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船 级 社
- 格式:doc
- 大小:82.51 KB
- 文档页数:12
船用产品制造厂专业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Professional Quality ManagementSystem Requirementsfor Marine Product Manufacturer2009年 发布 2009年 实施 中 国 船 级 社 发布前言中国船级社(CCS)是由中国有关法律授权的、经法律登记注册的从事船舶入级服务与法定服务的专业技术机构/组织,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正式会员。
根据CCS规范要求,为了保证船用产品满足认可和检验要求,促进船用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本社编制了《船用产品制造厂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文件覆盖了ISO 9001:2000的全部要求,并增加了对船用产品制造厂的专业要求。
为了便于识别,本文件为ISO 9001:2000标准的要求部分加了方框,对船用产品制造厂的专业要求部分用附加要求的方式表示。
同时,为了便于船用产品制造厂使用,本文件对一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地方增加了指南,以便于船用产品制造厂理解和实施。
本文件对船用产品制造厂提出了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也为相关机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提供依据。
目录1 范围 (6)1.1总则 (6)1.2应用 (6)2引用标准 (6)3 术语和定义 (7)4 质量管理体系 (8)4.1总要求 (8)4.2文件要求 (9)4.2.1总则 (9)4.2.2质量手册 (9)4.2.3文件控制 (9)4.2.4记录的控制 (10)5 管理职责 (10)5.1管理承诺 (10)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1)5.3质量方针 (11)5.4策划 (11)5.4.1质量目标 (11)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1)5.5职责、权限和沟通 (12)5.5.1职责和权限 (12)5.5.2管理者代表 (12)5.5.3内部沟通 (12)5.6管理评审 (12)5.6.1总则 (12)5.6.2评审输入 (13)5.6.3评审输出 (13)6 资源管理 (13)6.1资源的提供 (13)6.2人力资源 (14)6.2.1总则 (14)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14)6.3基础设施 (14)6.4工作环境 (15)7 产品实现 (15)7.1产品实现的策划 (15)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6)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16)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16)7.2.3顾客沟通 (17)7.3设计和开发 (17)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17)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18)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18)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19)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19)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20)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20)7.4采购 (20)7.4.1采购过程 (20)7.4.2采购信息 (21)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21)7.5生产和服务提供 (22)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2)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23)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23)7.5.4顾客财产 (24)7.5.5产品防护 (24)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25)8 测量、分析和改进 (26)8.1总则 (266)8.2监视和测量 (26)8.2.1顾客满意 (26)8.2.2内部审核 (26)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7)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27)8.3不合格品控制 (28)8.4数据分析 (29)8.5改进 (29)8.5.1持续改进 (29)8.5.2纠正措施 (30)8.5.3预防措施 (30)船用产品制造厂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1范围1.1总则本文件为有下列需求的船用产品制造厂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并希望得到本社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同时也适用于已获得本社认可的产品制造厂),当船用产品制造厂仅申请设计认可时,其质量管理体系可参照本文件。
这10个船级社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成员:
美国船级社ABS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法国船级社BV Bureau Veritas
挪威船级社DNV DET NORSKE VERITAS
德国劳氏船级社GL Germanischer Lloyd
韩国船级社KR Korean Register of Shipping
