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案新部编本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钓鱼的启示》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重点目标

1.读导语,思考: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要求。

2.反馈:

(1)主题:生活的启示(理解启示:从生活或书本中明白一个道理)

(2)语文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你们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关键?那“启示”是什么意思呢?课题的意思呢?

二、抓“启示”的句子。

1、通过钓鱼这件事,作者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答案就在文中,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谁愿意把找到的句子与大家交流呢?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b、你们都觉得这句话是钓鱼给作者带来的启示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

板书:是非你认为“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在钓鱼这件事上,怎样做就是对的,怎样做就是错?板书:放不放

面对这样一条大鲈鱼,作者与父亲的意见一致吗?他们的意见是什么?

三、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1、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呢?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

课件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阳光下轻轻翕动着。

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能把作者这种得意的神情读出来吗?

2、同学们,从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作者舍不得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3、交流,谈理由,并引导想象作者的心理活动,指导读。

4、出示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5、师:发现了吗?你们找得这些句子,有的是描写作者的(生补充:语言、神态、动作)

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快速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板书:(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6、师:(指板书)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鲈鱼时的“得意”,到父亲要求放掉鲈鱼时的急切,以至到舍不得放掉鲈鱼时的乞求,依依不舍,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7、我们看到作者对这条大鲈鱼实在是太喜爱了,但因为喜爱就能占为己有吗?为什么?(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来两个小时)

看两段资料:《鲈鱼》和《为什么要禁捕》。知道为什么要禁捕吗?

10、正因为这样,父亲让我把鲈鱼放掉,从哪可以看出父亲坚持让“我”放鲈鱼呢?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体会。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引导抓词体会“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

b.那么,你们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但父亲最终选择的还是“放”。

(2)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引导理解:不容争辩看插图想象:父亲会“不容争辩”地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8、师: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这样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只是放与不放的问题,可作者做起来却很难,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老师相信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了解。齐读启示的句子。

11、根本没有人知道“我”没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放掉鲈鱼,这是一种严厉的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无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在作者11岁的人生旅途中,父亲给他上了一堂道德课,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个加引号的“鱼”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有两种答案供同学们选择:(1)、捕捞指作者到诱人的大鲈鱼。()

(2)、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师:作者之所以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是非分明,一切都因为——出示父亲的话(生读):

作者也深深明白:是父亲让他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作者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课件出示(生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力量。

四、德育渗透

1、师: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