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海事 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
- 格式:doc
- 大小:578.50 KB
- 文档页数:3
海防前线的英雄故事——坚守孤岛的王继才王继才,一个名字,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他却是我国海防前线上的一位无名英雄。
他用自己的坚守和牺牲,诠释了什么叫做“人在阵地在”。
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共同驻守江苏灌云县开山岛,这是我国黄海前哨的一座孤岛,距离最近的陆地燕尾港12海里。
他们在这里默默坚守了32年,将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岛上无电无树无水,还常有台风和海盗光顾,但王继才却从不抱怨,他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
”每天清晨,王继才都会爬上岛的最高点,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他说,这不仅是对祖国的忠诚表达,也是对海岛上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每次遇到恶劣天气,他都会冒着风雨巡逻全岛,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安全无虞。
他的脚步踏遍了岛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
除了日常的巡逻和升旗外,王继才还要面对海盗的威胁。
有一次,一群海盗企图登陆开山岛,王继才毫不畏惧,用智慧和勇气赶走了他们。
他说:“我是为国守岛的人,死也要死在岛上。
”他的坚定和勇敢让海盗们望而却步,也让岛上的居民们深感敬佩。
王继才的事迹传开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纷纷赞扬他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他的妻子王仕花说:“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为他感到骄傲。
”他的儿女也说:“我们会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为国守岛。
”然而,就在人们为他的事迹感动和敬佩的时候,王继才却因病离世了。
他的离世让人们深感痛惜和惋惜。
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开山岛上,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如今,开山岛上依然飘扬着五星红旗,依然有人坚守在那里。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王继才的精神:“人在阵地在”。
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了开山岛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命中。
王继才的事迹告诉我们:爱国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和高大的形象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付出。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徐闻抗“战”史--徐闻海事局恶劣天气防抗工作实践胡素青【摘要】若论工作环境,徐闻可称最美基层海事;若论工作强度,徐闻又数最累监管单位。
<br> 一年365天,监管重点不断变幻,随时调整,随时布防。
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海事人,时刻准备着,与各种恶劣天气、不利地形以及水上安全事故等作斗争。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2页(P40-41)【作者】胡素青【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若论工作环境,徐闻可称最美基层海事;若论工作强度,徐闻又数最累监管单位。
一年365天,监管重点不断变幻,随时调整,随时布防。
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海事人,时刻准备着,与各种恶劣天气、不利地形以及水上安全事故等作斗争。
徐闻是一个特别考验人的地方。
一年365天,驻守这里的海事人是没有节假日概念的。
当然了,没有不值班的海事部门。
但徐闻几大港口白天忙、夜晚更忙,平时人多、节假日人更多。
这还不算,忙碌的同时他们还要注意防风防台防寒防雾防污防火防搁浅防跳海……“防不胜防,还是要防。
”这是现场执法人员的原话,他笑着拜托记者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
一年之计,从防雾开始。
其实这个时间还要更早,可以追溯到上一年的11月,一直延续到次年3、4月份。
“海峡雾季正逢春运、‘两会’、清明等水上交通安全敏感时期,”其中最高发的时段就是春运高峰期,徐闻海事局局长彭千告诉记者。
驻守北港9年的郑汝华对雾季的印象早已深入脑海。
他告诉记者,大雾不像台风或者寒潮,没有办法预报,而且来势迅猛,浓度极高。
再者琼州海峡的雾随机性非常强,各段受大雾影响程度不同。
可能海安新港作出停航决定时,相距30多公里的粤海铁路南北港航线还没有受到浓雾影响,照常运行。
郑汝华指引记者望向远处的防波提,“我们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道标,距离这里1124米,只要能看见这个航标灯,就证明港口的视程大于1000米,不影响开航。
许多同志下了班都不敢睡,夜里要醒来几次,不停地打开窗,查视程。
龙源期刊网 可敬可亲的海事人作者:熊腾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02期在现实工作和崇高理想之间,我们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从投身海事的那一天起,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将平凡的人生演绎得精彩。
