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教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23.84 KB
- 文档页数:29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教学教案第一章: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发展。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发展。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应用领域。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二章:石材的种类与特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石材。
让学生了解石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让学生了解石材的加工和处理方法。
2.2 教学内容不同种类的石材: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等。
石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硬度、吸水率、耐磨性等。
石材的加工和处理方法:切割、雕刻、打磨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种类的石材、石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石材的加工和处理方法。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石材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第三章: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设计与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石材进行装饰设计。
让学生了解石材装饰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如何选择合适的石材进行装饰设计:颜色、纹理、质地等。
石材装饰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布局、切割、拼接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石材以及石材装饰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设计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石材装饰设计。
第四章: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施工技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施工流程。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施工的质量验收。
4.2 教学内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施工流程:准备、安装、打磨等。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教学教案第一章: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和应用。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和应用。
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和应用。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历史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与石材装饰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石材的分类与特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材的基本分类和特性。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石材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石材的选择和加工方法。
2.2 教学内容石材的基本分类和特性。
不同类型的石材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
石材的选择和加工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相关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石材的基本分类和特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石材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石材的选择和加工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石材的基本分类和特性的理解程度。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石材在建筑与装饰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石材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石材的加工与装饰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材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让学生了解石材的装饰方法和使用技巧。
让学生了解石材加工与装饰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2)掌握建筑装饰施工中各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熟悉建筑装饰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遵守施工规范、注重安全、质量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装饰施工概述(1)基本概念:建筑装饰、装饰施工、装饰工程;(2)分类:室内装饰、室外装饰、公共装饰;(3)流程:设计、准备、施工、验收。
2. 建筑装饰材料(1)类别:墙面材料、地面材料、天花板材料、门窗材料;(2)选择原则:美观、实用、环保、防火;(3)使用方法:材料的储存、运输、施工工艺。
3.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1)墙面施工:抹灰、涂料、壁纸、瓷砖;(2)地面施工:地毯、地砖、木地板;(3)天花板施工:石膏板、矿棉吸音板。
4. 建筑装饰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1)常见质量问题:开裂、脱落、渗漏、变色;(2)解决方法:施工技巧、材料选择、验收标准。
5. 建筑装饰施工安全与环保(1)安全知识:施工安全、用电安全、高空作业安全;(2)环保要求:材料环保、施工过程环保、废弃物处理。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装饰施工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操作技能;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3.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建筑装饰施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4. 实地考察:联系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建筑装饰用材与施工技术》教案建筑装饰用材与施工技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建筑装饰用材与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装饰领域的材料与技术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装饰用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2. 掌握建筑装饰用材的选用原则和方法;3. 熟悉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流程;4. 研究常见装饰材料的安装和施工技术;5.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装饰用材的分类和特点:- 水泥和石膏类材料;- 木材和竹材;- 金属和塑料材料;- 壁纸和涂料材料;- 地板和瓷砖材料;- 玻璃和镜子材料。
2. 建筑装饰用材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根据装饰需求和功能选择材料;- 考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考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3. 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预处理和清洁;- 基层处理和防水;- 粉刷和涂装;- 安装和固定。
4. 常见装饰材料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地板安装和铺装技术;- 瓷砖贴面和拼接技术;- 壁纸粘贴和处理技术;- 玻璃安装和处理技术。
5. 教学活动安排:- 多媒体演示和讲解;- 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课堂练和作业布置。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理论和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倡问题导向的研究。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等;2. 课堂测试: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3. 实践操作: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4. 作业和项目: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实验室和实践场地;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按照每周3课时进行教学,共计10周。
八、其他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反馈,确保教学质量。
