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学生用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能阐述文中内涵深刻词句的含义,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揣摩重点语句,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读写能力。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为正义而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关键文句的理解。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完成

1解题:

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2、作者鲁迅,详见《学海导航》第42页。

3、写作背景,详见《学海导航》第42页。

二、基础知识预习效果检测(各组展示,其他学生点评)

1、字音识读。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寥落桀骜屠戮喋血

菲薄租赁踌躇黯然

虐杀攒射辗转不惮

长歌当哭尸骸赁屋惩创

洗涤噩耗浸渍陨身不恤

2、字形辨认

cǎn()淡阴谋mì()计chà()异

和ǎi()凶cán()叱zhà()风云

暮ǎi()编jí()通jī()开门yī()盗

dié()血通dié()间dié()dié()片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出来,各组共同解决,教师点拨。)

(一)、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1、贯穿全文的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的总体思路:

(二)、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2、分析第二大部分(

3、

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3、试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四、学生小结本堂内容。

五、巩固达标,完成《学海导航》“基础积累”习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刘和珍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笔下其他人物形象的意义,揣摩重点语句。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各组交流展示并点评、教师点拨)

(一)、分析刘和珍的形象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

(二)、了解作者笔下的其他人物以及作者态度。

问:“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合作探究后明确:“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庸人: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中国人: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无恶意的闲人: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苟活者:

作者对他们态度:

(三)、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自行提出。

1、真的猛士……的鲜血?

2、惨象……流言……灭亡

3、人类的……徒手

4、“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怎样理解这段话?

6.理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在文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提升

完成《学海导航》随堂讲解题。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诵读课文解决疑难,鉴赏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概括文章主旨。【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一)、研习课文,解决疑难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请学生来回答,或教师精讲点拨。一般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3、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4、“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5、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6、引用陶诗的作用。

(二)、鉴赏写作特色

二、总结全文(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提升

1、在和平时期我当代青年仍然要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为正义而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品质。

2、学习作者写作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方法。

四、反馈达标

填空简答题:

1.鲁迅,原名_____,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叫______,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散文集一部叫______。

2.《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了______时陶潜的四句挽歌是“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引用此诗有_____ _之意,寄托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深挚感情。

3.默写课文的第二部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阅读下列几段话,回答问题:

①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②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③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④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1、②中“伟大”“伟绩”“武功”的意思怎样理解?

2、③中“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

3、④中划线部分是否矛盾?为什么?

五、作业:完成《学海导航》课后检测篇。

六、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