中国船级社CCS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英国劳氏船级社LR 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日本船级社NK NIPPON KAIJI KYOKAI
俄罗斯船级社RS Russian Maritime Register of Shipping
意大利船级社RINA Registo Italiano Navade
船级社(英语:Classification society,或称验船协会、有时统称为验船机构)是一个建立和维护船舶和离岸设施的建造和操作的相关技术标准的机构。
通常为民间组织。
世界上最早的船级社是1760年成立的英国劳氏船级社。
此后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船级社,如美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德国船级社和日本海事协会等。
船级社主要业务是对新造船舶进行技术检验,合格者给予船舶的各项安全设施并授给相应证书;根据检验业务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受本国或他国政府委托,代表其参与海事活动。
有的船级社也接受陆上工程设施的检验业务。
中国船级社入级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服务费用收取事项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CCS”)为船舶、海上设施及相关工业产品提供世界领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提供入级检验服务,同时还依据国际公约、规则以及授权船旗国或地区的有关法规提供法定检验、鉴证检验、公证检验、认证认可等服务。
作为从事船舶与海上设施入级服务的独立、公正的组织,CCS将按照客户提交的申请,提供相应的入级检验、法定检验或和其他技术服务。
检验完成后,中国船级社将根据服务内容收取相应的检验服务费用,以及其他必要的费用(如交通费等)。
因协议方的原因造成重复的服务,CCS 还将向协议方收取额外附加费用。
CCS依据相关入级规范和/或指南、国际公约和/或规则以及船旗国要求等开展各项检验服务,具体包括:一、船级部分CCS依据下述规范及其相关指南的要求,对船舶和海上设施开展入级检验服务,包括图纸审批、建造中检验、建造后检验(年度检验、中间检验、特别检验、坞检/水下检验、螺旋桨轴与尾管轴检验、锅炉检验、循环检验/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搁置检验、初次入级检验、临时检验等)。
1.《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则》、《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3.《内河船舶入级规则》、《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内河小型船舶建造规范》4.《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5.《沿海小船入级与建造规范》6.《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7.《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舶规范》、《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趸船规范》8.《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趸船入级与建造规范》9.《邮轮规范》10.《游艇入级与建造规范》11.《散装运输危险液体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内河散装运输危险液体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12.《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13.《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14.《绿色船舶规范》、《内河绿色船舶规范》15.《智能船舶规范》16.《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17.《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构造与设备规范》18.《船舶与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19.《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海上浮式装置入级规范》21.《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浅海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22.《海上单点系泊装置入级规范》23.《海上油气处理系统规范》24.《海底管道系统规范》25.《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26.《集装箱检验规范》27.《潜水系统与潜水器建造与入级规范》28.《水面舰艇入级规范》29.《浮船坞入级规范》30.《材料与焊接规范》31.《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32.《船舶应用替代燃料指南》33.《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二、法定部分CCS依据国际公约和规则及其修正案、授权船旗国或地区政府的有关法规、以及港口国政府(如欧盟、USCG等)的强制要求,对船舶和海上设施提供法定检验,包括图纸资料审批、初次检验、年度检验、期间/中间检验、换证检验、附加/临时检验、拖航检验、试航检验等、审核认证(DOC/SMC/ISPS)、审核检查(MLC)等服务。
船级社检验、船旗国监督与港口国监督三者的关系船级社检验、船旗国监督与港口国监督三者的关系一、引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82)第九十四条(船旗国的义务)规定了船旗国对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应承担的义务1[1]。
每一船旗国应根据其国内法,就有关每艘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的行政、技术和社会事项,对该船及其船长、高级船员和船员行使管辖权。
