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需求大、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由于发展阶段和规模限制,通常需要相对较多的资金支持,然而受限于自身实力和市场地位,往往难以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
2. 融资成本高: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较低,因此融资成本会更高,例如贷款利率较高,融资费用较大。
3. 抵押品不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因为抵押品不足而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资产规模较小或者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品,导致融资难度加大。
4. 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往往难以获取中小企业的真实和全面的经营信息,而中小企业也常常缺乏透明度和规范的财务报表,导致信息不对称,加大了融资难度。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点难点及主要问题包括:1. 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准确评估,降低融资成本。
2.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政府引导基金、信用担保机构等中介组织,提供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降低融资风险,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3.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和透明度:鼓励中小企业规范财务报表,主动披露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4. 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可以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如小额贷款、科技金融等,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5.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出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企业融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中小企业共同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有企业融资计划问题与对策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长、融资方式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其中包括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等方面的措施。
一、问题分析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融资成本高由于国有企业的信用评级相对较低,以及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往往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融资成本。
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2. 融资周期长在融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和材料,经过一番繁琐的审批流程,最终才能获得融资。
这一过程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发展速度。
3. 融资方式单一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传统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
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二、对策建议针对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对策:1. 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国有企业应该通过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加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2. 多元化融资渠道国有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银行贷款等方式。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周期,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问题。
3. 创新融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如联合融资、供应链融资、PPP模式等,来拓宽融资途径,降低融资风险和成本。
这种创新融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融资效率。
4. 强化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好融资风险。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预测和防范各种融资风险,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更加稳健可靠。
公司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公司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引言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对于公司而言,融资是实现公司发展和扩大规模的关键要素之一。
可以说,融资渠道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融资渠道可以选择,但我们也必须面对公司融资渠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在未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 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2.1 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融资渠道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这意味着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在信息获取和传递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潜力。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他们对公司的投资意愿。
2.2 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用记录有限以及风险较高,往往难以获得传统融资渠道中的资金支持。
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种情况使得许多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资金,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和竞争能力。
2.3 高门槛和复杂流程目前,许多融资渠道存在着高门槛和复杂的流程,使公司在申请融资时面临困难。
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这些融资渠道往往过于繁琐,需要满足众多的条件和要求,使得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障碍和阻力。
3. 改进措施3.1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关键信息,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数据,以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和前景。
公司还可以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沟通和理解。
3.2 创新融资渠道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可以积极推动创新融资渠道的发展。
可以发展众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形式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融资途径。
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等方式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信息透明度、成本控制等方面分析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一、风险管理不足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通常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许多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中存在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
这种问题常表现为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不足、风险监控不到位、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等。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情况,确保投资项目的风险可控。
加强风险监控。
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应及时掌握项目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
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风险准备金等方式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信息透明度不高在投融资管理中,信息透明度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和风险。
加强信息披露。
企业应该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风险情况等,确保投资者可以获取到真实的信息。
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企业可以建立信息披露的流程和标准,确保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增加信息披露的途径和渠道。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如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相关信息、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等。
