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讲极高明而道中庸

  • 格式:txt
  • 大小:12.87 KB
  • 文档页数:7

大家好,在接下来,讲儒家德性的智慧我们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原则,叫中庸之道。我们知道,作为中国人,我们通常讲,或者也很熟悉这样一个说法,叫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个思想呢,也是儒家德性的一个智慧的一个原则。如果说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庸是什么呢,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以中为用,所以在中国哲学当中,中这个概念,是非常受推崇的,孔子最早提出中庸这个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孔子说,孔老夫子说,中庸这个德性是很高的境界,但是,现在的老百姓往往做不到,所以他要周游列国,他要去宣称这样一个中庸之道的智慧,孔子有时候也对中庸之道做一个解释,其实中庸之道要达到的境界,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叫过和不及是两个极端,所以中庸之道在儒家那里,实际上它是处事方面的一个德性,做事情方面的一个德性,外国把事情留有一个余地。你才可以进退自如,你才可以从容不迫,所以说,孔子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德性,很重要的一个德性。

孔子不仅讨论了中庸的一个总的原则,而且在论语当中,他还具体的讨论过,中庸的一些具体的情形,比如说他讲的君子惠而不费,就是一种中庸的情形。一种高明的管理,我给人一种实惠,但是并不浪费,这是中庸,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第二个讲劳而不怨,我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我让我手下人劳作,但是我不让他埋怨,埋怨了他可能就有情绪了,他就不好好干了,这也是一种中庸,然后讲欲而不贪,满足人的欲望,但是绝不满足他的贪欲,过分贪婪的欲望是不满足的。也就是说,欲是要满足的,但是贪婪的欲望是不满足的,然后讲,泰而不骄,让手下的人很笃定,很泰然自若的样子,但是,绝不让他骄横,骄傲,这也是一种中庸的道理。最后一个讲,我们通常讲的权威,威而不猛,这更是一种中庸,我的权威当然是有威严感,但是并不刚猛,并不过分,而是懂得什么呢,

什么中庸呢,叫刚柔并济,恩威并施。这就是中庸。我们读三国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就是里面体现了很多管理的智慧,这个作者写到,当时那个王司徒用美人计,貂婵美人计,去除掉了董卓父子,应该说很成功,但是这个时候,就像后人评述的那样,王司徒就错在哪里,他后来任刚不任柔,他只知道有刚猛的一面,而不知道还有怀柔的一面,所以后来就发布了一个号令,就是说所有董卓的党羽一律格杀勿论。那么就麻烦了,反正跟着董卓的人想,反正造反也是死,被逮住也是死,那还不如

造反,后来在宫廷里面就反了,造反
了以后,王司徒就跳强,跳城楼而死的,诸葛亮就讲了,这里面,他其实不懂得一个什么呢,任刚和任柔之间的一种中庸,他就让自己没有余地了,没有退路了,其实董卓的很多的党羽,除了少数的铁杆分子应该采取很严格的措施,进行制裁以外,其他更多的人应该学会怀柔,柔啊,这才是中庸之道,王司徒其实是不懂,我们现在讲一部三国里面有很多管理智慧,它这里面实际上诸葛亮之所以批评王司徒,任刚不任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一个中道原则。所以孔子在这里面他把这个中庸之道看成是一种进退自如的德性,从容不迫的德性,永远留有余地的德性,应该讲是非常高明的,所以讲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就是后来中庸之道里面讲的。

