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04.07 KB
- 文档页数:1
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与措施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的局部或全身性神经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是脑卒中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机能退化,使得脑卒中后的康复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
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与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的临床评估1. 早期分期评估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临床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肢体功能受损程度,为随后的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中医将脑卒中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而西医则将其分为急性期、康复期和恢复期。
通过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早期分期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评估指标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的临床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肢体力量、感觉异常、肌肉张力、肌肉协调性等。
通过检查患者的肌力、感觉、病理反射等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为康复护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1. 中医康复治疗中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方法。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气血,激活身体的自愈能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推拿疗法则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疏通经络、舒缓肌肉,改善肢体功能和血液循环。
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药物的熏蒸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肢体的疼痛和麻木感,增强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西医康复治疗西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功能电刺激等手段,可以通过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松解痉挛肌肉,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功能训练则可以通过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02T02:07:12.0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0期作者:刘禹利[导读] 目的:观察和探讨恰当的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禹利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区医院北京 101200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恰当的中医护理技术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对象均处于康复期。
共选择84名受试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的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按相同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适当的中医护理技术,比较分析护理效果。
以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为具体观察指标。
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适当的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偏瘫状态,而且可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脑卒中;康复期;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遴选某院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共计84例,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康复治疗,对照研究分组方式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对象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占比一致,详细汇总基本信息: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值54岁,最大值69岁,年龄均值为(61.52±1.96)岁;观察组性别占比为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值54岁,最大值70岁,年龄均值为(61.68±1.86)岁。
对照组、观察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经统计学处理以后所得数值为P>0.05。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及作用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中医康复护理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已经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是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通过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从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治疗。
在中医康复护理中,除了注重病因病机的辨证施治外,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医康复护理还注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作息等方面的指导和调理,以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康复护理中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治疗手段,它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1)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增强神经传导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和代偿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肢体的供血和氧气供应,加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3)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1]。
(4)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僵硬,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应用中草药的药性和功效,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突然丧失的综合症候群。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以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目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受损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目标包括: 1. 恢复语言和认知功能:通过语言和认知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恢复肌力和运动功能: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3. 提高平衡和步态:通过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行走能力和防止跌倒。
4.康复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5. 促进社交参与:通过社交活动和康复小组,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社交能力。
康复护理的方法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1. 物理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旨在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2. 言语治疗:通过语言训练、发音练习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语言和沟通能力。
3. 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游戏、记忆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5. 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6. 康复辅助器具: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如助行器、轮椅等,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
康复护理的团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来共同合作。
以下是常见的康复护理团队成员: 1. 医生:负责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并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
2. 护士:负责日常护理工作,如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等。
脑卒中康复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在脑卒中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的中医护理方案,并介绍不同方面的中医护理措施。
首先,对于脑卒中康复患者来说,中医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例如,针对脑卒中引起的瘫痪症状,中医常用药包括桑枝、红花、蜂蜜等,能够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患者的肌肉恢复。
而对于脑卒中引起的认知障碍和情绪失控等问题,中医常用药包括天麻、酸枣仁、龙骨等,能够清热安神,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状态。
其次,中医还注重通过针灸和推拿等手段来促进脑卒中康复患者的病情改善。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脑卒中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灸能够刺激人体穴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
例如,对于运动障碍的患者,中医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和合谷等,能够促进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
此外,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手段。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痉挛,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推拿,中医还注重脑卒中康复患者的饮食调理。
饮食在中医中被称为“药膳”,可以通过选择适合患者的食物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根据中医的理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中医建议患者饮食应以调养气血、润燥化痰、疏通络脉为主。
例如,中医常推荐脑卒中康复患者多食用补血养颜的食物,如红枣、黑豆、龟苓膏等。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患者的症状。
此外,中医还注重脑卒中康复患者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中医护理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中医常采用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来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步加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也面临着明显上升的压力。
针对这一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1. 减轻症状的治疗中风患者常常表现为手脚无力、语言困难等症状,针对这一情况的康复护理方案应该包含减轻症状的治疗措施。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在平日里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和中医针灸等。
2. 身体功能锻炼脑卒中患者常常表现出肌肉无力、平衡能力下降等情况,应该采用一系列的身体锻炼来帮助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通过药物调试和康复体育等方式,可以达到强化患者身体机能的效果。
3. 营养饮食指导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间应该加强营养饮食的指导,保证各项指标正常。
特别地,应该减少脂肪、盐类、糖分等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等的摄入。
二、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估1. 记忆力恢复康复期间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记忆力恢复缓慢,甚至完全丧失的情况。
在营养饮食指导、药物治疗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下,患者能够逐渐有效地提高记忆力。