SOLAS 1974公约第一章第条规定,船旗国应实施监督,保证,,,,,了IMO秘书长在总结有效履行IMO通过的标准的机制时强调,提高安全和环境标准的责任有赖于三方的安排,标准是由IMO制定和通过的,由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人执行,并由船旗国或港口国进行监督。
保证悬挂本国国旗的船舶符合已生效的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是每一船旗国政府的责任。
而确保到达本国港口的外国籍船舶符合本国加入的国际公约的要求是港口国监督(PSC)的目的2[2]。
尽管港口国监督在确保国际海事公约提供的标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消除低标准1[1] UNCLOS 82第九十四条(船旗国的义务)规定:3. 每个国家对悬挂该国旗帜的船舶,除其他外,应就下列各项采取为保证海上安全所必要的措施:(a) 船舶的构造、装备和适航条件;(b) 船舶的人员配备、船员的劳动条件和训练,同时考虑到适用的国际文件;(c) 信号的使用、通信的维持和碰撞的防止。
4. 这种措施应包括为确保下列事项所必要的措施:(a) 每艘船舶,在登记前及其后适当的间隔期间,受合格的船舶检验人的检查,并在船上备有船舶安全航行所需要的海图、航海出版物以及航行装备和仪器;(b) 每艘船舶都由具备适当资格、特别是具备航海术、航行、通信和海洋工程方面资格的船长和高级船员负责,而且船员的资格和人数与船舶种类、大小、机械和装备都是相称的;(c) 船长、高级船员和在适当范围内的船员,充分熟悉并须遵守关于海上生命安全,防止碰撞,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污染和维持无线电通信所适用的国际规章。
中国船级社CCS工厂认可程序CCS认证船级社认船用产品工厂认可程序(中国船级社CCS)一、首先应按照下列内容“申请中国船级社认可申报资料”三份,该资料内容如下:1、申请认可产品的型号/规格/产品图纸(按照船级社返退清单填写)/适用的标准,列出清单同时提交每个规格产品的技术参数(至少应包含需要体现在认可证书中的技术参数);2、申请认可产品的产品技术特性(产品技术条件)、企业标准(说明与认可有关的标准,是否经过国家技术监督局备案)如果没有企业标准说明执行的标准;3、工厂概况介绍:含生产历史、生产能力(年产数量)、产品范围、工厂和产品认证情况(指非CCS的其他产品认证机构颁发的何种证书及签发日期并附上证书件);企业法人证书、商标注册证、工商局注册证复印件;4、人员资质情况:检验和试验人员、关键工、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上述人员的数量、人员名单、资格证书以及经历。
5、产品的材料和主要部件供应商清单(主要采购地点、种类、名称等);主要原材料进厂检验的主要检验项目和含有合格指标的检验记录报告格式等;合格供应商名单需要船级社批准,认可后变更时需要再次批准。
6、申请认可产品的标明检验点生产工艺流程图;申请认可产品的制造工艺文件;7、生产设备一览表(名称、型号、使用时间等)。
8、检测设备一览表(名称、型号、使用时间等);含有哪些检测设备检验哪类规格的产品;具有法定效力的国家计量部门的检定证书以及试验能力,能做哪些项目试验,至少应该能做产品检验计划中所列试验项目。
9、本次申请认可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格式(空白);提交一份工厂认可产品加工工艺记录(其中重点检查技术指标是否与工厂制定的加工技术指标符合)和一份产品检验记录、报告。
10、工厂应明确是否采用船级社认可标志。
(暂缓提交,认可过程中需要与船级社协商)。
11、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可包括质量手册,以及有关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能表明申请方具有认可范围内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的其他有效文件、报告和证明;企业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一、船籍和船旗:船籍指船舶地国籍.商船地所有人向本国或外国有关管理船舶地行政部门办理所有权登记,取得本国或登记国国籍后才能取得船舶地国籍.船旗是指商船在航行中悬挂其所属国地国旗.船旗是船舶国籍地标志.按国际定,商船是船旗国浮动地领土,无论在公海或在他国海域航行,均需悬挂船籍国国旗.船舶有义务遵守船籍国法律地规定并享受船籍国法律地保护.b5E2R.方便旗船:是指在外国登记、悬挂外国国旗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营运地船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便旗船迅速增加,挂方便旗地船舶主要属于一些海运较发达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希腊、日本、香港和韩国地船东.他们将船舶转移到外国去进行登记,以图逃避国家重税和军事征用,自由制订运价不受政府管制,自由处理船舶与运用外汇,自由雇佣外国船员以支付较低工资,降低船舶标准以节省修理费用,降低营运成本以增强竞争力等.而公开允许外国船舶在本国登记地所谓“开放登记”()国家,主要有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新加坡、巴拿马及百慕大等国.通过这种登记可为登记国增加外汇收入.p1Ean..在中国航行地船舶都是挂“五星红旗”,即我国地国旗.如果是其他船籍地船在中国地水域或海域航行,要换船旗,换成我国地“五星红旗”.DXDiT.二、船级和船级社:船级是表示状态地一种指标.在国际航运界,凡注册总吨在吨以上地海运船舶,必须在某船级社或船舶检验机构监督之下进行监造.在船舶开始建造之前,船舶各部分地规格须经船级社或船舶检验机构批准.每艘船建造完毕,由船级社或船舶检验局对船体、船上机器设备、吃水标志等项目和性能进行鉴定,颁发船级证书.证书有效期一般为年,期满后需重新予以鉴定.船舶入级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有利于国家对船舶进行技术监督,便于租船人和托运人选择适当地船只,以满足进出口货物运输地需要,便于保险公司决定船、货地保险费用.RTCrp.船级社(英语:,或称验船协会、有时统称为验船机构)是一个建立和维护船舶和离岸设施地建造和操作地相关技术标准地机构.通常为民间组织.世界上最早地船级社是年成立地.此后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船级社,如美国船舶局、挪威船级社、船级社和海事协会等.船级社主要业务是对新造船舶进行技术检验,合格者给予船舶地各项安全设施并授给相应证书;根据检验业务地需要,制定相应地技术规范和标准;受本国或他国政府委托,代表其参与海事活动.有地船级社也接受陆上工程设施地检验业务.5PCzV..船级社最早产生于二百三十年前地英国.十八世纪中,泰晤士河畔设有若干地咖啡馆,从事船舶生意地人们常在此聚谈,其中营业最盛者是爱德华·,所有船舶和货物保险,大部分均在该咖啡馆办理,于是形成了海上保险地中心.由于保险需要了解船舶地技术状况,遂于年成立了劳埃德船级社,并开始实施船舶检验和登记入级.jLBHr.世界著名地船级社见下表:。
