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_锰与尿素配合物微量元素肥料的合成_张有明
- 格式:pdf
- 大小:202.51 KB
- 文档页数:3
ICP-AES法同时测定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中铁、锰、铜、锌、
硼、钼含量的研究
王明锐;袁友明;庞静
【期刊名称】《分析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3(19)5
【摘要】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中的铁、锰、铜、锌、硼、钼等元素含量用ICP\|AES 法同时测定结果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完全吻合。
该法是一种简便、快速测定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中微量元素的好方法。
【总页数】2页(P464-465)
【关键词】ICP-AES法;同时测定;微量元素;叶面肥料;铁;锰;铜;锌;硼;钼;含量;质量分析
【作者】王明锐;袁友明;庞静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49.6;TQ440.72
【相关文献】
1.《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测定》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介绍 [J], 商照聪;孙秀红
2.IC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量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的含量 [J], 马爱枝;白玉萍;王金娥;綦文霞;杨云芳
3.ECP—OES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锌、镁、铜、铁、锰、钼、硼含量 [J], 孙丽丽;杨湘锡;李玉兰;何凤仙;吉晓玲
4.ICP-AES法测定叶面肥中硼、铜、铁、锰、钼和锌 [J], 宋吉利;杨国明;李燕
5.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的ICP-AES法分析 [J], 王莹;韩冰雪;戴欣;吴桐;史艳宇;李媛媛;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素铁(Ⅲ)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吴春燕【期刊名称】《化工技术与开发》【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硝酸铁和尿素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了尿素铁(Ⅲ)配合物。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温度、乙醇含量、反应时间、搅拌速率对尿素铁(Ⅲ)配合物收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Fe(NO3)·9H2O和尿素物料配比为1∶6,反应温度为50℃,溶剂用无水乙醇,反应时间为2h,搅拌速率为300r·min-1。
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尿素铁(Ⅲ)配合物收率为82.25%。
%Urea-iron(Ⅲ) complex was prepared with urea and iron(Ⅲ) nitrate nonahydr ate in ethanol.The influencing factors,included ratio of materials, reaction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of ethanol,the reaction time and stirring speed,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ratio of iron(III) nitrate nonahydrate to urea was1∶6,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50℃,the solvent was anhydrous ethanol,the reaction time was 2h and stirring speed was 300r/min.The yield was82.25%.【总页数】3页(P20-21,3)【作者】吴春燕【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广西河池 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41.41【相关文献】1.铁(Ⅱ)与尿素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J], 华志明2.铁(Ⅱ)-L-苏糖酸的合成及其二元配合物和铁(Ⅱ)-α-氨基酸-L-苏糖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J], 于丽;林华宽;耿思莹;赵晶;刘照胜;朱守荣3.尿素铁(Ⅲ)配合物的有机溶剂法合成及其热分解反应 [J], 赵斯琴;长山4.含烯烃配体的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的研究ⅩⅧ.异构化的螺环[4.4]-1,3-壬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和螯合烯丙基铁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J], 陈家碧;殷建国;徐维铧5.铁、锰与尿素配合物微量元素肥料的合成 [J], 张有明;白俊锋;魏太保;卢爱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 )与尿素配合物的制备方法Ξ华志明(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 要:用硫酸亚铁与尿素反应合成了尿素铁( )晶体络合物,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吸湿性小.红外光谱提示,二价铁与尿素中的氮原子发生了络合,使金属更易被植物吸收,使氮缓释,因而合成的络合物不仅是优良的配合型微量元素肥料,而且也是常效氮肥.