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七章)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一节地球的生物界

一、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1)基本原则:以形态相似性为主(2)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3)魏泰克五界说: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

二、环境及相关概念

1 、环境: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在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

2 、环境因子: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

3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一定影

响的因子

4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5 、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一般特点: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限制性

三、光与生物

1 、生理有效辐射:可被植物吸收的光(红、橙—叶绿素,蓝、紫—叶绿素、类

胡萝卜素)

2 、不同光质的作用:红光—糖的合成,蓝光—蛋白质的合成,强烈的紫外光对

细胞原生质有破坏作用,导致高山植物茎节短小,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导致花朵艳丽。

3 、光强与植物动物: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晨昏性

动物

4、光周期现象与植物: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成三类:长、短

日照性植物和中间日照性植物。

四、温度与生物

1 、极端温度对植物伤害:(1)高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失调,破坏水分平衡,

灼伤植物体等(2)冷害、冻害

2 、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1)对高温:形态—外表结构等;生理—内部结构、

物质组成等(2)对低温:形态—内部结构、物质组成等;生理—内部结构、物质组成等

3、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1)对低温:形态—贝格曼定律(体大保温、体小

散热)、阿伦定律(寒带哺乳动物身体突出部分缩短变小,减少散热);生理—增加产热量,大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温度;行为—冬眠、迁移(2)对高温:生理—适当放松恒温性;行为—夏眠、迁移

五、水与生物

1 、水分状况与生命活动:(1)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

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3)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4)水对稳定环境温度有重要意义(5)通过蒸发和散热可降低陆生生物的体温,对于生物的热量调节和代谢有重要意义

2 、与水分数量相关的植物生态类型:(1)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

浮植物、挺水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旱生植物

六、空气与生物

1 、空气的化学成分对生物的影响:CO2、O2、污染气体(硫化物、氟化物等)

2 、绿色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机理:(1)吸收污染物(2)减尘:表面黏液、

绒毛等吸尘(3)杀菌(4)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CO2

3 、空气的运动(风)对植物的影响:积极:(1)旗形树冠(迎风面失水过多)

(2)强风导致风倒和风折(3)传播种子(4)补充CO2不足(5)降低叶温(6)传播花粉;消极:焚风—干燥、高温和吹干三种加强蒸腾作用,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七、生物之间的关系

1 、竞争:对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需求的不同物种,为自

身生存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对方带来不利。

2 、高斯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

空间)及功能(作用)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 原理: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

3 、寄生:一个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

体表,并从其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虽常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死亡。

4 、捕食作用:(1)概念:是捕食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生物作为食物的一种现

象。(2)生态学意义:并不总是有害的,一方面捕食者作为一种自然选择力量淘汰了有病、衰老或其他方面不理想的被捕食者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者种群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生物种群间和生物与环境负荷间的平衡。

5 、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1)原始合作:又称互助,是指一起生活的两个物种

彼此从对方收益,但它们并不互相依赖,而是可以单独生存。(2)互利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结合,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

八、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的适应:(1)概念: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其长期生存的环境条件相互统一、彼此适合的现象。(2)类型:趋同适应、趋异适应(3)相对性:环境条件经常变化,使得原来适应于某一特定环境的特征变得不适应了;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改变本身原来的某些适应的特征。

第三节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九、种群

种群:(1)概念:指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2)一般特征:数量和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增长、种内关系

十、生物群落

1 、生物群落: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的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

2 、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种群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

律的组合,这种组合就是植物群落。

3 、植被:一个地区全部植物群落的总体叫做该地区的植被。

十一、种群的种类组成

1 、决定群落种类组成的因素: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长

和群落内部物理环境越复杂即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生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2 、边缘效应: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带,生物种类和个体数目常比相邻群落

中多,这种现象称作边缘效应。

3 、物种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大,则群落中生物间的营养关

系较复杂,每个种具有更自由和宽广的食物选择范围,生存的可能性也越大,即使一部分群落要素失衡也不致破坏其整体特性,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和抵抗外界干扰的程度,这就是生态学中的“物种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4 、生态位: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空间)及功能(作用)

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

十二、群落外貌

1 、群落外貌:是群落长期适应一定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外部总体相貌。

2 、生活型(生长型):是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的生长形态。

十三、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结构:(1)垂直(成层性):生物群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活性植物的定居和内部环境逐渐分化,生活型不同和环境需求也不同的植物分别出现与地面以上不同高度,其根系分布于地面以下不同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空间发生不同层次的分化,即成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2)水平(镶嵌性):小群落作为群落的一个单元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群落中,这就是群落在水平空间上的主要结构—镶嵌性。

十四、群落内环境

群落的环境效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提高湿度等

十五、群落动态

1 、季相:群落外貌随季节的变化而更替的现象。

2 、群落的演替:(1)概念:指在同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依次

代替的过程(2)原因:环境变化;生物繁殖与迁移;群落成员各种群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新亚、变种出现不断分化;人类活动(3)类型:按发生基质分:原生演替(裸地上)、次生演替(破坏后);按演替方向分:顺序演替、逆行演替(被迫倒退)(4)系列:原生水生演替系列、原生旱生演替系列(5)顶级: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若没有重大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通过进展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保持协调、种类组成与结构相对稳定性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所谓最终阶段的群落,称作演替顶级。

第四节生态系统

十六、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1)概念: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特性:是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动态的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3)组成: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十七、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 、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