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与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0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Fiber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4050087110 学分 3.5总学时56(含16 学时实践)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物理光学、光纤光学执笔:胡昌奎日期:2016.1审阅:吴薇日期:2016.1审定:何朗日期:2016.1一、课程简介与特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技术为核心内容,主要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系统有源及无源器件、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和光纤通信网络等内容。
本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所必需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光通信系统中常用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光纤通信系统分析能力,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前沿应用技术及其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拓展专业视野,为面对未来工作中的挑战提供更多的技能。
Course introduc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ystem, active and passive device,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amplifi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This cours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Specialty in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echnology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learning for the course, it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 device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have certain analytical skill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kn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hese can expand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and provide more basic skills in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work for students.课程特色: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现场教学、前沿讲座、案例教学及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教学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类别:核心课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课程定位为需要学习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专业,从事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学员。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低的传输损耗和宽的传输频带的特点,成为高速数据业务的理想传输通道。
课程以光纤的导光原理和激光器的发光原理为基础内容,同时涵盖了各种实用光网络技术。
课程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素质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满足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系统调测、电信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等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鉴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学习内容,又涵盖与之相关的实践实验活动内容,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学习本课程需要先修《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现代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光网络》、《多媒体通信》等。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了解相关扩展知识。
熟练进行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分析及工程计算。
熟悉实验原理及内容,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下载教学内容导学、详解、实时辅导、教案、综合练习题等资料。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本课程含有实验,使本课程更多地与实践接轨,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五、课程考核方式本学期将安排4次阶段作业。
每次作业计10分,共计40分。
作业类型为客观题,可重复提交,直至分数满意为止。
考试:本课程的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由于本课程的计算量较大,建议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学时:51 学分:3开课学期:第7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通过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特点,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的未来与发展,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实验课,以及课下自学,基本掌握光纤通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概况,熟悉光纤通信在电信、通信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1学时)第二章光纤的传输特性(2学时)第三章影响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些物理因素(5学时)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光无源器件(9学时)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3学时)第六章光纤通信技术中使用的光放大器(4学时)第七章光纤传输系统(4学时)第八章光纤网络介绍(6学时)第九章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17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电光信息转换、光电信息转换,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电新产品开发举例。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
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51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实践教学17学时。
(教学时数具体见附表1和实践教学具体安排见附表2)六、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以多媒体和模型教学为主,必要时开展演示性实验。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必要的先修课程《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激光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实验》以及就业实习。
八、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查具体有三种。
根据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兴趣而定其中一种。
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编号:10322012二、课程性质与特点:21世纪是通信信息时代,人们正在构建信息高速公路,而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就是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出现与迅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信息技术的面貌,它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主要通信手段,是现代通信的支柱、世界通信网的骨干,其发展势头仍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构思、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推动着光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光纤通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器件和通信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光纤通信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研究和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优点、用途。
