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语文普查卷初稿_2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2006)云南省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一、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依次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是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 )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 )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A.qíng xián hé qiānB.qín xuán huó qiānC.qín xián hè xiānD.qíng xuán huà xiā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
(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B. 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C. 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
(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D. 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
(心理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3.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 你欢迎,我不欢迎。
B. 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 你欢迎我,不欢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 “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 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 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5.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① ,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
2006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C2.A3.D4.C5.B6.忘记过去的成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3分)7.内容紧扣情境要求,表达效果突出(3分)内容符合情境要求,表达效果较好(2分)内容基本符合情境要求,表达效果不好。
(1分)8.(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2)山色有中无(3)塞下秋来风景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小桥流水人家(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二、阅读(45分)(一)9.福:赐福,保佑狱:案件(各1分,共2分)10.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分)11.政治上取信于民(2分)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2分)(二)13.卢沟桥的特点及艺术价值(2分)14.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3分)15.举例子、列数字(各1分,共2分)16.符合要求,表达效果好(3分)符合要求,表达效果较好(2分)符合要求,表达效果不好(1分)(三)17.简朴、不华丽(2分)18.落差巨大;水流湍急;浪大雾重(3分)19.以清波荡舟的轻松、闲适,反衬长江漂流者征服自然的雄心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3分)20.长江漂流因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显得沉重;长江漂流所引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讨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长江漂流的壮举因后继无人而显沉重(3分)21.理由充分表述清楚(3分)理由较充分表述较清楚(2分)有理由表述不清楚(1分)(四)22.贸然;缺憾(2分)23.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2分)2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向愈强(弱点也是强点)(3分)25.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3分)26.正视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用(3分)三、作文(50分)说明:(1)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2分。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4分)1、默写(10分)(1)、,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4)、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5)默写赵翼《论诗》全诗。
,。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目前,①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②就要求我们发扬同舟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③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④以遏制“非典”疫情的漫延。
①②③④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4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乡.为身死而不受()(4)是亦不可以已.乎()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
(3分)三、现代文阅读(42分)(一)把“绿色”穿在身上(12分)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说明:1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6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黯然失色赫然在目鳞次栉比B.阿谀奉承纵横捭合讳莫如深C.唇枪舌箭一脉相成粗心大叶D. 妄自菲薄遐迩闻名碌碌无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四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4分)①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枯萎。
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威胁人类的生存。
①②③④二、文言文知识(20分)3、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2)谁道人生无再少?!。
(3)李白《宣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表现诗人内心无限酸楚的千古名句是:,。
(4)默写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
,。
,。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 B.性嗜.酒:sì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 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或置酒而招之. B.不知日之.入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二00六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一部分:语文的实际运用(12分)1、阅卷老师相信,你一定写得一笔漂亮的字。
试试看,把下面一句话写在田字格内:“醉翁之意不在酒”。
(2分)2、阅读下面这幅对联,然后回答填空。
(3分)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所写的,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他的诗歌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历史过程,被誉为“___________”。
请写出一首我们学过的他的诗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的。
(3分)①变色龙:②《变色龙》:③“变色龙”:4、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百年梦想得以实现。
可是根据地质勘探表明,正是因为蓄水可能引发如“滑坡”、“地震”等灾害,根据这种情况,请用你所喜欢的形式(或广告词、或宣传标语、或口号)向世人作点告白。
(2分)5、巴东电视台要招聘业余记者和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分别从“记者”和“播音员”的要求上介绍自己的优势。
(每句不超过20个字)(2分)①应聘记者:②应聘播音员: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6分)(一)智者的四句箴言●陈晶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
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怎样跟他们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
我送给你四句话。
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你能说说这句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就会变得平和一些?”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河北省试验区2006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15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2分)①,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含有“草”字的万丈诗句:,。
3.“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共5分)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1分)答: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2分)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
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
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