三、成本控制不力在投融资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许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为投资项目成本超支、融资成本过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等。
严格控制投资项目的成本。
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时应该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并加强成本的管控,防止成本超支。
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融资成本,比如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信用评级等。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浅谈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在融资方面,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1. 资金短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融资一直是个难题。
尤其是小微企业,它们通常没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或者抵押物来获得贷款。
这导致这些企业很难获得适当的融资支持。
2. 银行贷款难由于信用标准严格和政府政策的限制,许多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而且即便能够获得贷款,也会面临高利率、短期还款,以及抵押物要求等问题。
3. 资本市场门槛高民营企业要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更难,因为它们通常难以满足上市的门槛,而且上市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
4. 风险投资偏向大企业风险投资偏向大型企业,对于中小型和初创企业来说,获得风险投资的难度较大。
这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融资支持实现快速发展。
二、对策1. 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元的融资选择。
可以推广供应链融资、账期融资等方式,帮助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
2. 完善信用体系,提高贷款准入率应当建立健全的企业信用体系,为具有信用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
对于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应当提高贷款准入率,扶持其发展。
3. 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金融政策,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提出更多的支持举措,比如减税降费、财税扶持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4. 培育风险投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育风险投资市场,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关注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高对这些企业的投资比例,从而帮助这些企业实现融资支持。
5. 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降低上市门槛应当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降低上市门槛,减少上市成本,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融资上市,增加其融资来源。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本身共同努力来解决。
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七大成因自从“融资难融资贵”这个词被广大人民所熟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感受到了困境。
融资难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它一直以来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而且,融资难的背后往往还伴随着融资贵,即使企业获得了融资,它们也需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七大成因。
成因一: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宏观经济环境不利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大量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通常不愿意向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也就导致了融资难的问题。
成因二:信贷市场过于保守当前的信贷市场过于保守也是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银行的风险控制意识越来越强,它们更愿意放贷给那些风险较小的企业。
此外,企业的贷款利率也比较高,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融资成本,这也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成因三:担保方式单一现今,企业融资大多需要提供担保,但担保方式却过于单一,大多都是以房屋或者土地等不动产作为抵押。
这使得一些没有这些不动产的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成因四:风险意识不强一些中小企业在借贷时风险意识不强。
他们看中的往往仅仅是贷款带来的融资支持,而忽略了企业运营本身的风险。
这使得企业借款后难以按时还款,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信誉。
成因五:信息不对称在现代社会,信息不对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包括企业融资领域也不例外。
银行缺乏企业运营的真实信息,而企业又往往没办法提供这些信息。
这可能导致银行拒绝企业的融资申请,从而导致融资难的问题产生。
成因六: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也是导致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会使得银行融资顾虑重重,融资难度加大。
比如,一些政策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风险。
成因七:行业不景气企业所处的行业不景气也是一种导致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一些行业很容易诱导银行扩张式贷款,但在经济下行的时期,行业内企业亏损、倒闭的情况明显增多,银行提高了贷款审批的严格程度,导致一些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
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人为本,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规划设计成为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而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又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也开始将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已不再停留在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设计领域。
对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循环利用、对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都体现了浓厚的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要位置。
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一、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设计理念1、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人为本。
在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设计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
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内的休憩、娱乐设施,诸如亭、沙发、亲水平台以及花架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项目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现代化要求。
国内外研究融资问题的综述一、国内研究1.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国内学者对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较为丰富。
他们认为,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
例如,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例、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结构等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2.融资方式与效率国内学者对融资方式与效率的研究也较多。
他们认为,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对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影响。
例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混合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对公司的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风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
3.融资约束与投资行为国内学者对融资约束与投资行为的研究也较多。