2、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传输机制、关键器件和关键技术。
3、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领域中的高新技术及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及应用中的知识面和专业面。
四、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20学时,4学分,每周4学时。
五、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
侧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通信中的高新技术,如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孤子通信、相干光通信技术等。
2、由于光纤通信领域新技术、新器件、新成果多,现代内容丰富,应用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讲座讨论、文献综述等活动。
六、考核方式:考查课程。
平时考核、实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出勤占10%,课堂表现占10%。
实验课:实验报告占10%,课堂表现占10%。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成绩占60%。
七、教材:(一)教材孙强,周虚,《光纤通信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Fiber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4050087110 学分 3.5总学时56(含16 学时实践)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物理光学、光纤光学执笔:胡昌奎日期:2016.1审阅:吴薇日期:2016.1审定:何朗日期:2016.1一、课程简介与特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技术为核心内容,主要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系统有源及无源器件、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和光纤通信网络等内容。
本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光纤通信技术所必需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光通信系统中常用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以及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光纤通信系统分析能力,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前沿应用技术及其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拓展专业视野,为面对未来工作中的挑战提供更多的技能。
Course introduc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ourse.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ystem, active and passive device,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amplifi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This cours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Specialty in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echnology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learning for the course, it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ommon device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have certain analytical skill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kn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hese can expand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and provide more basic skills in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work for students.课程特色: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现场教学、前沿讲座、案例教学及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教学方式。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光纤通信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光纤通信系统课程代码:5068101英文名称: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ng System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适用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磁场,光学原理,激光原理教材:《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光纤通信是长距离大容量通信的主体,在现代有线通信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光通信也是有线通信发展的趋势。
掌握一定光纤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就业发展和国家通信事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掌握光信号发射、光信号接收、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原理与设计;掌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原理与设计;了解光纤局域网、相干光通信系统和全光光纤通信网的结构等理论知识。
此外,本课程还安排了10学时实验,增强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光/光纤通信的概念,光纤通信系统的概念,光纤通信系统的类型和构成。
2、光纤光纤,光纤特性参数,光纤中光的传输,光纤损耗等特性。
3、光源与光发射机光源的种类与特性,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光发送机的设计,光源与光纤的耦合。
4、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光检测器和种类,光接收机的前置放大器,光接收机的噪声,数字接收机的误码率。
光纤通信系统课程教学大纲5、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考虑,功率预算和带宽预算,光纤通信系统(以数字通信系统为主),时分复用系统,波分复用系统,光纤局域网、相干光通信系统和全光光纤通信网。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绪论掌握光纤通信和光纤通信系统的概念,光纤通信系统的类型和构成。
精心整理《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编写日期: 2015.10 适用对象: 本科 执笔: 刘世安 学时数:48审核: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支柱,“信息高速公路”。
1、光纤结构和类型教学内容要点:(1)光纤结构(2)光纤类型 2、光纤传输原理教学内容要点:(1)几何光学方法(2)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 3、光纤传输特性教学内容要点:(1)光纤色散(2)光纤损耗(3)光纤标准和应用 4、光缆教学内容要点:(1)光缆基本要求(2)光缆结构和类型(3)光缆特性5、光纤特性测量方法教学内容要点:(1)损耗测量(2)带宽测量(3)色散测量(4)截止波长测量(三)通信用光器件1、光源教学内容要点:(1)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特性(3)发光二极管(4)半导体光源性能和应用2和应用31231②模拟基带直接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教学内容要点:(1)特性参数(2)光端机(3)系统性能③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教学内容要点:(1)参数特性(2)光端机(3)光链路性能2、数字光纤通信系统①系统的性能指标教学内容要点:(1)参考模型(2)主要性能指标(3)可靠性②系统的设计教学内容要点:(1)中继距离受损耗的限制(2)中继距离受色散的限制(3)中继距离和传输速率(六)SDH技术1、SDH概述教学内容要点:(1)PDH存在的问题(2)SDH的概念和特点2、SDH的帧结构和复用步骤教学内容要点:(1)SDH的帧结构(2)SDH的复用结构(3)映射、定位和复用的概念(4)SDH的复用步骤3、4、5、67、8、9、1、教学内容要点:(1)掺铒光纤放大器工作原理(2)构成和特性2、光波分复用原理教学内容要点:(1)光波分复用原理(2)WDM系统的基本结构(3)光滤波器与光波分复用器3、光交换技术教学内容要点:(1)空分光交换(2)时分光交换(3)波分光交换4、光孤子通信教学内容要点:(1)光孤子的形成(2)光孤子通信系统的构成和性能5、光通信技术教学内容要点:(1)相干检测原理(2)调制和解调(3)误码率和接收灵敏度6、光时分复用技术教学内容要点:(1)光时分复用7、波长变换技术教学内容要点:(1)波长变换(八)光纤通信网络1、SDH传送网五、实验课学时分配表六、教学方法建议1、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要认真执行。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英文名称: Fib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 ZF1740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时:(总学时 54 、理论课学时 42、实验课学时 12)学分: 3适用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光学、大学物理、电动力学等课程简介:光纤通信是以激光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则是当代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基石。
