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总预算收入支出和净资产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70
附件: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第三章资产 (5)第四章负债 (7)第五章净资产 (9)第六章收入 (10)第七章支出 (12)第八章会计科目 (15)第九章会计结账和结算 (78)第十章总会计报表 (81)第十一章信息化管理 (104)第十二章会计监督 (105)第十三章附则 (10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总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总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总会计。
第三条总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核算、反映、监督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专用基金和代管资金等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会计核算不适用本制度,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条总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一)进行会计核算。
办理政府财政各项收支、资产负债的会计核算工作,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二)严格财政资金收付调度管理。
组织办理财政资金的收付、调拨,在确保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流动性前提下,合理调度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规范账户管理。
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等的管理;(四)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通过会计核算和反映,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五)协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家金库、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财政专户开户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六)组织本地区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编审和汇总工作;(七)组织和指导下级政府总会计工作。
第五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总会计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全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全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前款所称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
第三条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第四条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准则制定。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有助于决算报告使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政府决算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六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七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以政府会计主体持续运行为前提。
第八条政府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按规定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财政补助收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等。
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资金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准或比例上缴的收入。
其他收入:事业单位取得的对外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未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事业单位按规定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取得的预算外资金返还收入。
收入的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一般事业单位只开设一个基本账户,所有资金都要通过银行账户)(一)财政补助收入1、财政直接支付: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委托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借:事业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2、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在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3、实拨资金:事业单位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经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单位转拨的)收款通知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4、年终结账:年终结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账户贷方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
借:财政补助收入贷:财政拨款结余(二)财政专户返还收入1、事业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2、年终结账时,将“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贷方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
借: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贷:财政拨款结余(三)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与支出1. 概述财政总预算会计是负责编制和管理政府的财政总预算的会计部门。
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收入和支出是两个核心概念。
财政总预算的收入指的是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而支出则是政府用于支付各类开支的资金。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收入与支出的相关内容。
2. 收入政府财政总预算的收入包括各种来源的资金,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贷款收入等。
2.1 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家庭和企业等经济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于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各类税种。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收入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详细核算各类税种的收入金额;•协助编制税收预算和税收调整方案;•监督税收征管过程,确保税收的准确征收。
2.2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对资源、资产和经济活动的管理、经营和监管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收费收入、利息收入、罚款收入等。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非税收入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完善非税收入核算体系,准确记录各项非税收入;•制定合理的非税收入预算,并监控实际收入情况;•提出合理的非税收入管理建议,提高非税收入水平。
2.3 贷款收入贷款收入是政府通过向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或其他政府借款而获得的收入。
贷款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政府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的需要。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贷款收入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贷款收入的规模和用途,编制贷款收入预算;•监督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按照约定的用途进行使用;•跟踪贷款偿还情况,及时记录贷款的收回。
3. 支出政府财政总预算的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支付的各类费用。
支出主要包括一般性支出、公共管理支出、经济支出、社会事务支出等。
3.1 一般性支出一般性支出是政府为维持正常运转所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福利费等方面。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一般性支出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编制一般性支出预算,并据实核算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规模,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监督一般性支出的使用情况,确保费用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