ZC和CCS的区别ZC——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海事局下属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国内沿海、内河的船舶法定检验,主要依据规范《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先为海事局内部机构,各直属海事局的船检处。
CCS——中国船级社(社会团体性质的船舶检验机构,经中国海事局或船舶检验局授权进行法定检验及船舶入级检验,主要依据规范《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及《内河船入级规范》等)一、CCS的发展历程中国船级社(简称CCS)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唯一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
中国船级社通过对船舶和海上设施提供入级标准,通过提供独立、公正和诚实的入级及法定服务,为航运、造船、海上开发及相关的制造业和保险业服务,为促进和保障人命和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服务。
中国船级社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10家正式会员之一,并先后于1996年至1997年、2006年至2007年担任IACS理事会主席。
CCS最高船级符号被伦敦保险商协会纳入其船级条款,享受保费优惠待遇。
迄今为止,CCS接受26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授权,为悬挂这些国家或地区旗帜的船舶代行法定检验。
CCS还是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和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的联系会员。
CCS在国内外设有逾60家检验网点,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
作为社会团体性质的验船机构,其建立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促使中国船舶制造业及航海与国际惯例一致。
为提高我国在海上保险、船舶买卖、海上货物运输与国际接轨上做出巨大贡献。
二、法定检验权的有无《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对船舶检验局及中国船级社作了如下定义: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以下简称船检局)是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各项检验工作的主管机构。
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船检局可以在主要港口和工业区设置船舶检验机构。
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在所辖港口设置地方船舶检验机构。
我国船级社发的CSO证书模板我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简称CCS)是我国境内领先的综合性海事技术服务机构,其业务范围涵盖了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检验、认证等多个领域。
在当前全球化的航运市场中,CCS的船舶安全、环保、质量和能效认证服务日益受到船东和船东公司的关注和信赖。
在CCS的服务中,CSO(Company Security Officer)证书是指船舶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安全管理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以确保其对公司安全管理责任的履行。
在CCS发布的CSO证书模板中,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证书标题和编号1.1 证书标题:CSO证书1.2 证书编号: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证书编号二、颁发单位信息2.1 颁发单位全称:我国船级社2.2 颁发单位位置区域:我国船级社总部所在地位置区域2.3 颁发单位通联方式:通联方式、传真、电流信箱等通联方式三、受证者信息3.1 受证者全称:需获得CSO证书的船舶公司全称3.2 受证者位置区域:船舶公司注册位置区域3.3 受证者通联方式:通联方式、传真、电流信箱等通联方式四、证书内容4.1 证书有效期:CSO证书的有效期限,通常为3年4.2 证书日期:CSO证书的颁发日期4.3 证书介绍:CSO证书的作用和意义五、证书签发5.1 颁发单位签章:我国船级社相关领导签章5.2 证书签发日期:CSO证书的签发日期上述是CCS发放的CSO证书模板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通过填写受证者信息、颁发单位信息和具体证书内容等部分,完整展示了CSO证书的重要信息和主要内容。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CSO证书是确保船舶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重要凭证,也是船舶公司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重要资质证明之一。
在CCS颁发的CSO证书模板中,受证者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准确的公司信息和证书申请材料,并在CSO证书有效期内及时进行证书更新和续期。
船级社b类证书摘要:1.船级社b类证书的概述2.船级社b类证书的申请和颁发3.船级社b类证书的作用和重要性4.我国船级社b类证书的发展现状5.船级社b类证书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船级社b类证书,是指由船级社颁发的,证明船舶结构、设备、系统和材料等符合国际航行船舶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证书。
