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微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27
1、来源硅微粉是由天然石英(SiO2)或熔融石英(天然石英经高温熔融、冷却后的非晶态SiO2)经破碎、球磨(或振动、气流磨)、浮选、酸洗提纯、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
2、理化性能硅微粉比重为2.6左右,耐火度大于1600℃,莫氏硬度为7.0,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由于它具有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介电性能优异、热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高、悬浮性能好、高绝缘、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集成电路、电器、塑料、涂料、高级油漆、橡胶、国防等领域。
随着高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硅微粉亦将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硅微粉在橡塑材料中的作用(1)耐磨橡胶制品包括橡胶板、管、带、辊,它要求混炼胶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粘结性,试验结果证明,填充硅微粉的混炼胶充分体现了胶料稀、渗透性好、分散性好、粘结性强等独特性能,有利于混炼胶在帆布上的擦涂和增强了胶片与帆布之间的粘着强度,制品的扯断强度、永久变形等机械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尤其增强了橡胶制品的耐磨性。
(2)准球形硅微粉用于环氧树脂绝缘封装材料中,可大幅度增加填充量,降低混合材料体系的粘度,改善加工工艺性能,提高混合料的渗透能力,降低固化物的膨胀系数和固化过程的收缩率,减小热胀差。
(3)含水量小于0.1%的硅微粉,用于密封胶中可提高胶体的粘接强度、屈服值、剪切力稀释指数。
具有增稠、补强作用、抗撕裂、抗老化作用。
(4)硅微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作为塑料的填料,主要应用于聚乙烯( P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环氧树脂( EP )、硅胶等材料中,可提高制品的耐热、耐水气性,减少应力开裂。
硅微粉的技术指标4、改性硅微粉我司改性硅微粉指:采用特定的改性剂,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对硅微粉进行表面活化处理而得。
改性后的硅微粉在树脂基体中分散更均匀,树脂与硅微粉之间的相界面结合力更强,从而使得橡塑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更加优越。
我司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各种型号硅微粉进行表面活性处理。
一、概述光刻技术是当代微纳加工领域中的重要工艺之一,其应用广泛,包括半导体制造、光学元件制造等。
其中,光刻胶热熔法制备硅微透镜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对光刻胶热熔法制备硅微透镜产品的方法及系统进行探讨和介绍,以便读者对这一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光刻胶热熔法制备硅微透镜的基本原理1. 光刻胶的选择和涂布光刻胶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材料,选择合适的光刻胶对于制备硅微透镜至关重要。
常见的光刻胶有正胶和负胶两种。
正胶通常用于制备光刻胶模板,而负胶则用于制备光刻胶模具。
在制备硅微透镜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光刻胶,并将其均匀涂布在硅基片表面。
涂布工艺的精准度和一致性对于后续的制备工艺至关重要。
2. 光刻胶的光刻图案制备光刻是通过将光刻胶暴露在特定光照条件下,形成所需图案的工艺。
光刻胶的选择、光刻胶的暴露时间和光刻机的参数设置都会对光刻图案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制备硅微透镜时,光刻图案的设计和制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精确的光刻工艺,可以在光刻胶上形成微透镜的轮廓图案。
3. 热熔硅的填充和加工热熔硅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可用于填充光刻胶模具中形成微透镜的凸起结构。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热熔硅预热至一定温度,并在光刻胶模具中进行填充和加工。
热熔硅的填充和加工工艺涉及到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多个参数的调节,对于最终微透镜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4. 后续工艺及检测在热熔硅填充和加工完成后,需对微透镜产品进行后续工艺,如去除残留的光刻胶、清洗表面等步骤。
对于制备出的微透镜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形貌观测、光学特性测试等。
三、硅微透镜制备系统的研究和设计1. 光刻机光刻机是光刻工艺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性能对于光刻图案的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在制备硅微透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光刻机,并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节,以实现所需的微透镜结构。