中国古代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思想是非常受推崇的,读书人必读的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它其中就有一篇中庸之道,专门讲中庸的道理。就是以中为用。永远不把事情做极端,永远不把事情做过,而永远让这个事情留有余地,这里面实际上,我觉得,它无论是我们的公共管理也好,还是企业管理也好,它其是都是一种管理者的德性,也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儒家的德性,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孔子当然是感慨了,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我们今天同样可以借助孔子的话说今天这样一个中庸之为德也,也是民鲜久矣。我们有太多的老百姓,我们有太多的国民,我们有太多的做企业的人,我们有太多的政府管理的公务员,我们有太多的政府官员,恐怕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回归传统,我们要向传统学习,在这里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来折磨这一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庸,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被称之为高明,朱熹说,它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道理,恰到好处又怎么来把握,所以我又觉得,我们从除了自己在管理的实践当中去感悟它,从自己的经历,成功的和失败经验当中去感悟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直接从古人的智慧当中来吸取这样一种管理智慧,我们比如说内和外之间的中庸,比如说权威和服从之间的中庸,集权和分权之间的中庸,有序和无序之间,竞争和合作之间,发展与稳定之间,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之间,追求经济效益和追求这种道义之心之间,刚和柔之间还有进啊,退啊,动啊,静啊,表啊,里啊,虚啊,实啊,得啊,失啊,等等等等,它这样的一些对立统一的东西,从中庸之道的观点来看,它都有一个什么,以中为用的问题。你比如说集权和分权,我

们有很多的管理者,我们其实并不懂得这两者之间,它要留有余地,你集权多
了你累死,事无巨细,你也管不过来,你这样,恰恰是一个不高明的管理者,分权的问题,只有分权没有集权,可能你的权威也没有,这也不是管理的高明者。还有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我们今天往往只是走一个极端,只有一个物质刺激,我们知道奖金,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在奖金刺激以外还有一个东西叫精神激励,再比如动和静,我们今天是动有余而静不足,实际上很多做企业的人过劳。上海的一些俱乐部曾经对一些做企业的人做了一个调查,67%的人认为自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也没办法,其实这样的一种过劳,过度劳累,其实我觉得它是我们在做事方面没有达到一种中庸的境界而导致的,没有做一种中庸的境界,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在上海发展的企业家,王均瑶一个年轻的企业家,很有为,很能干的一个企业家,最后过劳而死,这样的一种过劳,我经常讲,对一些年轻的企业家来讲,就有一个怎么样动和静之间要进退自如,要动静兼宜。不能只有一种进取心,只有这样一种动,就不知道静,就不知道退,不能只有为之心,就不知道还要有所不为这样一些道理,否则你肯定是失衡的,肯定是失衡的。所以中国人讲的中庸,它其实不是一种保守,它是一种智慧,是在两极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个中不是绝对的一分为二,比如一个非常劳心的人,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人,可能中庸更多的时候需要他偏重于静,有时候一动不如一静,我现在经常发现有很多的成功的企业家,包括海外,他们是很有这样一种悟性,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儒家的四书五经,海外有很多做企业的人,做政府公务员,做管理的,做政府公共管理的人,对它很感兴趣,我有一个同事到美国哈佛去进修,他回来以后他告诉我,在哈佛商学院,很多教授,给那些MBA的学员,也就是职业经理人,推荐中国古代的经典,不外乎这么一些经典,比如说孙子兵法,这个当然最主要讲谋略的,比如说论语,这主要是讲德治的,比如讲道德经,这当然是讲无为而治的,再比如讲,还有中庸,这是讲一种平衡之道,一种平衡的智慧。所以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学者,他去到哈佛去做访问学者,有很多老外也不断的在跟他交流,这样一种智慧,所具有的这样一种魅力。最近我们知道,财富论坛在北京是05年,前不久,我们有一位要邀嘉宾是美国在线,华纳的CEO,他作为应邀嘉宾,他这个人,就他自己的经营之道,正如他在接受记者访谈的那样,他讲,他说财

富的精髓是什么,财富的精髓就是一种适度的追求,美国在线,它的CEO叫帕森斯,他对我们中国很多的管理智慧,他也
是很有一种悟性,他就主张,对财富,他说财富的精髓是适度的追求,适度其实就是中庸,过渡的财富一定带来人的身心劳顿,你如果对财富过渡了,你很小我们现在讲说,风雨兼程,来去匆匆,过渡的这样一种财富欲望,弄得我们今天很不开心,弄得我们今天很累,但是如果说,对这个财富,没有一点的追求之心,人活着也没有一种动力,所以他的处世哲学,他是主张财富真正的精髓在于一种适度,适度其实就是中庸。

