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的计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98
现代虚无主义的源起与本质探析现代虚无主义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思想界,传入中国的过程与虚无主义在德国的产生非常相似,均是后现代化国家在后起压力下打压传统文化后,产生的一种悲观、虚无思想。
现代虚无主义其本质是将“虚无”作为信仰,否定一切价值。
当下必须直面现代虚无主义问题和危害,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
标签:虚无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现代虚无主义诞生之初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倡导的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与资产阶级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大相径庭。
改革开放后,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开始歪曲历史、颠倒是非,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视虚无主义的种种现象,理清虚无主义的实质和严重危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现代虚无主义的源起“虚无主义”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什么都没有”。
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起源于德国,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还处于封建邦国林立落后的神圣罗马帝国时代,面对英国、荷兰、法国现代化的成功,巨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其尽快转型。
德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快速引进新的启蒙文化,加速启动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启蒙文化的引进使传统社会秩序、文化理念和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开始质疑传统。
康德、费希特等一批哲学家大力推崇启蒙文化的过程中,对有悖于启蒙的一切传统进行质疑,这一做法必然会把人们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崇高、神圣的价值弱化掉,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人们的内心空虚占据上风,现代虚无主义就是在质疑传统、人们内心空虚的背景下诞生的。
就像恩格斯分析启蒙运动的社会效应时所说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
”[1]在批判传统的过程中,宗教被看作德国落后的根源,只有揭穿存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所有形态的上帝和神灵,才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