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答: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2分)答:4.《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每小题2分,共4分)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
它继续了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第二部分(5-25题 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黔东南州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只能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6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23分)(本题共6小题,1-5小题每小题3分, 第6小题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hé) 炫.耀(xuán) 热泪盈眶.(kuàng)B、棘.手(jí) 污渍.(zhì) 并行不悖.(bèi)C、烙.印(luò) 鲜.美(xiān) 棋高一着.(zhāo)D、搀.扶(chān) 雄浑.(hún) 恬.不知耻(ti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贴在路边的一则寻人启示引来选贤任能驻足观看。
B、自出新裁的服装款式让所有人大饱眼福.C、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篮球场上气氛激烈,观众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B、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大脑退化。
C、李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水落石出。
D、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成果学生的标准之一。
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C、学校的教学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D、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5、下列作品、作者、国籍(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B、《黎明的通知》——郭沫若——现代C、《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法国D、《赤壁》——杜甫——唐代6、根据提示默写。
(以下四个小题任选两个小题作答)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课改)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⑴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⑵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sù,举止tài 然,而船虽小,食住器jù一应jù全,也确实是个家。
2、默写、填空。
(9分)⑴古诗文默写。
(6分)①采菊东篱下,②,千树万树梨花开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醉里挑灯看剑,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⑵根据提示填空。
(3分)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
3、中国古典作品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请你举出一个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指出其蕴含的哲理。
(4分)名句:哲理:4、去年岁末,某省邮政局发行贺年有奖古诗明信片,其设计古香古色,构思新颖,但11首古诗中竟有7首出错。
现举出一例,请按要求作答。
(4分)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⑴诗中有两处错误:字,改为;字,改为(2分)⑵用两三句话对此加以评论:2分)5、再过个把月就要中考了。
对于语文学科的复习,李明仍然注重书本知识,按单元顺序分类复习;王其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他认为,语文这学科读与不读一个样,又不考书本的。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请简要谈谈。
(4分)6、请根据文学名著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
(任选一题作答)(3分)上联:鲁滨逊荒岛余生上联:下联:下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阅读(62分)(一)阅读文言短文《伤仲永》(王安石),完成7--11题。
(17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扬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想应的位置上,同时将本人的考试证号、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在试卷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3、第Ⅰ卷上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非选择题部分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含作文答题纸)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语文课程应植zhí(A)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tà(B)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yù(C),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shèn(D)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处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2006年三校(省示范中学)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qi6ng)____的太阳,一天天进( )发出灿烂的希望。
A____。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著( )。
我爱真诚,爱它如深山古刹般 B :;爱它如杨柳春风般c____;爱它如梅兰竹菊般D____;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高山流水般E____;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l6ng)1.依据文意,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2.模仿前后的句子,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似的语句。
(2分)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C、D、E处。
(4分)①激越②温暖③清静④高洁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按要求答题。
旅游卫视5月4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遭到众多动物保护者的抗议。
在这期节目中。
①一只猫当作实验品从四楼抛下,以证实猫从高处摔下是否仍安然无恙。
据相关资料显示,②即使猫在下坠过程中能迅速调整体位,变为四足向下着地,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③仍不能完全避免不骨折和内脏破裂。
动物保护者对这种虐待动物的节目表示愤怒。
今天。
旅游卫视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再播出动物活体实验的节目,④并向观众表示致歉。
4.文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改正。
(4分)①句改为:____________②句改为:____________③句改为:____________④句改为:____________5.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该新闻的主要内容。
(3分)(不超过20字)请你参加下面的实验活动,完成6、7题。
安庆某中学开展“节约型校园”活动,并征集有关宣传标语。
九年级(1)班同学积极参加活动,于日前召开了“创建节约型校园”主题班会。
6.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简短精要的开场白。
(3分)7.请你拟写两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宣传标语。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课改)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⑴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⑵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sù,举止tài 然,而船虽小,食住器jù一应jù全,也确实是个家。
2、默写、填空。
(9分)⑴古诗文默写。
(6分)①采菊东篱下,②,千树万树梨花开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醉里挑灯看剑,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⑵根据提示填空。
(3分)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是苏轼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
3、中国古典作品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请你举出一个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指出其蕴含的哲理。
(4分)名句:哲理:4、去年岁末,某省邮政局发行贺年有奖古诗明信片,其设计古香古色,构思新颖,但11首古诗中竟有7首出错。
现举出一例,请按要求作答。
(4分)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⑴诗中有两处错误:字,改为;字,改为(2分)⑵用两三句话对此加以评论:2分)5、再过个把月就要中考了。
对于语文学科的复习,李明仍然注重书本知识,按单元顺序分类复习;王其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他认为,语文这学科读与不读一个样,又不考书本的。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请简要谈谈。
(4分)6、请根据文学名著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
(任选一题作答)(3分)上联:鲁滨逊荒岛余生上联:下联:下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阅读(62分)(一)阅读文言短文《伤仲永》(王安石),完成7--11题。