它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船舶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重要凭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级社b类证书的概述、申请和颁发、作用和重要性、我国船级社b类证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船级社b类证书的概述船级社b类证书,全称为“船舶结构、设备、系统和材料证书”,英文缩写为“SOLAS”。
它是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范》(SOLAS)的框架下,由船级社依据相关国际公约、规则和标准,对船舶的结构、设备、系统和材料等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颁发的一种证书。
二、船级社b类证书的申请和颁发船舶在建造、改装或重大维修后,需要向船级社申请b类证书。
申请时,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需提交船舶的相关图纸、资料、设备清单等,并按照船级社的要求进行船舶的检验。
船级社在收到申请后,将对船舶进行全面的检验,确认船舶的结构、设备、系统和材料等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才会颁发b类证书。
三、船级社b类证书的作用和重要性船级社b类证书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它证明了船舶的结构、设备、系统和材料等均符合国际航行船舶规范及相关标准,确保船舶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遵循了国际公认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船级社b类证书也是船舶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重要凭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管理部门都要求船舶在进入其港口时,出示船级社b类证书。
四、我国船级社b类证书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船级社b类证书的颁发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船级社已取得了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认可,具备了颁发船级社b类证书的资格。
同时,我国船级社还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工作,为国际船舶安全规范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有力支持。
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定义和作用2.船级社的简介和发展历程3.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申请和审核流程4.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对船舶行业的重要性5.我国船级社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正文(篇1)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是船舶行业重要的一种证书,它是由船级社颁发的,用以证明某一船舶的设计、建造和设备等都符合船级社的规定和标准。
船级社是专门从事船舶检验、认证和研究的机构,它的出现和发展对船舶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船级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早期的船级社主要负责船舶的检验和认证,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和船舶行业的需求,船级社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包括船舶设计、建造、设备、维修等方面的认证和研究。
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申请和审核流程比较严格,需要经过船级社的专业审核。
申请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船舶必须符合船级社的规定和标准,包括船舶的设计、建造、设备、安全等方面。
只有通过了船级社的审核,船舶才能获得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
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对船舶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
船舶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符合船级社的规定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船舶的安全。
其次,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可以提高船舶的竞争力。
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如果有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就可以提高其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
我国船级社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也十分乐观。
