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毛概课是大学生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摘要】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快步发展,为我们解决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六十年进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国家。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够快速推进,主要归功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回顾中国城镇化建设风雨兼程60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大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施行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在这一阶段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了起步、调整、停滞、恢复发展四个时期。
从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起步时期。
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调整时期。
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
从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
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
从1977年至1978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恢复发展时期。
在1977、1978年,设市城市增加到193个,城镇人口增加到17245万,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17.9%,但建制镇继续下降,仅有2173个。
⽑概新民主主义⾰命理论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命胜利后,建⽴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问题,从⽽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概新民主主义⾰命理论论⽂,希望⼤家喜欢! ⽑概新民主主义⾰命理论论⽂篇⼀ 《试析⽑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理论》 摘要:⽑泽东创⽴的有中国特⾊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组成部分。
⽑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围绕着⼀个总题⽬,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和如何“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关键词:⽑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中国⾰命;新民主主义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向和发展道路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特殊国情 ⽑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明确指出⾃从年鸦⽚战争以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逐渐地变成了⼀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从“九⼀⼋”事变以后,中国⼜变成了⼀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
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具有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点,这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向和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上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加上买办资产阶级的依附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失去了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和国内条件。
⼆、关于中国⾰命的若⼲问题分析 (⼀)关于中国⾰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特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步是新民主主义⾰命,改变这个特殊的社会状态,使之变成⼀个独⽴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步是社会主义⾰命,建⽴⼀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概课论文
《毛概课论文》是一篇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综合性论文,涉及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论文主要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导论中,论文简要介绍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阐述研究问题和论文的目的。
同时,还采用概述的方式,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初步梳理。
在主体部分,论文从毛泽东思想的来源和形成开始展开论述。
首先,通过回顾中国历史和社会背景,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
然后,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接着,论文详细分析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阶级斗争、人民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等核心概念。
此外,还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并比较了与其他思想流派和国际社会主义的异同。
最后,在结论中,论文对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总结,指出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具有深远影响。
同时,也提出了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方向和问题。
总的来说,这篇《毛概课论文》是一篇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论文,论文内容丰富,有助于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引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则是指导这场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民族的革命,其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各革命阶级、阶层及人民的大团结,实现统一战线下的革命胜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又有区别,不可混淆。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革命才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 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实践探索,为中国解决社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2. 提供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2)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篇二《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析》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以及国民党和其它民主党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探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对于新时期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原因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的关键一步,其更是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人民群众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蓄谋策划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随即开启了蚕食侵略政策,企图吞并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这给九一八事变以后还风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一定压力,而且在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主张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感召下,国民党内部及其军队内部的抗日主张和行动与日俱增,这为后来建立广泛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人民群众是抗战胜利的坚实基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的主体。
中共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党。
毛概结课大学论文1500字范文毛概是高校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各方面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1500字1500字毛概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1500字毛概结课论文篇一:《浅谈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要:自然环境限制性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力太小、农村经济积累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高等保障性因素的不利作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发展困境”。
因此,只有摆脱障碍性因素的制约,逾越“发展困境”,完成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基础积累,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取得建设实效,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巴马现状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巴马县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狠抓灾后农业生产,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农民面上市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甘蔗、山茶油、桑蚕、龙骨花、西瓜、蔬菜、水果、香猪、库区养鱼等优势产业,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6049万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13034万元,同比下降0.75%;林业产值3340万元,同比增长32.12%;牧业产值27662万元,同比增长2.79%;渔业产值1629万元,同比下降3.32%。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辟了认识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欢迎阅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毛概论文篇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概论》[摘要]和谐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失去诚信,人与自然产生对抗,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南北矛盾激化。
这些都使人们更加珍惜和谐,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谐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社会和谐;本质特征;理论贡献和谐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在21世纪,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的希冀便成了中国人的现实要求。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时代最强音,也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宝库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认识的一次飞跃。
一、和谐的生动内涵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
“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关系达到相生相宜、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
[1]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许多汉语成语,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及俗语“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各因素共处共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有机、协和与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
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_关于毛概论文范文(2)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篇二《毛泽东思想理论创新探究》【摘要】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其指导下不断进行摸索与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尝试和长时间的确立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新包含着科学精神和卓越的智慧,它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殊规律,而且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一般普遍性规律。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理论创新;马列主义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党更一步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当前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学习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思想,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毛泽东思想内涵简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句话不仅精辟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而且从本质上表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科学界定,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着特殊作用。
毛泽东思想不是对马列主义的简单运用和机械照搬,它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破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陈规和框框,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中国实际化的马列主义。
二、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创新的基石马列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进行斗争和解放的理论武器,是科学的指导思想。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临近期末,关于大学生轻生的现象有增多的迹象,凸显出大学生心理压力亚健康的问题。为
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加强心理调节能力,我们
设计了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问卷并在广州大学范围内进行了调查。
调查范围
参加者:广州大学在校的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15-2013年11月18日
地点:广州大学红棉路及各食堂前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问卷分为6部分:1.个人信息 2.学习状况3.生活状况 4.个人心理状况 5.影响心理状况的因
素 6.对心理健康的意识
1.大学生个人信息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州大学的在校学生,回收的问卷中,被调查者性别男的占59.33%,女
性占40.67%,男女比例大概为1:1,性别偏差较小,而其中独生子女居多占68.67%。回收
的答卷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占62.67%,其次是大二学生,大四学生次之,大一的学生最少,
占2%,可以理解为大三的学生更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表示大三学生各方面压力有增
大迹象。另外,关于被调查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其中富裕的最少,
贫困与小康的比例相近。总体来说,本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算一般。
2.学习状况
总体来说,本校大学生对待学习压力问题持乐观态度,但也有两成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很大,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关注力度。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可概括成两方面的因
素:首先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因素,在问及学习效率是否会带来压力与焦虑的情绪时,被调查
者多数认为这个带来的影响一般,有接近三成的人认为学习效率很会带来焦虑感。然而,在
问到关于考试带来的压力时,大多数人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心情郁闷,易怒,思维迟钝
等消极反应。这些数据表明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考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临近期末大学生轻
生现象会有上升的迹象。在与被调查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大概了解到这些压力之所以产生
的原因,是学生们对考试的理解存在以下一些误区:首先是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不正确,对考
试成绩的过分看重。然后,是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不对,临近期末,学生们才开始认真对待学
习,前面落下太对知识点,来不及追上,于是产生急躁焦虑的情绪。其次,是社会氛围的问
题,现在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学生间以分数比高低,老师因“分”施教,父母们对学生分数
期望太高,甚至一些公司在面试时过于看重学生的绩点,造成分数等同于个人能力的假象。
这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要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首先要纠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勾起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同样重要的,是学生们价值观的问题,
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改变“分数等于能力”的错误观念,同学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老师“因材施教”,社会改变浮躁的风气多留心考察大学生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