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月亮的味道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月亮的味道教案教案标题:月亮的味道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状、特征和起源。
2. 探索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月亮的形状和特征。
2.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显示月亮照片或视频的设备。
3. 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月亮的照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想过月亮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特征和性质。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月亮的形状、特征和起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测。
2. 学生观察实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月亮模型或月亮照片,并要求他们观察月亮的表面特征,并记录下来。
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月亮的形状、特征和起源。
2. 强调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月食等。
实践(20分钟):1. 学生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月亮的形状和位置。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月亮的特征。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月亮特征,并与全班分享。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月亮的形状和特征。
2. 提醒学生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性和影响。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分发一份月亮的绘画任务,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
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科学纪录片,进一步了解月亮的知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地观察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格,评估他们对月亮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展示环节中对月亮形状和特征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教学延伸:1. 将月亮与其他天体进行比较,如太阳、行星等,进一步探讨宇宙的奥秘。
2. 引导学生进行月亮观察日记,记录每天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变化。
月亮的味道故事完整版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个叫做小明的男孩,他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每当夜幕降临,小明总是跑到院子里,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幻想着月亮的味道会是什么样子。
有一天,小明听说村子里的老人讲述了一个神奇的传说,说月亮上有一种神奇的花,它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就像是蜜糖和玫瑰的味道交织在一起。
这个传说深深地吸引了小明,他决定要亲自去寻找月亮的味道。
于是,小明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他穿过了茂密的森林,跨过了湍急的河流,终于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山洞里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宝石和五彩斑斓的花朵。
小明兴奋地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那种散发着迷人香气的神奇花朵。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闪烁着微光的角落。
小明走过去,只见那里长满了一种绽放着银白色花朵的植物。
这些花朵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气,混合着清新的草木味和甜美的果香,让人陶醉其中。
小明高兴地摘下了一朵花,他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月亮花,也许月亮的味道就是来自于这种奇妙的花朵。
他小心翼翼地将花朵包裹好,准备带回家去。
回到村子里,小明将月亮花交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花,仔细地闻了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告诉小明,这种花确实是传说中的月亮花,它的香气来自于对月亮的向往和祝福,是一种纯净的美好情感的象征。
小明听了老人的话,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喜悦。
他明白了,月亮的味道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香气,而是一种内心的美好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种美好情感才是真正的月亮的味道。
从那以后,小明再也不急着去寻找月亮的味道了,因为他知道,月亮的味道其实早已存在于他的心中。
每当夜幕降临,他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才是真正的月亮的味道。
故事结束,小明明白了月亮的味道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象征,而不是真实存在的香气。
他学会了珍惜内心的美好情感,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月亮的味道。
愿我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拥有一颗充满美好情感的心,感受到月亮的味道。
《月亮的味道》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月亮的味道》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涉及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言表达及创意写作。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主题“想象的天空”,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品尝月亮味道的趣味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克服困难,共同追求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团结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空中的月亮,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想象,引入课题《月亮的味道》。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小动物们尝月亮味道的过程。
3. 学习生字词: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认读,并解释生字词含义。
4. 精讲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想象力,将月亮的味道形象化。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合作过程。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表达技巧。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写一篇关于月亮味道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的味道》2. 生字词:挂图展示,旁边标注读音和解释。
3. 重点句子: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进行详细讲解。
4. 课文结构:流程图形式展示故事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月亮味道”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观察夜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进行更多创意写作练习。
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创意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月亮的味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月亮的味道》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大自然的声音》。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展开,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包括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月亮图片、相关科普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形态的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月亮的基本知识,讲解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学生分享(5分钟)6. 朗读与表达(5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月亮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2. 月亮的周期变化3. 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月亮的故事请你以月亮为主角,编写一个短故事,描述月亮的形态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答案示例:从前,月亮是一位美丽的仙子,她每天晚上都会出现在夜空中,为人们照亮黑暗的夜晚。