2. 行动自如针对患者因为肌肉无力、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无法行动自如的情况,康复护理方案应当引导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身体运动。
这些身体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平衡感等,从而使得患者能够独立行动。
3. 语言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语言能力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康复护理方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药物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协调帮助下,患者可以逐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结语维护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一个完整的康复护理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包括药物治疗、营养饮食指导、身体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等,方案的实行应当针对患者历史病史、个人情况、家庭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需要对方案的效果进行持续的评估和调整。
脑卒中治疗中有关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研究进展脑卒中,亦名中风,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因此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其康复极其重要,而中医独有的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有關脑卒中护理治疗的临床文献,对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作一综述。
标签:脑卒中;护理;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即通常所说的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特点是突然起病,致死致残率高,有统计显示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高达150/10万,虽然急性期通过积极抢救治疗可以挽回生命,仍有80%的患者病后会伴发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1]。
由于脑卒中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出各种功能缺损,这是由于大脑局部神经功能缺失,给患者造成各种的功能缺损,包括偏瘫、肢体的运动与感觉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失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脑卒中康复期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近年有关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
1 一般护理1.1常规护理:主要依靠西医的方法,主要包括正确的收集患者病史并加以评估,每天定期测量患者的各种生理指标,如精神状况、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保持病室的绝对安静,空气流通良好,必要的卫生条件等,而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又可以将患者分为阳虚和阳亢等不同类别,合理安排病房的环境条件来指导西医治疗[2]。
例如寒证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寒喜热、手足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等,而热证患者表现为高热、精神亢奋、声高气壮息粗、舌苔厚腻、脉实有力[3]。
1.2饮食护理告知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予以低盐低脂饮食。
相关研究显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脑卒中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4]。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含有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西医治疗以治标为主,往往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很大伤害,中医的饮食调护就显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医独特的望闻问切技术可以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不同症型,如急性期患者多有内热、痰湿、淤血为患,饮食上注意清淡,并加以清热化湿散瘀,如绿豆汤、薏苡仁粥、藕粉、冬瓜汤等,恢复期患者多有气血虚,脾胃功能下降等问题,此时可以补养气血,健脾和胃为原则。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2-01-20T06:00:47.062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4期作者:孙丽媛[导读]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孙丽媛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中医风湿科吉林长春130062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5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到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
关键词:中医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临床观察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伴随多种并发症疾病,如偏瘫、失语、脑出血、脑梗死等,其中偏瘫最为常见[1],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在祖国医学范畴称之为中风,为了提高患者康复效果,还应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
本文对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资料进行回顾,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7岁,采取中医护理。
两组资料无任何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选取患者血海、足三里、肩前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患者关节部位进行收放、伸展等训练;同时鼓励患者开展肢体训练以免功能减退[2];为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应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入院第一周常规饮食,第二周禁止食用辛辣食物,多食用清淡食物,如水果汁、蔬菜汁、莲子粥、银耳大枣粥,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可食用黄芪桃仁粥,药方组成:2g地龙、10g桃仁、50g黄芪、100g大米、白糖少许;痰热内结型患者食用萝卜大米粥,药方组成:1个大白萝卜、50g大米,油盐调味。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要点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脑部损伤的范围和位置。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要点,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生活方式管理脑卒中患者需要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未来的发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要点:1.饮食:脑卒中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减少钠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2.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摄入和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来实现体重管理。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甚至是避免被动吸烟的环境。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抗血小板药物:脑卒中患者通常会被开具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再发风险。
2.抗凝药物: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形成,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3.降压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及时控制血压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三、身体活动与康复训练身体活动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相关要点:1.早期康复:脑卒中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2.日常活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等。
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中的活动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定期复查: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康复进展和调整相关治疗计划。
与医生和康复专家保持沟通非常重要。
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获得心理和社会支持。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及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0引言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康复带来严重困扰。
中医康复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模式,在脑卒中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中医康复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促进患者自身自愈能力的发挥。
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此外,中医康复护理还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并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启示[1]。
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岁)观察组3015/1559.58±11.78对照组3016/1458.57±12.67t/X²0.0670.320P0.7960.750纳入标准:①符合《Caplan脑卒中》中关于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依从性极差,无法配合研究;②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中风(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中医护理措施可以在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中风中医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
调理饮食1. 忌烟酒:中风患者应该戒烟戒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烟酒对血液循环和血管健康有害。
2. 注重高纤维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常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3. 适量摄入蛋白质:中风患者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和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4. 合理控制盐摄入:控制食盐摄入可以降低血压,减轻中风的风险。
运动康复1. 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机能和血液循环。
2. 按摩推拿:中医按摩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舒适度。
3. 穴位保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体内的平衡。
心理疏导1. 建立信心:中风患者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相信康复是可能的,并且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取得进步。
2. 提供支持:家人和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中药治疗1. 个体化治疗: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个体化的中药方剂,以促进康复和健康。
2. 药膳疗法:中医药膳疗法结合特定的药材和食材,可以起到辅助康复和调理的作用。
以上是中风中医护理的一些措施,但请注意,在实施任何中医护理措施之前,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
参考文献:- 张子荐,强心注射液配合中草药治疗中风的疗效观察[J]. 护理研究,2014,28(25):786-787.- Chinese Medicine Stroke Clinical Study Group. Pinxuanji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stroke[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6(4): 402-406.- Shen YH. Clinical study on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C]. World Congress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logy societ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