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校级示范课1:《阿长与山海经》

  • 格式:doc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阿长与《山海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2.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回顾)、《朝花夕拾》及《山海经》: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示题为《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说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书中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双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在儿时的“我”看来,那是“念念不忘,最为心爱的宝书”)

(三)整体感知

浏览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 2):简介阿长的身份,大家对她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

第二部分(3 - 29):回忆“我”与长妈妈交往的八件事;

第三部分(30 - 31):补充长妈妈的身世,表达“我”对她的祝愿和怀念。

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 “长妈妈”的称呼是怎么得来的?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

她不姓“长”;她长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她的身高;先前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工被称为“阿长”,真“阿长”回去后,她来顶替了,人们就用原来对别人的称呼称她为“阿长”。从这些可以看出她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

(1)对她的称呼的由来;(2)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3)她的睡相;(4)元旦的古怪仪式;

(5)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6)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7)她谋害“我”的隐鼠;

(8)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重点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58页“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阅读课文后,知道文章围绕阿长写了七件事。其中为“我”买《山海经》写得最详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想得到《山海经》?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2)”我”为什么无法得到《山海经》?

A. 在”我”渴慕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叔祖找不到;

B.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C.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的时候。

(3)当我收到《山海经》时,有什么反应?怎么理解这种反应?

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书名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我们可以想象幼小的鲁迅此时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二、合作探究

1.“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从憎恶——讨厌——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完全消失——新的敬意——怀念。

2.“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起线索作用。

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三、写作特点

1.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长妈妈之得名的原因。3段大部分是记叙,最后写夏天的睡觉时则运用了描写,描写长妈妈的睡觉,文中大量运用了语言描写。 26段发表议论,议论对长妈妈的看法;

31段是抒情,抒发对长妈妈的怀念。

2.“欲扬先抑”的写法

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四、总结全文。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五、作业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六、教后反思

无需赘言,《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

这一点我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都有所注意,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了自己一贯风趣和表达准确的优势,将“我”儿时的心态和视角以及写作时的观照讲解得比较形象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