月亮有四种形态,分别是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人们根据月亮的形态变化,安排了农业生产、节日庆典等活动。
月亮仙子见证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她用自己的光芒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月亮的形态变化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2)月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寓意?3)如何保护我们美丽的夜空,让月亮更明亮?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感受自然美,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月亮的味道》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
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地。
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他们对月亮充满了好奇,都想知道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海龟。
小海龟每天晚上都会爬到沙滩上,仰望着天空中的月亮。
它看着月亮,心里想:“月亮看起来好美味啊,一定像我最喜欢的海藻蛋糕一样。
我好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
”于是,小海龟决定想办法去尝尝月亮的味道。
小海龟找到了大象。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和强壮的身体。
小海龟对大象说:“大象哥哥,你能帮我够到月亮吗?我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
”大象看着小海龟,笑着说:“小海龟,月亮那么高,我也够不到啊。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
”大象和小海龟一起思考着如何够到月亮。
突然,大象想到了一个主意。
它说:“我们可以找其他动物来帮忙。
大家一起叠罗汉,也许就能够到月亮了。
”小海龟觉得这个主意很棒,于是它们开始寻找其他动物的帮助。
它们首先找到了长颈鹿。
长颈鹿有着长长的脖子,它可以站得很高。
小海龟和大象对长颈鹿说:“长颈鹿姐姐,你能帮我们够到月亮吗?我们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
”长颈鹿看着它们,微笑着说:“我也很想帮你们,但是我的脖子虽然长,也够不到月亮啊。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试试叠罗汉的办法。
”于是,小海龟、大象和长颈鹿一起出发,去寻找更多的动物帮忙。
他们找到了狮子。
狮子有着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小海龟、大象和长颈鹿对狮子说:“狮子哥哥,你能帮我们够到月亮吗?我们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
”狮子看着他们,自信地说:“我可以试试。
但是月亮那么高,我们需要更多的动物一起帮忙。
”他们继续寻找其他动物。
他们找到了猴子、狐狸、兔子等许多动物。
大家都对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充满了好奇,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于是,动物们开始叠罗汉。
大象站在最下面,长颈鹿站在大象的背上,狮子站在长颈鹿的背上,猴子站在狮子的背上……一个接着一个,动物们小心翼翼地叠在一起,努力地向月亮靠近。
随着动物们的努力,他们离月亮越来越近。
《月亮的味道》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月亮的味道》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章“想象的天空”,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亮的美丽与诗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
难点:主题探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悟月亮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月夜美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读、书写。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月亮的美丽。
6.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句话,描述月亮的美丽。
7.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想象月亮的味道,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月亮的味道》2. 生字词:静谧、皎洁、婀娜、翩翩起舞3. 课文理解:月亮的美丽、诗意4. 主题探讨:月亮的味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想象一下,月亮还有哪些味道?请写下来。
答案示例:月亮的味道是甜的,像蜜一样。
2. 拓展延伸: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受月夜美景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理解月亮的美丽与诗意。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月亮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生字词的讲解与练习。
3. 课文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4. 主题探讨的引导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
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月亮的味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语文》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味道》一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月亮的传说、民间习俗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对月亮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
4. 随堂练习:(1)正确认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月亮的味道》2. 生字词:略3. 课文大意:月亮的传说、民间习俗、文化背景4.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思考:为什么月亮会有不同的味道?2. 答案:(1)略(2)课文讲述了月亮的传说、民间习俗和文化背景。
(3)月亮的味道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和寓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收集关于月亮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2)了解我国各地的月亮文化,进行交流分享。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月亮的味道》这篇课文,了解月亮的传说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理解。
3. 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的味道》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月亮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拓展。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解释比喻和拟人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图。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教师巡回指导。
6. 课文拓展:教师出示与月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练习书写生字词。
七、课后作业:1.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回家后的讲述。
2. 学生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3.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个关于月亮的小故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月亮的味道
【设计意图】
月亮,究竟是什么味道的呢?冷的?热的?甜的?还是咸的?这个在成人看来有些滑稽可笑的问题,在绘本《月亮的味道》中被描绘成了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而故事所营造的优美的、富有想象的意境,也使读过的每一个人都陶醉其中。
本课我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采取了猜想、分析、拓展、迁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及想象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的想象,并学说句子“我觉得月亮是**味道”“***,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懂得团结力量大,体验分享乐趣多。
)
【活动准备】
