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名牌战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奥园房地产公司smot战略分析中国奥园是2007年底上市的,是一家中小房地产企业。
比起万科等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来讲,确实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奥园的增长是很有特色的。
奥园总资产在上市前的82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32亿元,净资产从上市前的5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60亿元。
短短四年时间企业的营业额得到很大提高,这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
其原因就在于奥园制定了有力于自己的一系列smot战略计划。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战略规划,遵循良性的发展规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奥园也不例外。
奥园房地公司认为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有三方面最为重要,环境、资金、人才、品牌。
可以说环境是依托,资金是根本,人才是保障,品牌是提升。
最近一段时间受到欧债的危机,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整个地产行业和香港上市的所有内房股,已经跌到近一、二年的最低水平,很多地产公司的市盈率才一点几,不到二,大家明显感觉到地产行业是被低估的,大家都知道,地产行业跟政治是紧紧相关的,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它是不可分割的,跟整个控制物价,社会安定是有关的,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并不是纯粹的经济规律在里面。
这些都考验地产商的战略眼光、转型时期的产品需求,还有产品的打造。
之所以卖到这么贵,一定有价值含量,没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现在的消费者都是很理性的。
奥园指出,第一点是我国国情,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多元化地产战略投资布局。
中国的国情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地产行业做的是本土经济,一定要深刻的了解本土的国情。
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对中国经济的准确把脉,使得战略布局准确,在目前的欧债危机和金融环境下,奥园的资金是很稳健的。
这样的调控,奥园的资金是很从容的,我们的步伐不要太冒进,要做百年的企业,要保持从容的心态,什么样的调控都不怕,现在已经做到了。
奥园强调,资源类城市将成为地产成长的掘金点。
以前都盯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例如太原、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我们到太原的时候,曾经找到一个项目,当时就放弃了,后来被星河湾拿到了,他们在太原做的相当成功,一个盘销售收入就过了40亿元,因为了解到市场,如果只是到太原和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去看,感觉是不好的,因为太原有污染,到处都是煤烟,谁会来这样的城市,但是大家不要忘记这是资源类的城市,整个民间的富裕度很强的,恰恰缺大地产商进去运营,哪个地产商先去先投资,就喝上了头啖汤,2008年考察的时候,并没有大的地产商,也没有好的楼盘。
摘要片仔癀是中国绝密级的传统良药,每年为中国创造很多外汇。
药效神奇,不仅治疗跌打损伤,而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治疗肝病也有奇效。
因此,对片仔癀及其公司的学术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漳州三宝之一“片仔癀”的来历,然后对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片仔癀公司)做了一个简介。
接下来,对片仔癀公司身处的宏观环境做了PEST分析,又对片仔癀公司本身做了SWOT分析。
基于这两个分析,下文提出了一些全球化的国际营销战略。
这些全球化国际营销战略包括国际产品管理、国际传播及网络营销、国际分销和国际市场定价这四方面。
关键词:片仔癀;PEST分析;SWOT分析;全球化;国际营销战略AbstractPien Tze Huang is the top secret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a which earns a lot of foreign exchange every year.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marvelous. The medicine can not only treat traumatic injuries but also can inhibit cancer cells from growing and cure liver disease. 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to make a research about Pien Tze Huang and its company--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Pien Tze Huang, one of “three treasures in Zhangzhou City”. Then this paper makes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shorted as Pien Tze Huang company in below text). I make PES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about the company. Based on these two analysis, I come up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globalization which include four aspects: international produc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ing.Key words:Pien Tze Huang; PEST analysis; SWOT analysis;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片仔癀公司分析及全球化营销战略选择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浩风第一章片仔癀的来历熟悉中国传统医药的人都知道漳州市的名牌中药--片仔癀。
苏宁电器公司竞争战略分析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前言中国家电连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改变着整个中国家电流通领域的格局。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过程中,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迅速发展、脱颖而出,现已经成为了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作为成长于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一个有一定实力的企业。
因此,对苏宁电电器有限公司进行研究,分析其战略,了解其竞争。
方法和手段,可以为其他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在此,将以苏宁为例,通过分析该企业的现有竞争战略及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为其制定新的竞争战略使之能够保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健康长久的发展经营下去。
一、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概况苏宁电器(Su ning Appliance of China)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 (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2009年10月,苏宁电器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拥有900余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米,员工12万名,年销售规模突破1000亿元。
品牌价值455.38亿元,蝉联中国商业连锁第一品牌。
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中国企业500强第54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2010年,苏宁电器与韩国三星电子签署2010年度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年销售冲刺100亿的销售目标。
三星成为继海尔、美的之后携手苏宁电器的又一百亿级战略合作伙伴。
二、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现有竞争战略及其问题(一)、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现有战略。