我经常讲,一个老外的悟性,他能够悟出这样的一种中国式的智慧,作为中国人来讲,作为贡献了像中庸之道的这样一个原则的民族,我们的每一位成员,我们做管理者,甚至哪怕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在处事之中,对这样一种中庸之道的领悟,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以这样一种现代的生活,以现代的这样一种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基础,作为一个标本,来发觉它当中的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它其实带给我们一种从容不迫,进退自如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用一点更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永远的留有余地。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做企业的老总,做得蛮大的,在广州,他说他在中国,非常佩服一个人周恩来,他佩服周恩来什么东西,他佩服周恩来做事方面这样一个儒者风范,什么样的儒者风范中庸,他说他从来不同意一些媒体,在丑化周恩来的过程中,说他是圆滑,他不是圆滑,圆滑是为自己的利益,在那里搞平衡,那是圆滑,而周恩来,在他自己一生的经历当中,他能够游刃有余,他能够从容不迫始终身处高位,而没有被这样那样的境遇所困顿,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当中,唯一一个从来没有被打倒过的,或者说经历过的这样一种大挫折的伟人。我们广州的老总跟我讲,他说他发现,他的一个最大的奥秘,最大的做事的奥秘,就是他儒者之中的中庸原则。作为早期党的领导人,周恩来就身居高位,当时毛泽东,只是一个委员,中央委员,受中央的武装起义的指令,因为国共合作破裂之后,毛泽东就秋收起义之后,再上井冈山,然后打下整个中央瑞金苏维埃根据地,当时原来中央是在上海,后来白色恐怖厉害以后待不下去了,整个中央到了苏区以后,就排挤毛泽东,毛泽东我们知道他当然年轻气盛,他也有想法,你到这里来就来排挤我,所以跟中央的高层是有很大的矛盾,这个时候周恩来就体现了他的一种为党的利益忍辱负重啊,一方面跟中央的高层讲,老

毛是有贡献的,他如果不打下这个根据地,你党中央你就没有一个可以逗留的地方了。另外一方面,他又跟年轻气盛的毛泽东讲,既然现在中央高层有人误解你
,或者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正好你的身体也不太好,你就养病吧,就是说,让两者都退一步,当时中央的个别领导人,要对毛泽东实行组织纪律啊,我们知道,在白色恐怖事件,所谓的组织纪律是非常残酷的,不需要什么手续就把你消灭掉了,周恩来在这里面,应该体现了中庸,留有余地,当然党中央确实是,尤其是教条主义的一套东西,把整个根据地走丢了,后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当年跟毛泽东在井冈山,打根据地的一批年轻将领,要求毛泽东出来,但是,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包括共产国际的代表李德,不愿意,又很尖锐的冲突,这个时候又是周恩来,体现了他儒者的这样一种中庸的风格,他就做两边的工作,后来就让毛泽东出来澄清,拥有了军事指挥权,使得红军在军事策略上面,逐渐纠正了原来一些错误的东西。所以毛泽东对周恩来的评价,一致认为,周恩来的处事,是体现了智慧的。在这种智慧,我是很同意广州的老总的概括,他说他自己在做事情的理念方面,他认为这样一个境界,是很高明的境界,所以他能够永远留有余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能够从容不迫,事实上,在文革期间,周恩来依然体现了他这样一种德性,所以一直到他最后去世,他在党内外享有那么高的声誉,这是他的德性,这种德性在处事方面,按照那个广州的我认识老总的说法,他认为是中国现代第一人,也就是说达到的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这个当然是我们一个企业家,做企业的人,他自己的一个感悟,但是我这里把它引出来谈的我想无非是这么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一个传统的一个古老的这样一个智慧,如果能够运用得好,它确确实实能够把人带到一个境界,这是管理的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因为管理就意味着我们处理许许多多对立面的东西,这些对立面的东西,你如果稍有不慎,你可能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所以三国演义里面的王司徒的他的失误,让自己后来没有退路了,最后除了自杀,跳墙而死之外,他没有其他办法了,因为他在这里没有把握好这个平衡,没有留有余地,任刚不任柔,反过来我们读三国演义我们也会发现,刘备,刘玄德此人,柔有余而刚不足。一开始也是不行的,后来意识到了,特别在诸葛亮的辅助下来,他意识到只有柔我没有刚,也成不了一国之君,也成就不了一番大业。这个又是在中庸

