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中如何调味的三个阶段
- 格式:docx
- 大小:21.07 KB
- 文档页数:2
调味是菜肴最后成熟的技术关键之一。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规律与方法,并与火候巧妙地结合,烹制出色、香、形俱好的佳肴。
如果把调味比作一部交响协奏曲,那么在正式演奏之前,演奏师须得先定音调。
调味“定调”的根据大致有以下几点。
1.因料调味新鲜的鸡、鱼、虾和蔬菜等,其本身具有特殊鲜味,调味不应过量,以免掩盖天然的鲜美滋味。
腥膻气味较重的原料,如不鲜的鱼、虾、牛羊肉及内脏类,调味时应酌量多加些去腥解腻的调味品,诸如料酒、醋、糖、葱、姜、蒜等,以便减恶味增鲜味。
本身无特定味道的原料,如海参、鱼翅等,除必须加入鲜汤外,还应当按照菜肴的具体要求施以相应的调味品。
2.因菜调味每种菜都有自己特定的口味,这种口味是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最后确定的。
因此,投放调味品的种类和数量皆不可乱来。
特别是对于多味菜看,必须分清味的主次,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主、辅调料。
有的菜以酸甜为主,有的以鲜香为主,还有的菜上口甜收口咸,或上口咸收口甜等,这种一菜数味、变化多端的奥妙,皆在于调味技巧。
3.因时调味人们的口味往往随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这也与机体代谢状况有关。
例如在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因而喜用浓厚肥美的菜肴;炎热的夏季则嗜好清淡爽口的食物。
4.因人调味烹调时,在保持地方菜肴风味特点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就餐者的不同口味,做到因入制菜。
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就是因人制菜的恰当概括。
5.调料优质原料好而调料不佳或调料投放不当,都将影响菜肴风味。
优质调料还有一个含义,就是烹制什么地方的菜肴,应当用该地的著名调料,这样才能使菜肴风味足俱。
定好调门之后,烹调过程中的调味,一般可分为三步完成,这就是我们称谓的“三部曲”:第一步,加热前调味,这可类比为前奏或序曲;第二部,加热中调味,这应是高潮;第三部,加热后调味,此为尾声。
加热前的调味.又叫基础调味,其目的是使原料在烹制之前就具有一个基本的味,同时减除某些原料的腥膻气味。
具体方法是将原料用调味品;如:盐、酱油、料酒、糖等调拌均匀,浸渍一下,或者再加上鸡蛋、淀粉浆一浆,使原料初步入味,然后再进行加热烹调。
调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调味是烹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让人们更加喜欢食物。
调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说是每个厨师都必须掌握的技巧。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调味的基本原理1.味覆盖原理味覆盖原理是指通过调味料的选择和搭配,使不同味道的调味料相互掩盖,达到平衡的目的。
例如,在炒菜时,如果放入了过多的盐,就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糖或醋来调节味道,以达到平衡的效果。
2.味增强原理味增强原理是指通过调味料的添加,增强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例如,在炖汤时,可以加入鸡精或味精来增强汤的鲜味,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3.味调和原理味调和原理是指通过调味料的搭配,使食物的味道更加协调和谐。
例如,在炒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选择适合的调味料,如酱油、料酒、盐等,以达到味道的协调统一。
4.味变化原理味变化原理是指通过调味料的变化,改变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例如,在烤肉时,可以用不同口味的调味料进行腌制,如酱油、孜然粉、辣椒粉等,以赋予肉类不同的风味。
二、调味的基本方法1.咸味调味咸味是调味中最常用的味道之一,可以通过盐、酱油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咸味。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注意不要过咸。
2.酸味调味酸味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和口感,可以通过柠檬汁、醋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酸味。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注意不要过酸。
