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8
烧伤的早期处理1.一般处理疼痛较明显者,给予镇静止痛剂,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无禁忌,可酌情进食。
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2.创面初期处理剔净创面及附近毛发,擦净周围健康皮肤,用灭菌注射用水或消毒液(1:1000 溴汴烷铵、1:5000双氯苯双胍乙烷等)冲洗创面,用纱布轻轻拭净污垢或异物,忌刷洗或用力擦洗创面。
浅2度创面的完整水疱皮予以保留,已脱落及深2度创面的水疱皮均应移除。
拭干创面后,可根据以下具体情况选择包扎、暴露或半暴露治疗。
(1)烧伤面积大者一般趋向采用暴露,面积小者多采用包扎。
深2度、3度烧伤,除面积小的外宜用暴露;浅2度烧伤宜用包扎。
四肢多考虑包扎;头面、颈、会阴、臀等部位由于不易包扎,且局部分泌排泄物易污染敷料,均宜暴露;躯干部烧伤,面积大而深者趋向于暴露,面积小者包扎。
严重污染的创面宜用暴露。
包扎创面感染时,尤其是绿脓杆菌、真菌感染,宜改用暴露。
(2)从保持功能角度考虑。
双手烧伤宜包扎;合并骨、关节合并伤者,早期尽可能采用包扎疗法。
(3)根据伤员神志及全身情况考虑。
伤员清醒合作者可暴露。
如神志不清、不合作、躁动者宜用包扎,以免创面再损伤。
(4)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考虑。
需转运后送的患者均应包扎。
气候炎热采用暴露,天气冷采用包扎;成批收容时,如无法供应足够的敷料也可有选择性的选用暴露疗法。
3.包扎疗法清创后,先放一层灭菌吸水纱布或其它生物敷料,外加脱脂纱布多层(厚度约2~3cm)均匀加压包扎。
包扎的范围宜超出创周5cm。
早期污染不重的浅2度烧伤,如无感染征象,可争取一次包扎愈合;深度烧伤一般应在2天左右更换敷料。
4.暴露疗法要求暴露环境清洁、温暖、干燥,室温30~32℃,相对湿度40%,接触创面用品应灭菌。
通常会在48小时后形成干痂。
痂壳形成后要勤翻身,防止长期受压。
有痂下感染时,应及时引流,实施暴露疗法的早期,也可涂收敛性较强的中草药制剂,促进创面干燥成痂。
也可涂部磺胺嘧啶银霜剂、碘伏等外用抗菌药物。
烫伤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通常由热液体、蒸汽、热气或其他热源引起。
烫伤的处理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针对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 首先,对烫伤部位进行冷却。
在受伤者受到烫伤后,立即将受伤部位放置在凉水中,或者使用冰块敷在受伤部位上,持续15-20分钟。
冷却的目的是减轻受伤部位的疼痛,减缓热量的传播,防止伤势加重。
2. 紧接着,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
用肥皂和清水轻轻清洗受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或者医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伤口感染,减少炎症和水泡的形成。
3. 接下来,覆盖伤口。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无纺布进行包扎,避免使用棉花或者纱布,以免纤维残留在伤口上。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防止细菌感染,减少疼痛和水泡的形成。
4. 紧接着,给受伤者服用止痛药。
如果痛苦难忍,可以给受伤者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是要注意,不要给儿童或者过敏者服用止痛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 最后,送医院就诊。
对于严重的烫伤,或者伤口面积较大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伤情给予适当的处理,包括烧伤膏的涂抹、伤口的缝合等。
总之,对于烫伤的应急处理,冷却、消毒、包扎、止痛和就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希望大家在面对烫伤的情况时,能够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有效的急救,减轻受伤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烫伤的发生,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的发生。
烧伤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摘要: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等所引起的极为复杂的外伤性疾病,以热力烧伤最常见。
如果烧伤病员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入院后加以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就能大大减轻病员的痛苦,提高生存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烧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烧伤作为一种突发的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生活事件,是最痛苦的损伤之一,尤其是严重损伤,若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发生休克而导致死亡,所以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及适当的护理。
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烧伤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1 烧伤患者的现场急救1.1 迅速脱离致伤因素如果置身于火焰中,首先要脱离火源。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将着火的衣服脱下。
来不及脱衣服时,可就地卧倒翻滚,也可用水浇淋,千万不要大声呼喊、来回奔跑和试图用手将火扑灭,以免加重烧伤的面积和深度。
1.2 抢救患者生命去除致伤因素后,首先要配合医生处理窒息,心跳骤停、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危急情况,抢救患者的生命。
对头颈部烧伤或怀疑有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应备好氧气和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及时协助医生做好气管切开术。
