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926.00 KB
- 文档页数:9
移动通信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业务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5G技术的推广,移动通信业务的发
展速度越来越快,它成为日益繁荣的行业之一
现在,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手机智能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户可
以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多种业务交互,如短消息、电子邮件、聊天室、语音、视频、图像等。
此外,移动通信业务技术支持多模、多种实时数据服务,如实时视频、实时新闻、实时信息、实时交易等,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此外,移动服务
还支持多模、多种实时数据服务,如移动实时新闻、移动实时信息、移动
实时交易等,这些服务使移动通信更加便捷方便。
二、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1.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不断推动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
随着
智能手机技术变得更加精细,移动通信技术也会随之改善,更多的互联网
功能将会被实现。
2.5G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是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
5G技术在
宽带、灵活性、智能化、安全性等所有方面都有望改善当前的移动通信业
务数据处理技术,并且可以实现高速、灵活性和高效性。
3.各国的移动运营商将推出更多业务和应用,这些业务和应用将会更
加实用,更加容易使用。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商业模式分析及发展策略■营丁销-:XIANDAIYINGXIAO \----------刘冉’赵扣2(1.兰州新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300;2.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甘肃分所甘肃兰州730030)摘要: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对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进一步加强。
我国对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 息技术加大重视,将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重要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
在此背景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持续打造,不仅需要实现生产、采购“互联网+”,且需在销售环节,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最佳营销路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市场营销;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文献识别码:A DOI:10.19932/ki.22-1256/F.2021.01.068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其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经营范围扩大、经营方式增加,具体采取的市场营销模式持 续创新。
当前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下,我国现代企 业要保证自身竞争力、提升知名度、扩大经营范围,需要提高 自身市场营销和宣传水平,争取以较小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 社会效益。
因此,现代企业需积极研究、推出新的营销策略,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
1.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变1.1信息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变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们可以从互 联网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由不对称 转变为对称。
如果企业在当前无法提供有效的对称信息,则 容易失去市场信任而走向失败。
1.2大规模制造发展为大规模定制以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大优势就是大规模 制造成本低。
但在互联网时代下,需实现向大规模定制的转 变,不再是一个型号抓住一个订单即可大规模生产,而是可能 几十万上百万生产力对应几十万型号。
1.3企业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过去科技落后、信息不对称严重的环境下,由生产主导市 场.企业生产充足的物资即可获取不错的利润,容易创造商业 模式。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研究作者:应江勇来源:《移动通信》2013年第07期【摘要】分析了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已成为电信业增长第一动力,指出运营商经过几年探索,在移动互联网产品、运营、团队和模式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当前运营商发展呈现“传统业务替代加剧、业务结构变化显著、流量业务失衡”等特征,鉴于运营商普遍采取基地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提出集中化和属地化运营策略。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属地化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7-0021-061 引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推动数字洪水时代扑面而来。
从用户规模看,2013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9亿户,同比增长18.2%,其中3G上网用户1.9亿户。
从智能终端看,2011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智能终端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达到55%,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100%。
从流量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77 571万G,同比增长40.8%;单用户移动数据流量1 096MB,同比增长14.3%。
从收入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 214亿元,同比增长56.6%,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超过移动话音而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第一增长点。
表1所示为2011-2012年我国电信业“四架马车”增长贡献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 研究综述2012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领域分布较广: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江勇[1]认为推进上海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要充分体现出规模与速度、内涵与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从安全角度看,班晓芳[2]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并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从用户角度看,王君珺[3]研究了高校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使用行为,认为用户使用行为与使用质量、社会认同等正相关,与成本负相关;刘旭峰[4]研究了运营商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价值的策略;谢雪梅[5]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让渡价值;刘嘉怡[6]认为将消费者偏好程度、产品种类、推广工具等作为推广要素,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的实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下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营销和互联网营销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和营销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营销的概念已经有了很多年,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新特点和趋势,网络营销策略也在逐渐进化和完善,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下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下网络营销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主要的特点包括:1.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具有较强的移动特性,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随之移动化。
2.时效性: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网络营销需要更快速响应,避免信息陈旧过期。