他们认为,融资约束会对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当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时,可能会减少投资支出、降低投资效率、增加投资风险等,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国外研究1.信息不对称与融资问题国外学者对信息不对称与融资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
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股权融资中,投资者往往无法完全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因此会对公司的估值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效率和长期发展。
2.金融市场与融资问题国外学者对金融市场与融资问题的研究也较多。
他们认为,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对公司的融资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
例如,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越高,公司的融资渠道越多样化,融资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3.公司治理与融资问题国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融资问题的研究也较多。
他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会对公司的融资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
例如,董事会结构、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激励等都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效率和成本。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融资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融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关改善建议企业投融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企业的资金运作和未来发展,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在企业投融资管理中,投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往往过于主观,缺乏科学的依据。
这样就会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偏差,影响企业的发展。
2. 资金运作缺乏透明度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管理时,资金的流向通常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那么资金的使用情况就会缺乏透明度,容易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等问题。
3. 风险控制不够完善在投融资管理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对风险的控制并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在投资中承担了过大的风险,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管理时,往往会出现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
这是由于企业在管理资金时,没有很好地将资金用于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将大量的资金束之高阁,导致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
二、改善建议1.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管理时,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将决策过程科学化、系统化,用数据来支持决策。
这样可以避免主观臆断,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管理时,应该建立起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将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控制,避免过大的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管理时,需要重视上述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只有在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下,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融资的机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拿到融资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发展的里程碑,创业者在寻找融资的时候经常会被投资者问的哑口无言,有些问题是创业者没有考虑到的,而有些问题则自指公司的软肋。
下面是创业者最不愿意投资人提的八个问题,也是创业公司面临的棘手问题。
如果创业者能完美地给出这八个问题的答案,那离融资成功就不远了。
1.你公司现在的烧钱率情况,有什么备选计划烧钱率是投资者的行话,意思是公司花钱的速度。
投资者问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公司要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公司在没资金的情况下可以撑多久。
2.公司之前的融资情况投资人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确定创业公司的实力,包括现有资产和人力资产。
并且了解公司之前的融资流程和公司业务的稳定程度。
3.介绍下公司的发展历史如果你公司已经成立五年了,现在仍是初创阶段,团队仍是原来那个。
投资人可能会质疑你的团队,几年间事事难料,你一边要回顾公司艰难的发展史,一边要给投资人合理的解释。
4.创始人是怎么处理和创业团队关系的一般来讲,最聪明的人总是最反常的,就像乔布斯一样。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产生摩擦是正常不过的,如日常冲突、缺乏沟通、相互不尊重。
就是这样的团队小摩擦就会导致融资的失败。
也许作为创始人,你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投资人,但投资人会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聊。
5.你能为我带来多大的收益投资初创公司会冒很大的风险。
所以潜在的回报率越大,对他们的吸引力就越大。
作为投资者,他们要的投资回报率一般会超过最初投资额的十倍,这个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何况投资回报率也没有可衡量的标准。
6.公司外部董事会成员是谁外部董事会成员即你公司的顾问,他应该是资深的行业人士,可以在本行业为公司扩展业务,对公司的发展起重大帮助的人士。
如果你的答案是资助你的家人或朋友,那融资很有可能没戏。
7.你的产品有消费者吗?我可以和他们聊聊吗?这里所说的消费者不是产品使用者,也不是测试版本的用户,而是付费用户,并且对公司的产品满意度较高。
8.你公司的知识产权情况临时专利和未批准专利的持续竞争力都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投资人信任你的产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对于此领域,国外的研究首先是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分析的。Stiglitz和weiss(1981)的文章是一篇经典文献。S-W模型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当面临贷款的超额需求且银行无法分辨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会进一步提高利率,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对贷款申请者实行配给。在配给中得不到贷款的申请人即使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也不会被批准,因为出高价的借款人可能选择高风险项目,降低银行的平均资产质量,因此,即使可贷资金有剩余,银行也不愿意按高利率放贷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1929年,英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资金缺口。金融大危机过后,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发布了《麦克米伦报告》,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1】报告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的需求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着很多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他们持续成长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麦克米伦缺口”一经提出,立即引起西方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问题的关注,进而展开理论上和实务上的研究。 Allen andUdell(1995)检验了关系融资的作用,发现银行通过和贷款人维持关系逐步积攒大量企业私人信息,关系融资和信贷决策间的经验联系显示出有着较长银企关系的贷款人所付利息更低并且抵押更少,最大信用贷款额也表现出关系趋动性特征。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 比较集中的意见认为银行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会逐渐增加,这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Berger(1998)和Udell(2002)从关系融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从银行的角度,将信息披露规范、易于量化和传递的大企业的信息称为“硬信息”,而将那些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中小企业的模糊信息称为“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系型融资假说”,即企业固定地和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型借贷所涉及的信息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因而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大银行来说,其传递成本过高;而如果把决策权配置给地方分支机构,又会在银行内部产生代理问题。所以,中小金融机构在发放这种关系型贷款上就比大银行具有成本优势。 