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我国船级社也在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目录(篇2)1.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概述2.船级社的定义与作用3.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申请流程4.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重要性5.我国船级社的发展现状正文(篇2)【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概述】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是船舶制造行业在设计、建造、维修和改装过程中,为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一种重要认证。
该证书由具有权威性的船级社颁发,用以确保船舶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性能达到国际认可水平。
船级社认证证书
船级社认证证书是海事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认证,它是由船级社(Classification Society)根据国际和
国内相关标准进行评估、检查和认证的结果。
船级社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组织,它主要负责对船舶、海洋结构和海洋设备等进行审核和认证,确保其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船级社认证证书是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凭证,证明被认证对象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标准。
这种证书可以作为船舶和海洋工程准入标准之一,对于船舶、海洋设备以及相关服务提供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船级社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船舶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合国际和国家的安全标准。
此外,船级社认证还可以提供船舶安全性评估,为船东、船舶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提供专业服务。
在申请船级社认证证书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包括船舶的技术状况、设备的配置和性能、船员的技术素质等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同时,船级社认证的过程也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包括申请、审核、检查、认证等环节。
总之,船级社认证证书是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凭证,对于保障船舶的安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7中国船级社认证流程( 2 0 0 9 - 1 0中国船级社CCS产品型式认可工作计划流程(简)阶段一:提交申请企业应向主管该产品生产厂所在地区业务的CCS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CCS固定格式),咨询机构可以提供申请书协助企业提交申请。
申请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组成、用途等等具体根据产品明细栏的要求填写,中英文对照。
阶段二:各类相关资料、文档准备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准备以下资料:1.公司简介(企业性质、自然状况、生产能力、生产条件、资格证书等)2.供应商/ 原材料清单(原材料名称、型号/ 规格、验收标准、出产检验报告等)3.产品图纸、技术文件(说明书、技术条件、型式试验大纲、出厂试验大纲所采用的标准、提供全套图纸等等)4.产品工艺、生产流程(在流程图上应标明相应的检验控制点)5.主要生产/ 检验设备的清单(生产设备一览表、检测设备一览表、人员情况一览表、特殊工种的操作资格证书等)6.质量保证体系情况(质量管理制度应符合船用产品制造厂或型式认可的要求)7.企业应收集并提供有关产品的检验标准规范(如:上级主管部门的标准要求、国标、行标、特殊要求等等)8.以往获得的证书和检验报告(ISO9001 证书、船级社认可证书、公证检验机构检测报告)9.产品的最终出厂检验大纲,出厂检验报告格式10.用户对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意见(如适用)不同产品要求提供的资料各有差异具体以检测机构所列清单为主咨询公司根据认证机构提出的意见和列出的文件清单协助企业对产品的相关文档提出修改意见,审核,改进,便与企业报送。
阶段三:现场审核咨询公司做好现场审核的准备工作,协助企业完成认证机构进行的现场审核阶段四:样品准备企业根据检测机构的要求准备送试样品;咨询公司负责进行送试前的质量把关;阶段五:样品送检企业负责将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咨询公司负责试验过程中的联络工作,协助企业完成整改工作阶段六:取证企业通过现场审核,关闭整改项目及其产品通过型式试验后一定时期内获取证书。
船舶保护装置 ccs证书船舶保护装置CCS证书船舶保护装置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装置,对船舶进行保护和维护的系统。
CCS证书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船舶保护装置相关的证书,它是验证船舶保护装置符合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重要凭证。
本文将介绍CCS证书的含义、申请流程以及重要性。
一、CCS证书的含义CCS证书是中国船级社颁发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经过认证的船舶保护装置的证明文件。
CCS是中国船级社的简称,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56年创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
CCS负责进行船级社内外的船舶和海洋工程技术认证,其颁发的证书得到国际认可。
二、CCS证书的申请流程1. 提交申请:申请人需准备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等,并提交给CCS。
