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论文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防治论文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法律机制构建研究摘要:目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立法对公众参与虽有一些规定但与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的所要求的公众参与相差甚远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并未真正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机制: 1.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2. 通过立法确认环境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将环境权内容具体化 3. 在执法中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团体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4. 在司法中完善环境陪审员和环境案例听证会制度等。关键词: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法律机制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5-050-03收稿日期:2010—03—16 一、大气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概述我国是大气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上2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被监测的343个城市的四分之三居民呼吸着不合格的空气。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而大气污染以城市为甚治理和改善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尤为重要。原国家环保总局曾确定改善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质量。政府和公众是大气环境保护的主体力量。一方面大气环境保护主要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就注意到日本环境公害的惨痛教训要求我们重视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提出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从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确立

可持续发展战略到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都显示历代领导人对中华民族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只有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大气环保事业才有坚实的基础和生机。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明确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利并保障公众行使这种权利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括:公众有权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也有义务保护环境公众有权依法参与环境决策、管理和监督活动国家依法保障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管理和监督。为了贯彻公众参与原则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使公众和社会团体通过规范化的程序表达意见对环境重大决策施加影响。二、大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立法轨迹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立法实践中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根本上明确了公民在大气环境污染保护方面的基本民主权利。《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还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法律规定为公众参与大气环保提供

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 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大气污染环境防治方面有了进步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并逐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 2003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将中国公民的“环境权益”写进国家法律。明确了对公众和专家参与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方式和公众意见的法律地位使公众的意见成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6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不仅明确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而且规定了公众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程序、方式和期限。如明确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有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公众只有获得准确的环境信息才能有效地行使参与和监督等其他权利。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同日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体制和机构、信息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措施等做了全面的规定。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则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此外《环境信访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等法规、规章以及不少政策性文件也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总之在我国的大气污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是非常重视公众参与的。但现行立法中公众参与大气环保还依然存在:1公民的环境意识不强2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事业的法

律机制不健全3公众参与的组织力量薄弱、形式单一等不足。三、大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法律机制探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因此大气污染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是必须在理念上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在环境立法中制定、修改、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制定在环境实施中完善公众参与执法、司法监督制度。一提高全民族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意识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管理活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而公众环境意识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生活中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因此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大气环境文化宣传逐步提高公众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公众的环境伦理道德水平。同时应积极推进环境教育走出学校把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利用每年的“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等向广大公众普及和宣传环保知识进行“保护环境以保护人类自身”、“爱护地球以保留给子孙较干净的地球”的教育。如果每一个人在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求在行动中切实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那么全社会就会逐步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道德规范这对解决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公众参与各项环境管理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召开听证会广泛接受公众的质询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完善立法通过立法将公民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化、制度化。首先应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