为寻求答案,我的目光投向我身边的一位又一位可敬可亲的榜样。
他,是坚守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
选择了坚守蓝色国土,他便是忠诚的海洋卫士。
他无私无畏,无怨无悔,顶天立地。
奉献海事就要学习“爱国、敬业、进取、奉献”的庆文精神。
他心存国家利益,实现人生价值;他坚守岗位,勇于担当;他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他卓越服务,甘于奉献。
她,是远航途中最真最美的声音。
她们摒弃浓妆艳抹,只是略施粉黛,便英姿飒爽,让人如沐春风。
她们声音甜美而舒服,只是一句温馨的提示,便把船员的疲惫一扫而光。
她们坚守话台,寸刻不离,只是一道电波便播撒了一方海域的平安祥和。
我们发现:巾帼不让须眉,真诚与朴素是最美。
他们克勤克俭,钻研业务,团结进取,将汗水挥洒在基层岗位上,无论是在堤岸,在桥旁,在江边。
在“海巡31”船上气势昂扬,在“海巡156”船上劈波斩浪,亦或是在“海巡1228”船上坚守一方,不变的是海事男儿一颗颗勇敢的心。
海事男儿每天都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怯懦与退缩已被他们自觉的抛弃。
云水间铸造忠诚,风浪里尽显本色,我们坚信:挥洒激情,青春无悔。
厚德载物,他们只是海事平凡的一员,他们做了最普通的事:在抢险搜救的风浪里,在防抗台风的第一线,路见不平伸援手,一片温情融坚冰。
但大德无形,我们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为一名海事青年,我更加忠于这个理想:坚守岗位,积极奉献,勇敢担当。
自觉做一名汕头海事文化的实践者和推进者,用一生的毅力去实现人生的忠诚。
青春“跃动”在琼州海峡作者:鲍光翔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08期提起海事,也许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一群身着制服、无比严肃、不苟言笑的执法者形象,在人们的眼中他们通常总是在一丝不苟地对过往旅客和船只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水上交通的安全有序。
在很多人眼里,海事人也许应该是三、四十岁的成熟而威严的面容,和年轻也许很难扯上关系。
但在徐闻海事局,却有着这样的一群80、90后年轻海事人,他们的面容也许略显稚嫩,但他们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将青春奉献在琼州海峡海上运输安全监管事业上,他们的青春在此熠熠生辉。
徐闻海事——青年奋斗的沃土东经109°52’—110°35’,北纬20°13’—20°43’,徐闻县,祖国大陆的最南端。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却又意义特殊的县城。
这里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徐闻成为大陆与海南省人流和物流沟通的一个桥梁,两岸之间船只在此停靠,川流不息。
琼州海峡的存在让徐闻海事局显得意义非凡,他们承担着琼州海峡海上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责任。
而徐闻海事局的存在又让琼州海峡更加安全、平稳、有序,让琼州海峡意义倍显。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海事局是一个既普通、又十分特殊的海事局。
说普通,它是全国无数海事局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说特殊,它是我国大陆最南端的海事局,它担负着琼州海峡海上运输的安全重任,它管理着我国唯一的跨海铁路码头。
“三月北风头,四月北风尾,五月北风赛似火”,这是徐闻当地渔民描述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海安镇恶劣环境的民谣。
而徐闻海事局就是坐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这里气温高、湿度大,生活艰苦,交通不便,离湛江市区180公里。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徐闻海事局却担当起了琼州海峡的重要的安全监管职责。
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中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海峡,不仅汇集了50余艘客滚船和全国仅有的4艘客运火车滚装船,而且客运船、滚装船、高速客船、火车滚装船、危险品运输船应有尽有,每年横渡5万多航次,渡运旅客1100多万人次,车辆190多万台次,车皮10万节,各类货物4400多万吨,安全监管压力巨大。
坚守初心,守护世界第一大港
作者:
来源:《雷锋·文明号》2023年第11期
在廣袤的东海海域,驻守着一批守护祖国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他们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上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他们就是中国海事工作者,宁波海事局“海巡22”船长汪三涵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生命至上,护海安澜,累计参与海上救助超200起,成功挽救600余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世界第一大港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网友:
清湖青山:守护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
寻访祖国大陆最南端
王雁泽
