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阶段总结.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1.3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建设阶段总结

在教务处、数学系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指导下,通过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

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成果

课程建设首先是人员的建设,本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具有老中青三结合的特点;有三人具有高级职称;青年教师正在按计划加强学习,

逐步提高业务水平。课程组中有两人从教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

验;目前有两名教师正在担任06 数学师范教育专业的本科课程,表现出较

强的教学能力。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参加了2005 年第四届和2006 年第五届全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研讨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曾主持省级科

研立项《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与研究》,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水平。课程负责人曾获得校优质课教师和科研成果奖;近两年来,课程组成员共出版著作

四部:

[1]《教学技能实用教程》,张跃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2]《解析几何》,魏焕文等,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

[3]《高等几何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魏焕文等, 2005 年 12 月;

[4]《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张跃辉,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月。

发表论文五篇:

[1] 对广义柯西中值定理——“中间点”渐近性的证明,王丽萍,沈阳

化工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1 期;

[2]判定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一种新方法及其证明,张跃辉,辽宁师

专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3]浅论数学解题教学中的目标意识对思维过程的影响,王丽萍,辽宁

师专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4]关于在几种重要变换下的矩阵标准型,王丽萍,中国教育研究与创

新2006 年第 4 期;

[5]数学开放题教学推进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张跃辉,辽宁师专学

报 2006 年第 4 期。

2.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一直沿用“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单

一教学方式,内容和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极大地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课程组成员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授课形式和方法上进行了

大胆的改革,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大的知识信息量的传递,同时及时把国家新课程

标准的理念和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渗透到课堂上来,体现出“老课程,

新内容”的时代特色。

3.教材建设及参考文献指南

尽管本课程选用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内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审议、赵振威教授主编的国家优秀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发现该教材在有许多地方不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

理念,尤其是“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亟待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教材面世。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组成员经多方努力,在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全面总结十多年来从事《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的经验基础上,编著了《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一书,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争取在 05 级数学师范专业使用新教材,待收集反馈意见以后,将做进一步

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势下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材》课程的要求。

为了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我们在课程伊始便指定了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

[1]《数学教育学概论》,周学海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出版;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出版;

[3]《数学教学实施指南》陈明华、林益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出版;

4.教学实践与成绩考核方法的突破

能够有效利用“微格教室”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来提高学生的教

学技能水平。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结合多媒体

教学,在变换教学手段的同时,也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学习某些章

节时采用了研讨法教学,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成绩评定中采用了

课程论文、笔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会继

续大胆尝试,力争在教学手段与考试方法上实现全面突破。

5.网页建设与电子资料配备

精品课程网页页已初步设计完成,课程规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师资队伍、习题解答、参考文献等栏目基本成型,并配备了四十多万字的资料,只待连接上网,便可达到资源共享。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建设,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与精品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课程组全体成员有信心在主管部门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认真学习和研究数学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的新理念、新思想,全面提升课程组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体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心偕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精品课程建设之中,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打造出名副其实的精品课程。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组

2006年 1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