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语文设科,一般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1 904年1月l 3日)清廷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为起点,即“癸(gui)卯学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并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它具体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内容,把语文学科从古代综合性的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具有划时代意义。(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第一个正式名称为“国文”由梁启超,蔡元培提议,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开设“国文”课;1920年教育部将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先前中学称的“国文”,小学称“国文”,”统而一之”合称’“语文”)

语文的定义: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哲学上的定义] 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而不是“语文”。

<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育学内涵: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学科教育学的一种。它是植根于语文教育实践,从我国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建立起来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

语文教育学不是语文科学和教育科学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语文科学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互相选择、融合、改造后,所形成新的质、新的理论体系。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是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执行与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在语文教学层面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即“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和培养起来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

语文目标: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第一层面的目标,这是从学生的近期发展,从个体的发展来说的;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第二层面的目标,属于中期目标;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是第三层面的目标,

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不同的语文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

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法和形式,它不仅包括语文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还包括语文学习的习惯、语文学习的意识、语文学习的态度、语文学习的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在我国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被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材;1)一切对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口头语言材料及书面语言材料。广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制作、遴选和组编的用于语文教育活动的一切载体。(3)狭义:专指以纸张为载体的教科书。

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常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听,说,读,写即我们以前常用的“八字方针”和“双基”来给予界定。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作了重新规范,范围更广,视野更阔,因此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诠释并认真对待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