【期刊名称】《作文通讯:初中版》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你知道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在哪里吗?在中国地图上,你可以看到广东省徐闻县位于雷州半岛的南端。
而在徐闻县的西南边,还有一条非常狭窄的陆地,像一只细长的羚羊角一样深深地插入浩瀚的南海中。
这里就是祖国大陆的最南端。
多年来,我一直很好奇,在地图上如此特别的地方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总页数】1页(P92)
【作者】王雁泽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85.21
【相关文献】
1.最美海事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
2.湛江: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全国双拥模范城
3.耕耘在祖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湛江农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略
4.祖国大陆最南端即将消失的本土建筑"青石房"
5.“湛”立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航标湛江航标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大陆最南端作文《中国大陆最南端,那片迷人的土地》(青少年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大陆最南端在哪里吗?那是一个叫徐闻的地方。
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海,蓝色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玩耍。
我站在海边,海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带着海水的咸味,那感觉可真奇妙!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去那里旅游。
我们在沙滩上堆城堡,捡贝壳。
那些贝壳五颜六色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蜗牛,漂亮极了!傍晚的时候,太阳慢慢落下,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橙色、紫色,美得不像是真的。
还有那一片片的菠萝田,从远处看,就像一块大大的金色地毯。
农民伯伯们在田里辛勤地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中国大陆最南端,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我以后还要去!《中国大陆最南端,心灵的栖息地》(成年版)咱都知道,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是个特别的地儿,叫徐闻。
我第一次去那儿,就被深深吸引了。
那大海,蓝得让人心醉,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好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记得有一回,我心情不太好,就跑到了那里。
躺在沙滩上,望着天空,心里的烦恼一下子就被海风吹跑了。
傍晚,我和当地的渔民一起出海捕鱼,他们的笑声爽朗又真诚,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简单和美好。
在徐闻的集市上,各种新鲜的水果、海鲜琳琅满目。
那香甜的菠萝,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
中国大陆最南端,对我来说,就是心灵的栖息地,每当我累了、倦了,就想去那里走走。
《中国大陆最南端,梦想起航的地方》(学生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中国大陆最南端吗?那是徐闻,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它的介绍,就一直心心念念着想去看看。
终于,在去年暑假,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当我踏上那片土地,我被眼前的美景震惊了。
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还有远处那绿色的椰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在海边奔跑着,感受着海风的吹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我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是一位老渔民,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大海的故事,让我对海洋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守护小岛的故事标题:《守岛情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奉献故事》在中国的辽阔疆土上,有那样一些普通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地在边远的岛屿上坚守,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守护小岛的故事。
一、孤独的灯塔守护者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有一位灯塔守护者,他独自承担起照明的使命,风雨无阻。
几十年来,他保障了过往船只的安全,自己却与世隔绝,只为一句承诺,守护着那片海域的平安。
二、海岛上的绿色守护者他是一位普通的林业工人,却用一生的时间,将荒凉的小岛变成了绿洲。
在风吹日晒中,他植树造林,与孤独为伴,用绿色守护着海岛的生态平衡。