2. 技术评审:CCS将对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审,对船舶保护装置进行设计、施工和试验等方面的检查和确认。
3. 现场检查:CCS会派遣专业人员到现场对船舶保护装置进行实地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4. 评估报告:CCS将根据现场检查的结果和技术评审的内容,编写评估报告,对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查。
5. 颁发证书:经过评估和审查合格后,CCS将颁发CCS证书,证明该船舶保护装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CCS证书的重要性1. 国际认可:CCS证书是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具有国际认可度高的特点。
这意味着获得CCS证书的船舶保护装置能够在国际航运中得到承认和接受。
2. 提高船舶安全性:获得CCS证书的船舶保护装置经过严格的技术评审和现场检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可以为船舶提供有效的保护和维护,提高船舶的安全性。
3. 显著标志:获得CCS证书的船舶保护装置可以在船舶上显著标注,这是船舶保护装置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和规定的证明,也是船舶运行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4. 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CCS证书的船舶保护装置能够展示其技术优势和质量可靠性,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船舶主的认可和选择。
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指南第17 篇无线电通信设备1目录第1 章航行警告接收机 (2)第2 章船舶保安报警系统 (9)2第1 章航行警告接收机1.1 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接收船舶航行和气象警告以及紧急信息的航行警告接收机的认可和检验。
1.2 认可和检验依据1.2.1 本章适用的航行警告接收机的认可和检验依据如下:(1) MSC.148(77)《通过经修订的接收船舶航行和气象警告以及紧急信息的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的性能标准》(2) IEC 61097-6:2005《接收船舶航行和气象警告以及紧急信息的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3) IMO A.694(17)《作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遇险和安全系统)组成部分的船载无线电设备和电子助航设备的一般要求》(4) IEC 60945:2002《船用航行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和系统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的通用要求》1.3 定义和缩写1.3.1 航行警告接收机:即NAVTEX 接收机,系指用于接收规定格式的NBDP 中B模式CEFC 方式定时发布的海上安全信息并自动打印和/或显示的无线电设备。
1.3.2 航行警告:系指包含安全航行紧急信息的广播消息。
1.3.3 INS:综合导航系统1.3.4 RTC:实时时钟1.3.5 USB:通用串行总线1.3.6 UTC:世界协调时间1.4 图纸资料1.4.1 应将下列图纸、资料提交批准:(1) 整机外形、结构图(含面板、背板布置图);(2) 电路原理图;(3) 产品技术条件。
1.4.2 需提交本社备查的图纸/技术文件(1) 原理方框图;(2) 产品使用说明书;(3) 外部接线图。
1.5 产品的设计和技术要求1.5.1 航行警告接收机应包含无线电接收器、一部信号处理器和(1) 一部内置打印机;或(2) 一部专用的显示器、打印输出端口和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或(3) INS 接口(应满足IEC 61162 的要求)、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
1.5.2 航行警告接收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为IP22,如打印机(适用时)选型无法达到IP22,但不应低于IP20。
而天线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6。
1.5.3 技术特性1.5.3.1 接收机应能通过发射台识别码B1 的选择自动拒收不需要的报文信息。
1.5.3.2 接收机应能通过报类识别码B2 的选择对某些类型的报文不予打印、发送到INS接口或显示,但A、B、D、L 类报文信息除外。
31.5.3.3 B3B4 是每个B2 的两位字符编码,除去编号00 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外,从01 开始。
1.5.3.4 只有B1B2B3B4 接收无误后才能进行打印或存储。
1.5.3.5 应能避免打印、存储或显示已经正确接收过的报文信息。
1.5.3.6 当B3B4=00 或发射台编程为接收时,报文信息总是要被打印、存储和显示。
1.5.3.7 ZCZC B1B2B3B4 字符不必打印/显示。
1.5.4 带误码的报文信息的接收1.5.4.1 只有良好接收的报文信息(接收机无内置打印机)或报文信息识别码(接收机有内置打印机)才应加以存储;一个报文的良好接收是指:(1) 误码率≤4%;或(2) 超过5 秒的时间误码率不超过33%。
1.5.4.2 4%<误码率≤33%时:接收机应能存储报文信息(接收机无内置打印机)或报文信息识别码(接收机有内置打印机),但如果随后接收到的同一报文信息或报文信息识别码误码率更低,则应能被其替换。
带内置打印机的接收机应能打印误码率≤33%的报文信息。
带专用显示器的接收机应能显示误码率≤33%的报文信息。
1.5.4.3 误码率>33%时:接收机应不存储或打印这些报文信息。
1.5.4.4 误码率的计算:误码率应该以一个完整的信息进行计算。
比如在一个少于100 个字符的信息中有一个误码,那么其误码率就是1%,即误码率应就近向上取整。
1.5.5 覆盖区域的详情以及操作者在接收和/或显示时排除在外的报文信息类别,应易于得到。
应能拒收至少四种不同的报文信息类别,但不包括A、B、D 和L 这些报文信息类别。
1.5.6 可编程控制存储器B1 和B2 应能永久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且在电源中断不超过6 小时的情况下,不应被抹去。