文晔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发展战略分析第2章文晔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发展环境2.1公司简介文晔公司于1993年成立于台湾,为了扩大公司的销售业务,于2001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有二十二个办事处,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韩国都设有办事处,在亚太地区构成了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已经发展成为颇具实力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所代理的产品线主要来自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等30多条著名的电子元器件品牌。
文晔公司自从成立之初,就树立了远大的服务理念与目标:正如公司网站上所示:"秉持"专业诚信、永续经营"的理念,文晔持续追求卓越表现;不断创造新记录的文晔,自成立之初,以短短六年半时间通过上柜资格,并于次年转上市挂牌,深获市场之认同。
未来,文晔将继续以提供更佳更广的服务,协助客户及厂商提高竞争能力,扮演好最佳电子零组件通路商角色"。
文晔公司在中国大陆有超过1000余家紧密联系和存续良好关系的客户,几乎遍及所有省份。
按照各种应用把客户可以分成智能手机类、高清机顶盒类、白色家电类、智能电表类、汽车电子类、电脑类、工业控制类、通信设备类和代工类等。
智能手机类主要客户有:联想、TCL、金立、龙旗、步步高和希姆通等。
高清机顶盒类客户主要有同洲、全景、银河和创维等。
白色家电类客户主要有:海尔、海信、长虹、创维和TCL等。
智能电表类客户主要有:正华、大华、正泰和威盛等。
汽车电子类主要客户有:上海汽车、泛亚、东风、奇瑞、德科和实业交通等。
电脑类客户主要有:联想、广达和仁宝等。
工业控制类客户主要有:南瑞、南自和四方等。
通信设备类主要有- 华三、星网锐捷、三元达和武汉烽火等。
代工类客户主要有:富士康和英华达等。
为了支持广大的客户群,文晔公司在大陆设有两个销售大区,北中国销售大区总部在上海,负责华东、华北和西部地区,共16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办事处;南中国销售大区总部在深圳,负责华南地区,共6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办事处。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化工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中国石化国际经营策略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market, as large state-owned China Petrochemical Sinopec International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competition, only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strategy to take the correct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both home and abroad markets on a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oil companies to maximize profits.[Key words] Sinope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目录一、前言 (1)二、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分析 (2)(一)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2)(二)中国石化面临的任务 (2)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装置能力 (2)2、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 (3)3、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3)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3)(一)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4)(二)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4)(三)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5)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5)(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5)(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 (6)(三)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6)(四)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6)(五)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 (6)五、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7)(一)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8)(二)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8)(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9)(四)体育营销成就中国石化国际化品牌 (10)六、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 (12)(一)战略目标 (12)(二)战略保障措施 (13)七、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各国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信息经济社会支柱的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迅猛崛起。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索尼品牌在中国大陆区域运用完善合理的营销战略——产品战略,价格战略,促销战略和分销战略,抓住中国市场实情,综合策划战略,逐步占领了中国市场并确立了自己的优质品牌形象。
本文首先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为背景,通过分析索尼品牌在中国大陆区域的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其对我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启示。
【关键词】促销价格营销组合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conomy, the scale of information economy become larger, 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rise sharply in the whole world as a foundation. E-information, as a new industry, take a more important possession increasingly. SONY, which brand has occupied the market in China gradually and set up its good brand figure by using perfect and reasonable marketing tactics such as products strategy ,price strategy ,sales promotion strategy and sales distribution strategy to catch the real situation of Chinese market and to scheme a synthetic strateg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uccession how SONY make such good marketing and sales in Chinese main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E-information industry, we can shade a light on how to develop it.【Key words】Promotion;Price;Marketing Mix目录1 引言 (4)1.1写作思路 (4)1.2文献综述 (4)2 索尼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4)2.1公司概况 (4)2.2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5)3 索尼品牌入驻中国市场的障碍分析 (5)3.1国际竞争对手加入 (5)3.2中国二线品牌的冲击 (6)3.3索尼内部劣势 (7)4 索尼在中国大陆的营销战略 (7)4.1 产品策略 (8)4.2价格策略 (11)4.3促销策略 (14)4.4分销策略 (16)5中国电子产品发展品牌战略的启示 (17)5.1高质高价的品牌产品 (18)5.2维系品牌战略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1)索尼品牌在中国大陆区域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1引言1.1写作思路当今,遍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计算、通信与消费电子的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来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信息技术特有的高速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与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