以上为《建筑装饰用材与施工技术》教案的概要内容,具体教学细节和教材选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导语:本教案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为背景,以培养学生对于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建筑装饰领域的了解,掌握相关技能。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与目标1.1 课程概述本节主要介绍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的基本概念、目标与意义,并对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1.2 课程目标本节重点阐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与能力,并对课程目标进行具体的详细描述。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2.1 课程内容介绍本节详细介绍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与性能、建筑装饰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
2.2 教学安排本节针对不同学期的教学计划,对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课程进度安排等。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用于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程度。
3.2 教学手段本节介绍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实验室设备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
第四部分:学习评估与考核4.1 学习评估方式本节介绍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课堂表现评价等。
4.2 考核标准与评分细则本节对学习评估的具体考核标准进行详细描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评分依据和参考。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与参考文献5.1 教学资源本节介绍为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源等。
5.2 参考文献本节列举与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相关的优秀参考书籍与文献,供学生深入学习与参考。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实用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巩固与应用所学内容。
建筑装饰材料教学设计概述建筑装饰材料是指用于室内装饰和外立面装饰的各种材料,包括木材、石材、瓷砖、地板、墙纸、石膏板、玻璃、钢化玻璃等。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筑装饰材料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建筑装饰材料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应该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实践操作融入到课程中。
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装饰材料的知识。
面向实际和市场需求建筑装饰材料教学应该紧跟市场发展,面向实际和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筑装饰材料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实验、实际操作、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性能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地选用和使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从而能够在未来的装饰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技能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不同的建筑装饰材料,掌握施工中的基本技能,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能力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协作能力等。
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广阔的思维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建筑装饰材料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和性能本课程将介绍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为后期的选择和使用打下基础。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和使用本课程将介绍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和使用,包括材料的表面处理、施工技术和使用效果等方面。
建筑装饰材料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提高他们的材料认知水平。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装饰材料的选择,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对装饰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装饰材料,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样品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的美观与装饰材料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装饰材料的挑选和搭配,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和用途1. 玻璃:透明、美观、硬度高2. 瓷砖:耐磨、防水、易清洁3. 木板:质轻、易加工、环保4. 金属:强度高、耐腐蚀、易加工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1. 符合建筑物的整体风格2.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美观性3.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正确使用装饰材料的方法:1. 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2. 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用具3. 遵循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最喜欢的三种建筑装饰材料,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2. 请根据你的家庭环境,设计一套装饰材料搭配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原则。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独立进行装饰材料的选择,并正确使用装饰材料。
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装饰材料的搭配原则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建筑物,了解它们的装饰材料使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装饰材料的分类及特点:玻璃、瓷砖、木板、金属等。
建筑装饰专业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优秀教案范本一、引言在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中,教案的编写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涵盖了建筑装饰专业的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内容,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课程教学。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3. 理解室内装饰施工的基本流程;4. 学会室内装饰的常见技术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按以下顺序进行:1. 室内装饰材料的分类和特点:a. 装饰涂料:乳胶漆、油漆、壁纸等;b. 铺地材料:木地板、地砖、地毯等;c. 墙面材料:硅藻泥、石膏板、PVC板等;d. 吊顶材料:矿棉板、石膏板、铝扣板等;e. 装饰线条:踢脚线、顶角线、门套线等。
2. 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原则:a. 安全性: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b. 环保性:材料是否对室内环境产生污染;c. 质量: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d. 样式与风格:材料是否符合室内装饰的整体风格。
3. 室内装饰施工的基本流程:a. 准备工作:测量、施工方案设计、预算等;b. 基层处理:防水、防潮、找平等;c. 材料安装:涂料施工、地面铺设、墙面装饰等;d. 附属工程:安装吊顶、装饰线条、灯具等;e. 检查和清理工作:检查施工质量、清理工地等。
4. 室内装饰的常见技术方法:a. 涂料施工技术:刮涂、滚涂、喷涂等;b. 地面铺设技术:瓷砖铺贴、地板铺装等;c. 墙面装饰技术:壁纸粘贴、贴砖、贴石膏板等;d. 吊顶安装技术:吊顶龙骨安装、板材吊装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室内装饰材料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类材料的用途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不同材料选择的原则;3. 示范法:在教室内设置示范场景,进行装饰施工技术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4. 观摩法:带领学生参观装饰施工现场,了解实际装饰施工过程和方法。
课程教学教案 ( 2012–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材料 授课系部: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授课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班级: 1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1 班 ?
