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3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实施及制度执行情况总结(10篇)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总结《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实施及制度执行情况。
本文档共分为十篇,分别从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注册与备案、生产与经营、使用与维护、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篇: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减轻痛苦或者改变生理功能的设备、器具、材料、软件等。
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或者用于支持生命,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二篇:注册与备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备案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
医疗器械注册是指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对其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按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决定是否准予注册的过程。
医疗器械备案是指医疗器械备案人将其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主要结构组成、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事项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过程。
第三篇:生产与经营《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与经营应当遵循合法、合规、诚信、公平的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与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建立与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与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经营条件,建立与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第四篇: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维护应当遵循安全、有效、合规、便捷的原则。
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它要求企业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中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安全有效、性能可靠,并能满足客户和监管机构的要求。
一、标准的内涵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模板,包括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SCOPE:标准适用的范围。
2、NORMATIVE REFERENCES:标准引用的相关标准。
3、TERMS AND DEFINITIONS:相关术语和定义。
4、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组织和管理、管理文件、内部审核、改进等。
5、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管理责任,包括策略、计划、资源、管理代表等。
6、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管理,包括人员、设施、资金、监测设备等。
7、PRODUCT REALIZATION:产品实现,包括设计开发、采购、生产、检验、控制、验证、磨合、安装等。
8、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测量分析和改进,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等。
9、ANNEX:附录,包括关于设备验证和确认的指南以及采购程序。
ISO13485标准的内涵非常全面,适用于所有规模的医疗器械企业,让企业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标准的重要性ISO13485标准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国际通行证”,而且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的必备条件。
1、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ISO13485不仅标志着企业有着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且还为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消费者和市场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也会提升。
2、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ISO13485要求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降低流程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不良成品和投诉。
浅谈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实施【摘要】近几年,我国医疗事业有了更大的进步,这与医疗器械质量的不断提升有着极大的关联。
作为医疗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管理深受重视。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而风险管理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进行探究,先阐述其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而后总结其中的实施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通过完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成立风险控制小组等,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希望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在如今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往往要求生产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体系加以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生产以及生产结束后的各环节风险管控,从而实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满足医疗器械使用需要。
然而,在实际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生产企业对于风险管理要求、理解等方面存在片面化,导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有效落实,风险管理效果也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为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该推进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增强风险识别意识,还要规范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协商等,从而做到有效实施风险管理。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风险管理,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对其风险加以管控,进而避免相应风险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风险规避作用。
所以,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风险管理也是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门较深的学问。
虽然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立与实施,可以提高绩效,促进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却有很多,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生产企业生存难度增加。
为减少这些风险的产生,风险管理的实施就极为必要,这也成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准确来说,主要是将风险管理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共同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把关,确保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营。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二、质量方针和目标1. 质量方针:优质、安全、可靠、持续改进。
2. 质量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提升绩效和效益。
三、组织结构1. 企业质量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查质量管理制度。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3. 各部门: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负责落实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四、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管理(1)确定质量目标和指标;(2)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3)定期评估和监控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4)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2. 质量控制管理(1)建立并完善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2)建立质量检验和测试的规范和程序;(3)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4)制定产品召回和退货的管理流程;(5)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可靠。
3. 过程管理(1)制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控制标准和程序;(2)建立并实施员工技能培训和管理制度;(3)确保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管控;(4)建立并实施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流程;(5)持续改进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客户满意管理(1)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和反馈机制;(2)及时回应客户投诉和需求;(3)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改进工作;(4)建立并实施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五、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1. 企业领导:负责制定和推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
3. 员工: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自身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六、培训和督导1. 培训: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以及实施措施。
一、基本原则1. 依法依规。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合规运营。