3.精准化: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定位比较精准,网络营销需要考虑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和用户兴趣。
4.多媒体化:移动互联网支持的多媒体形式更加丰富,网络营销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好地呈现卖点和推广内容。
二、移动互联网下网络营销策略的探讨针对移动互联网下网络营销的特点,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推广效果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1.移动优化移动优化是移动互联网下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网站、广告内容和应用程序的优化。
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访问速度和用户体验,其中网站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用户转化率。
2.个性化推广个性化推广是利用用户数据分析和营销技术,制定和推广符合用户兴趣和意愿的推广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广告策略,提高推广效果。
3.视频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视频营销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以通过视频分享和社交媒体等方式,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使用视频可以更形象地呈现产品特点和卖点,激发用户购买欲望。
4.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是移动互联网下的另一个重要营销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向用户传递品牌和产品信息,增强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粘性。
同时,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也有利于开展用户仿效和引导销售。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存量经营策略研究马东坡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电信运营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通信行业的影响,是三大运营商必须要认真面对、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受宏观环境以国家政策的影响,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电信运营商只有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用户消费特征的转变,通过电子渠道开展有效的存量用户价值经营工作,才能保持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健康增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存量经营;电子渠道;精准营销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2-0329-02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迫切需要重视存量经营工作(一)存量客户经营是运营商应对当前宏观环境挑战的需要当前,我国电信运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宏观层面,通信行业的移动业务市场已经基本饱和。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已经突破13.2亿户,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每百人97部;政策层面,国家对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流量不清零、取消漫游费等政策陆续出台,存量用户的ARPU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行业层面,各大互联网公司通过OTT业务正在颠覆和吞噬运营商的传统业务。
面对这些宏观环境的挑战,运营商们迫切需要尽快转变经营思路,高度重视存量用户经营工作,从而提升用户的在网价值。
(二)存量客户经营是目前运营商应拉动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和4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移动业务的同质化趋势日益显现,其业务发展模式与收入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2G、3G时代,新增用户市场空间较大,运营商主要以价格战和成本战为发展手段,用户大进大出,但新增用户收入贡献远大于流失收入,这是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而在4G时代,移动行业净增用户大幅减少,年净值用户由2011年的1.1亿户下降到2015年的0.2亿户,新增用户的收入贡献难以弥补流失用户的收入减少,运营商的经营重点不得不由原来的以“用户获取”为主转变为“卡槽争夺+价值提升”的并重发展,存量用户价值提升成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和来源。
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战略研究摘要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和产业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具有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和技术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移动如何把发挥自己的优势,握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本文以战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了解中国移动的基本背景情况,发掘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移动进一步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进行SWOT分析和五力模型分析,然后确定中国移动的优劣势、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最终制定出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框架。
本战略制定希望从整体上符合集团公司的公司战略,为公司发展开拓新的市场,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中国移动继续保持在移动通信行业既得优势,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移动,SWO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发展战略Abstract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conomy brings ever changes in society life and industry frustration.In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mobile internet has brand market demand and developing potential.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CMCC),the biggest moble operator in China,has the congential advantages and technology ability to develop mobile internet.Facing the changing outer environment,how to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seize the developing opportunity,is an urgently strategic problem.This paper,mainly based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 Management,is abou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China mobile,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and then conduct SWOT analysis and fice force analysis for China mobile to further develop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Finally we determine the strengths & weaknesses、market position and strategy target and fomulate the China mobile’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amework of mobile internet.This strategy formulation hope to accord to the CMCC’s company strategy as a whole,explore new markets for company’s development,and spe cify the future direction.I hope to make China mobile keep perserved advantages in mobli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establish itself in an unassailable position in future competition.Key Words:China mobile,SWOT analysis,five force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一、导论 (6)(一)研究背景 (6)(二)研究意义 (6)1.理论意义 (6)2.现实意义 (2)(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2)1.