3.甜味调味甜味可以增加食物的香甜和口感,可以通过糖、蜂蜜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甜味。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注意不要过甜。
4.苦味调味苦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层次感和特殊风味,可以通过苦瓜、咖啡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苦味。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注意不要过苦。
5.辣味调味辣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刺激性和特殊风味,可以通过辣椒、花椒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辣味。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注意不要过辣。
6.香味调味香味可以增加食物的香气和口感,可以通过葱、姜、蒜等调味料来增加食物的香味。
做菜的小常识之调料的使用方法和调味顺序调料的使用方法和调味顺序是做菜的小常识。
每种调料都会产生不同的口味,装饰菜肴的外观,从而让菜肴的口感更加丰富。
1.盐:盐是用来“发挥菜肴原来的口味”,是调味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在开始烹饪之前适量添加,也可以在煮熟后调整味道,但是切记不要过多放盐,过量时会降低菜肴的美味。
2.酱油:酱油有淡酱油和黑酱油两种,具有很强的鲜味,是一种调味品,一般来说用于烹饪肉类、水饺等,而且放入会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放在蒸菜中会增加汁水的味道。
3.蚝油:蚝油原料是白色的干贝,味道鲜美,能很好的提升菜肴的鲜味,有助于激发食欲,大多是用来调味海鲜类,也可以用在饺子和蒸菜上,用量以个人喜好为准。
4.醋:醋有普通醋和特制浙醋两种,它们分别与肉类、蔬菜互相融合,能够补充营养及营养价值,让食物更加可口,在烹饪菜肴时,一般会在最后加入醋,当心别加的太多,以免让菜肴变酸,影响口感。
5.糖:糖有白糖和素糖两种,一般用素糖调味,不仅能够拉细汁水,也可以调节口感,特别是野味菜肴,加点糖可以减轻腥膻,平衡菜肴口感,同样要小心控制量,避免菜肴太甜尝起来不正常。
6.葱姜蒜:是调味顺序中必不可少的,在烹饪时一般“葱先荤后素”,即先将葱爆香,然后倒入荤菜,最后放入素菜,这样可以让菜肴更加美味,如果蒜和姜是辅助调料,那么可以最后倒入,用少量的油爆出香味,来让整锅菜更加香。
7.香料:像花椒、八角、小茴香、五香粉等香料,也是调味中常用的成分,一般是放在最后,配合其他调料,可以让菜肴有一个更加美味的口感,用量以个人口味和喜好为准。
总的来说,调味的顺序是先调咸再放酸,再加甜,最后放入葱姜蒜和香料。
做菜时要特别注意每种调料的用量,以免影响菜肴的口感或改变菜的整体风味。
1.了解调味品调味品在烹饪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口味和风味。
了解各种常用的调味品,包括它们的特点、用途和搭配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它们来调味菜肴。
盐•特点:盐是最基本的调味品之一,具有咸味,能够增强食物的味道。
•用途:用于提升菜肴的整体味道,可以在烹调过程中或者食物上撒一些盐。
•搭配原则:盐可以与各种食材搭配,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咸。
胡椒粉•特点:胡椒粉具有辛辣的味道,能够给菜肴带来一定的热辣感。
•用途:用于增加菜肴的香气和调味,可以在烹调过程中或者食物上撒一些胡椒粉。
•搭配原则:胡椒粉可以与肉类、海鲜、蔬菜等各种食材搭配,但要注意辣度的控制,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大蒜•特点:大蒜具有浓郁的辛辣味和独特的香气,能够增添菜肴的层次感。
•用途:可以切碎或压碎大蒜,用于炒菜、烤肉、煮汤等烹饪过程中。
•搭配原则:大蒜可以与各种食材搭配,特别是肉类和蔬菜,但用量要适中,以免过于突出或掩盖其他食材的味道。
洋葱•特点:洋葱具有辛辣和甜味的组合,烹调后能够带来丰富的香气和口感。
•用途:常用于炒菜、炖汤、烤肉等菜肴的调味,可以切丁或切丝使用。
•搭配原则:洋葱可以与各种食材搭配,尤其是肉类和蔬菜,能够增加菜肴的鲜味,但要注意烹调时间,以免过度煮烂。
香料•特点:香料种类繁多,每种都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如孜然、五香粉、肉桂等。
•用途:用于增添菜肴的风味和香气,可以在烹调过程中或者作为调味品添加。
•搭配原则:不同香料适合搭配不同的菜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菜肴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调味品,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用途和搭配原则。