奇瑞有限汽车公司SWOT分析一、奇瑞公司简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注册资本39.8亿元。
公司以打造“国际名牌”为战略目标,经过十五年的创新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以及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公司已在国内建有芜湖、大连、开封和鄂尔多斯四大生产基地,在海外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16个工厂,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90万台发动机及4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公司建立了A00、A0、A、B、SUV五大乘用车产品平台,拥有奇瑞、瑞麒、威麟和开瑞等四大品牌,上市产品包括十三大系列二十六款车型。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德国莱茵公司ISO/TS1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奇瑞汽车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带动了品牌形象和价值的提升。
2006年,“奇瑞”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100强”;2010年,奇瑞公司连续第5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2010年,奇瑞继2007年后再次入围罗兰贝格公司发布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公司TOP10”;2011年,奇瑞汽车首次跻身胡润中国品牌榜100强。
(一)优势strength1. 2006 年奇瑞汽车公司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2007 年先后与美国量子等企业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开启中国汽车工业中国交通运输市场行业跨国合作的新时代。
2008 年出口整车13. 5 万辆,连续6 年稳居中国第一。
2. 奇瑞实际上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有政府的支持。
其领导人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使企业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长各种不同目标,并有成型的企业制度安排去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3. 奇瑞积极实施“大国际”战略,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向全球70 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已建或正在建的海外工厂达到15 个,深度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课程设计题目伊利公司战略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7 年 1 月 6 日目录一、战略使命和战略目标21.1 战略使命21.2战略目标2二、基本任务2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3.1 PEST分析2<一>政策环境2<二>经济环境3<三>社会环境3<四>、技术环境43.2 O/T分析4<一>机会4<二>威胁43.3 波特五力分析5四、竞争态势矩阵8五、外部因素评价矩阵8六、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及企业内部优势及弱点;8七、内部因素<IFE>矩阵;10八、职能层战略101>区域一战略——产品开发战略113>区域三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11九、国际化战略13十、年度目标和经营政策;14十一、战略实施过程中控制与评价方法;14十二、答辩15一、战略使命和战略目标1.1 战略使命经营主线:伊利集团旨在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主要生产高质量的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等产品.经营目的:企业长期生存的基础下,站稳脚跟为基本目的,保持盈利和企业旺盛的生命力.获得足够的利润,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以实现公司的其他目标.管理哲学:推行"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业文化公共形象:认为社会是伊利生存发展的平台,注重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注重公益活动.使命类型:发展自身.伊利市场竞争观是"直面竞争"是活力,"领先一步"是法宝,"共同成长"是主题1.2战略目标目标:2020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五强二、基本任务1.汇集全球顶级资源,打造全球最优品质;2."全球织网",构筑国际化乳业品牌;3.推进自主创新,推进乳业"互联网+";4.承担领军企业责任,大力开展奶源建设.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3.1PEST分析<一>政策环境<1>国家进一步加强对乳品行业的监管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国内监管部门对乳制品行业进行严厉整顿,同时为加强监管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保障乳制品安全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国产乳制品质量大幅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增强,市场逐步回暖,全行业呈现出生产规模扩大,产销保持较快增长的局面.《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布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由全社会广泛参与,实现政府对企业诚信等相关信息的共享,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企业诚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诚信的有效落实.<2>公布乳制品审查细则2010年11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相应的检测设备.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生产企业的自行检验项目64项,其中明确规定对三聚氰胺一项要进行检验.<3>政府加强对乳业的支持,促进乳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奶业作为重点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奶业的发展不仅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而且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重大措施.<二>经济环境<1>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使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乳品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每日消费的必需品,对乳品的需求将稳健增长.<2>由于标准化奶牛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造成国际奶粉价格持续下降.目前,大洋洲、欧洲和美国的奶粉价格比国内的成本价格还要低,这就造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强大冲击.由于价格低廉,国内一些乳品和食品企业减少了国产奶粉的使用,转而加大了国外原料粉的采购量.这就造成处在乳品行业上游的鲜奶和中间环节的原料奶粉难以出售.<3>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乳品消费城乡结构不断完善,乳制品消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受成本价格上涨和多种因素影响,乳品行业整体小幅度提价.<三>社会环境<1>社会舆论近来对乳业关注大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对社会影响颇大,导致消费者对乳业市场的动摇和怀疑,公众对乳品行业失去信心,同时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媒体的大力关注.