与电缆通信和微波通信等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传输衰减小、信号串扰弱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因此,在目前的国内国际通信网已构成了一个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格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缆结构及特点;无源光器件的原理及性能;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及系统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光纤通信技术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模块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光纤通信的未来与发展,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光纤通信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以前所掌握的光学和通信系统基本知识、模拟和数字通信基本知识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实验总学时第一章绪论606第二章光纤808第三章光源和光发射机639第四章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639章节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实验总学时第五章光网络器件606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235第七章光缆线路的施工与测试206第八章波分复用技术639合计42125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各节相应习题要点,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
具体格式如下:第一章绪论(6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的特性;2.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发射机、光纤及光接收机;3.理解光纤的衰减、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4.掌握比特率、带宽、中继距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光纤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33201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原理》参考学时:40实验学时:10先修课:物理光学、应用光学、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内容是现代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新技术的发展,包括光纤与光缆,常用器件和仪器,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在此基础上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性能、施工、维护等的有关知识,最后介绍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些高新技术。
本课程的讲授重在系统、重在实用、重在新技术,并配有一定的实验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与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技术和最新发展;争取尽快成为光纤通信领域的专门人才,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主要内容有: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性能、施工、维护等的有关知识;光技术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常用器件、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光纤、光缆的的构造与分类,各种光无源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光端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3.了解各种光纤通信网4.掌握各种复用方式,特别是WDM的原理5.掌握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性,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性6.掌握光放大器的分类、功能与主要应用4.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光纤通信的传光原理;2.光纤的传输特性;3.激光器、光电检测器、掺铒光纤放大器、无源器件4.光端机的工作原理;5.同步数字传输系列6.各种复用方式的原理,特别是WDM的原理;本课程的难点为:1.各种光器件的原理2.光纤系统的同步数字传输系列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参考书,尽可能多采取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讲授与提问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光纤通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是通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光纤通信系统设计的方法。
为将来从事光纤通信工作打下础;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了解光纤(传输媒质)、光源(光发射机)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典型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际运用特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2.了解光纤(传输媒质)、光源(光发射机)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了解典型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际运用特性。
第一章概述……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向学生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和难点:光纤通信的特点与应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一、早期的光通信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三、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第二节光纤通信的特点与应用一、光纤通信的优点二、光纤通信的应用第三节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与组成一、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二、基本组成三、支撑技术第二章光纤光缆……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传输的原理和特性,光缆的结构和类型重点和难点:光纤结构与类型;光纤传输特性;光纤的射线传输理论;光纤的波动传输理论第一节光纤结构与类型一、光纤的机构二、光纤的分类第二节光纤的射线传输理论一、光的射线理论二、光纤的几何导光原理第三节光纤的波动传输理论一、光纤方程二、光纤中的传输模式第四节光纤传输特性一、损耗二、色散三、单模光纤性能指标第五节光缆一、光缆的结构二、光缆的分类第三章光无源器件……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向学生介绍光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重点和难点:光纤连接器;光纤耦合器;光衰减器;光隔离器与光环形器第一节光纤连接器一、光纤连接器的性能指标二、光纤连接器的种类第二节光纤耦合器一、光纤耦合器类型二、光纤耦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三节光隔离器与光环形器一、光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二、光隔离器的性能指标第四章光源与光发送机……4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字光发射机的组成:光源、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APC)、自动温度控制(ATC)、码型转换及其它辅助电路。
