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复习课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一、认识单位“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出示一个手指)这是几?生:1师:(出示一只手)这是几?生:5师:我说是1,5个手指组成了一只手师:(出示一双手)这是几?生:2师:老师还说是1,2只手组成了一双手师:相信你们接下来也能像我这样从多个角度来看1。
师:(出示一把香蕉)这是几?生:1,一把香蕉师:(出示一盘苹果)这是几?生:1,一盘苹果师:这组三角形可以看成1么?生:能师:这摞数学书可以看成1么?生:能师:我们在坐的45个同学能看成1么?生:能师: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师:还有什么可以看成这样的1生:五年级4个班的同学也可以看成1生:全校的学生也可以看成1生; 教室的灯管可以看成1师:这些1指的是一个物体么?生:不是,它还指一个整体(板书1一个整体)师: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小小的1居然有这么丰富的含义,老师给它加上“”吧,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板书“”)生:这个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二、在探究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师:这个1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说到1老师想到一个谜语,一分为二,各占一半,猜猜是哪个分数?生:½(板书)师:恭喜你,答对了,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月饼你怎样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呢?生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½。
师:刚才用了一个词非常准确是平均分我把它写下来除了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还可以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生2:图形师;那你说说这个½还表示什么?生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圆的½。
师:除了平均分西瓜,圆,还可以平均分什么?生:线段等(生随便说)师:谁能概括说说这½表示什么?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½。
(板书)师:概括能力真强。
师:那除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二分之一外,你想想看,我把这群羊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不是这群羊的二分之一?生:是师:那这群羊还是一个物体么?生:不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实录一、课前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复习到现在,已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但在我们的练习及考试中,我还是发现有些问题悬而未决。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师板书]二、互动交流,完善知识图师:昨天我们再次让同学们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请拿出你们整理的知识图,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你整理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组内交流知识图]师:我在巡堂过程中,听了几个小组的情况,我也觉得这里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
同学们看看这些知识点。
三、展示知识图,形成网络[师把一些准备好的板书故意杂乱无章地贴在黑板上:分数的基本性质、假分数、约分、通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假分数]师:这是比较乱的摆放,应该如何来整理?[生上来对知识进行整理]生:我是这样整理的,我觉得把通分和约分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与除法的关系应该放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放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放在分数的性质里,因为分子除以分母,假分数和真分数是一类的,分数的意义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意见,老师有一个疑问:分数的意义难道就和这里的知识没有一点联系么?师:下面就请一个同学把自已整理的知识图上来展示一下。
说说你是如何整理的?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有哪些知识与分数的意义是有联系的。
[学生上来说明]生:我把分数整理成一块,分子大于分母叫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叫真分数,分子等于分母也叫假分数。
我觉得分数的意义应该和分数的意义应该放在一起。
师:这是你的看法。
下面小组交流一下,看哪些是人家有自已没有的,把同学建议写上去。
[生整理交流,补充完善知识图]师:经过小组的整理。
同学给你的建议是什么?生:板块还可以,内容较丰富,轮廓还没画好。
假如能画好就更好。
师:板块不错,内容丰富。
生2:同学给我的建议是我的图还不错,中心图画得太小了。
所以板块就有喧宾夺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1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整数,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请问同学们知道分数是什么吗?学生甲: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教师:很好,甲同学对分数的理解很准确。
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向学生讲解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个苹果,我将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1/5。
如果我要表示这个苹果的 two fifths(五分之二),应该怎么表示呢?学生乙:1/5 + 1/5 = 2/5。
教师:很好,乙同学的回答正确。
那么,如果我要表示这个苹果的三分之二,又应该怎么表示呢?学生丙:1/5 + 1/5 + 1/5 = 3/5。
教师:丙同学的回答也正确。
同学们要注意,分数的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2.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个例子,有一个分数2/5,还有一个分数3/5,我们如何将它们相加呢?学生丁: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将分子相加,得到5/5,即1。
教师:丁同学的回答正确。
那么,如果我们要将分数2/5和分数1/4相加,又应该怎么操作呢?学生戊:首先,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通分,使它们的分母相同。
2/5已经是最简分数,而1/4可以通分为5/20。
然后,将分子相加,得到7/20。
教师:戊同学的回答也正确。
同学们要注意,异分母分数相加时,需要先通分,使分母相同,然后再将分子相加。
3. 教师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个例子,有两个分数2/5和3/5,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己: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比较分子的大小。
2/5小于3/5,所以2/5 < 3/5。
教师:己同学的回答正确。
那么,如果我们要比较分数2/5和分数1/4的大小,又应该怎么操作呢?学生庚:首先,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通分,使它们的分母相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提供素材、激趣引入。
师:夏天已经到来了,到处绿树成荫.但是我更喜欢春天.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那你们能背诵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吗?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师:那你们觉得春天美不美呀?生:美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推荐给大家,齐读生: 春水春池满,春进春草生。
春树绽春蕊,春雨伴春风。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师:短短的三十个字,作者在这道诗中放情吟春,神采飞扬.师:哪个字出现的最多. 出现了多少次?生:春生:12次.师: 你能根据“春”字出现的次数与总字数之间的关系,提出用除法做的问题吗?生:春字占这首诗的几分之几?师:春字占总字数的记分之几?问题提的好不好?生:好师:那怎么样列式?生:12除以30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结果吗?生:可以,等于师:那可以约分吗?生:可以.师:那可以用小数表示它的结果吗?生:可以,0.4师:我们三班的同学真是厉害.那老师也蹄一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做?总字数是春字的几分之几?怎么列除法算式?生:30/12=15/6=5/2师:那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什么?生:分数生:假分数师: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换成带分数?生:可以.师:那小数呢?生:2.5师:我们三班的孩子,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做的有快又好.师:在这短短的两个式子里面,包括我们第四单元学习的那些知识?生:真分数生:假分数.带分数生:约分.分数化成小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师:那除了这两个式子反映的知识.我们这个单元还学习了那些知识?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阀门,想一想.随便的说说生:分数的基本性质生:通分,约分生:最简分数生: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评议:通过诵读古诗,在学科层次上彰显了数学教学的人文内涵。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熏陶。