(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加速乳业的发展.(3)近来一系列有关乳制品质量的事件,加强了对乳制品行业的规范.<四>、技术环境<1>原料奶、乳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原料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保洁等问题.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2)企业规模小、设备制造技术落后.我国奶业技术自主创先不足,很多关键技术大量依赖进口.目前,乳品机械进口量占到50%,国内乳品机械三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尤其是通用关键机械上,离心机及乳品分离机械与国外差距大,品种少,性能差.(3)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乳品品种少.目前,我国乳品虽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在风味、品质、品种上差距比较大.我国乳品品种少,乳品产量中奶粉产量占70%,奶油的产量很小.液体奶消费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产量也很小.而干酪这样的产品在国外都属大宗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4>奶业整体面临转型升级我国奶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成本不断攀升、牛奶质量偏低、乳制品结构失衡、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引导奶业发展方向的指标体系,判断、衡量、规范和提升奶业发展的内在质量,推动奶业整体转型升级.3.2 O/T分析<一>机会<1>在争纷不断的乳液环境中,机构投资者依然看好伊利的发展前景乳液市场监管力度加大,规范的市场更有利于发展;<2>乳业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行业洗牌加快进行;<3>有着充足的奶源,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融资渠道,伊利有着强大的实力来抢占资源优势.<二>威胁<1>竞争对手的威胁在国内,除了发展迅速的蒙牛以外,光明和三元等乳业也稳步发展,共同瓜分一块肥肉.同时国际乳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乳品市场,推动了国内乳品行业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并且因外资、中外合资乳品企业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而形成的巨大税收减免大大降低了该类企业的纳税支出,使其能够具有更巨大的税收减免资金用于加大在促销、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入,从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市场风险国内乳品行业的多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导致乳品企业的营业费用不断上涨,原料成本上升,乳制品主流产品利润率降低,行业平均利润日趋微薄.对伊利的主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3.3 波特五力分析<1>潜在的进入者中国乳品加工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所以品牌效应将成为争夺的焦点.消费者一旦形成了品牌忠诚将很难改变,树立新的品牌.随着国内几个大型乳品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大企业的名牌产品有着强烈的偏好.国家对相关企业的干预较少,造成了潜在的进入者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行业中.随着乳制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及媒体的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品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消费者对卫生质量、包装档次的要求日益提高.潜在进入者要具备安全生产及品质控制的能力.从乳制品生产的辅助原料,分离,杀菌,冷处理,均质浓缩,喷雾,发酵,包装及乳制品清理与消毒等要专门设备,并且需要化验室等检测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自1990年以来,国内乳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行业产值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5%以上.更为诱人的是国人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偏低,仅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乳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按目前的乳品消费收入弹性粗略计算,则在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乳业能够继续保持以每年14.5%左右的速度成长.乳业市场由于进入壁垒低,已有成熟销售渠道的众多的饮料巨头鉴于可观的利润,相继进入乳品市场,国内纯净水巨头娃哈哈、果汁巨头汇源以及新希望集团等先后投入巨资进入乳业,使得已经有1500多家生产商的乳品市场更加拥挤. 新希望2002斥资5000万元入主**华西乳业.迄今为止,已有**、**、**、**、**、**、**、**等地的9家乳品企业表示愿意合作,并有3家企业签定了意向协议书.面对这么有利润空间的市场,商家自然是垂涎三尺,已经跨行入主乳业的还有**娃哈哈集团,**新华百货公司,**希望集团等,而且跨行进入的品牌一般都是在食品行业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在品牌认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乳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2>替代者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食大豆,饮豆浆,风靡一时,尤其是对都将暂没有加,称之为"绿色牛乳".虽然牛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的生物活化物质等功能,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具备长期消费乳制品的经济能力,这使得豆制品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与牛乳相比,我们大豆原料充足,成本低廉,动植物蛋白互补作用营养全面,不含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发胖,没有乳糖,适合中国人.况且豆浆、豆粉等豆制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转换成本很低,这使得作为乳制品替代品的豆制品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愈发严重的产品安全问题也催生了豆制品的发展,同样还有人工合成的有机食物,由于社会提倡环保而人们的自我保护和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在低价格市场中,人们呈现出对豆制品的需求,在高消费市场,人们的眼光也在逐步从乳制品中转移到有机食品上.<3>供应商中国乳制品鲜奶的日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企业鲜奶日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由于奶源不足,许多企业生产线面临闲置,导致奶源竞争十分激烈.随着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乳制品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乳制品行业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前途.企业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因此,现代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为了达到规模经济,纷纷额建立自己的奶牛基地以保证奶源.奶源问题已经不是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是消费市场的争夺问题.乳品企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奶源的竞争过渡到现在的消费市场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弱点;另一方面,由于奶源是同质的,这也决定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我们知道,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跟上游产业的盈利能力成正比的.在现有力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乳制品市场竞争是激烈的,行业寡头利用价格联盟来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使价格一降再降,这使得乳品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这再次验证了我国乳制品行业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比较低的.