合理运用这些调味品,可以使菜肴更加美味,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在烹饪过程中,根据个人口味和菜肴的特点,可以尝试不同的调味组合,创造出独特的美食体验。
同时,要注意适量使用调味品,避免过咸、过辣或过于浓重的味道,以保持菜肴的平衡和口感。
2.调味技巧正确使用调味品是烹饪中的关键之一,它可以决定菜肴的口味和品质。
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有哪些讲究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有哪些讲究》的内容,具体内容:我国烹饪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菜肴精美绝佳,驰誉世界。
那么对于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我国烹饪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菜肴精美绝佳,驰誉世界。
那么对于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一、水滑法水滑法,又称"以水代油烹调法",就是把上浆后的肉类原料,分散放人沸水锅内滑透,捞出透凉,然后再进行烹调的一种方法。
水滑法有助于降低成菜的脂肪含量。
用水滑温度低(因水的沸点最高是100),可免予高温,能减少营养的损失。
菜肴富于营养,用水滑法烹调菜肴品味清淡不腻,质地滑嫩,色泽洁白,符合色、香、味的要求,促进食欲。
另外,水滑法简单易行,节约油脂,降低成本。
对患高血肥胖症、冠心病而需要控制饮食的人,更是一种理想的烹调方法。
二、怎样掌握芡汁的厚薄一般不说,芡汁的厚薄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灵活掌握。
1.厚芡:厚芡就是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稠,按其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
2.包芡:粉汁最稠,其作用是使稠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去,多用于爆、炒方法,例如:"油瀑双脆"、"炒腰花"、"咕噜肉"、"鱼香肉丝"等都勾厚芡。
这些菜肴在吃完以后,盘中几乎见不到菜汁。
3.糊芡:粉汁比包芡略稀,其作用是使菜肴的汤汁成为薄糊状,达到汤菜融合、1:3味浓厚而柔滑的要求,多用于烩菜,如"炒鳝糊"、"肉丝烂糊"等。
这类菜肴如不勾芡,则汤菜分离,13昧淡薄。
4.薄芡: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为稀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流芡和米汤芡两种。
1 / 2
烹饪中如何调味的三个阶段
中餐烧菜是一个极其快速的过程,有些爆炒类菜三五分钟即可做成,而做
任何一个菜都不是只用一种调味品,少的三五种,多的要十种八种。而各种调料
的用量、比例又不动样,虽然莱谱里写得清楚,但是即便背熟了,要在这么短
的时间里(有时在烹饪中加调料药时闭只有几秒钟,人把调料用得准确无误,
对经验不足的人确非易事。上边看菜谱书。一边照着做菜,在实践中一般是行
不通的。所以调味的第一个要点,是把所用调料的品种、数量记清,并把准备
工作尽量作充分,各种调料都放在身边方便处,伸手可得。
其次,烧菜之前先要把这个菜的味道特点弄清,明白它属于哪种主味,做
时中有数。因为在具体操作时有很多事先无法预料均情况,比如火旺火温、汤
多汤少、做快做慢等不同情形都会影响到调味品的使用,必须做到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掌握,不可死板地接着菜谱照本宣科。
最后,经验不足,或是对调味品的用量把握不准时,可以先少放,经过口
尝,再加以调整。比如做糖醋菜,通过口尝后甜味大而酸味小时、再增加醋,
反之则再加些糖,直到合适为止。要知道,即使是严格按照菜谱里规定的用量
比例.做出来的菜也不见得就恰到好处,还以糖醋菜为例,说是用30克糖、15
克醋,如莱里场汁多,就要增加用量,汤汁少则要减少。
菜肴的调味,一般可分为加热前、烹调中和加热后的调味三个阶段
加热前的调味:
也叫基本调味,就是某些菜肴在烹制前,先用调味品将菜肴原料腌浸,喂
制一段时间,使味道渗透肌里,初步解除原料中的一些异味。
烹制中的调味:
是决定一个菜肴正式口味的决定性调味阶段。其做法是:
但菜肴下锅或下勺以后,按照菜肴的口味要求,在适当时机,恰当的假如
各种调味品,使其滋味渗入原料中。大部分菜肴的调味,都需经过这个阶段。
加热后的调味:
2 / 2
是辅助性调味,是菜肴调味的最后阶段,就是当菜肴快要成熟时,尝尝味
道是否适口,进行一次找口和提鲜,以补助调味的不足。有些菜肴需要在加热
后进行调味,如炸制和熟拌菜肴,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