(17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⑵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本文作者王安石,_____(朝)著名思想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
初中阶段,我们曾读过他写的诗_________________。
(2分)8、下边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指物作诗立就.就.地取材B、书.诗四句奋笔疾书.C、并自为.其名为.富不仁D、余.闻之也久绰绰有余.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未尝.识书具()⑵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⑶不能称.前时之闻()⑷泯然众人..矣()10、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⑵11、概括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3分)12、下面摘录《伤仲永》中的一段话,请用“/”断句。
(2分)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20题。
(27分)⑴那个时候我在一所中学教书,对我在一所中学教书,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教室是圣洁和纯净的殿堂,我所面对的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那分明是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过滤着缕缕阳光、徐徐清风。
我的讲解像一支笔,写在那一张张智慧的脸庞上——笑着的,严峻的,俊美的、粗陋的,白皙的,黑亮的,胖胖瘦瘦的……⑵门“砰”地一下开了!⑶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站在门口的中年妇女的身上,她穿着一身臃厚的中式棉袄,头上裹着一块酱红色头巾,脸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目光落在教室后面一个角落的地方。
她的嘴角哆嗦..了一下,又哆嗦..了一下,才猛然..发出一个响亮的声音:“孩子,娘很想很想你,娘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你冷,俺就给你送棉衣来了。
”她的胳臂弯里兜着一个偌大的包袱,一边说一边要解开。
⑷教室里的震惊一下子变成了大笑,笑声哈哈哈地在教室里荡漾。
我有些发火,大声地呵斥她说:“你给我出去!”说着就把她推到门外,我对她这突然的粗鲁的侵犯行为不可容忍。
⑸我回到讲台的时候,同学们还哈哈大笑着,冲着后面一个男学生哈哈大笑着,我看到那个男同学脸红得像一块绸缎,站在那里,低着头,像一个犯了大错的孩子。
⑹我的愤怒顷刻间变成了怜悯,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泪水,正滴滴答答地掉在课桌上,浸湿了他的书本。
我说:“你坐下吧。
”然后我继续讲我的课,教室里恢复了安静。
⑺窗外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我瞄见了那位妇女蜷缩着...,在雪地里徘徊着...……她的存在使得我讲课思路不自觉地开小差,我瞅瞅后面那个学生,趴着,把头严严地埋在桌面上,整整一节课,他的头严严地埋在桌面上……他的母亲仍然在外面雪地上蜷缩着...、徘徊着...…… ⑻我开始后悔我刚才对她的举动。
这一节课好象很长,很长很长,好不容易才听到下课铃声……⑼趴在桌上的那个学生猛然站起来,第一个匆匆地跑出了教室。
我看到他是满脸泪水跑出去的。
⑽教室外面的雪地上,那个学生还在掉着泪,他的母亲却慈祥地笑着。
母子俩依偎着说话,母亲正把一件棉衣披在儿子的身上,遮挡住纷纷扬扬的雪花,而她的身上,她的头上,密集成一抹的洁白……⑾然后,是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送那位母亲渐渐远去,渐渐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
⑿天色朦胧了起来。
13、请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主要事件。
(3分)答:14、揣摩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发挥想象,简要地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3分)答:15、在第2自然段中,为何反复描写“母亲”在雪地上“蜷缩着”、“徘徊着”?(3分)答:16、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有何作用?(4分)答:⑴⑵17、在阅读过程中,你觉得故事情节中哪处最感人?请作简要概括,并说明之所以感人的理由。
(3分)答:18、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母亲怎样的品质?(3分)答:19、初中语文课本中,刻画了不少母亲形象,让我们体会到母亲的伟大。
请你以“是一位……的母亲”的句式按提示作答。
(6分)⑴《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的母亲是一位⑵《小巷深处》中,英姨是一位⑶《一厘米》中,陶影是一位20、请用几句话来抒发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20--24题。
(18分)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
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适应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
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
”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
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
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先生作“关于如何作好北伐战争宣传报告工作”的讲话。
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
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
”讲毕下台,全场愕然。
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可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明确准确。
现在有些人的讲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
精,要求话语简洁,惜语如金。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个字。
林肯在葛题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不到3分钟。
简洁,并非一味求简,只是尽可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的讲话,拖泥带水,庞杂冗长。
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
幽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扳着脸孔,从头念到底,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受?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
正如古人所说:“一言知其贤愚。
”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就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22、作者针对哪种现象发议论?(3分)答:2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加以阐述?(6分)答:24、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加以说明。
(3分)答:25、说说你对“一言知其贤愚”一语的理解。
(3分)答:三、写作(60分)26、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文。
(60分)题一:花花绿绿的书包中藏的是什么?是书本,是知识,是你成长的记录。
也许你的书包里有辛酸,背起来很沉重;也许你的书包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请以《我的书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读后《伤仲永》一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
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28分1、⑴mu jue ⑵素泰具俱(4分。
拼音、汉字各2分)2、⑴①悠然见南山②忽如一夜春风来③春蚕到死丝方尽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梦回吹角连营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⑵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分。
每格1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该格分为止)3、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哲理是事物总在新陈代谢,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4分。
写出有哲理的诗句2分,说明哲理2分)4、⑴线绦;对叶(2分。
每空0.5分)⑵例:精美明信片上的低级错误,令人无言以对。
带着被败坏的胃口来审视这些古色古香、印制精美的明信片,恐怕我们的文化情怀会更萧瑟几分。
(2分。
意思对即可)5、略。
(5分。
方法、运用、效果各1分,语言表达2分。
按要求作答、内容完整即可得分。
)6、(3分。
对偶知识2分,符合原著意思1分)二、62分(一)17分7、宋政治文学《登飞来峰》(2分。
每小题0.5分)8、B(2分)9、⑴曾经⑵感到惊异⑶相当,相称⑷普通人(4分。
每小题1分)10、⑴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⑵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中遇到他,他已十二三岁了。
(4分。
每句2分)11、第一阶段:五岁时,天资过人,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二十岁左右,完全变成一个普通人。
(3分。
每阶段1分)12、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每处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二)27分13、母亲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大老远地赶到学校为儿子送御寒的棉衣。
(3分。
意思对即可)14、略。
(3分。
意思对即可)15、大雪纷飞,天气奇寒,为了儿子不被冻着,母亲宁可自己受冻,也要亲自将棉衣披在儿子的身上。
词语反复,表现了感人至深的母爱(3分。
意思对即可)16、⑴“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
⑵可以使故事更为真实可信。
⑶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4分。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17、略。
(例子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18、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母亲朴质、慈爱、无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