2. 热熔设备热熔设备用于预热和加工热熔硅材料,其稳定的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对于微透镜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硅微粉简介及用途摘要:按照体颗粒形状分类的方法将硅微粉分为角形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通过机械破碎等得到硅微粉产品。
本文论述了硅微粉产品的宽广应用领域,以及国内硅微粉产品生产与需求概况及其生产技术。
关键词:硅微粉;制备工艺;加工技术;用途1 绪论安米微纳-H系列硅微粉{二氧化硅微粉}主要成份为SiO2,是冶炼硅铁合金和金属硅时被烟气带出炉外的无晶形细颗粒,具有优越的火山灰性能。
近年来随着归家环保法规的逐步落实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硅微粉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硅系铁合金生产厂相继新建或配套改造了烟气净化系统,即硅微粉生产系统。
回收硅微粉,尽可能的使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和环境效益。
12 硅微粉性能及用途安米微纳-H系列硅微粉是用二氧化硅(SiO2)又称石英的材料经过破碎、提纯、研磨、分级等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其纯度高、色泽白、颗粒级配合理,有着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
2. 1 H系列硅微粉性能(1)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由于硅微粉纯度高,杂质含量低,性能稳定,电绝缘性能优异,使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电弧性能。
(2)能降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放热峰值温度,降低固化物的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从而消除固化物的内应力,防止开裂。
(3)抗腐蚀性:硅微粉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大部分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其颗粒均匀覆盖在物件表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2(4)颗粒级配合理,使用时能减少和消除沉淀、分层现象;可使固化物的抗拉、抗压强度增强,耐磨性能提高,并能增大固化物的导热系数,增加阻燃性能。
(5)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硅微粉,对各类树脂有良好的浸润性,吸附性能好,易混合,无结团现象。
(6)硅微粉作为填充料,加进有机树脂中,不但提高了固化物的各项性能,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
32.2 几种主要用途硅微粉的理化指标2.2.1 电子及电器工业用硅微粉电子及电器工业用硅微粉(SJ/T10675-2002)产品分类及代号:用于电工行业有普通硅微粉(PG)、普通活性硅微粉(PGH)、电工级硅微粉(DG)、电工级活性硅微粉(DGH)。
硅基micro oled工艺流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oled技术逐渐成为显示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
硅基micro oled作为oled技术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制备工艺流程显得尤为关键。
下面,我们将针对硅基micro oled的工艺流程做一详细介绍。
一、基础材料准备1. 硅基衬底材料硅基衬底通常选用具有良好晶体质量和平整度的硅衬底材料,例如硅衬底晶圆。
2. 光刻胶材料光刻胶是用于制备图案的关键材料之一,通常选择适合硅基材料的光刻胶。
3. 金属蒸发材料金属蒸发材料通常用于制备电极材料和金属反射层,例如铝、银、金等金属材料。
4. 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是硅基micro oled的发光材料,通常需要选择发光效率高、色彩纯净的有机材料。
二、制备工艺流程1. 硅基衬底预处理将硅基衬底进行清洗、去氧化处理等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衬底的平整度和附着性。
2. 光刻胶涂布将光刻胶均匀涂布在硅基衬底表面,并通过特定工艺进行旋转和烘烤,形成一定厚度且平整的光刻胶层。
3. 光刻胶图案制备利用光刻技术,将所需的图案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形成光刻胶图案。
4. 金属蒸发在光刻胶图案上,进行金属蒸发工艺,形成相应的金属电极结构和金属反射层。
5. 有机材料沉积利用有机分子沉积技术,在金属电极结构上沉积有机发光材料,并通过热蒸发或溅射等工艺使其形成均匀的有机薄膜。
6. 电极制备在有机发光材料上进行金属蒸发或其他工艺,形成另一层金属电极,完成电极制备。
7. 封装工艺将制备好的硅基micro oled芯片与玻璃基板进行粘接、密封和灌封等封装工艺,形成成品硅基micro oled器件。
三、性能测试与品质保障在制备完成的硅基micro oled器件上,需要进行发光均匀性、亮度、寿命等性能测试,并进行严格的品质保障,保证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对硅基micro oled工艺流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硅基micro oled的制备工艺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MEMS的主要工艺类型与流程(LIGA技术简介)目录〇、引言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定义2、MEMS研究的历史3、MEMS技术的研究现状二、MEMS技术的主要工艺与流程1、体加工工艺2、硅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3、结合技术4、逐次加工三、LIGA技术、准LIGA技术、SLIGA技术1、LIGA技术是微细加工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