1.3 预防休克发生由于烧伤会使体液大量渗出,伤后应尽快补充液体,口渴的清醒患者可口服烧伤饮料,尽量避免饮用白开水,因其含有电解质过少,大量摄入会使患者体液的晶体渗透压降低。
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必须马上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按医嘱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和右旋糖苷。
1.4 保护烧伤创面根据烧伤创面的大小,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裹创面,避免污染和损伤。
轻度烧伤的患者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红、肿、疼痛,可用自来水反复自然冲洗,以减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疼痛感,减少渗出和水肿。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要尽快脱掉包裹烧伤部位的衣物,一定不可强行撕脱,以免造成局部创面进一步损害。
小孩烫伤植皮的流程如下:
1. 术前准备:供皮区要按术前常规进行备皮,小儿可不必剃毛,受皮区如为肉芽创面,术前数天勤换药,以抗生素溶液湿敷,使脓液减少,创面不可有溶血性链球菌存在,对大面积烧伤焦痂切除者要准备足够血液。
2. 填写手术同意书。
3. 将全身清洗干净预备取皮处以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干净必要时取皮区会先剃净毛发。
4. 如手术行全身或半身麻醉者晚上9时需行灌肠。
5. 晚上12点后禁食水(行局部麻醉者依医嘱可进食)。
6. 勤加练习护理人员教导您的深呼吸及咳嗽方法预防手术后肺部合并症。
7. 切痂:切痂手术是将痂皮去除,为植皮创造良好的基底。
对于Ⅲ度烧伤及手与关节等功能部位的深Ⅱ度烧伤,需要进行切痂手术。
这种手术主要适用于深Ⅱ度烧伤。
8. 选择合适的植皮方法:根据烧伤的部位、面积和程度,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植皮方法。
常见的植皮方法有大张中厚层自体皮移植、小片或邮票状自体皮移植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优势。
9. 皮片移植:将处理好的皮片移植到处理好的创面上,并固定好,防止滑动。
10. 术后护理:术后需定期换药、消毒、包扎,观察皮片存活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以上是小孩烫伤植皮的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有所不同。
如果孩子发生烫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烧伤病人创面护理常规【创面护理】1、早期创面(1)烧伤患者入院清创前,如果外周循环充盈不良,应实施液体复苏;如呼吸浅快或有通气障碍,必须改善通气和维持呼吸。
(2)剃除烧伤部位及附近毛发(头发、胡须、腋毛、阴毛等),手或脚有烧伤者应剪短指(趾)甲。
(3)用肥皂水及清水将创面周围皮肤洗净;对于陷入创面的砂屑、煤渣等,轻轻移除;面部皮内异物,应在清创时尽量除去,以免将来遗留难以清除的痕迹。
(4)Ⅰ度创面应保持清洁;浅Ⅱ度创面应尽量保留未游离的泡皮;Ⅲ度和深Ⅱ度创面的水泡和腐皮应及时、全部清除,以防感染。
(5)清创顺序为头部→四肢→前胸腹→背部→会阴。
(6)清创时注意保暖,室温宜保持在28~30℃;严密监护生命体征,计出入量,如有变化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征象。
2、烧伤清创术【概述】外科清创术的定义是清除创面上的污染物、异物或创面坏死、受伤组织。
传统清创术要求在麻醉状态下充分刷洗创面,清除污物,彻底清除创面上的水疱,创面细菌培养尽可能达到阴性。
近年来,为了避免重度烧伤病员因清创术打击,加重休克期病情,主张采用简单清创术,以下简称为清创术。
【适应证】1.所有轻度或小面积烧伤患者在没有其他合并症或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原则上第一就诊医疗单位应立即或尽快进行清创术。
2.重度烧伤患者,只要入院后液体复苏及时,患者无休克发生,应尽早进行清创术。
3.重度烧伤患者,休克存在,但液体复苏后,休克明显好转,可行受压部位及污染严重部位的部分清创术,待次日休克平稳后再行全身清创术。
【操作方法】1.清创前15-30 分钟肌肉注射哌替啶(成人100mg/次,小儿、老年人、颅脑伤或呼吸道烧伤者忌用),特重烧伤不变肌肉注射者可采用静脉缓滴。
2.清创术应在清创室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28-32℃。
3.医务人员穿一次性隔离衣,接触创面物品均应灭菌。
清创前将手术过程中的用物备齐,部分先用物品要先置于清创包里。
4.清创床上铺上一次性塑料布后,确定冲洗后排污水通畅流入污物桶,注意清创后及时清理污物及病房地面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烫伤的应急处置流程
患者烫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患者烫伤的应急处理流程,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烫伤患者。
步骤一:确保安全
1. 首先,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本身的安全,避免进一步受伤或损害。
步骤二:冷却烫伤部位
1. 将患者烫伤的部位立即置于凉水中浸泡,冷却烫伤处至少15至20分钟。
2. 使用自来水而不是冰水,以避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皮肤。
步骤三:去除烧烫物
1. 当患者的伤口已经冷却后,小心地通过轻轻地刮去烧烫物,
但不要强行拽掉。
使用干净的剪刀修剪附着在患者皮肤上的燃烧物,但避免刺激患者伤口。
步骤四:保护伤口
1. 使用干净的非粘性敷料(如乳胶膜或保鲜膜)覆盖患者伤口,以避免感染。
2. 注意不要用棉球或棉签控制伤口。
步骤五:求医求助
1. 对于严重的烫伤,尤其是二度烫伤或更高程度的烫伤,请及
时向医院的急救中心求助。
2. 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继续保持伤口清洁和覆盖。
结论
患者烫伤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确保安全、冷却烫伤部位、去除
烧烫物、保护伤口和求医求助。
本流程旨在引导医务人员在烫伤事
件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以提供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
幼儿烫伤保育员的正确操作流程
一、初步处理
