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会计学2013第四章-2资产11.30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82
2024年春4月自考经济类基础会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要通过若干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的是()(A)实收资本(B)货币资金(C)短期借款(D)应交税费2、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A)资产(B)负债(C)费用(D)所有者权益3、下列各项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A)购货发票(B)出差住宿费发票(C)银行收款通知(D)发料凭证汇总表4、外购材料发生的运费应计入()(A)销售费用(B)制造费用(C)营业外支出(D)材料采购成本5、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的格式是()(A)单步式(B)账户式(C)多步式(D)报告式6、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末账项调整内容的是()(A)偿还应付账款(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C)支付短期借款利息(D)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人员工作权限内容的是()(A)检查本单位财产的保管情况(B)参加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会议(C)对违反规定的支出拒绝付款(D)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调查与处理8、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30000元,编制的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及借贷方向正确,但金额误记为300000元并已登记入账。
更正此错账应采用的方法是()(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登记法(D)平行更正法9、按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固定资产”账户属于()(A)资本账户(B)资产账户(C)总分类账(D)明细分类账户10、“长期借款”账户期初余额50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30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200000元。
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为()(A)100000元(B)400000元(C)600000元(D)1000000元11、企业3月末的资产总额为300万元,4月1日从银行取得借款100万元存入银行;4月2日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50万元。
上述两笔业务发生后,企业的资产总额应为()(A)150万元(B)300万元(C)400万元(D)450万元12、下列不属于财产清查方法的是()(A)实地盘点法(B)技术推算法(C)查询核实法(D)平行登记法13、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相关性(B)重要性(C)可比性(D)可靠性14、某公司本月发生如下业务:①计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50000元;②计提本月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20000元;③支付生产车间本月水电费5000元。
会计基础学第四章简介会计基础学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会计原理和操作的基本理解。
第四章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着重介绍了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权益。
根据其可流动性,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能够转换成现金或预计在一年内使用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
流动资产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一年以上才能够转换成现金或预计在一年以上使用的资源,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较稳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欠款或应付的债务。
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短期贷款等。
流动负债的变化与企业的经营情况密切相关。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包括长期贷款、长期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的存在为企业提供了长期融资的来源。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种,用于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资产负债表采用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会计等式,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平衡性。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通常以垂直形式呈现,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组成。
资产部分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的顺序排列,负债部分按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的顺序排列。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
水平分析是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其变化趋势和比例变化关系,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发展情况。
垂直分析是指对比同一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各项指标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帮助企业了解不同资产、负债项目的重要性。
总结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第一章会计概论自测题答案1。
D 2.C 3。
D 4.A 5。
C 6.D 7。
B 8.B 9.A 10。
B1。
资产31400 负债14300 所有者权益171002。
资产13800 负债5000 所有者权益88003.当年利润为110004.(1)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资产增加(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3)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4)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5)资产增加,负债增加(6)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资产增加(7)资产减少,负债减少(8)资产增加,负债增加5。
利用等式:资产变化=负债变化+所有者权益变化甲280 乙1400 丙14000 丁5006 资产增加,资产减少1、3、4、6、9、11、12资产增加,负债增加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2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5负债增加,负债减少10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87。
第一年410976 240518 524600第二年90442 288456 78585第三年247135 15583 247135第四年69090 17539 2201118。
第一年9000 1120第二年11968 2547第三年2886 6296第四年2503 7497 4968 2529 1012 1517第二章记录经济业务自测题答案1。
D 2.A 3.A 4.B 5.C 6.D 7。
B 8。
D 9.A 10。
B 11.D 12。
B练习题答案1。
(1)借:银行存款40,000贷:短期借款40,000(2)借:库存商品3,000贷:应付帐款3,000(3) 借:现金6,000贷: 银行存款6,000(4) 借:其他应收款2,000贷: 现金2,000(5)借: 应付帐款3000贷:银行存款3000(6) 借: 现金750管理费用1250贷:其他应收款2000(7)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实收资本100000(8) 借:银行存款20000贷: 主营业务收入20000(9)借: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都是可以的)6000贷:银行存款60002. (2)3600 (3) 0 (4) 900 (5) 14003。
会计学原理讲义第一至四章第一章:会计学概述1.1 会计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信息记录、分类、归纳、分析和报告的学科。
它涉及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方面。
在会计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了解:•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负债:企业对外部实体所承担的债务。
•所有者权益:资产减去负债,代表了企业所有者对资产的权益。
•收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费用:企业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经济资源的消耗。
1.2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财务信息记录、财务信息分类和财务信息报告。
•财务信息记录: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记录下来,以备将来使用。
•财务信息分类:将经济活动记录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分析和报告。
•财务信息报告:通过财务报表等形式,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信息,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1.3 会计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会计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活动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会计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诚信、公正和谨慎。
诚信指的是会计人员应该诚实守信地履行职责,不夸大或隐瞒财务信息。
公正指的是在进行财务信息记录、分类和报告时要保持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谨慎指的是在进行财务信息处理时要慎重思考,避免错误和失误。
会计的伦理原则包括保密原则和专业行为准则。
保密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所掌握的企业财务信息保守秘密,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专业行为准则要求会计人员遵守专业规范,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章:会计等式与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的基本公式,它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的基本形式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说明了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提供的。
2.2 会计记录方法: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记录方法,它是基于会计等式的原理进行操作的。
根据借贷记账法,每个经济活动都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进而引起会计账户的变动。
会计学习第04章引言本文档是关于会计学习的第04章的学习笔记。
本章主要介绍了会计的核算和计量原则,包括会计等式、借贷规则、会计科目的控制和科目分类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
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其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的总额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会计等式的基本公式如下: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和经济利益,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指企业应付的各种债务和负债,如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净资产的权益。
2. 借贷规则借贷规则是会计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用于记录会计凭证中各项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金额的规定。
根据借贷规则,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具体来说,在借贷账户间进行交易时,资产账户和费用账户进行借方记账,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和收入账户进行贷方记账。
借贷规则的应用有助于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分析。
3. 会计科目的控制和科目分类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用于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计量。
每个会计科目具有一个对应的账户,用于记录和追踪该科目的余额变动。
会计科目的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要,对各个会计科目设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和规定,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对现金账户可以进行日常现金盘点和两个人以上的复核制度,以防止现金的误用或损失。
会计科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和作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等。
不同类别的会计科目在会计处理和报告中有不同的用途和规则。
总结本章介绍了会计的核算和计量原则,包括会计等式、借贷规则和会计科目的控制和分类。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进行实际的会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