之道的另外一个面上来达到一种平衡,所以他跟王司徒正好是相反的,这就是中国儒家,所给出的一种大智慧。事实上,我们所孔子前面讲的,五种中庸之道的情形,今天我觉得对我们做企业也好,做
政府管理也好,都非常有用,威而不猛我们刚才讲了,实际上需要恩威并施啊,我们讲,柔性管理,就是因为我们以往的管理,太讲刚性了,这时西方式的理念,刚性啊,我们需要柔性的管理而相结合,才能达到中庸,

我们今天实际上本土化管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对西方式的管理理念,过分刚性的管理理念要进行一个平衡,你才有余地,你才有退路。在孔子讲的,劳而不怨,劳而不怨也是一种中庸,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企业管理,事实上我们只劳,只知道让员工劳作,从来不知道让他休整,这是一些外贸企业,我上次看到一个报道,后来那个官司打到了全国总工会,一个什么官司呢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后来是名声狼藉根本就招不到人,它拿到一批外贸定单,时间很紧,老外是这样的,你一旦误了交货日期,他根本就不认你的帐,所以在外贸企业里面,这个时候就是说,定单以来以后,根本就不管工人的死活,有一个已经怀孕,而且身体不太好的一个女工要求请假,他不允许请假,必须上18个小时的班,要么就走人,要么就上班,后来这个官司打得很大,随着官司越打越打,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关注,随着全国总工会的关注,这个企业名声狼藉,我后来再到这个地区去,他们说这个企业已经关门大吉了,我说这个好啊,关门才真正叫大吉呢,这种企业应该关了,对中国企业来讲,应该才是大吉,是好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它在这里面根本就是一种没文化的管理,毫无文化,根本不懂得,事实上这样的企业,问题不止止只有一两家,还蛮多的这就是不懂中庸,所以孔子讲二千五六百年前的一个古人,他还懂得讲这样一个道理说,劳而不怨,你要让你的员工劳作,但是不能让他们埋怨,你不能让他有怨言,如果有怨言,你就没有达到中庸。他其他讲的惠而不费也好,泰而不骄也好,欲而不贪也好,不都是大智慧吗,比如欲而不贪,要满足你手下的员工,要满足你的忠诚,要满足该满足那些人的正当得鱼忘,但是绝不可满足他的贪欲,为什么,很简单,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不可能,他无穷无尽,所以后来佛经里面也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释迦牟尼讲法的时候,他看到一条蛇,甚至要把一头象吞下去。后来中国人有一个口头禅,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典故源于佛经,佛经里面也讲的是这样

一个道理,儒家也好,佛家也好,在这里多讲这个欲望东西,为贪欲这个东西,你是没法满足的,你也是不需要去满足的。

我们做企业的很多人,其实都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把组织风气也搞坏了,为了留住所谓能干的人,无限制的满
足他很多无理的要求,试图期望这样一个方式把一个人留住,错了。其实你助长了一种贪欲,而且你这种贪欲,你会让别的人也纷纷来效仿,这种人我经常讲,你让他走,因为你留在企业里面,恰恰起的是一个不好的作用这也是中庸啊,否则你就没有退路了,如果一个更能干的人来,做给你提一个要求,你必须给他更多的待遇,那么你说这个企业怎么来搞呢,所以孔子讲,欲而不贪,这都是智慧啊。所以我们经常讲读圣贤书,古人讲,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当然说过头了,但是圣贤书就是圣贤书,你看他讲中庸之道里面讲得那么具体,能够讲到这样一些情形,仿佛就是针对我们今天的,做企业管理的,做政府管理的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来读圣贤书呢,又有什么理由对儒家的这种德性的智慧,视而不见或者说漠不关心呢,这个我们把它称之为做事的德性叫中庸之道,我们用了一个标题叫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儒家的第三个德性原则,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