2、与传统微细加工方法比,用LIGA技术进行超微细加工有如下特点:3、LIGA技术的应用与发展4、准LIGA技术5、多层光刻胶工艺在准LIGA工艺中的应用6、SLIGA技术四、MEMS技术的最新应用介绍五、参考文献六、课程心得〇、引言《微机电原理及制造工艺I》是一门自学课程,我们在王跃宗老师的指导下,以李德胜老师的书为主要参考,结合互联网和图书馆的资料,实践了自主学习一门课的过程。
本文是对一学期来所学内容的总结和报告。
由于我在课程中主讲LIGA技术一节,所以在报告中该部分内容将单列一章,以作详述。
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概念MEMS即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它是以微电子、微机械及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设计、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装置,包括微结构器件、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等。
一般认为,微电子机械系统通常指的是特征尺度大于1μm小于1nm,结合了电子和机械部件并用IC集成工艺加工的装置。
微机电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高技术,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
MEMS技术自八十年代末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主要技术途径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集成电路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硅基微加工技术;二是以德国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利用X射线深度光刻、微电铸、微铸塑的LIGA( Lithograph galvanfomung und abformug)技术,;三是以日本为代表发展的精密加工技术,如微细电火花EDM、超声波加工。
MEM加工技术及其工艺设备童志义MEMS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光学领域结合而产生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新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应用的又一次革命性实验。
MEMS很有希望在许多工业领域,包括信息和通讯技术,汽车,测量工具,生物医学,电子等方面成为关键器件,把在Si衬底上的MEMS与IC集成在一起,还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功能。
但是制造MEMS的加工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用化学腐蚀或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对硅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硅基MEMS器件;第二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利用传统机械加工手段,即利用大机器制造出小机器,再利用小机器制造出微机器的方法;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LIGA (德文Lithograpie—光刻,Galvanoformung —电铸的A bformung-塑铸三个词的缩写)技术,它是利用X射线光刻技术,通过电铸成型和铸塑形成深层微结构的方法。
其中硅加工技术与传统的IC工艺兼容,可以实现微机械和微电子的系统集成,而且该方法适合于批量生产,已经成为目前MEMS的主流技术。
随着电子,机械产品微小化的发展趋势,未来10年,微机械Mier omachine 与微机电MEMS产业将逐渐取代半导体产业成为主流产业,为此,日本,美国一些著名企业均开始加强其MEMS组件/模块制造能力。
当前,微机械与MEMS产业已被日本政府列入未来10年保持日本竞争力的产业,虽然目前MEMS组件/模块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但未来的5〜10年内,MEMS组件/模块市场规模将扩大到目前的3倍,ME MS相关系统市场将增长10倍(见表1),因此,掌握组件/模块技术将有利于未来在MEMS市场取得主动权。
微系统的增长包括微电子机械和最近对半导体产业设备和工艺开发具有重大影响的纳米技术。
光学式电子束直写光刻与湿法蚀刻硅工艺的结合,促进了早期的MEMS技术的发展。
最近,随着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在深度垂直侧壁结构的应用使MEMS在单晶硅的开发成为可能。
MEMS的主要工艺类型与流程(LIGA技术简介)目录〇、引言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定义2、MEMS研究的历史3、MEMS技术的研究现状二、MEMS技术的主要工艺与流程1、体加工工艺2、硅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3、结合技术4、逐次加工三、LIGA技术、准LIGA技术、SLIGA技术1、LIGA技术是微细加工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
2、与传统微细加工方法比,用LIGA技术进行超微细加工有如下特点:3、LIGA技术的应用与发展4、准LIGA技术5、多层光刻胶工艺在准LIGA工艺中的应用6、SLIGA技术四、MEMS技术的最新应用介绍五、参考文献六、课程心得〇、引言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概念MEMS即Micro-Electro-MechanicalSytem,它是以微电子、微机械及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设计、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装置,包括微结构器件、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等。