《光纤通信》A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并和实际应用紧密相连。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的工作原理、理解光的发射、接收和放大原理、了解常用光纤通信器件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理解SDH技术、WDM技术和OTN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组建具有自愈功能的SDH网络,并学会管理维护和故障分析处理,从而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其原理。
课程以在当今市场占主流的华为SDH设备和技术为依托,以生产过程作为特点而设计出的学习情境项目为载体,注重锻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和操作的能力,是华为光网络工程师认证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通信技术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通信原理》等。
后续课程:《宽带接入网技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课程以华为光网络工程师认证为导向,以当今市场占主流的华为光网络设备和技术为依托,以基于工作工程的学习情境为载体,注重锻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和操作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光网络工程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除了要求学习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知识点要求:1.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2.掌握光纤和常见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3.掌握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和光放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掌握SDH、WDM和OTN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5.理解自愈环网和业务保护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6.熟悉SDH网络管理、维护和故障分析处理的基本知识。
技能要求:1.认识和了解与项目相关型号的SDH产品与系统硬件结构;2.学会组建一个环带链拓扑结构的自愈环SDH网络,并能创建和配置网元;3.掌握断纤的连接以及光纤与设备间的连接,能对光纤和光源的一些重要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分析;4.熟悉SDH网络管理、维护和故障分析处理的基本操作过程。
《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072079一、目的与任务《光纤通信》课程是一门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内容是现代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新技术的发展,包括光纤与光缆,常用器件和仪器,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在此基础上介绍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些SDH和WDM光纤传输系统,光网络技术,交换技术,接入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技术和最新发展,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大纲第一部分包括了光纤通信基础;光放大器;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第二部分包括SDH 与WDM光纤传输系统;第三部分包括光交换技术;光网络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等知识点。
本大纲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教学。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光纤通信”是学习通信工程技术必要的专业实训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光网络传输技术和通信工程光纤系统的使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光纤通信》的课程讲解,要求学生:1.基本要求首先掌握光纤、光缆的的构造与分类,各种光无源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光端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
2.提高性要求掌握各种光纤通信网;各种复用方式,特别是WDM的原理3.技能性要求掌握光放大器的分类、功能及主要应用;光网络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五、学时分配“光纤通信”计划教学学时85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学时85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表:六、内容大纲与重点、难点的分析第一章光传输技术概述1.1光纤通信的发展简史1.2光纤通信系统1.3几个基本概念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本章重点: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本章难点:无第二章光纤通信基础2.1 光纤和光缆2.2 光源和光检测器2.3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光源的产生和光器件本章重点: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光源的产生和光器件本章难点: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光源的产生和光器件第三章光放大器3.1 光放大器基础3.2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3.3 掺铒光纤放大器3.4 光纤喇曼放大器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光放大器基础;了解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喇曼放大器原理和应用本章重点:掌握光放大器基础本章难点: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光纤喇曼放大器原理和应用第四章 SDH和WDM光纤传输系统4.1 SDH概述4.2 SDH帧结构,复用和映射4.3 SDH的开销和指针4.4 SDH设备与同步4.5 波分复用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SDH帧结构,复用和映射;SDH的开销和指针;SDH设备与同步本章重点: SDH帧结构,复用和映射;SDH的开销和指针;SDH设备与同步本章难点: SDH帧结构,复用和映射;SDH的开销和指针第五章光交换技术5.1 光交换技术概述5.2光交换器件及设备5.3 光突发交换5.4 光分组交换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光交换技术,交换器件和设备;光突发交换和分组交换本章重点:光交换技术,交换器件和设备本章难点:光突发交换和分组交换第六章光网络技术6.1 光网络的发展概述6.2路由与波长分配6.3 光网络的生存性6.4 光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路由与波长分配;光网络的生存性;光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本章重点:路由与波长分配;光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本章难点:路由与波长分配;光网络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光纤接入网7.1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概念7.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网7.3 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混合接入网和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技术本章重点: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混合接入网和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技术本章难点:混合接入网和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技术第八章光纤以太网8.1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标准概述8.2 10Mbps光纤以太网8.3 100Mbps光纤以太网8.4 1000Mbps光纤以太网8.5 10Gbps光纤以太网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标准概述;了解光纤以太网类型和协议标准本章重点: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标准概述;了解光纤以太网类型和协议标准本章难点:光纤以太网类型和协议标准七、建议选用的教材基本教材:《光纤通信》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8月第1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顾婉仪、李国瑞. 光纤通信系统.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9 【2】杨祥林. 光纤通信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二、课程编码0804162三、学时和学分48学时,3学分四、先修课程《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光纤光学》、《通信原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五、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光纤通信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系统的基本构成;2.掌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3.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准则;4.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进展。