关键词:硫酸亚铁;尿素;络合中图分类号:TQ 4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39(2005)0320299204Study on the Fe2+Com plexHU A Zh i 2m ing(Colleg e of Che m istry and Che m ica l E ng ineering ,X inj iang U n iversity ,U rum qi ,X inj iang 830046,Ch ina )Abstract :In th is paper ,a k ind of crystal comp lex is synthesized using FeSO 4and N 2H 4CO ,w h ich disso lves w ater ,stabilizes in air .and w ho se hygro scop ic is little .T he infrared spectrum of th is comp lex indicates that N itrogen atom s in the N 2H 4CO are coo rdinated w ith Fe 2+,w h ich can help p lants abso rb the m etallic iron and induce the deluti on of the N itrogen .T herefo re ,th is comp lex is no t only excellent m icroelem ent but also common nitrogenous fertilizer .Key words :FeSO 4;N 2H 4CO ;comp lex 铁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化学元素之一,所有土壤中都含有大量的铁,温带地区的土壤含铁1%~5%,有的土壤含铁高达10%以上.在一定类型的土壤中,虽然含铁量很高,但是由于土壤条件不良,对植物有效态铁很少,不能满足植物对铁的需要,以至于发生缺铁症状.缺铁初期或缺铁不严重时,叶内部分首先失绿变成淡绿色、淡黄绿色、黄色、甚至白绿色,而叶脉保持绿色,形成网状,随着缺铁时间的延长或严重缺铁,叶脉的绿色也会逐渐变淡并逐渐消失,使整个叶片呈黄色甚至白色,有时会出现棕褐色斑点,最后叶片脱落,植株生长停滞并死亡.我国的许多土壤上的植物缺铁十分普遍,叶片上广泛存在着缺铁失绿现象.严重缺铁时,叶片呈淡黄到灰白色.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临界值为2.5~4.5m g kg ,小于2.5m g kg 的土壤为缺铁,必须施用铁肥[4].B ell 等发现玉米的突变体当供给Fe 3+,助长产生黄叶病条纹的条件,而供给Fe 2+作为铁源时,则植物保持正常的绿色,即植物的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缺乏Fe 2+的缘故[2].常用铁肥品种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二价络合铁等.硫酸亚铁(FeSO 4・7H 2O )含铁20.1%,淡绿色结晶,可溶于水,晶体在空气中易吸潮,被空气氧化成黄色或铁锈色,硫酸亚铁铵含铁14%左右,化学性状与硫酸亚铁相似.这两种铁肥在土壤中施肥无效,叶面喷施浓度一般为0.2%~0.3%,但效果不稳定.络合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吸湿性小,喷施效果优于无机铁肥[124].为了使植物更好地吸收Fe 2+,就要维持铁肥中Fe 2+的状态,必须使Fe 2+与络合剂发生络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Fe 2+不致于氧化成Fe 3+,以便更好地被植物吸收.近年来,只有少数专家对Fe 3+与尿素制成固体络合物进行文献报道,但对Fe 2+与尿素制成晶体络合物的文献报道却非常少,尤其是尿素铁( )的制备方法.笔者就尿素铁( )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备出在空气中非常稳定的尿素铁( )晶体络合物.第22卷第3期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 .22,N o.32005年8月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 on )A ug .,2005Ξ收稿日期:2005201210作者简介:华志明(19642),男,工程师1 实验准备1.1 试剂与仪器尿素(N 2H 4CO )为分析纯;硫酸亚铁(FeSO 4・7H 2O )为分析纯;氢氧化钠;浓硫酸(浓度为98%).酸度计;烧杯;滴定装置;磁力搅拌器;水浴加热器;干燥箱.1.2 溶液的配制1.2.1 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78g FeSO 4・7H 2O 溶于加入少许硫酸的适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L (溶液要现配).1.2.2 尿素溶液1m g mL .1.2.3 氢氧化钠溶液0.01m o l L .1.2.4 稀硫酸及1∶1硫酸.2 尿素铁( )的合成方法2.1 合成方法[1,5]将13.9g FeSO 4・7H 2O (0.05m o l )溶于40m o l 加入少许硫酸的水中,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缓慢滴加到将18g (0.3m o l )尿素溶于30mL 水中的尿素溶液中,磁力搅拌反应约2h ,在70℃下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2 3左右,过滤掉不溶物(如有不溶物须过滤),继续浓缩直到溶液表面出现一层透明薄膜,停止浓缩,温度降至室温,静置到出现大量晶体,滤去母液,用少量清水快速冲洗晶体表面,烘干.2.2 酸量对尿素铁( )合成的影响取13.9g FeSO 4・7H 2O (0.05m o l )溶于40m o l 水中,依次滴加1∶1H 2SO 4溶液为∶0.4,0.6,0.8,1.0,1.5,2.0mL 分别与18g (0.3m o l )尿素溶于30mL 水中的尿素溶液反应,再经过搅拌、蒸发,浓缩,得到晶体.称重.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如图1和表1).图1 不同酸量对尿素铁( )合成的影响表1 不同酸量对尿素铁( )合成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123456H 2SO 4(mL )0.40.60.81.01.52.0晶体(g )4.555.225.936.6410.537.95 结论:13.9g FeSO 4・7H 2O 与18gN 2H 4CO 反应,滴加硫酸的量为1.5mL 时,得到的晶体最多,为10.53g ;硫酸的量为0.4mL 时,晶体最少,为4.55g ;超过2mL 时只生成极少量的晶体且被白色粘稠物质包裹.因此滴加酸的量需控制在1.5mL 左右较佳.2.3 摩尔比对尿素铁( )产率的影响取13.9g FeSO 4・7H 2O (0.05m o l )与N 2H 4CO 按1∶8;1∶7;1∶6;1∶5;1∶4的摩尔比投料,溶液滴加1∶1的H 2SO 41.5mL ,其它步骤同上.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如图2和表2).