等一批重点企业。
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长春市的科教育事业发达,是全国知识密集区。
科研单位众多,力量雄厚,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市物理研究所,等成为全国研究中心。
吉林大东北师范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均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使长春蕴涵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长春有森林城的美誉,城市绿化覆盖率近40%,列全国大城市前列。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XX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的天气可以说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做好了充分的登山准备,一路上有说有笑也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好不容易蹬上了山顶,唯一安慰我们大家心灵的是看到了天池,关于天池的传说一幕幕“播放".看着眼前是真但像假的景观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让我的知识丰富了很多,此次行程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开拓我的视野。
而且在我们准备的工作中就无形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以不破坏原有的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和开拓无限的资源为辅,而这种开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的要好好的规划和构思,长白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景色,不在于山的衬托,花的臣服,而是它以他独特的魅力无形的刻在每位登山人的心中。
野外考察研究情况汇报范文野外考察研究情况汇报。
本次野外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保护工作。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植被分布和动植物资源等情况,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和监测。
首先,我们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实地勘察和地图测量,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交错分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地质构造和地质遗迹,这些都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其次,我们对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记录。
通过气象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的特点。
这种气候条件为当地的植被生长和动植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也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在对当地植被分布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了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
从山地到平原,从湿地到干旱地区,各种类型的植被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还对一些珍稀植物进行了重点调查和保护工作,以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
最后,我们对当地的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布设野外摄像机和进行生物样本的采集,我们发现了多种珍稀动物的踪迹和栖息地。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濒危动物的存在和生存现状,这为我们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综合以上所述,本次野外考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保护工作。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白山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2023年7月,我们一行来到了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长白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技能。
二、长白山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 地理位置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7°56'—128°06'、北纬41°58'—42°06'。
长白山涉及范围较广,跨越延边、白山和通化三个地区。
其范围大致北起自我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则延伸至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
在我国众多名山中,长白山的纬度最高,也是欧亚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2749m。
2. 地质地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
经过几次地质运动以后,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火山地貌。
3. 气候长白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了独特的植被分布。
4. 植被长白山植被丰富,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
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
其中,长白山天池周围分布着我国北方特有的岳桦林。
5. 土壤长白山土壤类型多样,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等。
土壤发育程度与植被、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植被调查我们沿着长白山登山步道,从山脚到山顶进行了植被调查。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等,分析了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2. 土壤采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下进行了土壤采样。
通过观察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分析了长白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名称: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日期:2021年X月X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野外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长白山自然环境考察实习团队首先对长白山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考察,包括地貌、气候和水文资源等。
同时,还了解了长白山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了解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高原湖泊,气候温润湿润,水资源丰富。
2. 生物多样性调研实习团队对长白山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调研。
在植被方面,团队发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包括阔叶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
在动物方面,团队记录下了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此外,团队还进行了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了解了长白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
3. 生态系统研究实习团队选取了长白山的几个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湿地、山地和原始森林等。
团队进行了生境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特征。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团队了解到长白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生态问题需要解决。