一般认为,微电子机械系统通常指的是特征尺度大于1μm小于1nm,结合了电子和机械部件并用IC集成工艺加工的装置。
微机电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高技术,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
MEMS技术自八十年代末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主要技术途径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集成电路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硅基微加工技术;二是以德国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利用某射线深度光刻、微电铸、微铸塑的LIGA(Lithographgalvanfomungundabformug)技术,;三是以日本为代表发展的精密加工技术,如微细电火花EDM、超声波加工。
MEMS技术特点是:小尺寸、多样化、微电子等。
(1)微型化:MEMS体积小(芯片的特征尺寸为纳米/微米级)、质量轻、功耗低、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
例如,一个压力成像器的微系统,含有1024个微型压力传感器,整个膜片尺寸仅为10mm某10mm,每个压力芯片尺寸为50μm某50μm。
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技术的加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通孔定义:
- 光刻:首先在硅晶圆上通过光刻工艺定义出TSV 的位置,使用光刻胶作为掩膜。
- 蚀刻:接着采用干法或湿法刻蚀技术,在硅晶圆中垂直方向上形成通孔。
2. 绝缘层沉积:
- 通孔形成后,需要在其内壁沉积绝缘材料,如二氧化硅(SiO₂)、氮化硅(Si₂N₂)等,以保证后续金属填充时不会与硅衬底短路。
3. 种子层沉积:
- 在绝缘层内部沉积一层薄金属层,作为后续电镀填充金属的种子层,常用材料为铜(Cu)。
4. 金属填充:
- 通过电化学沉积(Electroplating)或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将金属(通常是铜)填入绝缘层覆盖的通孔内,形成垂直互连导体。
5. 平坦化及背面减薄:
- 对完成金属填充后的晶圆进行化学机械抛光(CMP)处理,使晶圆表面变得平整,以便后续堆叠和封装。
- 可能还需要对晶圆背面进行减薄,以实现芯片的超薄化,满足高密度封装需求。
6. 端口开窗及焊盘制作:
- 在TSV上方和下方打开窗口,并形成焊盘或凸点结构,以便与其他芯片或基板连接。
7. 键合与封装:
- 使用直接Cu-Cu键合、微凸点键合、混合键合等方式将多层芯片或晶圆堆叠起来,并进行封装,形成最终的3D集成电路产品。
整个硅通孔加工流程涉及到精密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设备,旨在提高芯片间的互联密度、减少信号延迟以及缩小封装尺寸。
工业硅生产工艺传统的工业硅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将原料硅石经过洗选、筛分并干燥后,根据所用还原剂的种类,分别按不同的比例配料,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各料比例,分别从料仓汇集到一条皮带上,通过送料过程进行混匀,进入电炉内;自动化程度高和规模化的加料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在电极上通往电流,加热颅内的物料,达到18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硅在颅内被还原出来,并呈液态,通过出硅口放出并铸成硅锭,经过破碎、包装成工业硅粉销售。
自电炉溢出的气体,经过除尘,回收其中的硅粉,得到微硅粉产品;微硅分为混凝土的掺和物可改善混凝土的多种性能;还可作为返回电炉的配合原料、用于橡胶的填料、防肥料结块剂、硅酸盐砖和耐火材料的原料、生产催化剂及其它用途。
下图是工业硅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图:9000—15000KVA工业硅电炉时间:2011-07-16 11:21 来源:中国玻璃钢信息网点击: 2次(前言:本文章是博主在2010年12月贵阳《全国工业硅核心技术暨上下游产业链高峰论坛会议》上的演讲资料)“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一般是以材料为标志,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但 ...中国玻璃钢信息网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广告,如果您喜欢本文内容,不要忘了推荐给您的好友!(标题:9000—15000KVA工业硅电炉)(前言:本文章是博主在2010年12月贵阳《全国工业硅核心技术暨上下游产业链高峰论坛会议》上的演讲资料)“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一般是以材料为标志,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半导体特别是硅的发现和应用使我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及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甚至超过了以前所有材料时代所发生变化的总和,这就是…硅时代‟。
我们生活在…硅时代‟仅仅只有半个世纪”。
生活中我们的手机、电视机、电脑、数码产品,乘坐的飞机、汽车、轮船,航空领域的卫星、飞船、火箭等等,都与硅有关,还有当前炙手可热的材料名词如光伏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铝合金等等随处可见、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