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9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调研卷
- 格式:doc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8
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 2009.04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要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I 卷(选择题 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 库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伦定律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2. 如图所示,甲图方框中a b 、接线柱输入电压和c 接线柱输出电压如乙图所示,则方框中的电路可能是3. 如图所示,M 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 b 、接在电压()311sin314V u t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2R 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2A 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1R 的电流,电压表2V 显示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3R 为一定值电阻。
当传感器2R 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1的示数不变,A 2的示数增大B. A 1的示数增大,A 2的示数增大C. V 1的示数增大,V 2的示数增大D. V 1的示数不变,V 2的示数减小 4. 2006年10月29日0时20分,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成本达20亿元人民币的第一颗直播通信卫星“鑫诺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定点于东京92. 2度的上空。
“鑫诺二号”载有22个大功率转发器,如果正常工作,可同时支持200余套标准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它将给中国带来100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和几万人的就业机会,它还承担着“村村通”的使命,即满足中国偏远山区民众能看上电视的愿望。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政治2009.03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关注“三农”问题。
文件强调,保证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A.国家粮食 B.食品 C.生产 D.经济2.2008年12月26日,在联合国授意下,中国政府派出的海军舰艇,奔赴亚丁湾、海域,执行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洋的任务。
A.马六甲护航 B.索马里护航 C.马六甲巡逻 D.索马里巡逻3.200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和化学家徐光宪获得。
A.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B.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国家自然科学奖 D.国家技术发明奖4.2009年1月7日,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
1月27日,胜利建成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命名为。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5.2008年11月16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宣布大陆赠送台湾同胞和珙桐树苗,台湾赠给大陆同胞和梅花鹿。
A.东北虎长鬃山羊 B.东北虎山茶树C.大熊猫山茶树 D.大熊猫长鬃山羊6.从2009年2月10—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亚非地区的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次访问被誉为A.“和平发展之旅” B.“友好合作之旅” C.“暖春之旅” D.“破冰之旅”7.“人肉搜索”特点是众人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被搜索人的个人信息很快在网上一览无遗。
200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综合卷一1200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综合卷1范围:必修全部编审:张力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实验和研究没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B.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中氧的来源C.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2.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水B.葡萄糖C.蛋白质D.核酸3.植物细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产生于()A.叶绿体内膜B.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叶绿体基质D.线粒体内膜4.下图是ATP的分子结构,ATP水解成ADP 时断裂的化学键是()5.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你认为在25℃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A.B和D B.B和C C.B和A D.A和C6.农谚说“锄土出肥”,这一俗语的道理在于()A.疏松的土壤保水力强B.锄土可将深层的肥料翻到土壤表层C.锄土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细菌对有机肥的分解D.土壤疏松根的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离子吸收7.右图曲线为30 ℃时光合强度曲线,将温度降低到25 ℃时,光合速率升高,呼吸速率下降,则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方向分析正C.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D.物质运输功能减弱11.研究基因遗传规律的主要方法是()A.通过研究性状的遗传推知B.通过理论分析总结C.用显微镜观察D.通过测交实验总结12.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兔,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
欲判断F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体,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A.长毛兔B.短毛兔C.黑色兔D.褐色兔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A.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联会→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C.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D.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14.图中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3和4的后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A.1/2 B.1/4 C.1/8 D.3/815.在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以分为两类,即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后者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
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 学 2009.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参考公式: 一组数据的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其中x 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计算10cos3π= 。
2.若复数2(,)1m im R i i+∈-是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m = 。
3.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8,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则其方差为 。
4.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若a 1=3,前三项的和为21,则a 4+a 5+a 6= 。
5.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 Q x x P x Q -=∈∉且.若{1234}P =,,,,{|2,}Q x x R =<∈,则P Q -= 。
6.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I 为 。
7.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cm ,则该扇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cm 2。
8.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该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M ,与y 轴的交点为B .若AM =M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9.若方程lg ||||5x x =-+在区间(,1)()k k k R +∈上有解,则满足所有条件的k 的值的和为 。
10.如图,海岸线上有相距5海里的两座灯塔A ,B ,灯塔B南方向.海上停泊着两艘轮船,甲位于灯塔A 的北偏西750D 处;乙船位于灯塔B 的北偏西600方向,与B 相距5处.则两艘船之间的距离为 海里.11.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为棱AA 1的中点.是面积为6的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 。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东汉人王符说:“(洛阳)资末业者什(十倍)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
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①洛阳成为工商业者聚居的城市②当时商业城市已超过一万③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的管辖④王符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n①②③④2。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3。
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4。
(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众固.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
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③戏曲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丸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
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他的代表作是6。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保护弱者 8人人平等巴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7。