缺省的程序设置为:对B1,应是从A 到Z 所有字符(ABCDEF…UVWXYZ);对B2,应是字符ABCDEFHJKLVZ。
1.5.7 报警1.5.7.1 收到搜救信息(B2=D),应在船舶正常航行位置报警,并只能通过手动才能复位。
接收机应包含一个内置报警蜂鸣器或为外接蜂鸣器而提供的一对继电器触头。
如果为指示收到例如航行和/或气象报警而附加设置的报警应能被抑制。
如有附加设置的报警,应有别于搜救报警。
报警的音量应在75dBA 和85dBA 之间。
为在报警条件下控制外接蜂鸣器而提供的一对继电器触头应不接地。
报警条件应能通过ALR 语句在INS 串口予以报告。
1.5.7.2 ALR 格式的使用应能使用ALR 语句来报告收到搜救报警、航行或气象警告,或指示接收机本声的故障。
报警信息应按照IEC 61162-1 规定的ALR 语句格式进行表述,并应包含报警编号和报4警内容。
报警文本信息见表1:使用ALR 语句格式的报警信息表1报警编号报警文本信息001 “NAVTEX:航行警告”002 “NAVTEX:气象警告”003 “NAVTEX:搜救报警”004 “NAVTEX:接收故障”a005 “NAVTEX:自检故障”b006 “NAVTEX:一般故障”a 文本信息应能指示是哪一个接收机出现故障b 文本信息应能指示自检故障的现象制造商为其它目的而使用的附加编号应在051—099 范围内。
1.5.7.3 报警条件的接收当发生任何报警时,接收机应在被确认前每隔30 秒重复一次适当的ALR 语句。
当所有报警条件已经被确认(但报警条件仍持续),接收机应停止输出任何音频报警信号(不论是内置蜂鸣器还是继电器触头),但应继续每隔30 秒重复一次ALR 语句。
当报警条件已经不存在时,状态值为“V”的ALR 语句应在1 分钟内发出。
当没有报警发生时,航行警告接收机可以每隔1 分钟发出一次一个单独的报警编号为006、状态值为“V”的ALR 语句。
1.5.8 测试功能应具有能检查无线电接收机、显示器/打印机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否正常工作的自检功能。
当有故障发生时,应发出视觉(有专用显示器)或听觉报警。
1.5.9 接口1.5.9.1 应至少具备一个能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其它导航或通信设备的接口;1.5.9.2 所有用于与其它导航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应满足IEC 61162 的要求;作为最低要求,航行警告接收机应能通过ACK、ALR、NRM 和NRX 语句与符合IEC 61162-1 的电信号特性的接口进行通信。
还应能响应IEC 61162-1 定义的NRM 和NRX 语句。
1.5.9.3 如果没有内置打印机,应包含一个标准的打印端口(例如RS232 接口、Centronics 接口、USB 接口,或者支持其它类型打印机的其它接口)。
1.5.10 接收器1.5.10.1 接收器的数量和接收频率航行警告接收机应包含一个能在无线电规则关于国际NAVTEX 系统规定的频率(518kHz)上工作的接收器。
并应至少包含另一个能与第一个接收器同时工作,在至少其它两个频率(490 kHz 和4209.5 kHz)上接收NAVTEX 信息的接收器。
第一个接收器能优先显示或打印所接收的报文信息。
一个接收器打印或显示报文信息应不影响另一个接收器的正常接收。
如果第二个接收器能进行接收频率的转换,那么这个转换应可以通过手动和通过INS 接口进行。
1.5.10.2 接收灵敏度当一个电动势为2μV 的信号源与一个50Ω(107dBm)的非电抗阻抗串联时,误码率小于4%。
1.5.11 显示器51.5.11.1 如果显示器是作为航行警告接收机的一部分(专用显示器),则需满足:(1) 应能清晰地显示使用者当前为每个接收器所选择的B1 和B2;(2) 应能对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行调整;(3) 应能指示当前哪一个(或几个)接收器正在接收;(4) 新收到和存储的并会引起报警的搜救信息应能立即在显示器上显示。
搜救信息会一直显示在显示器上直到通过报警取消而被确认为止;(5) 除_______了搜救信息之外的其它新信息的接收和存储应通过制造商所宣称的方式清晰地告之使用者;(6) 应能独立地选择B1 和B2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进行存储、输出到INS 接口和打印端口。
1.5.11.2 显示器应至少能每行显示32 个字符。
1.5.11.3 显示器应至少能显示16 行报文信息。
1.5.11.4 如果使用专用的显示器,则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能立即显示最近收到未被抑制的信息的指示直到被确认或被收到24 小时之后为止;和(2) 应能显示最近收到未被抑制的信息;和(3) 存储的信息能被显示并通过B1 和B2 进行搜索。
1.5.11.5 显示器的可见度显示器的设计和尺寸应能使观察者在任何条件下在正常的工作距离和视角容易阅读显示的信息。
该要求适用于任何接收器接收到而被显示的所有信息,无论是用英语还是其它官方语言或任何支持的语言。
1.5.11.6 自动换行如自动换行造成单词分离,应在显示的文本中予以指示。
1.5.11.7 信息显示的结束在显示器上显示收到的信息时,应在信息后自动换行或通过其它形式清楚地指示信息结束。
1.5.11.8 收到不清楚的字符,应显示一个星号(*)。
1.5.11.9 如打印机不是内置的,应能选择下列数据输出到打印端口:(1) 所有接收的信息。
(2) 所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
(3) 所有在特定频率上接收,来自于特定位置或带有特定信息指示的信息。
(4) 所有当前显示的信息;和(5) 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所选择的个别信息。
1.5.12 内置打印机如果打印机作为航行警告接收机的一部分,则需满足:1.5.12.1 打印机应至少每行能打印32 个字符。
1.5.12.2 如自动换行造成单词分离,应在打印的文本中予以指示。
1.5.12.3 打印机或打印输出应能在所接收的信息打印完毕后自动插入行标记。
1.5.12.4 收到不清楚的字符,应打印一个星号(*)。
1.5.12.5 内置打印机:(1) 应能打印清晰,打印时产生的噪音<60dBA。
(2) 应能在纸上打印接收到的信息。
只需简单的操作就能更换打印纸或打印机构。
打印纸和打印容量应至少能足够打印200000 个字符。
6(3) 应能在打印纸即将用尽或已经用尽时发出报警。
(4) 应能为部分打印的信息提供临时存储。
如果因为打印纸用完或者打印机故障而使信息未打印完全,未打印的信息应能存储并在重新进纸后马上进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