三、实习成果和总结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实习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和数据报告。
实习团队还参与了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2.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提升实习团队深入了解了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团队成员对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等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实习团队提出了一些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包括加强生态监测和环境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考察实习报告(14篇)考察实习报告篇1设计考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xx年9月一、实习时间:9月20日——9月30日二、实习地点:北京(洛可可设计公司、798艺术社区、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地)三、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开阔艺术视野,学习不同时期不同艺术类型的风格特征,建构自己的设计素养,提升自我感性认识;进而感悟美、发现美、凝练美。
2.通过对本专业优秀设计公司的参观学习,了解工业设计公司的成长经历,了解产品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感知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近期发展,权衡个人职业方向和发展空间。
3、通过参观博览会和国际设计展,直面设计大师的作品,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理念,感悟设计生活的灵感,培养自我社会实践调研能力。
四、实习内容:(一)感受——洛可可北京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国际化整合创意公司---洛可可。
它是我国对外宣传创意的主力代表,内心里会以为这样的公司建筑一定是庄严严谨的高大建筑,没想到它的建筑却是那么的不起眼却又有种亲和力通过了解之后猛然发现确确实如此。
洛可可凝聚了一批热爱设计、精力充沛、知识背景各异的人才,大胆借鉴国际标准的设计管理模式,提供更专业、更周到的服务,完成美丽的设计,确保设计服务的永恒品质。
他们认为产品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与产品对话,赋予产品灵魂,用心设计每一个超乎想象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有功能没有感情的工具。
所以,我得了很多奖,我被他们的奖蒙蔽了双眼。
洛可可成立于20xx年11月,一直以来持续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发展中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结构设计、UI设计和品牌设计。
目前主要服务范围囊括数码电子、医疗器械、仪器设备、时尚消费、公共设施等产业领域,并与三星、诺基亚、西门子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
洛可可创新设计大厦位于北四环望京艺术板块,这里很少见到盲目攒动的人群,和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有的只是随性的人们和舒适的街区环境。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流,漂流过后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蹬长白山,那种激动的心情我想以后带团时不会有的,毕竟这次我是以一个学生旅游者的身份去的。
坐着环保车,唱着从未唱过的歌,真的是山路十八弯,盘旋的山路,激动的心情,喝着我们“优美”的歌声(透漏点小秘密:是我带头的,主要是我比较有影响力呵呵~~)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由于高原反应,我们很多人在山上到干呼吸困难,耳朵有胀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带团的一个经验,所以就必须事先贮备好糖补充能量,或者巧克力等,望着1236个台阶我的心狠狠的颤抖了一下,但是这是任务我是必须做到的,带着无数的不情愿开始了登山的旅途,一路上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景象,还有施工人员在辛苦的劳作,真的很危险,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真的很伟大,那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可以说长白山是一个以原始美得山,蹬台阶的一路我仔细看了身旁的景色,都是以原始美为基础的,长白上的美不仅是美在原始,更多的是人们赋予的传说,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犹如在眼前发生,它不仅孕育着那种让人琢磨不透
的美,还有一种巍峨朴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旅游者的。
长白山的天气可以说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做好了充分的登山准备,一路上有说有笑也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好不容易蹬上了山顶,唯一安慰我们大家心灵的是看到了天池,关于天池的传说一幕幕“播放".看着眼前是真但像假的景观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让我的知识丰富了很多,此次行程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开拓我的视野。
而且在我们准备的工作中就无形的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而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以不破坏原有的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和开拓无限的资源为辅,而这种开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的要好好的规划和构思,长白山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景色,不在于山的衬托,花的臣服,而是它以他独特的魅力无形的刻在每位登山人的心中。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长白山的魅力,就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一样,这次的长白上考察让我真切的体会到旅游行业的伟大,它可以挖掘很多自然事物的原始很真正的魅力,让我,们真的感受到自然赋予我们资源是无穷的,长白上的开发是在慢慢的进行,它送走一批批满意而归的旅游者,真的让很多人都折服它的魅力,我们的这次考
察可以说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更多的是我们领会到以后该怎么样去带领游客,让他们真正的领会长白上的魅力。
旅游是离开常住地以外的地方,为期三天的旅游真的让我感受很多,长白山的每一处风景都似乎在像我们昭示他们的独特,那种亲眼目睹了景色的心情是无法比拟的。
登了长白山之后我们接下来即使望天鹅,可以说这个词语在我的意识里是毫无概念可言,但是我们就是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眼界和知识才能为以后的事业奠下基础,我们等望天鹅恰好是下雨的时候,雨中的望天鹅更是美丽的,但是可能是由于开发的比较晚的原因,很多景点我们观看的时间很少,而我想知道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而且在我们游览望天鹅的时候,适逢赶上望天鹅的开发和规划,所以心中的景象就没有出现,这是一个遗憾,我们此次游览望天鹅的行程40多分钟,但是望天鹅的形象留下的何止40分钟无法忘记,第一次坐望天鹅的环保车,身边的风飘来的不仅仅是望天鹅对我们的吸引,更多的是伴着我们激动的心情,走在望天鹅的栈道上,大家疯疯闹闹玩的不亦乐乎。
望天鹅的景色给我的感受就是以原始的形象衬托着水的身姿,弯弯曲曲的流向不知道什么地方,但是总有一股水流向的是我干涸的心扉,。
不是说不清楚它的美,而是很多语言汇聚到一起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们大家走在彼此心灵的深处,碰到的是最大
的快乐,谁都不愿意去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我们都是在彼此珍惜的情况下结束行程的,我们的行程是圆满的结束了,但是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没有间断的时候
返程的时候大家更多的是不舍,舍不得~~可是时间回不去了,我们大家一起出来游玩的行程就在我们的歌声中结束了,9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并没有感到疲惫,而是回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掩面叹息啊!!!
这次的实习考察让我们的大学记忆都丰富了,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彼此美好的回忆,然而长白山和望天鹅的形象却不会因为我们行程的结束而结束,期待更多的旅游者来参观。
站在其中只能仰望,然而一旦结束就会变成期待,行程的结束时我们新的开始,而我们还会在不断的“奔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