2. 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要全面覆盖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确保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 风险管理。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应重视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机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持续改进。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应不断优化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内容要求1. 组建管理团队。
医疗器械企业应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
医疗器械企业应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管理的整体要求和流程,对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3. 设立质量监控部门。
医疗器械企业应设立质量监控部门,负责质量管理的监督、检验和测试工作,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符合性。
4.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标准规定、流程控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5. 强化供应商管理。
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开展质量教育培训。
医疗器械企业应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措施1.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医疗器械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建立标准检验流程。
医疗器械企业应建立标准的检验流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 建立质量风险评估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全套含表格)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一、质量管理体系概述本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完善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素质。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文件、程序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工作记录和质量体系评审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 质量方针:本企业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以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质量目标:本企业的质量目标是:产品的合格率≥98%,客户满意度≥90%。
3. 质量体系文件:本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和工作记录等。
其中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要求,明确企业重要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
4.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规定了本企业各项主要业务流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产品采购、产品入库、产品出库、售后服务等方面。
程序文件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和施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5. 工作指导文件:工作指导文件包括本企业各项具体工作的工作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
工作指导书主要是指引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循的操作规程和要求,而作业指导书则主要是指引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操作环节中应遵循的详细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 工作记录:本企业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工作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外,还需做好相关的工作记录。
工作记录包括:操作记录、产品检验记录、设备管理记录、售后服务记录等。
7. 质量体系评审:本企业每年对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评审,评审目的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地评价,检查检测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指出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提升和完善。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职责分工(1) 企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由企业内外专家组成,负责领导和指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1什么是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dical Devices,简称QMSMD)是指一套确保医疗设备质量的完整认证体系。
它由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注册系统、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组成,它规范了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护的程序。
QMSMD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整体可靠性。
2QMSMD的功能和好处QMSMD的主要功能是实施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的相关标准,以确保生产的设备符合最低质量要求。
此外,QMSMD还可以规范生产和测试程序以及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让这些设备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良好的QMSMD,我们可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特性,保证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整体可靠性,以及消除使用过程中的不良运行因素。
QMSMD有助于赢得消费者对质量保障程度的信心,从而有效地推动用户体验,降低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质量风险,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3QMSMD实施要点(1)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根本准则,统一质量管理规范,建立一套覆盖全过程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2)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中,建立并完善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组织制度;对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全员认可,注重医疗器械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技术改进,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认证协议。
(3)将管理体系健全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源,加强宣传投入,企业内部不仅要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还要向外部开展宣传,正式让公众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良好的认知,从根本上推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QMSMD是医疗器械质量稳定性的基础,实施这套体系可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质量风险,降低企业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信心,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职能科室直接对该事业部部长负责。见图4。4现实意义公立医院改革牵扯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还能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甚者能引起社会动荡。医疗集团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的解觉当前公立医院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明级医疗模式,疾病一医疗谱.事业职能制等的创新,更有利于我国口生事业的发展。希望能对我国的医改有所帮助。参考文献:【l】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期间举行联组会议:全阉人大关于医改工作专题询问(全文实录)【c】.北京:I出版者不洋】.20lO.12:24.【2J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f刁.2010.】n】8.13俄国医疗集团管珲模式和运行机制慨述【R】广西:广西医科大学Ⅱ生事、世管理研究所.20lO.12.H】20lOworIdhealthreport[R].switzedand:worldHealth0珥谢龃tion,2010.
图4事业职能制m㈣彻㈨荆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啷.
编辑/杜苏利等等。专门的职能部门,以病种来设置不同的科室A,B,C…,辅助科室
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研究
陈少云(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设备科,广东东莞523900)摘要:近年来。医药质量问题尤其医疗器械质量和药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利益。本文分析了当前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一些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为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性建议。关键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方法,在相关的组织机构和部门引导下,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加强产品从研发、设计、制造、质检、销售到使用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并将这些质量管理行为制度化和标准化,以达到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1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现状我困现阶段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经过万,但是其中半数都是小企业,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没施以及生产能力都很不足,这样导致了我国很多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质量意识淡薄行业自律能力差。为规范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医疗器械GMP经验和我国的实情颁布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我国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正式迈入GMP时代。