PPT、音乐:舒伯特的《小夜曲》、操作材料若干(背景图、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猜想和阅读的兴趣。
1、播放第一张PPT: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张图片,你们看看上面有什么?(柠檬、鸡翅、辣椒、棒棒糖)说说他们是什么味道的?(柠檬是酸的;鸡翅是咸的;辣椒是咸的;棒棒糖是甜的)
2、出示绘本的封面,自然引发幼儿说出绘本的题目《月亮的味道》,并让幼儿进行想象,用“我觉得月亮是**的味道”的句式来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这么一群可爱、充满了好奇的小动物,它们也想尝尝味道,你们知道它们想尝尝什么的味道吗?(月亮)
原来是想尝尝月亮的味道,(播放故事封面图片)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
请小朋友用“我觉得月亮是**味道的”来回答。
原来小朋友眼中月亮的味道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酸有的甜。
二、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趣味性
(一)打破过去顺序看书的方式,直接出示封面和封底,通过月亮形状上的变化让幼儿猜想故事的内容。
月亮本来是圆的,怎么后来变成弯的?月亮在高高的天上,那群小动物能吃到吗?这些秘密就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大绘本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画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述,从中体验故事的有趣及小动物们合作分享的快乐。
1、播放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黑暗中有几双眼睛在偷看着月亮?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黑暗处有九双眼睛)
(2)它们的眼睛为什么都看着月亮?它们会想些什么?(想尝月亮的味道)
(3)教师小结:它们盯着月亮,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呀!可是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到月亮?(请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
2、播放PPT,老师讲述“有一天......小乌龟还是够不着”
小朋友的想法都非常的奇妙,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1)谁第一个想去摘月亮?(小乌龟)它是怎样去的?(请幼儿表演小乌龟爬山的样子)
(2)小朋友表演的真像,小乌龟的办法真不错。
可是它摸到月亮了吗?(没有)
(3)小乌龟怎么办呢?(幼儿发挥想象表述)
3、播放PPT,教师讲述“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叫来了长颈鹿”
(1)小乌龟请来了谁?教师点击画面右下角(大象的鼻子)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乌龟请来谁。
(2)小朋友们也来学一学小乌龟对大象说的话,(播放小乌龟说话的内容)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
(3)大象有没有够着月亮?(没有)为什么没有够到?(请幼儿用故事中的话回答“月亮: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就轻轻的往上一跳”)大象请来了谁?(长颈鹿)
4、播放PPT,教师讲述“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啦,可还是够不着”
(1)那大象会怎么会怎么喊呢?我们一起来喊。
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就够到了呢”
(2)长颈鹿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月亮看见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它会怎么办呢?(会请其他小动物帮忙)
(3)教师引导幼儿讲故事(师操作PPT,幼儿依次讲述)
(4)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只小动物来尝月亮?(7只)
(5)他们尝到了么?(没有)他们是会放弃还是会继续努力?(继续努力)
5、播放PPT,教师讲述“猴子叫来了老鼠......他咬下一片月亮”
(1)动物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还没尝到月亮的味道,小动物们还会请来谁?(老师模仿小老鼠的叫声“吱吱吱”)
(2)老鼠是怎样爬上猴子的背?月亮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们猜一猜小老鼠有没有吃到月亮呢?(引导幼儿看图用故事中的话回答)
(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老鼠成功吃到月亮的秘密是什么?
(4)教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做成梯子,它们为了同一个心愿一起努力,一起合作,所以成功了。
(5)小朋友们,老师请来了小动物们,请你们合作帮助他们吃月亮(教师帮幼儿分组提供游戏的操作材料,幼儿合作按顺序操作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说出“***,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
6、播放PPT,教师讲述“月亮的味道真好......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1)刚刚小朋友帮助小老鼠吃到月亮,高不高兴?(高兴)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独自一人吃还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吧!(教师讲故事片段)
(2)小动物们觉的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教师小结:小老鼠把月亮分给了所有的小动物,它们一起分享了月亮,所以动物们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
7、课件播放统计图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个动物,引出小鱼。
夜晚,仰望月亮想品尝一口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9只)参加摘月亮的又有几只呢?(8只)还有一只去哪里了呢?
8、播放PPT,教师讲述“一条小鱼......在我旁边呀!”
(1)小鱼在想什么?(水里有月亮,为什么要到天上摘)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不对,水里不是真的月亮)
(2)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就像小朋友在照镜子一样,是假的月亮,不是真的月亮。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升华感情
教师通过操作材料带领幼儿回忆小动物们吃月亮的过程,再次感受努力合作后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操作图,听老师再把这个故事说一遍
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乌龟是第一个有这么大胆想法的小动物,他很勇敢,愿意尝试,有着探索精神。
正因为乌龟的精神,后来其他小动物们都有了和乌龟一样的想法,大家都不怕困难,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最终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实现了愿望。
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不能害怕退缩,要勇于尝试,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才会成功!
四、结束:游戏《动物蹲》
现在让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附故事:
月亮的味道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
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
可是,小乌龟还是够不着。
海龟叫来了大象。
“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
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
大象还是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
“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一下就够到了!”月亮一看到长颈鹿,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长颈鹿使劲儿伸长了脖子,可还是够不着。
长颈鹿叫来了斑马。
“斑马,你跳到我背上,就会更近了!”月亮觉得好玩,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斑马努力伸长了身子,可还是够不着。
斑马叫来了狮子。
“狮子,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就可以够到了!”月亮一看到狮子,又轻轻地往上一跳。
动物们还是够不着月亮,大家叫来了狐狸。
“狐狸,你到我背上,肯定能成功!”狮子说。
月亮一看到狐狸,又轻轻地跳高了一点。
眼看就要摸到了,可月亮总要飘远一点,让他们够不着。
狐狸叫来了猴子。
“猴子,你到我背上来,这回我们肯定可以够到了!”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轻轻往上一跳。
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啦,可还是够不着。
猴子叫来了老鼠。
“老鼠,快爬到我的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
”月亮已经有点累了,这回它没动。
老鼠先爬到海龟的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他咬下一片月亮。
月亮的味道真好,值!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
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