六、适用学科专业适用光学、通信、电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5学时)1.1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点1.2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回顾1.3 光纤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3.1 模拟/数字信号与模数转换 1.3.2 调制与复用第二章光信号的产生(13学时)2.1 光发射机的基本组成2.1.1 光信号产生装置的基本组成2.1.2 光纤通信对光源的基本要求2.2 半导体发光的物理基础2.2.1 半导体中的能带2.2.2 P-N结2.2.3 非辐射复合2.3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特性2.3.1振幅、相位条件2.3.2典型结构与性能2.3.3 纵模选择与控制2.3.4噪声与线宽2.3.5 P-I特性2.3.6直接调制特性2.4光发射机典型电路设计2.4.1 基本概念2.4.2 驱动与调制电路2.5 外调制技术与高级调制格式2.5.1外调制技术与外调制器2.5.2光信号产生2.5.3高级调制格式类型与特点第三章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9学时) 3.1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基本方程3.1.1基本概念3.1.2 基本传播方程3.1.3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3.2 光纤损耗3.2.1损耗来源3.2.2 损耗补偿3.3光纤中的色散3.3.1光纤色散的作用3.3.2 脉冲展宽3.3.3色散受限3.3.4 色散补偿3.4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3.4.1光纤中的双折射3.4.2 偏振模色散3.4.3保偏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3.4.4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3.5光纤的非线性3.5.1光纤非线性的作用3.5.2 自相位调制3.5.3交叉相位调制3.5.4四波混频3.5.5 受激光散射3.6 新型光纤与特种光纤3.6.1 光纤的演变3.6.2 光缆的演变3.6.3 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第四章光信号的探测与恢复(13学时)4.1光探测器设计4.1.1 响应度与带宽4.1.2典型结构与性能4.2光接收机构成与特点4.2.1 前端4.2.2线性通道4.2.3判决电路4.3噪声特性分析4.3.1 不同类型噪声的作用机理 4.3.2光接收机的信噪比4.4灵敏度特性分析4.4.1 误码率与灵敏度4.4.2误码率与信噪比4.4.3灵敏度劣化4.5 相干光接收机4.5.1 工作原理4.5.2典型结构4.5.3性能特点4.5.4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算法第五章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准则(1学时) 5.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5.1.1点到点5.1.2 分布式网络5.2 设计准则5.2.1 功率预算5.2.2 上升时间预算第六章前沿技术简介(5学时)6.1多维复用技术6.1.1光时分复用6.1.2 波分复用6.1.3 偏振复用6.1.4正交频分复用6.2 光放大技术6.2.1 掺铒光纤放大器6.2.2 光纤拉曼放大器6.2.3 光放大器的噪声6.3 色散管理与补偿6.3.1 色散补偿光纤6.3.2 预啁啾技术6.3.3 光相位共轭6.3.4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6.4 前向纠错编码6.4.1 基本概念6.4.2三代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复习与总结(2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
光纤通信与光网络教学大纲光纤通信与光网络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和光网络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于高速、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需求越来越大。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输方式,以其高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成为了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光网络作为光纤通信的基础设施,承载着网络通信的重要功能。
因此,光纤通信与光网络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光纤通信的教学内容可以从基础理论开始,逐步深入到光纤的制备、传输原理、光纤的特性和光纤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教学大纲可以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纤的结构、光的传输方式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等。
随后,可以深入讲解光纤的制备技术,包括光纤材料的选择、光纤的拉制和光纤的加工等。
此外,还可以探讨光纤的特性,如光纤的传输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最后,可以介绍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如光纤通信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等。
光网络的教学内容可以从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架构开始,逐步深入到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光网络的路由和光网络的性能等方面。
首先,教学大纲可以介绍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网络的定义、光网络的组成和光网络的优势等。
随后,可以深入讲解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网络、环形网络和网状网络等,以及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此外,还可以探讨光网络的路由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费用算法和负载均衡算法等。
最后,可以介绍光网络的性能评估指标,如带宽利用率、时延和吞吐量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
理论讲解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理解光纤通信和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演示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设备和软件进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加深对光纤通信和光网络的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光纤通信和光网络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可以包括学习目标和评估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 《光波导与光纤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光波导与光纤通信》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8131013 (二)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Light Wave Guide & Fibre Optical Communication (三)开课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四)课程性质: 光波导与光纤通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其预修课程有大学物理、数理方法、通信原理等。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 (五)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六)教学内容: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光波导和光纤的基本理论和性质;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光放大器等光纤通信器件的基本理论和性质;光发射机、光接收机的基本理论和性质;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设计方式以及光纤通信中各种新技术、新发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54 学时 分数: 3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 学 内 容 讲授 实验/实践 合 计 第一章 概论 2 2 第二章 光纤与导光原理 8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 第三章 光缆的制造及无源光器件 4 4 第四章 光源与光检测器 4 4 第五章 光纤激光器 6 6 第六章 光纤放大器 6 6 第七章 线路编码与多媒体应用 6 6 第八章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 6 6 第九章 光纤网络通信技术 6 6 第十章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测量 6 6 合 计 54 54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概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发展史及其发展方向,光纤通讯的优点及特点。 