2医疗器械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管理的实施医疗器械企业的质鳍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和控制必须伞面,其蕈点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其质量管理体系项日管理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2.1认识质量保证体系项目中的关系人和影响医疗器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T程,需要先确定项目日标和实施计划,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种内外部环境,来保证项目的实施进度、费用和质量等。2.2架构完备的医疗器械企业内部质鬣管理体系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和完备的组织目标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质琶管理的控制需要一个完备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指导。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应在国家的法规的基础七收稿日期:201l—05—20籼窑制定出更细致的检验控制程序。2.3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实施中各阶段的具体要求①质量保证体系项日管理计划阶段质量目标计划是质壁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这些计划希望能从源头上杜绝不达标产品和返下后果的出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为企业节省资源。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通过本企业公司初审和上级国家监督机构终审通过后实现。②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管理实施阶段质量保证体系建市后必须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效果的实现,其具体实现方法大致有:第一,由上而上垂直实施法,此种方法就是由”政府一企业一员工”由上到下的实施方式,这个是质量保证体系最基本的实现模式.也是必须的,政府监督部门的要求是产品最终能否顺利注册并销售的根本。医疗器械企业必须要从上到下加强企业内部的质昔管理体系审核与监督力度,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框架。第二,实行由”研发没汁一注册一生产一销售一服务”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的整个牛命周期鄙离不开全面的质量管理,实行这种体系可以对产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疑控制,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龟符合国家的法规,减少产品研制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3效益分析在医疗设备上的应用加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于开展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通过效益分析实现医院领导了解没备的使用情况的目的,从而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可以帮助使用科室综合分析,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率高,效益好的仪器给予优先更新、优先购置,对使用不好的仪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每次
万方数据使用效益分析的情况都要向医疗器械管卵委员会汇报。使用效益分析的方法是:3.1确定使用效益分析的内容使用效益分析的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情况,人员配置情况、收支情况、丁作条件、科研情况等。3.2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根据分析的内容要制定调查表.调查表由器械科与使用人员共同填写。根据调查表进行统计、数据汇总、计算使用率。3.3汇总数据进行相应分析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单机分析,其内容包括:仪器名称、使用科室、启用年限、仪器状态、停用时间、仪器价值、收费标准、检查人次或工作小时、年收入、年纯收入、使用率、科研情况等。同时,还町以按照科室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科室.台数、总价值、年毛收入、应工作小时、实际工作小时、平均使用牢、科研情况等。3.4综合总结出具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效益分析的基本情况、效益分析的内容、提高效益的建}义和意见。总而言之,采取经济效益分析在医院医疗器械没备E,落到实处则表现为通过医院成本核算实现。其顾名思义,是指企业会计理沦运用于医院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相应费用相比来考核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质量。既可以完成对外报告的同时,又可以完成对内核算,利于激励t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利于医院对成奉的控制。成本核算足以单个项目或单个设备为核算单位。以满足医院相应管理要求。如:医院的核磁共振、B超、cT等单台价值较高,又能独立作业的设备都町以进行单台设备的成本核算,考核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有利于医院加强设备管理,合理调剂余缺,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通过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利用率低的医疗设备及时调拨到需要的部门,得到了充分利用。通过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使大家对医疗设备爱护的程度大大提高,从『『ii增加了医院的整体经济收入。结束语综上所述,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是一个科学系统并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个体系中的标准也
是国际忭的医疗器械质检依据。同时,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是否成功建立,也是事关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乃至医院效应的重要因素。所以,全面建立医疗器械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是~项科学决策,值得推广。参考文献:【lJ汤黎明,吴敏等.医疗器械质蕞管理规范的建矗U】.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2】宋文卿。李新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项目的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8,(z1)4.编辑/雅兰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新举措
李艺虹。尚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医院健康教育是贯穿病人入院至出院的全程工作。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既是病人的权利。又是医务人员的义务。医护盛须分工协作,加强交流沟通。认真履行健康教育义务,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本文论述了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措施。关键词: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健康教育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1.3对社区居民定期健康教育讲座。医院日丁以根据周边社区情况设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护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立健康教育课堂.建立健康讲师团,组织医生下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用,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属自愿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讲座,使周边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r解最新的医学知识,掌握疾病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析预防疾病,促进健预防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I习。康,提高生活质量。医院健康教育足贯穿病人入院至出院的全程工2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
作。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既是病人的权利,又是医务人员的义务。医护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讲课、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业必须分1=协作,加强交流沟通,认真履行健康教育义务,不断提高健务查房等机会,加强对医务人员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尊蓖
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1j。患者、关心患者、爱岗敬业的思想,使医务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开展健
1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进而采取积极的对策将该项工作医院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深入、扎实、全面地开展起来做好每一名患者的健康教育哪。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不同患病和居民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传授患者2.2按医疗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系统健康教育是通过有
科学的防病理念与有效的治病方法。指导患者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与行为方式、合理饮食和运动,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降自我管理能力,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需要,合理评估患者的健康知低医疗费用,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繁的目的。识,因人而异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采取多种方法、途径、实施计划,1.1对住院病人建立长效的追踪管理制度。医院要针对住院病人做检查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闻。好人院教育,更重要的是根据出院病人的特点,建立长效的追踪管2.3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医务人员要掌握交流技巧,善于倾听、善于理制度,设立专职人员随访出院病人,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根组织交谈、善于利用非语寄沟通配合语占沟通,提高与病人沟通的技据疾病的特点,向病人家属提出注意事项,提醒病人到医院复查的巧。掌握适当的教育时机,选择病人心情平静又有了解意愿的时候时间。进行。如急诊患者,一般应在病情稳定后进行。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
1.2对门诊病人即时教育。医院在f】诊设立健康教育展架,放臂健康大众化语言,注意语速、语调,注意目光和手势的配合。根据病人的年教育小册子及健康处方,患者在等候时可领取,候诊大厅设寺闭路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具体情电视,循环播放健康知识及录制的健康教育讲座,根据不同群体的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阍。特点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例如设立孕妇学校等。2.4开展各种宣传活动①设吲定宣传栏目。医院应蕈视健康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