图2 不同摩尔比对尿素铁( )产量的影响003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表2 不同摩尔比对尿素铁( )产量的影响摩尔比1∶81∶71∶61∶51∶4晶体(g )16.8319.4814.25 9.67 3.05产率(%)53.3%68.1%55.7%42.8%15.6% 结论:13.9g FeSO 4・7H 2O 与21gN 2H 4CO 反应,即摩尔比为1∶7时,得到晶体最多,为19.48g ,产率为68.1%.摩尔比为1∶8和1∶7的得到的晶体晶粒较大,呈片状,结晶效果好;摩尔比为1∶4得到的晶体极少且晶粒微小.3 络合物测定实验3.1 碱液对尿素,Fe 2+溶液和二价尿素铁的影响[2] 取25mL 尿素溶液于烧杯中,加水20mL ,分别依次加入0.01m o l LN aOH 溶液2mL ,4mL ,6mL ,8mL ,10mL ,12mL ,并测溶液的pH 值变化. 另取25mL 尿素溶液,加FeSO 4溶液2mL ,再加水18mL ,分别依次加0.01m o l l N aOH 溶液2mL ,4mL ,6mL ,8mL ,10mL ,12mL ,并测溶液的PH 值变化. 取FeSO 4溶液2mL 于烧杯中,加水43mL ,分别依次加0.01m o l l N aOH 溶液2mL ,4mL ,6mL ,8mL ,10mL ,12mL ,依次测溶液的pH 值变化.3.2 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如表3和图3):图3 不同碱量对尿素溶液,Fe 2+溶液和尿素铁( )溶液PH 值的影响图3 不同碱量对尿素溶液,Fe 2+溶液和尿素铁( )溶液pH 值的影响N aOH (mL )0 2 4 6 7 8 10 12 14 尿素溶液的pH 值7.819.7210.4310.8610.9010.9610.9811.0811.10尿素铁的pH 值5.018.038.529.269.5810.0310.1910.2910.32亚铁盐的pH 值5.576.186.216.67.608.329.4110.3810.68曲线B ,C ,D 分别为碱液对尿素、尿素铁及Fe 2+pH 值的测定曲线.曲线B ;尿素的pH 值随着碱液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直到pH 值接近11时,曲线开始趋向平缓.曲线C ;在尿素中加入FeSO 4溶液后起点pH 值明显下降,但后期走势与曲线B 接近.pH 值随着碱液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说明Fe 2+没有发生水解,证明有尿素铁络合物的生成.曲线D ;曲线起点与曲线B 接近,加入一定量的碱液(6mL 以内)pH 值变化较小,曲线较平缓,说明Fe 2+发生了水解,抑制了pH 值的提高,溶液出现白色胶状物,直到碱液加到7mL 以后,pH 值发生突跃为7.5~10.3左右,此时溶液出现淡绿色沉淀,这是由于铁的碱式盐Fe (OH )2+6的生成.[1]103第3期华志明:铁( )与尿素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从下列图4和图5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出,尿素铁( )的红外光谱在538.0处出现Fe —N 的吸收峰,而硫酸亚铁的红外光谱在此范围内没有峰的出现.提示Fe 与尿素中的N 原子发生了络合,并且配体的其它主要吸收峰在络合物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位移,证明了络合物的形成. 图4 尿素铁( )的红外光谱图 图5 硫酸亚铁的红外光谱图4 小结与讨论 1)硫酸亚铁与尿素反应需将亚铁盐溶液在搅拌下缓慢滴加到尿素溶液中,在70℃以下反应.浓缩温度始终不能高于70℃,否则尿素会发生分解及氧化反应.2)反应前需在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的酸,防止发生水解.硫酸亚铁与尿素反应需加合适量的酸,否则蒸发后无晶体生成或只有少量晶体生成且被白色粘稠物包裹.酸量影响结晶效果.3)利用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证明了尿素与Fe 2+可以形成稳定的络合物.4)Fe 2+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7时得到的晶体最多,晶体较大,结晶效果更好.5)晶体在空气中放置了半年,无任何变化.参考文献:[1]张有明,白俊锋等.铁,锰与尿素配合物微量元素肥料的合成[J ].化学世界,1996,(4):1782180.[2]张明玉,晋菊芳等.铁( )与黄腐酸及尿素二元体系的络合作用[J ].腐植酸,1990(3):9211.[3]许际清.尿素主要系列产品[J ].沈阳化工,1992,(3):25229.[4]朱通顺,高宝贞.植物黄叶病的防治.微量元素肥料专集[C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2,109.[5]高俊文.金属配合物微肥的研究[J ].化肥工业,1991(2):21223.责任编辑∶周 蓉203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化学学习中的微量元素肥料张艳春【期刊名称】《成才之路》【年(卷),期】2007(0)17【摘要】钼、硼、锰、铜、锌、钴、铁等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生长中的作用很大。
根据叶片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判断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并施加一定种类的微量元素肥料。
【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微量元素肥料;种类;作用;应用【作者】张艳春【作者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7【相关文献】1.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与研究述评——基于国内外课堂中的"化学游戏化学习" [J], 陈博殷;钱扬义;李言萍2.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J], 郭仁娟3.在化学习题课中通过渗透化学元认知来矫正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心里障碍 [J], 王大伟;4.游戏化学习的应用与研究述评——基于国内外课堂中的“化学游戏化学习” [J], 罗淑卿5.2012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暨高校企业数字化学习资源展倒计时60天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倡导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推动校企间的跨界与融合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