研究思路 (2)2.研究方法 (2)二.中国移动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一)中国移动概述 (3)1.概述 (3)2.主营业务 (3)(二)移动互联网概述 (3)三、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 (4)(一)政治和法律因素 (4)(二)经济因素 (4)(三)社会与文化因素 (5)(四)技术因素 (5)(五)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形势分析小结 (6)四、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 (6)(一)行业结构分析 (6)(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7)(三)替代品分析 (7)(四)供应商分析 (8)(五)需求方分析 (8)(六)同业竞争分析 (8)1.中国联通 (8)2.中国电信 (9)(七)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10)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分析 (11)(一)优势 (11)(二)劣势 (12)(三)机会 (13)(四)威胁 (13)(五)中国移动发展移动互联网SWOT综合分析 (14)六、战略规划 (15)(一)愿景 (15)(二)战略制定原则 (15)(三)战略目标 (15)(四)竞争战略 (16)(五)战略重点 (16)(六)战略措施 (17)七、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也需要更加注重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
一、目标用户的精细定位在进行网络营销时,首先需要明确目标用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户也越来越分散,精细定位目标用户是企业网络营销的一项重要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需求和行为特征,从而精准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二、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越来越注重体验和个性化服务。
因此,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得知用户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三、社交化营销的开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因此,企业需要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品牌形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提升用户对企业的认知和好感度。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推广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四、移动化的优化和开发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企业需要将重心放在移动设备上,优化移动端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开发与移动设备相匹配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五、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驱动力。
企业需要收集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提高网络营销的效果和效率。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涉及多方面,需要从目标用户的精细定位、内容的个性化定制、社交化营销的开展、移动化的优化和开发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入手,不断观察市场变化,灵活应对,实现营销目标。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研究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1.1、移动互联网定义及内涵移动互联网是从广义上是指移动终端以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并享受应用与服务。
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等三个基本要素。
从行业的发展现状看,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向移动终端的复制,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相似的业务体验,这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
二是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如基于Skype 的移动VOIP 业务、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等。
三是结合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功能而进行的有别于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创新,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是流量经营,流量经营只针对于运营商,其也是运营商经营移动互联网的根本。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在继承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的基础上,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与固定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在于终端和接入网络,移动互联网体现了更强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特征。
从终端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接入的终端是手持电子设备;从接入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移动时,接入服务具有连续性。
这些差异反映在用户体验上就是移动互联网所独具移动性、个性化、便利性、私密性等特点,并由此导致移动互联网时的业务发展模式、运营理念和能力等一系列的转变,融合、开放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是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并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
2、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移动互联网是信息产业当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并给信息产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融合、开放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处于爆发性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全球大的格局仍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在应用层面,互联网业、电信业、媒体业、金融业、文化业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平台层面,移动互联网更注重用户体验,趋向于建设开放性的平台。
(1)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促进互联网进入新的产业周期:以移动互联网业务为代表的数据业务2008年开始激增,2009年底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首度超越语音流量,即近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据流量,超过了46亿移动用户产生的语音流量。
全球数据流量在过去两年内,以每年280%的速度成长,预计在未来5年,每年将以2倍的速度增加。
以欧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处于爆发性发展阶段,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已经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需求的高速增长期。
有关权威机构预计2013年全球移动宽带互联网用户超过11亿(CAGR:28%),市场规模达到5110亿美元(CAGR:24%);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近4亿,市场规模1712亿元。
(2)移动互联网让移动通信产业的基本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移动互联网领域内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其中基于平台运营的双边市场模式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以互联网企业及终端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建立了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给移动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中苹果Appstore为代表的应用程序商店模式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典范。
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更多依靠规模和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被逐渐的边缘化。
以I-Mode和移动梦网为代表、以移动网络为中心的围墙花园模式正在被颠覆和超越。