我国现在主要的包装主要是来自国际厂商,国际纸业及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无菌包装市场的九成以上份额,一度被国内企业指为垄断.利乐公司凭借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客户牢牢占据了常温奶包装市场.由于国内无菌包装技术的落后,我国企业的包装绝大部分只能靠国外厂商的供给,因此,包装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下图是2004年我国乳业市场的包装形态分析.本年度无菌枕、无菌砖的比例有所下降,复合膜的比例上升较大,其他包装形态的比例变化不大.同时在2004年还出现了新增的形态:爱多林新鲜壶、塑料桶、利乐罐、多角包等,其中新鲜壶、塑料桶在部分市场表现良好.<4>顾客乳业产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分散的消费者,他们一般不会集中购买.由于缺乏相应的乳品技术知识,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观念的消费者对于价格、口感、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相对对价格比较敏感,讨价还价能力低,由充足的选择余地,所以乳品生产商应针对消费者的不同特点,开发适应于各个阶层的乳品,选择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模.由于受消费习惯、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乳制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大中城市居民,而农村的消费市场上为培育起来,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占社会人口比重很少一部分,但是却消费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产品,但是随着消费增长的拉动,我国对乳制品的消费将逐步增加,我们通过观察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1. 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年龄结构也有婴儿和老人占主导地位向各年龄段扩展.2.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人对于将康的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在逐步形成,营养成分和口味成为人们消费乳制品的首选因素.3. 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结构度与乳制品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理性的态度是与消费者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的.消费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则消费越理性.在各大中型城市的超市里,各种品牌的乳制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而且也使他吗的买方转换成本在降低.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乳品市场的消费者拥有很强的潜在购买能力,并且消费者在对待乳品消费时更为理性,这使得我国乳制品行业中的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5>同行竞争者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我们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1.全国性乳品企业.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主要有**光明乳业股份**、**伊利实业集团股份**、**蒙牛乳业股份**、三元食品**、**三鹿集团股份**、**完达山乳业股份**、**圣元乳业股份**等.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动格局.2.地方性乳品企业.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主要品牌.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个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3.国际性乳品企业.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为了避免同中国企业直接对抗来争夺奶源,跨国公司选择了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品牌的合作方式,从产业经营中抽出身来,通过合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收购活动简介控制当地奶源,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为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做准备,他们可能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将有价值的品牌买回来,以控制中国的乳品市场. 总体上看,我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全国性大企业竞争激烈,地方性中小企业填补空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种竞争并存的竞争格局.在市场资本的推动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正在蚕食行业利润,数量化扩张空间正在减少,产业已进入阶段性成熟期.目前,我国的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以伊利、蒙牛、光明为代表的乳品企业纷纷进行扩张,乳品市场竞争加剧,虽然按照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来看,伊利已经是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先者,但是它身后的追赶者一直没有停步,而且实力强大.在竞争对手中,蒙牛是伊利最大的威胁,从产品线看,开始蒙牛只是在冰淇淋领域与伊利进行竞争,但现在蒙牛和伊利在酸奶和奶粉等各个领域都有了激烈的冲突,随着两者实力越来越近,竞争日益加剧,从销售额上看, 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是伊利的1/2,2003年接近了2/3,到了2004年,伊利是87.3亿元,蒙牛是72.1亿元,而到了2005年伊利销售额为121亿元,蒙牛仅比伊利少了12亿元.事实表明蒙牛的快速成长给伊利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威胁.与伊利相比,**光明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光明乳业位于全国人均牛奶消费量最高的**,又毗邻江、浙两个牛奶消费市场发达的省份,而这些省市的牛奶消费以巴氏消毒牛奶为主,为光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市场资源;同时,得益于与达能的合作,光明拥有中国最先进的酸奶技术,在高端酸奶领域,光明的优势明显,这也给伊利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面临着激烈竞争的伊利必须采取适合的竞争战略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以获取战略优势.四、竞争态势矩阵五、外部因素评价矩阵1、步骤:<1>在外部分析中得到机会与威胁因素,权重数根据所选因素对整个乳业行业的影响度来确定;<2>评分主要依据该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其中1=很差,2=在平均水平,3=高于平均水平,4=很好;<3>计算加权分数;<4>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求和,得伊利的总分.2、EFE矩阵图如下表3、说明:总体加权分数2.55高于平均的2.5表明,伊利的业务开展相当好,从趋利避害中获得了优势.当然,它还有提升的空间,因为总体加权最高分为 4.0.矩阵评分为1的三项因素说明,伊利应该更多地加强技术管理,打开营销销路,打进高端市场.六、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及企业内部优势及弱点;1.伊利内部优势<s><1>奶源优势.奶源基地是乳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伊利地处中国最大的牛奶输出地一**,天然地拥有优质而丰富的奶源.这一优势很难被其他企业超越.伊利已经建立了呼包、京津唐、东北为主的三大奶源基地.同时开辟了**锡盟、**和**、**、**、**等新的奶源基地.<2>管理优势.伊利采用以技术为依托的精确管理理念,要求把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最为关注的重点,将奶农、牧场、奶站、供应商、加工经销商、服务商等都纳入质量控制系统.伊利在国内率先提出SQS奶站标准管理体系的概念.通过奶站管理精确化、卫生清洁化、收奶器具整齐化、挤奶规范化、标识统一化——"五化"管理,以及用标准化的程序指导奶站进行正确的质量管理.<3>品牌优势.伊利乳业率先抓住了中国人对大草原的美好向往,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号,使大草原的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伊利品牌的发展.