任课教师:罗浩桓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 建筑装饰材料 本学期授课总学时 48 《建筑装饰材料》讲述了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成分、原料及生产 工艺、技术性质、应用、材料试验等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共 分为 14 章,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建筑装饰石材、建筑装饰 教学目标 石膏、建筑装饰水泥、建筑装饰混凝土与砂浆、建筑装饰陶瓷、建筑
装饰玻璃、建筑装饰木材制品、建筑装饰涂料、建筑装饰塑料、建筑 装饰金属材料、建筑装饰纤维织物与制品、建筑装饰绝热、吸声材料、 建筑装饰胶粘剂。 教学内 容 分析
教 学 分 析
学情分
《建筑装饰材料》共分为 14 章,内容包括建筑
材料的基本性能、建筑装饰石材、建筑装饰石膏、建 筑装饰水泥、建筑装饰混凝土与砂浆、 建筑装饰陶瓷、 建筑装饰玻璃、建筑装饰木材制品、建筑装饰涂料、 建筑装饰塑料、建筑装饰金属材料、建筑装饰纤维织 物与制品、建筑装饰绝热、吸声材料、建筑装饰胶粘 剂。本课程采用了最新技术标准,在内容上,既介 绍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功能和应用,又代表性 地介绍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同时 在装饰材料检测与选购方面, 加入了大量的应用案 例与实用技术,并增加了常见装饰材料检测试验, 实用性强、适用面宽。
《建筑装饰材料》 讲述了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成分、原料及生产工艺、技术性质、应用、材料试验等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 本课程采用了最新技术标准,在内容上,既介绍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功能和
析 应用,又代表性地介绍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新技术和 发展方向, 同时在装饰材料检测与选购方面, 加入了大量的应用案例与实用技术, 并增加了常见装饰材料检测试验,实用性强、适用面宽。 教学环 境 建筑材料实训室 2-106
分析 授 课计划
教学计划规 理论学时 30 本学期安 理论学时 30
48 48 定总学时数 18 排学时数 18 实践学时 实践学时
周次 讲授内容(章、节、题目) 学时数 备注 1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 3 2 第二章建筑装饰石材 3 3 第三章建筑装饰石膏及其制品 3 4 第四章建筑装饰水泥 3 5 第五章建筑装饰混凝土与砂浆 3 6 第六章建筑装饰陶瓷 3 7 第七章建筑装饰玻璃 3 8 第八章建筑装饰木材制品 3 9 第九章建筑装饰涂料 3 10 第十章建筑装饰塑料 3 11 第十一章建筑装饰金属材料 3 12 第十二章建筑装饰纤维织物与制品 3 13 第十三章建筑装饰绝热、吸热材料 3 14 第十四章建筑装饰胶粘剂 3 15-16 实训 6 合计 48
学时教案 (总第 4-6 学时)
授课题目 建筑装饰石材
授课学时 3 课型 讲授□讨论□习题□复习□其 它: 通过学习,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天然石材的规格及应用、 教学目标 人造石材的分类及规格等级,为建筑装饰设计材料选用、建 筑装饰施工材料管理以及建筑装饰工程计价等打下基础。 1、造岩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的种类和性质。
教学重点 2、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岗石的规格、分类和等级。 3、水磨石的分类、规格和等级,微晶玻璃型人造石材的分 类和物理力学性能。 1、造岩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的种类和性质。
教学难点 2、天然大理石、天然花岗石的规格、分类和等级。 3、水磨石的分类、规格和等级,微晶玻璃型人造石材的分 类和物理力学性能。
教具、课件 PPT,图纸,教材 教学过程 备注 4-6 学时: 重点: 1、造岩矿 第二章建筑装饰石材 物分类及性
2.1 岩石的基本知识 质、岩石的
种类和性 质。 2.1.1 岩石的分类和性质 2、天然大
理石、天然
2.1.1.1 造岩矿物 花岗石的规
格、分类和 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一定结构特征的天然化 等级。
3、水磨石 合物和单质的总称。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 物。 由单矿物组成的岩石叫单矿岩,如白色大理石,它
的分类、规 格和等级, 微晶玻璃型 人造石材的 分类和物理 力学性能。 难点: 1、造岩矿 是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岩石叫多矿岩(又 称复矿岩),如花岗岩,它是由长石、石英、云母及某 些暗色矿物组成。自然界中的岩石大多以多矿岩形式存 在。 岩石的性质由组成岩石各矿物的特性、结构、构造 等因素决定。 建筑工程中常用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见表 2.1 所 示。 表 2.1 主要造岩矿物的组成与特征