William D.Bradford等【2】主要探讨了现阶段中国政府应该创造开发何种最适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融资项目,以便使中小企业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支持。作者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政府融资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效益,介绍了两种美国政府扶持小企业融资的项目及其经验,指出美国政府融资项目对中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有很好参考价值,比如,信贷担保项目被证实比政府直接贷款更能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借贷风险,也能更有效地贷款给中小企业。 [1]Berger,A.N.,Udell,G.F.,RelationshipLending andLines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Business,1995,68,351—382. [2]Berger,A.N.,Udell,and G.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s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2(6):613-673. 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方面,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 国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困境形成原因两个方面。西方学者认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主要 接融资为主,信用担保、中小商业银行、合作信用机构等的建立,应该是解 资难的最佳途径。伯格(Berger)和乌代尔(udell)于2002【3】年提出通过关系 款解决银企关系中的“软信息”问题的思路。 [3〕Berser,A.N.Udell,GF.,2002,“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 Lending:TheImPortanceoforganizationalStrueture,,,EeonomieJoumal,Forth Comlllg 1.融资环境 创业企业融资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yers,Timmons,MacMillan, Weinberg&Ang等,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Myers(1984)【34】研究了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发现了企业融资优序理论,即企业的经营者在融资方式选择的优 选次序为:内部融资选择优先于外部融资,债务融资优先于外部权益融资。 Timmons(1994)认为不同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小的 成长型企业可以寻找内部资金,如自己的积蓄、亲友的资金等,但是在企业 成长起来的过程中,企业会有一个从内部融资到外部融资的转折点,即需要 从银行、公共债券或权益市场融资。银企关系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Jensen&Meckling,Haines&Thomas 等,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Jensen&Meckling(1976)【28】从委托代理角度研 究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现由于创业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 对称,这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银行把监管和订 立契约的成本强加于创业企业。Haines&Thomas(1994)对加拿大的银行和 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贷款的降低是和市场或金融上的困难强相 关的。风险投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已有另文进行专题综述, 这里不再对代表人物及观点进行归纳。Beth Crosa,Howard E.Aldrich, Lisa A.Keister(2002)【5】,认为金融资本可以作为初创企业的支撑因素。提 出了关于金融资产的作用三个假设:1、拥有家庭净资产将提高企业创建的 可能性;2、有家庭收入将提高企业创建的可能性;3、拥有房产将提高企业 创建的可能性。认为创业理论中,金融资本的作用被过分强调;金融资本并 不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因素;但金融资本的重要性也要分行业而言。同时,还 强调,在企业发展的后期,金融资本还是很重要的,金融资本充裕的企业生 存的可能性要更大些。 [34]Myers,S.,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ournal of Finance. 1984.7,575-592 [28]Jensen,M.A.,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1976.3,305–360 [5]Beth Crosa,Howard E.Aldrich,Lisa A.Keister,IS THERE A WEALTH AFFECT?FINANCIAL AND HUMAN CAPITAL AS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STARTUPS,Babson College,2002 6.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手段和银行的关系方面,青木昌严 ① 和Met ch-ell.Petersen,Raghuram G.Rajan ② 认为通过市场手段能很好地解决西方国 家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使中小金融机构得到稳定发展。 Harhoff,D.Korting,T认为要很好地解决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银企间的借 贷持续时间和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变量间呈正相关,和银行的抵押关系负相关。 安田武彦认为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是和中小企业的多样化相适应的金融机构 的存在。Jayaratne and Wollken(1999)提出银行规模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 贷款比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给中小企业提供贷 款。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相对 较高,很难和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大银行的情形不同,中 小银行的服务对象较集中于特定的较小区域。小银行对所在地区内数量众多的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信状况较了解,而且易建立起持续的信息积累。 ①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② Metchell A.Petersen,Raghuram G.Rajan.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J].NBER Working Paper,1994,(4921). 第三节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成果评述 我国也是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 研究成果很多。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解决途 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 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陈晓红、郭声馄主编的《中小企业融资》(2000)是国内 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专著之一。《中小企业融资》一书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 资作了系统的比较,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论及了不少中小企业可借鉴 采用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融资》一书提出了及早建立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的建议,并且在实务操作层面上介绍了商品贸易融资这一融资创新手段。李玉潭在 其《日美欧中小企业理论和政策》(1992年)一书中以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 西方发达国家为对象,对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性研究,并且对 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政策进行了阐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林汉川在其《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2001年)一书中围绕着中小企业存在理论和 评价、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业产业和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和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 理论指导意义。 国内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曹风岐在《建立和 建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建立和建全中小企业信担保体系应充分 发挥政府的担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立完善中 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林毅夫(2004)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易纲(2000)认为信贷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银行天生喜欢大 客户。李扬和杨思群(2001)在考察中小企业金融的外部环境时,分析得出我国中 小企业的金融抑制除了来自金融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外,还受到转 轨经济特有的制度障碍和结构缺陷的影响。张捷、王霄(2002)研究分析指出,金 融成长周期的基本规律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结构变化,构成我国中小企业融 资壁垒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歧视,而非转轨经济中特有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