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从06年的152.36亿元飚升至07年的167.29亿元,蝉联中国乳业榜首.在伊利眼里品牌战不是空间战,而是持久战,强大的品牌根植于优秀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中,依靠真情的付出渗透到消费者心里.成为奥运会乳品行业独家赞助商后,伊利签约奥运会冠军,搭建起"奥运+冠军"的品牌体系,推出"健康中国"计划并付诸系列实践,奥运会给伊利带来的品牌价值将加速释放.<4>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伊利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均已处于一流水平上的.伊利的设备和生产线都达到了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方面,也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列.<5>设备优势.伊利引进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和德国海西亚公司保鲜奶生产线,德国GEA公司和瑞典利乐公司全自动化无菌罐装生产设备,荷兰GM公司和瑞典阿伐拉法公司的鱼骨式挤奶器等.<6>"政府"营销.伊利深吟"政府"营销之道,在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伊利都做得比较出色.2.伊利内部劣势<W><1>在全球市场,伊利还只是个中小型的"轮船".伊利的产品线已经很长,每天为消费者提供几百种产品,但是和国外的先进公司相比,具有很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所占的比重还太小.潘刚坦言:"竞争力必须加强."<2>超额获利能力有待提高.伊利营业利润率小于行业平均值,净利润增长率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品牌并不代表超额利润,不代表投资价值.新生代的消费品牌中,伊利是其中的佼佼者,存在成为垄断型企业的可能.但是就现阶段而言,乳品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伊利净利润率低于营业收入率,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有待提高.<3>人才相对劣势.在竞争对手蒙牛创业初期,伊利利用自己的根基和财力对蒙牛各个方面进行打压,但却在人才方面显得"无所谓".结果,蒙牛中层以上管理者及生产一线的主要核心骨干几乎都是伊利过来的.只要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蒙牛就一定重用.而伊利为了节省成本,一线用的几乎全是临时工.而且,只要是蒙牛过来的员工一律不要.在员工薪酬上,伊利也略低.同时,伊利的队伍比较年轻化,在经验上略低于蒙牛.但伊利集团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来弥补,率先在行业内实行了管理和技术双轨晋升制度,并成立"伊利商学院",提高伊利中高层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提高业务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伊利的努力下,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伊利员工因此拥有了一个全员学习的环境.。
《战略管理》课程论文题目“海尔”战略分析1 引言1.1“海尔”简单介绍“真诚到永远”——海尔,这是海尔的形象宣言,也是海尔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的一句话。
它于1984在中国青岛创立,经过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02年以来,“海尔”价值连续9 855.26亿元年以来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名单,50中国有5家企业上榜,海尔集团排名第28位,是唯一上榜家电品牌。
它发展的脚步一直在不断前进,从开始只单干“冰箱”一个产品,到走“多元化”战略,先是进入其他不同的家电行业,再到进入甚至完全陌生的金融和医药行业,近几年更是走“国际化”道路,再到现在的“全球品牌化”道路。
如今的“海尔”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 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
但是由现状看来“海尔”的发展的脚步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在很多方面都遇到了瓶颈。
例如:它打开国外市场的路十分艰辛,因为很难让国外人建立起对“海尔”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而且它的技术在更具有竞争性的国际市场几乎没有优势可言。
所以它在国外的销售业绩不是很理想。
如今偌大的一个“海尔”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走下去呢?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1一般宏观环境对于宏观环境,基于“PEST”进行分析1)政治和法律因素:国内:对于“海尔”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是很多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对于产品的研发的征收增值税时的税率优惠和对于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等这一系列扶持的政策。
但是在法律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对此的相关法规不完善,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所以市场动荡,存在很多不规则的方面,如此的市场环境会影响“海尔”的稳步发展;二是对专利保护方面,虽有相关的立法,但是实施的效果却很差,因而产品很多被盗版和进行复制,也就是当下很流行的“山寨版”这一说,这对“海尔”来说就意味着很大的一笔损失。
苏宁电器企业战略分析与规划学院:管理学院班级:工商管理07-1指导教师:郝婷一、企业概述 (3)二、战略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1)政治法律环境 (3)2)经济环境 (4)3)科技环境 (4)4)社会文化环境 (5)5)自然环境 (5)2.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6)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6)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6)3)替代品的压力 (7)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7)5)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8)3.企业自身条件 (8)1)企业资源 (9)2)经验曲线法分析 (9)3)价值链分析 (10)4)企业核心竞争力 (10)三、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 (11)劣势(Weakness) (12)机会(Opportunity) (12)威胁(Threat) (13)四、战略规划 (13)1.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 (13)2.企业总体战略——发展型战略 (14)3.企业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14)五、战略实施 (15)1.职能战略 (15)1)市场营销战略 (15)2)产品服务战略 (15)3)人力资源战略 (16)2.苏宁组织结构——超事业部制 (16)3.企业文化 (17)六、战略控制 (17)七、小组成员分工及评价 (20)一、企业概述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苏是江苏的简称,宁是南京的简称),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截至2009年,苏宁电器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拥有1000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米,员工12万名,年销售规模突破1000亿元。
品牌价值455.38亿元,蝉联中国商业连锁第一品牌。
名列中国上规模民企前三,中国企业500强第54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安踏品牌战略研究要点分析安踏品牌是一个大品牌,也有过不少的学者对安踏品牌做一个战略研究。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一些安踏品牌战略研究的内容,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踏品牌战略研究(一)安踏发展现状1991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安踏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以营销为导向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之一。
企业的远景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并成为全国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
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和融资金额最高纪录,首日股价涨幅即达到42%,上市仅仅15天,市值超过209亿港元,跃居全球第五大体育用品品牌。