矿物 组成 密度 莫氏硬 其他特性 (g/cm3) 度 颜色 结晶 无色透明 坚硬、耐久、具有贝 2.65 7 石英 SiO2 至乳白等 状断口,玻璃光泽
色 耐久性不如石英,在
长石 铝硅 2.5~2.7 6 白、灰、红 大气中长期风化后成 酸盐 青等色 为高岭土,解理完全, 性脆 含水 解理极完全,易分裂 的钾 无色透明 成薄片,影响岩石的 云母 镁铁 2.7~3.1 2~3
至黑色 耐久性和磨光性,黑 铝硅 云母风化后形成蛭石 酸盐
矿物 组成 密度 莫氏 颜色 其他特性 (g/cm3) 硬度
角闪石 铁镁硅 色暗,统 坚硬、强度高,韧性 辉石橄 3~4
5~7 称暗色
酸盐 大,耐久 榄石 矿物
结晶 通常呈 硬度不大,强度高, 方解石 2.7 3 遇酸分解,晶形呈菱 CaCO3 白色 面体,解理完全
物分类及性 质、岩石的 种类和性 质。 2、天然大 理石、天然 花岗石的规 格、分类和 等级。 3、水磨石 的分类、规 格和等级, 微晶玻璃型 人造石材的 分类和物理 力学性能。 CaCO3Mg 通常呈 与方解石相似, 遇热
白云石 CO3 2.9 4 白色至 酸分解 灰色 条痕呈黑色,无解
黄铁矿 FeS2 5 6~6.5 黄
理,在空气中氧化铁
和硫酸污染岩石是 岩石中的有害物质 2.1.1.2 分类和性质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的原子、分子、离子层次的微观构成形式。
根据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状态的不同,可分为结晶质结构和玻璃质结构。
岩石构造是指用放大镜或肉眼宏观可分辨的岩石构成形式,通常根据岩石的孔隙特征和构成形态分为致密状、多孔状、片状、斑状、砾状等。
岩石按地质形成条件不同,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 由地壳内部上升后冷却而成。 岩浆岩根据岩浆冷却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和火山岩。
(2) 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 沉积岩是由原来的母岩风化后,经过搬运、沉积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与火成岩相比,其特性是:结构致密性较差,密度 较小,孔隙率及吸水率均较大,强度较低,耐久性也较 差。 根据生成条件, 沉积岩分为以下三类: 机械沉积岩、 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 (3) 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原生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经过地壳内部 高温、高压等变化作用后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变质后,性能变好,结构变得致密,坚实耐 久;而岩浆岩变质后,性质反而变差。 其碎块可用于道路或作混凝土的集料。 2.1.2 建筑石材的技术指标
2.1.2.1 表观密度
天然石材按其表观密度大小分为重石和轻石两类。 表观密度大于 1800kg/m3 的为重石,主要用于建筑
的基础、贴面、地面、路面、房屋外墙、挡土墙、桥梁 以及水工构筑物等; 表观密度小于 1800kg/m3 的为轻石, 主要用作墙体材料,如采暖房屋外墙等。 2.1.2.2 抗压强度
天然岩石是以 100mm×100mm×100mm的正方体试
件,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评定石材强 度等级标准。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 GBJ3)规定,天然石材的
强度等级为 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 MU20、MU15和 MU10九个等级。 2.1.2.3 吸水性
石材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其大小主要与石 材的化学成分、孔隙率大小、孔隙特征等因素有关。 酸性岩石比碱性岩石的吸水性强。常用岩石的吸水 率:花岗岩小于 0.5%;致密石灰岩一般小于 1%;贝壳石
灰岩约为 15%。石材吸水后,降低了矿物的粘结力,破 坏了岩石的结构,从而降低石材的强度和耐水性。 2.1.2.4 抗冻性
石材的抗冻性用冻融循环次数表示,一般有 F10、 F15、F25、F100、F200。 致密石材的吸水率小、抗冻性好。吸水率小于 0.5% 的石材,认为是抗冻的,可不进行抗冻试验。 2.1.2.5 耐水性
石材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 K表示。 按 K值的大小,石材的耐水性可分为高、中、低三 等, K>0.90 的石材为高耐水性石材, K=0.70 ~0.90
的石材为中耐水性石材, K=0.60~0.70 的石材为低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