三、孤岛教师的坚守在一个偏远的岛屿上,有一位教师,他为了让岛上的孩子们有书读,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几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执着,为海岛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知识的道路。
四、岛上的白衣天使在条件艰苦的海岛上,她是一位护士,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岛上居民的医疗服务。
无论昼夜,她随叫随到,用医者仁心守护着岛上百姓的健康。
五、守岛战士的忠诚在我国的海防线上,有一群守岛战士,他们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六、海岛上的邮递员他是一位普通的邮递员,为了让岛上的居民能及时收到邮件,他独自划船穿梭在风浪中。
几十年来,他用自己的执着,搭建起海岛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七、孤岛上的消防英雄在火情频发的海岛上,他是一位消防员,每次火灾发生时,总是冲在最前线。
他用勇敢和智慧,守护着岛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海岛上的电力守护者为了让岛上的居民用上稳定的电力,他常年奔走在崇山峻岭间,检修线路。
他的辛勤付出,为海岛带来了光明的希望。
九、孤岛上的环保志愿者他是一位环保志愿者,为了让海岛重现美丽,他捡拾垃圾,宣传环保。
他的行动,唤起了岛上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十、守岛民兵的担当在边远的岛屿上,有一群民兵,他们平时务农,战时备战。
文化的选择--专访徐闻海事局局长彭千王锐丽【摘要】军营文化是工具,是管理模式,更是生活方式,对徐闻海事人来说,这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对管理者来说,文化的功用意义远远大过文化的符号传承。
在众多的文化品牌中,军营文化异军突起,弥补了管理软肋,找到了具有徐闻海事“气质”的诺曼底。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22-24)【作者】王锐丽【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军营文化是工具,是管理模式,更是生活方式,对徐闻海事人来说,这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对管理者来说,文化的功用意义远远大过文化的符号传承。
在众多的文化品牌中,军营文化异军突起,弥补了管理软肋,找到了具有徐闻海事“气质”的诺曼底。
2015年3月10日,记者授命专访徐闻海事局局长彭千,深度挖掘军营文化的成因、内涵和意义。
原本当日的采访被一再搁置,由于春运尚未结束,彭千在海安新港和北港之间奔走,偶尔的间隙也在会议和工作中被耗尽。
这个生于1978年的年轻干部,精力异常旺盛。
如果把徐闻海事局的事业比作一盆炭火,那么彭千无疑是这份光热的焦点所在。
《珠江水运》:2009年交通部开始评选十大文化品牌时,徐闻局是默默无闻的,2014年,在广东海事局的十大文化品牌中,军营文化开始崭露头角。
这个创立不到两年的文化品牌,草莽而迷人。
2014年以来得到了广东海事局和交通行业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它的过去充满了些许的仓促,但它对徐闻海事人的精神影响,和对徐闻海事事业的促进是正面并积极的。
都说是适者生存,然而处在个性化极度彰显的自由时代里,徐闻海事局的文化建设,却用完全反自由的思维,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作为基层海事局的掌舵人,您能跟我们聊聊军营文化的产生么?徐闻海事局局长彭千(以下简称“彭千”):首先,军营文化不是精准的投资和营销,尽管它以广东海事局十大文化品牌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它并非是为了文化而做文化。
与其说军营文化是文化,倒不如说,这是徐闻海事局选择的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发展之路。
徐闻海事人:铁肩担使命抚平万顷波邬丽光【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64-65)【作者】邬丽光【作者单位】湛江海事局【正文语种】中文在祖国大陆最南端,在三面环海、巨浪滔滔、涛声震荡、徐徐而闻,并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就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闻名于世界的徐闻,生活着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男儿,他们肩负着778公里海岸线和1万平方公里水域的水上安全,承担着保障琼州海峡民生大通道和国家南海战略交通枢纽水上交通安全的重任,他们的名字就是——湛江徐闻海事人。
这里,有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琼州海峡,有全国首条火车轮渡线——粤海铁跨海火车轮渡。
这里,客滚船来往昼夜不息,大型设备、机械零件、医药制品、民用天然气等物资从这里运往海南,大批的瓜果蔬菜又从这里运向全国。
它承担着每年超过1200万次旅客、4500万吨货物的南来北往,190万台车辆、10万节客货列车的日夜穿梭。
民生意味着监管压力,而此间安危,正系于徐闻海事局。
一个人员不足60人的基层海事单位,肩负的却是国家战备交通枢纽、交通运输部“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的责任。
在海峡交叉密集的交通流里,南北客运班次密集,东西航线船舶量大,监管难度大。
再加上易受雾季、台风、冬季季风等恶劣气候影响,琼州海峡的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驻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海事人,将压力抛在脑后,一心奋战在安全一线,呵护这条海峡的日夜安宁。
局里面绝大部分职工家住湛江,六成以上的职工需要每天24小时三班倒工作,即便不用值班,也只能每周往返一次与家人相聚。