1.迅速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
(1)确保水温适中,不要过冷
(2)让幼儿保持安静
2.轻轻擦干烫伤部位
(1)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2)不要挤压或揉擦烫伤部位
二、遮盖保护
1.利用干净纱布或衣物遮盖烫伤部位
(1)避免直接接触烫伤部位
(2)不要用棉花等会掉毛的物品
2.不使用任何药膏或药物
(1)避免破坏烫伤部位
(2)不要给幼儿涂抹任何药物
三、及时就医
1.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及时送医院就诊(1)保持幼儿平静并尽快送医
(2)带上烫伤部位的保护物品和记录烫伤经过2.在送医路上继续保护烫伤部位
(1)避免热风或阳光直射
(2)不要让烫伤部位受到挤压或摩擦。
烧伤创面操作评价标准
烧伤创面操作流程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放置有序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
↓
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遮挡病人,移开床旁桌椅,松开床尾盖被
↓
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肿胀、感觉等情况
↓
.剃除烧伤创面周围的毛发,大面积烧伤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渗透
的烧伤棉垫
↓
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分泌物,在外耳道入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定时更换;耳周部位烧伤用无菌纱布铺垫。
保持口腔清洁,早期湿棉签湿润口腔黏膜,拭去脱落的黏膜组织。
能进流食进食后应保持口腔创面清
↓
.眼部分泌物较多者,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分泌物,白天用眼药水滴眼,晚间用眼药膏涂在眼部;眼睑闭合不全者,用无菌油纱布覆盖以保护眼球
↓
会阴部烧伤行暴露疗法,剃净阴毛清创后,留置尿管,每日会阴擦洗;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女性患者用油纱布隔开阴唇,男性患者兜起阴囊;排便时避免污染创面,便后冲洗消毒创面
后再涂药
↓
指(趾)烧伤:指(趾)与指(趾)之间用油纱布分开包扎,观察甲床的颜色、温度、敷料
包扎松紧,注意抬高患肢促进循环减少疼痛
↓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
物品分类放置,洗手
终末处置:体温表用1:99 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目的:保持烧伤创面局部清洁,避免创面受压加深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疤痕增生。
注意事项:
1.使用吸水性、透气性敷料进行包扎且松紧度适宜。
2.烦躁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变换体位,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
4. 半暴露疗法应尽量避免敷料移动,暴露创面不宜覆盖敷料或被单
供皮区皮肤护理操作评价标准
供皮区皮肤护理操作流程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放置有序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
↓
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遮挡病人,移开床旁桌椅,松开床尾盖被
↓
伤口加压包扎时,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肿胀、
感觉等情况
↓
观察伤口敷料固定和渗出情况,有渗液或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
↓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
物品分类放置,洗手
终末处置:体温表用1:99 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目的:保持供皮区局部清洁,避免创面受压加深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疤痕增生。
注意事项:
1.在愈合期应注意制动,卧床休息,避免供皮区敷料受到污染。
2.加压包扎供皮区时,松紧度适宜;避免供皮区受到机械性刺激。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放置有序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核对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
↓
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屏风遮挡病人,移开床旁桌椅,松开床尾盖被
↓
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肿胀、感觉等情况
↓
.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无异味↓
使用烤灯照射时,烤灯的功率、距离适宜,防止烫伤↓
. 监测皮瓣温度并,并与健侧做对照,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使用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期间,观察局部血供,有无出血倾向↓
.患肢制动,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压疮和手术后并发症↓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
物品分类放置,洗手
终末处置:体温表用1:99 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目的:保持烧伤植皮区局部清洁,观察植皮区域血运,避免缺血坏死,保证植皮区皮片、皮瓣成活愈合。
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2.避免强光下观察皮瓣情况。
3.避免患肢在制动期间牵拉皮瓣或皮管。
4.植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
5.植皮区皮肤成活后创面完全愈合,应立即佩戴弹力套持续压迫6个月,预防创面出现瘢
痕增生。
6.植皮区皮肤瘙痒,切记用手抓,以免破溃出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