2008年,安踏营业额突破人民币46.3亿元,增长约为55%,安踏的零售店面达到了5600家,鞋生产线从15条增至23条。
安踏产品目前定位为专业的运动品牌和休闲品牌,但在消费者心目中,它属于中低档体育品牌。
在品牌推广方面,安踏走赞助职业体育的营销略,先后赞助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和王浩、篮球运动员巴特尔、排球运动员冯坤等人和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等,同时在电视广告方面投入很多。
(二)安踏品牌形象塑造战略的成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时,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由竞争初级阶段的产品时代进入到需要不遗余力塑造品牌形象的形象时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成长起来。
安踏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 模仿李宁塑造形象战略的成功1999年,安踏高价聘请了当时正红的乒乓球国手孔令辉作为其形象代言,推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
而在1999年早些时候,李宁已推出了“我运动、我存在”的口号,聘请瞿颖作为其形象代言人。
聘请孔令辉代言,让安踏在晋江的芸芸众生中迅速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安踏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仿者,不仅市场销售额在逼近李宁,而且市场销售量从2001年跃居全国第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本文将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展开分析。
一、产业发展背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69万辆,同比增长了62.5%。
此外,政府还推出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免征购置税、财政补贴、电动汽车推广等措施,鼓励消费者和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也推动了企业竞争的加剧。
二、竞争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传统汽车企业和新兴企业。
目前,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兴企业正在崛起,挑战着传统汽车企业的霸主地位。
以下是竞争现状的分析:1.产品差异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企业推出了各自不同的产品。
如比亚迪推出了战略合作的汉,小鹏汽车推出了整车的轻量化方案,理想汽车更注重用户的电动出行场景等。
不同的产品通过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通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产品性能,拓展市场。
以理想汽车为例,其借鉴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突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3.品牌营销品牌的建设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青睐。
企业通过品牌营销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
如比亚迪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其品牌知名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三、竞争战略分析竞争战略是企业为在竞争中获胜而制定的长期计划,这些计划涉及了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1.差异化竞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企业应该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并在产品上进行差异化策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姓名黄恺学号**********班级06工商管理课程企业战略管理教师王琴日期2008年12月16号目录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 战略管理四要素 4 外部环境分析 5 一般环境分析 5 产业环境分析8 中国国航远景分析10 中国国航使命分析10 内部环境分析11 SWOT 综合分析13 中国国航业务组合分析18 国航战略选择与实施措施19 发展战略选择19 发展战略实施策略19发展战略实施措施20●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
●经过多次调整,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23000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
●国航具备很强盈利能力,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已连续实现7年盈利,在中国民航居于领先地位。
●2002年4月15日,一架代号为CA 129从北京至韩国釜山波音767-200ER客机在韩国坠毁,造成机上166人中128人死亡。
这是国航1988年组建之后迄2008年为止唯一一次重大空难事故。
业务组合:国航业务多样,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际、国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与主营业务有关地面服务和航空快递(信件和信件性质物品除外);机上免税品。
资源配置国航拥有以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为主各型飞机220架。
国航下设工程技术分公司,为国航飞机提供技术保障。
该分公司由6个基地、3个合资企业、3个中心、113个航站、80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
国航下设飞行训练中心是使用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和计算机基础训练器开展飞行员培训教学训练机构,具备围绕波音系列主要机型,开展飞行员转机型训练、定期复训和飞行检查综合培训能力。
中国企业名牌战略分析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毫无疑问计划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弊端甚至给我们国家带来很大的灾难,但它也有一定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
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才能那么快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们国家的企业应该如何在社会主义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又如何在激烈的世界市场全球化的竞争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呢?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品牌说起。
什么是品牌?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品牌的定义表述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也即是说品牌就是一种符号,一个生产的标志。
那我国的品牌的现状又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自主研发水平很低,大都是以市场换技术和品牌,造成了对外来技术和品牌的依赖与盲从,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仅信息科技产品一项,利润不超过5%,而如果是自主研发,则可将利润提升至40%左右。
这就涉及到品牌产品的设计和定位。
品牌产品的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含义:①产品本身的内在结构品质-包括高科技文化含量;②性能的安全、便捷、舒适、实用、环保的性能;③产品的外形色彩结构、体量设计;④品牌产品与企业市场形象的统一设计。
品牌定位,是指建立成或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
它与这一品牌所对应的目标消费群体应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
例如,二锅头酒定位在北京中低收入消费者群体;茅台酒则定位在贵宾或高级礼品的层次上。
品牌定位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应随意变动。
例如,美国派克品牌金笔,一向定位在高档消费的品位上,是名贵金笔的象征,后来派克金笔想占低档大众化市场,开发出廉价低档笔,结果在消费者中引起误导,以为派克笔质量下降了,许多人不再购买派克笔了,不仅没有开拓低档笔市场,而且连原来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档笔市场份额也被别人抢占了不少。
那我们又如何推广自己企业的品牌呢?品牌并非起了个好名称,就能自然而然地誉满全球。
它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告之天下,并大造声势,使品牌驰名。