这种纯男性,共生活,同工作的集体化生活模式,理所当然地形成了一种军营氛围,而这种军营氛围也成为了该局军营文化和半军事化管理的来由。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和铁的纪律下,其海事监管水平和海事监管效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里有一呆十几年的“老海事”,也有不断补充的新鲜血液——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扎根海峡,为千万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最美海事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
作者:梁译尹
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19期
出湛江市区,沈海高速向南,一路田园广袤,四季常青,穿过狭长的雷州半岛,便来到了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
再往南去,就是徐闻之南——海安。
这座历经千年历史的港口小镇静谧、安详,海上丝路、汉唐古风湮没在古老而蜿蜒的岸线中。
登高远眺,海峡东西无垠,南北遥望,航路百舸争流,这里就是“黄金水道”琼州海峡。
每年,超过1100万旅客在这里南来北往,160万台车辆、9万节客货列车日夜穿梭。
琼州海峡就是一条“民生大通道”,大型设备、机械零件、医药制品、民用天然气等物资从这里运往海南,大批的瓜果蔬菜又从这里运向全国。
在海峡密集的交通流里,“四客一危”船舶一应俱全,南北客运班次密集,东西航线船舶量大,监管难度大。
再加上易受雾季、台风、冬季季风等恶劣气候影响,琼州海峡跻身交通运输部“四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列。
驻守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海事人,日以继夜地奋战在安全一线,心系海峡,呵护平安。
停航是常事
来到海安镇时,初春的南国乍寒还暖,凛冽的海风带着还未散开的冬意向岸涌来,从小镇的高点看去,初春海港熙熙攘攘,正逢春运,海峡的交通每一天都这么繁忙。
晚上9点,我们刚来到驻扎在海安港的海事签证点,就遇上了状况。
海安港内突然起了大雾,在短短几分钟里,码头视程就急降到50米。
最厉害的时候,两人只要走开十步,就可能
出现“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奇观。
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航是非常危险的,可这时码头泊位上,大型客滚船“金紫荆”已经装载完毕,准备开航。
海事官们根本顾不上商量,“停航,启动停航!”大家“最熟悉”的应急预案全面启动,负责静态监控的杨斌紧紧盯着数字海图上的船舶交通流,不停地打着电话。
打给船员询问海况,打给港口核查调度,打给分中心询问滞留情况。
而且每隔5分钟,他们就冒着雨雾跑到码头,举着望远镜瞭望。
小伙子告诉我们:“我们的东南方向有一个道标,距离这1124米,只要能看见这个航标灯,就证明港口的视程大于1000米,可以开航。
这是老办法,可大家都这么干,监控再准也先得…过过眼‟。
”
而这时,负责动态监管的几个同志已经往现场赶了。
他们必须检查所有装载车辆的系固绑扎情况,检查每条船的消防、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核查每一辆车是否都落实了“人车分离”的规定。
然后到客舱向旅客们说明情况,安抚大家的情绪。
24小时现场执勤、责任到人,风雨不停。
滞留是难题
湛江海事局局长彭千介绍,徐闻海事局管辖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琼州海峡北岸、北部湾东部海域,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岸线总长778公里。
辖区有海安港、海安新港、粤海铁路北港、流沙港、企水港五个主要港口,以及分布在徐闻、雷州两地的17道渡口。
每年的11月到来年4月就是琼州海峡的浓雾季节,其中最高发的时段就是春运高峰期。
近几年春运,海峡的旅客运量都超过了200万人次。
“可以想象,一停航,就意味着几万人要堵在路上,而且数量是一分一秒地往上涨。
从昨天到今天已经停10小时,刚复航1小时又得停。
想想这么多人滞留在路上,我们心里也堵得慌。
”
在琼州海峡,雾季停航是最常见的,不停才罕见。
大雾不像台风或者寒潮,没有办法预报,而且来势迅猛,浓度极高。
距离不到两千米的海安港、海安新港经常也会东边太阳西边雨,甚是壮观。
可是琼州海峡海况复杂,水域敏感,航班频繁,还有东西南北交汇的交通流,碰上大雾,就算助航设备再先进,不能正常瞭望就是“睁眼瞎”,冒险开航就可能意味着要发生偏离航道、搁浅、碰撞的大事故。
可停航是个艰难的决定,每当碰上长时间的大雾停航,十几里的车龙就要从海安镇、粤海铁北港两路“围堵”徐闻县城,旅客列车全线滞留各个路段上,关键节点的交通运输几乎“休克”,监管压力难以想象。
“焦虑,疲劳。
停航心里着急,开航又担心又得时刻关注天气海况,心里怎么都放不下,怎么都不踏实。
”副局长林友仁感叹道。
碰上雾季,海事官们不管值不值勤,夜里睡觉都得惊醒好几次,“一起来就打开窗户看天气,看看海上的航标灯清不清晰,数数海上的航行灯,没有一天睡得踏实。
”
付出赢口碑
为了把现场进出港签证的效果最大化,徐闻海事局多年来始终坚持“毎签证一次,就核查一次港口视程,向船员询问一次海况,开展一次现场监督检查”,每天每夜地奔走在码头一线,许多同志的新“三折头”皮鞋,穿不到几个月就得开胶。
和一位货车司机聊起这里交通情况时,这位大哥笑着说:“我们全国各地都跑过,最怕堵车排长龙,为什么堵,堵多久,谁都不知道,心里特着急。
可在这里坐船,海事的同志就让我感觉特别规范,情况也说得很到位很清楚。
停航不是他们的错,我们都理解。
要是没有海事,这过海还真觉得心没底。
”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徐闻海事人的艰辛付出,收获的不只是这老百姓的好口碑,更是琼州海峡客滚运输10年无重特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惊人记录,每次谈到这里时,他们的质朴
的脸上总透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