1.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状况。 2.理解光纤通信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光纤通信的特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 考核要求: 1.1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1.1.1光纤通信的发展史(了解) 1.1.2光纤通信的发展动态及方向(识记) 1.2光纤通信的特点 1.2.1光纤通信的优点及特点(识记) 第二章 光纤与导光原理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光纤的波动理论及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一般理解和掌握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及光纤的损耗。 1. 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光纤的波动理论。 2. 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 3. 一般理解和掌握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4. 一般理解和掌握光纤的损耗。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纤的波动理论
第二节 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 第三节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第四节 光纤的损耗 考核要求: 2.1光纤的波动理论 2.1.1光在光纤中传播的特点(识记) 2.1.2光纤导波理论(应用) 2.1.3光纤的波动理论(应用)
2.2光纤的色散和脉冲展宽 2.2.1光纤中光色散的原因(识记) 2.2.2光纤中光色散理论(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 2.2.3光纤中光脉冲展宽理论(应用) 2.3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3.1光纤的结构(识记) 2.3.2光纤的分类(识记) 2.3.3常见几种光纤的工作特点(领会) 2.4光纤的损耗 2.4.1光损耗理论(应用) 2.4.2光纤中光的损耗(领会) 第三章 光缆的制造及无源光器件
教学要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缆的制造方法、光缆的结构及分类。 理解无源光器件的概念及工作特点。 1.了解光缆的制造方法。 2.了解光缆的结构及分类。 3.理解无源光器件的概念及工作特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纤的制造方法
第二节 光缆的结构和分类 第三节 无源光器件 考核要求: 3.1光纤的制造方法 3.1.1光纤的制造方法(领会) 3.2光缆的结构和分类 3.2.1光缆的结构(识记) 3.2.2光缆的分类(识记) 3.2.3常见光缆的工作特点(领会) 3.3无源光器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 3.3.1无源光器件的定义及工作原理(识记) 3.3.2无源光器件的工作特点(识记) 第四章 光源与光检测器
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光源的发光原理及发光特性;掌握光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1.掌握光源的发光原理和发光特性。 2.掌握光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光器件的原理与特性
第二节 光检测器件 考核要求: 4.1发光器件的原理与特性 4.1.1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应用) 4.1.2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识记) 4.1.3常见的发光器件(领会) 4.2光检测器件 4.2.1光检测器件的工作原理(应用) 4.2.2光检测器件的工作特点(领会) 4.2.3常见的光检测器件(领会) 第五章 光纤激光器
教学要点: 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和超荧光光纤激光器;一般理解与掌握掺杂光纤和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 1.理解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理解超荧光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 3.理解掺杂光纤优点及相关理论。 4.理解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工作原理。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
第二节 超荧光光纤激光器 第三节 掺杂光纤 第四节 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 考核要求: 5.1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 5.1.1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的结构(领会) 5.1.2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的工作原理(应用) 5.2超荧光光纤激光器 5.2.1超荧光光纤激光器的结构(领会) 5.2.2超荧光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应用) 5.3掺杂光纤 5.3.1光纤掺杂的原因(识记) 5.3.2掺杂光纤的优点(领会) 5.3.3掺杂光纤的相关理论(应用) 5.4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 5.4.1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的优点(领会) 5.4.2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应用) 第六章 光纤放大器
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掌握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2.掌握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7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掺铒光纤放大器
第二节 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考核要求: 6.1掺铒光纤放大器 6.1.1使用光纤放大器的优点(识记) 6.1.2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识记) 6.2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6.2.1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识记) 第七章 线路编码与多媒体应用
教学要点: 使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线路编码, 一般理解与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多媒体处理技术。 1. 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线路编码。 2. 一般理解与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多媒体处理技术。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路编码
第二节 光纤通信系统中多媒体处理技术 考核要求: 7.1线路编码 7.1.1线路编码的概念(领会) 7.1.2线路编码原理(应用) 7.1.3线路编码技术(识记) 7.2光纤通信系统中多媒体处理技术 7.2.1光纤通信系统中多媒体处理技术(应用) 第八章 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8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掌握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1. 掌握光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发射机
第二节 光接收机 考核要求: 8.1光发射机 8.1.1光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应用) 8.1.2光发射机的工作特点(识记)
8.2光接收机 8.2.1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应用) 8.2.2光接收机的工作特点(识记) 第九章 光纤网络通信技术
教学要点: 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同步数字系列、异步传输模式、X.25技术、光纤有线电 视系统的设计举例;一般理解与掌握信息高速公路的一般概念、传输媒体、网络 与网络技术。 1.同步数字系列。 2.异步传输模式。 3.X.25技术。 4.光纤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举例。 5.网络与网络技术。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