有口皆碑的名牌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再好的商品,若不进行广告宣传,或者广告宣传的力度不够,将难以吸引消费者。
广告的效力已经得到事实充分的证明,以至对于许多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不作广告,企业就无法生存。
也许有人会问一直讨论的是品牌,那与企业的战略发展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就说一下品牌战略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
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据对“世界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形成共识:要创世界名牌,必须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境外品牌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强化了我国市场竞争,同时也提高了国内品牌竞争能力。
20世纪80年代初期,境外品牌主要是以商品输出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在当时整体市场供不应求的前提下,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的市场竞争表现得并不激烈。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境外著名品牌进入中国的方式已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在国内合资、合作或者独资生产产品。
这时,中国整体市场已开始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企业开始逐步的适应买方市场,加大品牌经营力度,在市场争夺中,境内外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本土化的目的就是杜绝文化的隔阂,比如产品说明书、包装文字、广告宣传等都雇佣当地人来处理。
依仗行销本土化,许多国际品牌都成为赢家。
我国企业在迈向国际市场、追求行销本土化方面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海尔1/3海外设厂、当地销售;康佳已将研究院设在美国。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本土化可以缓解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三个难题: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赖心理、进入国的非关税壁垒和国内企业国际商务人才的极度匮乏。
”品牌的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相辅相成。
例如,20世纪70年代,万宝路广告开始向香港拓展。
香港人对其优美的情景和音乐虽然持欣赏态度,但对于终日策马牧牛的牛仔形象却没有什么好感,在香港人心目中,牛仔是低下劳工,在感情上格格不入。
这时,万宝路的广告魔术般的改变了,在香港电视上出现的不再是美国西部纹身的牛仔,而是年轻、洒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牧场主。
并以“万宝路给您一个多彩多姿,包罗万象的动感生活”为广告标语。
那我国现在的企业有什么弊端呢?以广告宣传代替品牌制造品牌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广告宣传,但广告并不是品牌形成的充要条件。
而且作为保持品牌稳定销售的主要指标——品牌忠诚度,更不是短期广告所能达成的,要实现顾客对品牌的忠诚,不仅要依靠完美的品牌规划设计和持续优良的产品品质,获得顾客满意,更是应有长期一致的品牌宣传工作。
品牌创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综合了众多的属性和价值,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其中许多是无形的东西。
1.企业品牌的定位不准确品牌定位不准,是企业品牌塑造及其广告宣传效率不高、资金与时间浪费太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品牌定位是创建品牌的基础,每一家公司必须有一个清晰有效的品牌定位,以便在宣传推广时准确地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使品牌价值特征和宣传点与顾客关键购买动机保持一致。
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必须使企业上下都有恰当的理解和认可,必须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相联系。
不当的定位主要表现为:①定位模糊,不能明确选择界定品牌的标准和发展方向,不能明确选择品牌的关键客户和最有价值客户。
如海王牛初乳的市场定位。
他的目标消费群很广泛,不仅有儿童,还对青少年、孕妇都有效。
这让海王牛初乳的品牌显得很不专业。
②定位过高。
品牌定位依存于产品的定位。
如果企业创立一种品牌,而产品不能及时给予支撑,品牌将成为“空壳”。
③定位过低。
产品具有较高的特性和品质,但企业为留住顾客保有市场,不错降低定位标准。
④冲突定位。
企业在品牌培育和持续定位中,违反了融合性要求,形成相互对立的定位取向,破坏了品牌定位的完整性。
2.品牌个性不鲜明品牌就像一个人。
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的人,既不能给人留下印象,人们也不愿意与之交往。
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消费者认知品牌的尺度和重心,是持久的表现力和表现特征,是品牌形象中最能体现差异,最活跃激进的部分。
只有充满个性,品牌才能展示其品牌特征的深度内涵。
个性能提供情感方面各种体验,情感体验促使品牌建立和发展。
品牌的实质就是产品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品牌创建关键还是要搭准时代脉搏,明了消费趋向,迎合消费趋势。
3.盲目的进行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品牌经营的基本战略之一,世界著名企业大多数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
根据统计,过去10年中,美国新崛起的知名品牌中有2/3是靠品牌延伸成功的。
品牌延伸已成为品牌运作的主要武器。
但品牌延伸绝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我们许多的民营企业总想迅速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忽视了品牌建设与实力的积累。
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在白酒业拥有王者地位的五粮液正在一步步走入品牌延伸布下的陷阱。
五粮液从1994年开始品牌延伸,到目前为止十年,已延伸出无粮春、五粮醇、金六福、六和醇、闽台春等百余个品牌,其品牌延伸是宝洁公司的36倍,延伸长度是宝洁的5倍。
于是形成了大量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
由于缺乏足够市场容量而自相残杀,既破坏了品牌形象,又破坏了渠道体系。
针对我国企业的弊端,我搜集资料总结一下建议。
1. 重视名牌战略全球化浪潮袭来,不少民营企业纷纷下海,期望树立全球品牌。
有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是可喜可贺的,但在选择往外走的时候,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产品特点。
立足于本土还是面向国际,需要慎重选择。
美的的国际化战略已取得初步成功,目前美的产品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并成功打入全球20多个超级零售商的营销网络。
2. 实施品牌战略(1)自创名牌。
企业通过不断努力,培育出自己的名牌。
这条道路十分艰辛,但当前的民营企业仍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名牌。
例如,浙江的不少企业还是开始了它们的创牌的历程,尤其是在服装、鞋类、小家电等行业,这种领风气之先的举动已经为本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名牌西服如雅戈尔、庄吉、报喜鸟等市场价格就比非名牌的高出几百元左右。
(2)购买高端品牌和成熟品牌。
购买他人高端品牌和成熟品牌,是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又一条途径。
随着民营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创品牌,树名牌已经成为民营企业提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效果,购买他人的名牌不失为一条捷径。
如联想集团,为了把自己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不惜花巨资购买了IBM个人计算机业务。
3. 极力打造信誉品牌注重诚信,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素质。
增强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诚信行为,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战略。
信誉是企业的第一生命。
失信于民,失信于消费者乃至社会,到头来必会自食恶果,自取灭亡。
打造信誉品牌,要求企业面对用户需求能够真正实现其承诺。
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复兴,我们一定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