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抓大放小提高实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抓大放小提高实效的探究

摘要: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使学生有所收获呢?笔者以为应抓大放小,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怎样抓大放小才能提高实效呢?笔者认为:抓住教学重点,删繁就简;提倡板块教学,整合问题;抓住课文主线,理清脉络;融入课文后练习,完成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抓大放小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54-01

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个版本小学语文课本中,较长的课文司空见惯,在有限的语文课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保持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就自然

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笔者以为应抓大放小,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1 抓住教学重点,删繁就简

抓住重点问题。课文无论长短都有重点部分。日常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的课文的重点,大纲要求教师通过在理清文章大体思路的基础上,精简教学内容,针对课文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评、思考、读书等,其他问题简单带过就行。

如《特殊的葬礼》一课,笔者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抓住三个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进行设计教学,这三点分别是“昔日

大瀑布的样子;今天瀑布的样子以及给我们应当怎么做”。最后让学生写演说词,既有理解,也有训练。

2 提倡板块教学,整合问题

有的课文内容比较规整,围绕中心描写,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归结为几个大问题。

如,笔者执教《凡卡》一课,是这样设计的:(1)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深入探究。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意思。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凡卡写了哪四个方面。学生概括后,分别读挨打、挨饿、没法睡、请求离开等内容。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学生质疑。(3)联系实际。思考:凡卡如此悲惨的命运,和凡卡相比童年。

3 抓住课文主线,理清脉络

教材中的部分课文由始至终只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而且很清晰,特别是那些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文章。老师在面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时,教学要取得实效性,我们就要抓好文章的线索,牢牢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讲述。

如《鱼游到了纸上》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金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一位老师执教时,采取变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先学习“金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然后再学习“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内容。

4 融入课文后练习,完成任务

教学任务,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外,简单的说,就是课后的问题。课后的问题,是教材编写者根据学生的年段目标和课文内容编写的,教材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编教材,最难的是编课后的练习题,因为它是高度凝练和概括的。

笔者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这位教师按照课后问题展开教学,并适度缴入自己的部分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他是这样执教的:(1)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读一读。(2)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找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分别找出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品味语句、词语等。这是教学的重点,用时较多。(4)最后让学生写几句保护环境的话语。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对整体把握课文有帮助,二、三、四是课后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融入了课后的问题:课文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要多读几遍。其实,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紧扣课后的练习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乃至高效的,从而杜绝教学内容的无序性、随意性。因此,完成课后问题也就是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根据课后问题展开教学,融入课后的内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可见,抓住教学中大的问题,放弃细小的问题,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抓大放小,才能提高实效。因此,我们要

在教学中,抓大放小,突出重点,整合问题,加强练习,扎实推进。参考文献

[1] 王中意.语文课堂在于品[j].语文教学之友,2007(1):

11-12.

[2] 陈秀文.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加减法”[j].新语文学习·教师,201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