2009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卷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2 .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 cA .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C.二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4.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NaOH溶液和CuS04溶液需混匀后使用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可以用二苯胺试剂进行染色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大,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5.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进行实验的一组试管是()试管内容物条件11mL10 %鸡蛋清溶液+1mL清水35C 〜38 C水浴;pH = 5 21mL10 %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35 C 〜38 C水浴;pH=531mL10 %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35C 〜38 C水浴;pH = 9 41mL10 %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4C水浴;pH = 9A. 1 和2 B . 2 和3 C . 3 和4 D . 2 和46.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的系谱图甲乙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的系谱图C.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7 •下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A DA. 十与丰A fc =t=与二■ c&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 、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 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南京市2009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调研卷 生 物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1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第1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第Ⅱ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 C.蛋白质是调节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分别是 A.葡萄糖、淀粉 B.葡萄糖、糖原 C.纤维素、淀粉 D.糖原、淀粉 3.下列生物中结构与其他3种显著不同的是 A.乳酸菌 B.蓝藻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4.细胞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膜结构有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染色体⑦核膜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⑧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⑧⑦⑧ 5.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B.⑦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C.②与⑥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②产生的O2被①利用,穿过了4层磷脂分子 6.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表示一个腺嘌呤 B.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其结构简式为A—T~P~P D.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7.下图为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c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Ⅱ比I反应速率慢的原因是温度低使酶活性降低 C.bc段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D.在a点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8.细胞中的葡萄糖只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产生的是 A.丙酮酸 B.C02 C.H20 D.ATP 9.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C.细胞凋亡是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 D.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10.将3种植物组织细胞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状态,请推测在未发生如图变化情况之前,3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A.a>b>c B.aa>c D.b1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核苷酸 B.核酸 C.DNA D.RNA 1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1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A.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隐性性状 1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粒分裂 15.某纯合红花植物与另一·纯合白花植物杂交,F1在低温强光下开红花,在高温荫蔽处则开白花,这一实例说明 A.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C.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D.表现型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16.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 B.观察 C.测交 D.自交 17.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Ⅲ一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A.I一1 B.I一2 C.Ⅱ一4 D.Ⅱ一6 18.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F。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A.1/16 B.3/16 C.2/3 D.1/3 19.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属于单倍体 B.“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应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1.下列控制遗传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提倡和实行优生 D.实行计划生育 22.某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占25%,Aa个体占60%,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为 A.50%和50% B.25%和75% C.55%和45% D.30%和70% 2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糖尿病 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细胞代谢紊乱 D.渗透压下降 25.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效应B细胞 C.T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26.下列实验中,甲、乙表示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表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生长 B.乙向右生长 C.丙向左生长 D.丁向左生长 27.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C.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电信号 B.在突触间传导是单向的 D.在突触间传导是电信号 28.右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 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 B.图中d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点 D.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 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29.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 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裸岩上的演替 30.百列信息传递的类型中,属于物理传递形式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昆虫性外激素引诱异性前来交尾 D.春季鸟类的求偶呜叫声 31.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 32.在“草一兔一红狐一狼”这条食物链中,红狐所属的消费者类别及所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33.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A.解离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 B.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C.制片一染色一解离一漂洗 D.制片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 3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 A.①⑧③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⑨④⑦⑥⑤⑧ 3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⑧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6分)根据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图回答:
(1)图甲中①过程的能量转化是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 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2)[H]在图乙中的 处被利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于乙图中的 处。(填字母) (3)由图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有 ;在图中的a点时,突然停止光照,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 。 37.(6分)左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下图是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是 。 (2)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示意图A、B、C中,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变量(自变量) 反应变量(因变量) ①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是否通入氧气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
②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 糖水解的作用 淀粉、蔗糖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 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③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60℃热水、沸水、冰块)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离与复原 0.3g/mL的蔗糖溶液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