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009年9月2日

摘要:本文将从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山城建设符合山城文化的宜居城市。本文将主要从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历史必然性、融合应遵循的特点及对演绎山城文化的宜居城市建设构想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山城文化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我国居民点迎来了其新时代——“城郭沟池以为固”[1]的时代,我国早期城市便逐步产生了。可以说,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一个土耳其的诗人曾这样形容过“城市”,他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怎样的城市才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不断积累留存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市,还是不断现代化更新的城市。毫无疑问,多数人的回答必是在保有历史记忆中不断更新的城市。这是一个理想状态,至少对于高速现代化革新的中国城市而言。看看改革开放后的神州大地,各大城市不约而同的拆除“破旧”的房子,修建起钢筋水泥土的模板房,“千城一面”由此得来。而重庆也难免俗,在借三峡开发东风之际,努力打造西南国际大都会,站在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你很容易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其街景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大致相同。城市样板化、同质化越来越明显,我们不用在努力记忆居住城市的模样,因为不管在哪,它都是一样的。当然,造成这一局面是有历史背景的。为尽快改变长期贫穷落后的困境,我们的决策者不得不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两个命题中做出选择,我们以牺牲前者而成全后者。但在重庆直辖10年其GDP年均增速为10.21%[2]、城市地方性文化也快消失殆尽之际,在对旧城改造、打造两江新区之时,不管是地方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不得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重新理性地思考重庆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问题,它们是否一定对立?是否已适时在冲突中取得融合?又该如何融合才能把“314”总体部署落到实处?

一、城市文化在与城市建设的冲突中融合的历史必然性

有社会学家指出,其实宜居城市并不只是意味着提供一系列如街道、高楼、照明、市内公共交通、通讯以及学校、医院、法院和警察局等各种市政设施,更确切地说,宜居城市更应该是精神的寄托物,某种习俗与传统的载体,它深入到那些使其得以形成的人们的生命进程之中。我们可以想象,能系留重庆人情感的东西是什么?也许是一块块磨得圆滑的石头台阶、一棵棵石壁上黄桷树、一段段江滨的鹅卵石滩,更难得的是一段城墙等等,触景可生情的城市情结会带给一个城市无穷的精神活力,会让重庆人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从根本上

应该是融合的。在我们对其对立性建设几十年后,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已经到了融合回归的历史阶段性时刻。而在中央拨款4万亿刺激经济之际,重庆更应珍惜此重要机会重现山城文化建设风貌。

(一)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规律

在大家的惯性认识里,普遍发达国家都是极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且对此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复苏发展时期,人们顾不上、也认识不到文化历史保护问题。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建筑改善了,环境却恶化了。推土机随意改变着城镇的面貌,若干文物建筑可能被保存,但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欧洲人开始对过去这一阶段所走的道路进行反思[3],日本在直下而上的民意推动下出台了《文化财保存法》促使日本的城市文化保护走上了法制化道路[4],英国成立了“英格兰遗产”组织专门负责对全国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登记和保护[5]。在几十年对历史文化破坏性的城市建设中,这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现代化进程终于从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对立到融合的道路上。可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发展规律。直辖后的重庆对商业城市的理解与演绎方面是相当纯熟的,曾经万家灯火的长江码头,现在已成功脱胎为霓虹闪烁的西南大都会。但与其他城市一样,重庆的城市发展也是以牺牲山城独有的文化特性为代价的。吊脚楼建筑群、古城墙的所剩无几[6],跳伞塔、巴曼子将军坟等文物遗迹的破败不堪。生态环境破坏了可以人为调节,但历史遗迹破坏了就再也无法复原,正如陈丹青所说“问题已不是如何抉择,而是没有抉择的余地和余裕”,重庆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已经到了我们无法抉择的城市进程发展阶段。

(二)市民对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再认识

历经了抗日外损、内战内耗,中国人民过了太久的贫穷落后日子,大家都渴望从一家几口十平米的房子搬入三室二厅的宽房子。可以说中国快节奏样板化的都市建设是绝大部分民众同意并参与其间的。牺牲历史文化进行城市建设理由虽然是正当的,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当过去熟悉的东西一下子都消失后,人们又为之大惊失色。例如,巴西在20世纪60年代初建造了一个全新的首都——巴西利亚,当时的设计及规划在世界上获得很高的评价。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到了1 9 8 0 年代实行双休制度以后,问题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即一到周末,人们就迫不及待纷纷离开这座新城,回到里约热内卢,从而留下一座空城,同时新城还引发一些治安及城市管理问题。当时巴西媒体报道说:巴西利亚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回家去了!这则故事说明人类一种怀

旧的情结,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其中包含着不断与先人进行对话、沟通的欲望与冲突,这就是精神家园的“回家”意念[7]。而且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降低这些住户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在欧洲的这些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居当中仍然住着居民,他们的内部设施是完全可以现代化的,只需要保护房屋的外貌和立面。因此,在迁入新居后,城市居民必将重新对城市这个“家”进行定义,必将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

当大多数的重庆人民受惠于重庆直辖的快速发展,住进了小区高层阁子间后,一本《失踪的上清寺》引起了重庆市民寻找重庆以及对山城价值的挖掘。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所以这是现代化过程中更为重要的内容。在市民已经对“城市”有了再认识时,重庆已经到了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民意需求时刻。

(三)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无形及有形价值

正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所说:“这些建筑绝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曾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们的子孙。…,我们只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可以说,城市文化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而如果善加利用,还可转化为巨大的有形价值。如意大利维罗那始建于罗马帝国时代的古斗兽场,1913年开始用作露天歌剧院;巴拉比埃宫殿于1980年并始改建为会议中心;奥地利维也纳的老皇宫被用作国家图书馆,晚上举行小规模的音乐会;德国纽伦堡的护城河内,安排为居民休息的绿色下沉空间,与地铁、地下过街道相连,一年一度的啤酒节也在这里举行。更多的古建筑被改建为博物馆,如维罗那的古城堡博物馆、维琴察的建筑博物馆、巴拉蒂奥展览馆等。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往往在古老的建筑内办公[8]。而商业和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又使得这些地方游客如织,巨大的旅游效益由此产生。因此,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并不是我们惯常考虑的对立不可调和,其恰当的融合必将取得双赢的局面。

很多人都说重庆是个“文化沙漠”,其实是对重庆的误读,其实重庆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用文化包装自己。3000年前重庆已有人类居住,巴渝文化在此诞生,同时重庆有“开九门闭八门”的古城墙格局、反映重庆人坚毅不拔的吊脚楼建筑群…这些都为重庆的山城独特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唯有此两者的融合,当游客来重庆的时候,他们才会看到一个属于重庆风貌的城市,而不是上海、香港在重庆的翻版,而这同时也能成为重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在城市规划中再现城市文化的应遵循的三个特点

(一)旧城保护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旧城保护的完整性即指在旧城改造时尽量保持旧城原貌,同时再修葺配套设施或重建时应保持与周围环境、建筑的颜色、风格、文化的协调一致。重庆集中了历史古迹与历史街区的当属渝中区,现渝中区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来发展,上半城所在的地方以解放碑为中心的重庆最繁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