不仅如此,移动运营商的命脉业务移动话音正在受到破坏性创新的威胁—移动终端的融合性让移动VoIP、移动即时消息与互联网服务融为一体,正在替代基本的移动通信业务,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商业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同时,移动互联网带动了移动网络流量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无线网络资源加速消耗和服务质量的急剧下降。
无线资源稀缺性和无线环境突变性导致的带宽资源矛盾更加尖锐和长远,传统的资源构建和发展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3)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以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设备厂家为代表的三大力量格局:设备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用户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基本要素。
现阶段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设备厂家是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典型力量,占据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三者都在在积极向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虽然发展路径都不同,焦点都是通过把握用户的接触点和移动互联网入口,以优秀的业务体验吸引客户。
其中以沃达丰、AT&T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运营商通过整合产业链的资源,采用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选择具有人气的互联网公司,快速建立互联网能力,整合运营商在客户资源管理上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重要发展。
以Facebook和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延伸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开创了以免费及后向收费为主的商业模式,成功绕开运营商,取得巨大的发展。
以Apple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厂家,通过大力发展内容+终端的发展模式,建立应用商店,丰富自有终端的网络应用,把握互联网的服务入口,确立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的发展模式,移动互联网给整个产业带来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商业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业务模式和生态组织模式两个层面。
业务模式特别是应用商店模式给业务开发、组织、提供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但移动互联网其实更深刻的影响了产业生态的组织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空前融合的背景下,服务与制造的一体化让若干产业巨头成为终端软件、硬件、服务、内容等全产业链的整合者和主导者,产业生态的组织模式发生重要变化。
运营商主导的以网络为中心的“围墙花园”模式逐步被新的运营模式取代:“围墙花园”模式是运营商通过设立相关准入标准与合作要求建立起封闭式的运营模式,增值服务提供商 SP在“围墙”中接受移动运营商的统一管理并分享利益,用户以专有的 WAP 协议接入并享受“花园”中提供的各种服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运营商主导增值业务的整个产业链,服务商在运营商规定的框架下负责产品开发,“围墙花园”模式在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中存在其合理性,在一定周期内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形态的形成,相关增值业务和服务商并依靠运营商用户规模优势和市场营销能力,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日本 NTT DoCoMo的“I-Mode”服务与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服务。
但“围墙花园”模式同样存在业务创新不足、用户体验差、受信任度低、响应速度慢、需求与开发双向交流不足等诸多问题。
从组织形态上来看,“围墙花园”模式是典型的封闭模式,其业务的开发、营销、推广等环节全部由运营商主导,在目前以开放、融合为特点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该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不适应性,目前正在被新的模式所取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创新,业务开发、业务提供和产业链组织发生巨大变化,“封闭花园”逐渐被打破。
终端和互联网企业等非传统力量借助于互联网应用创新的开放性和便捷性,成功摆脱了电信运营企业对业务发展的掌控力,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移动互联网新兴市场,服务商、终端商开始挑战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终端+OS+服务”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基础网络对业务的影响能力正在弱化,通过一定的标准整合内容服务成为关键。
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优势分析(2)重点说明以传统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终端公司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生态环境,三、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模式(1)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发展模式及经验;(2)先进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经验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四、集团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和模式目前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主要(1)基于基地模式(8大基地);(2)基于MM平台的发展模式;五、探索和启发—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研究;5.1运营商能力分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具备一些基于电信网络的其他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的能力优势,这些优势将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与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相比也存在诸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也成为影响我们进一步拓展移动互联网的绊脚石。
独有的优势能力:●电信运营商具备较强的一体化运营能力:运营商具备贯穿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在基础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减弱时,渠道、终端定制等成了运营商的重要核心能力。
运营商所具有营销、认证、支付等系统能力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强大的基础网络能力:基础网络运营能力是运营商所独有的能力,是构建无线互联网的基础。
全业务运营导致运营商间竞争加剧,基础网络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
基于基础网络能力是移动互联网领域运营商应对异质竞争的关键。
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能力包括计费、接入管理、用户鉴权、定位、用户信息以及个人接入网、集团接入网、家庭接入网等资源和能力。
●强大的用户渠道能力:运营商已有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高的渠道资源成为产业链中所独有的资源。
渠道是运营商与用户的直接接触点,渠道完整记录客户在各个接触渠道的接触信息,通过渠道运营商能够快速获得基于接触信息优化客户的交互体验,并在客户接触时提供即时的个性化产品推介与服务体验,这是其他移动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的。
相对移动互联网企业存在的不足:5.2运营商移动互联网策略选择—基地模式、平台模式5.3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研究(1)借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加速扩大移动用户群向移动互联网用户群转变(2)向平台运营转型时,实现盈利模式也将由网络获利转向服务获利,从单向获利向双向获利转变(3)开放网络能力,以差异化能力创造新的商业壁垒能力开放是进行平台的运营是关键,是与产业生态的各方合作的基础,也是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中拥有话语权的关键。
以产业链各方均已涉足手机应商店为典型,当前的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同质化的平台竞争的特征;电信运营商在平台竞争中的重要的差异化优势就是电信能力;开放电信能力不仅可以扩大电信业务的使用场景,还可以增加产业链对运营商的依赖性,从而创造出新的商业壁垒。
网络能力的开放对电信运营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自身的网络资源与能力为依托,如认证能力、短信彩信、PUSH信道、定位、计费等,通过开放用户位臵和在线状态等信息,辅之以开放API,吸引开发者,形成以网络为平台的开放创新体系是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最主要方向之一。
世界上主流的运营商如Vodafone、Verizon、Orange、 Telefonica、Sprint等都在探索、实践网络能力的开放。
其中Orange,Telefonica、Sprint都已经开放SMS,MMS,位置等电信能力,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