把数学与文人巧妙结合,提取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课堂实录: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复习》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在复习之前,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测验,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学生A:分数的定义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学生B: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学生C: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二、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很好,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接下来,我们来复习一下分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PPT,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需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需要先通分,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下面我们来进行课堂练习,请大家认真完成,看看大家对于分数的掌握情况。
1. 填空题:(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2)在分数中,当a()时,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时,是最小的假分数。
2. 判断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2)真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回顾了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加减法和大小比较。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复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学生D:我明白了,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且在计算分数的时候,要注意分数的单位和通分。
学生E:我觉得今天复习的内容很有用,以后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会更加注意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课堂实录: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意义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提高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及应用2. 分数的计算方法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的概念: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式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数的意义。
2. 新课复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分数的含义。
接着,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图片是否能够用分数表示,并说明原因。
3.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内容涉及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师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分数是否为最简分数?(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进行计算?(3)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接着,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分数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发放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分数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提高了分数计算的能力。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了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分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分数的意义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分数的意义特级教师课堂实录时间:2021年10月1日上午9点-11点地点:宁远市实验中学8班主讲教师:王老师(特级教师)序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分数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普遍困惑的难点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我特地准备了一堂特级课来进行讲解。
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与大家分享。
课堂实录:Step 1:导入(5分钟)王老师: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记法,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同学A: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如1/2表示一个整体分成两等份,我可以理解为“半份”。
同学B:分数可以表示比例关系,如3/4表示有3份中的3份被取出。
同学C: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1/3表示整体的三等份中的一份。
Step 2:引入分数的意义(15分钟)王老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棒!实际上,分数还有许多其他的意义。
请听题,如果我有一个1米长的绳子,我用一把剪刀把它剪成3段,你们怎么表示这个长度的每一段?同学D:用分数1/3来表示。
王老师:很好!1/3就是我们找到的正确答案。
这个分数1/3表示的是整体的三等份中的一份,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1/3米。
这里,分数表示了长度与整体长度之间的关系。
Step 3:实际应用分数(30分钟)王老师:同学们,请看这道题目:“小明一共有20个苹果,他把其中的3/5个苹果分给了小红,小红得到了多少个苹果?”同学E:老师,我想了一下,小明一共有20个苹果,分给小红的比例是3/5,那么小红得到的苹果数应该是(3/5)*20=12个。
王老师:非常好!同学E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解答了问题。
这个题目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比例关系,也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Step 4:巩固与评价(10分钟)王老师:同学们,请拿出练习册第10页,完成其中关于分数意义的练习题。
苏教版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苏教版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课程:数学主题:苏教版分数的意义导入环节: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苏教版分数的意义。
在数学中,你们学过分数吗?请举手示意。
学生一:老师,我学过分数。
学生二:我也学过分数。
学生三:我还不太清楚。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分数的意义。
首先,请李明同学来白板前,给大家解释一下分数的意义。
学生展示:李明:老师好,同学们好。
分数是用来表示物体被均等地分成若干个部分的数。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
分子表示分成的部分,分母表示被分成的总数。
比如,如果把一个蛋糕分成4块,每块分到我手里的面积是一样的,那么我手里的蛋糕就是1/4,其中1是分子,4是分母。
老师:非常好,李明同学解释得很清楚。
那么,分数的意义有哪些呢?请洪峰同学来回答。
学生展示:洪峰:分数的意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把一个蛋糕分成8块,其中我分到了3块,那么我手中的蛋糕就是3/8,表示我占整个蛋糕的三分之一。
老师:非常好,你说的是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吗?学生展示:洪峰:是的,还有两个意义。
第二个意义是分数表示被分成的几等份之一,如我们把时间分成24小时,那么现在是早上8点,可以表示为8/24,即早上的八分之一。
第三个意义是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如1/2表示1和2之间的中间值。
老师:非常好,洪峰同学解释得很详细。
现在,我来给大家举一个实例。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往返两个地方,上午骑行了5/8小时,下午骑行了3/8小时。
请问他一共骑行了多长时间?学生思考:学生一:老师,他一共骑行了8/8小时,即一整个小时。
学生二:不对,他上午骑行了5/8小时,下午骑行了3/8小时,所以他一共骑行了8/8小时。
学生三:我同意学生二的答案。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
小明一共骑行了8/8小时,即一整个小时。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数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 .使同学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技能。
教学重点:使同学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技能。
教学过程:一、故事提供“猜想”素材:Flash动画故事引入。
〔老师出示课件〕师:今日老师很兴奋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同学们心情怎样?生:兴奋!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认真观赏。
〔老师出示Flash动画故事,同学观赏。
同时老师提出观赏要求。
〕师:〔观赏后〕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师:究竟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肯定能得到精确的答案.〔通过观赏为同学提供素材,设悬念,留给同学独立思索的空间。
〕二、用事实“验证”,完整性质。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明分数大小相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板书:〕〔老师观测,同学小组合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协作默契。
〕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同学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2.观测课件证明分数大小相等。
师:〔出示课件〕老师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黄色部分呢?〔请生板书出。
〕师: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白什么?〔随着同学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3.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师:认真观测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第一个等式中的三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变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观测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改变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老师请同学们小组争论,同学各抒己见,争辩不休,气氛活跃。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今天,我来到了一所小学三年级的班级里,观摩了一节有关分数的数学课。
这堂课是按照人教版教材来进行授课的,主题是关于分数的意义。
我对此课有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这堂课的观摩,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对教材的编写给予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是这节课的实录: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比如对于1/2这个分数,你们能说一说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吗?学生1:老师,1/2代表一半。
学生2:对,1/2就是1等分成2份。
教师:非常好!大家都回答得很棒。
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个问题:1/4和3/4哪个更大?请你们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学生3:我觉得3/4更大,因为如果我们想把一个苹果切成4份,拿掉3份,剩下的就是3/4。
学生4:我同意,我想象了一辆汽车中的油箱,如果油箱有4格,加上3格油,那就是3/4了。
教师:好,你们用非常好的例子来说明了3/4的意义。
所以我们可以说,分数其实是由两个整数组成的:分子和分母。
分子代表了几等分,分母代表了分成几份。
接着,教师通过板书和教学磁带上的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一些基本的分数概念和用法。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们想象一个糖果被分成了8份,然后问学生们如果我们拿了3份,应该写成什么分数。
学生们通过思考后,大多数答案是3/8。
教师对这个答案给予了肯定,并让学生们找出更多的例子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分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5:我觉得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比例,比如我们说一杯水有1/2的容量,就是说水装满杯子的一半。
学生6:分数也可以用来表示比较,比如我们说这个菜好吃的话,可以给它打10分。
教师:非常好!你们对分数的应用有很深刻的理解。
除了你们提到的应用,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长度、速度等等。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剩下的时间里,教师通过一些小游戏和练习,巩固了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分数意义和性质的复习课(板书: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
这节课的重点是把我们学习过的和分数的有关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梳理和巩固。
大家打开复习提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概念和性质。
二、知识回顾
1、复习分数和意义
师:谁来声音洪亮地说一说什么是分数?
生:像1/5,8/5,19/9……的数叫做分数
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表示把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举例说明。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存在着分数,列举你见到的分数。
由此可见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如1/2块,5/3个……)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3是6的1/2……)
2、复习分数与除法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分数与四则运算中的谁有关系呢?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由这个关系可知分数具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分类
师:知道什么是分数,那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
依据什么划分真假分数的?
师:什么是带分数,它与谁有关?什么关系?
生: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师:带分数是如何化假分数的,假分数如何化带分数?(说一说,做一做)
4、复习约分
师:还有那些概念与分数有关呢?
约分和通分
我们先来说一说约分
师: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约分的依据是什么?最简分数
5、复习通分
师: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
通分对我们以后解决什么问题有帮助?
生: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
师:有什么帮助?变成同分母计算和比较
6、复习分数和小数百分数互化
师:分数小数互化(注意什么呢)
三、巩固加深
1、填空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2、判断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选择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对这部分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反思
本节课所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分数初步认识和五年级上分数基本性质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巩固复习学习。
本节课复习分数的意义时及性质,首先复习回顾各个概念性质,通过实例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了巩固,即什么是分数,分数可以表示一个量;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也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大小的比较进行了复习,本节复习课关注其概念的复习和三者之间关系的梳理。
此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均是学习分数的重要内容,对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复习时也应加以巩固。
复习完基本概念性质,对应着练习巩固下所复习知识,从这节课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应用的不错,对概念性质掌握的不是很好,以后课上对概念性质上多注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