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作者:王玺陈宇翔来源:《前线》2014年第02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依据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的产物。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千千万万中国同胞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当代国人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改革开放不仅促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入新的境界,而且促使中华民族孕育已久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立国兴邦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中国精神包括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在长期革命斗争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等;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廉洁奉公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相互联系,共同构筑了不同时期的中国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在过去的发展中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照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的发展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
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的美好未来。
而中国精神则是中国梦的核心和基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力。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分步阐述。
第一步,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
中国精神是由传统文化中凝聚出来的价值观和精神特质组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依然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思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得以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步,认识中国精神的重要价值。
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
第三步,加强中国精神教育。
中国精神需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和传承。
学校要从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层面,深入实施中国精神教育。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推广和开展中国精神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接受中国精神。
第四步,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措施。
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个人则要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以行动去弘扬中国精神。
总之,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要通过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认识其重要价值、加强教育、落实具体措施等方面的努力,让中国精神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心中得以共同弘扬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简述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背景。
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依托中国精神。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
目标的总体概括,其中包含着对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责任感的深刻激发,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并践行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伦理和优秀传统文化等,这
些精神成为了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中国发展的主导思想
和行动指南。
通过深刻理解和坚持中国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
自豪感、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意识,引导全体中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团
结奋斗。
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国精神,也是推动
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打造一个强大、团结、自信的中国的重要保障。
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弘扬中国精神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灵魂所在,它涵盖着诸多方面,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儒释道三家和谐文化、中华武术文化、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书法艺术等等。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中国梦要求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而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了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展示中国形象,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次,弘扬中国精神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这对于实现中国梦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而中国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凝聚的重要内因。
中国精神中强调的诸多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诚信、公正、爱国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们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团结的力量,让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
再次,弘扬中国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这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梦要求我们要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我们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
而中国精神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比如,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可以激发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中华武术中的“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理念,可以启迪人们的领导才能和创新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国开(电大)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国开电大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专用资料。
试题: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答: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高扬的精神放帜为指引,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为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我们必须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力量在人民,最强大的力量在团结凝聚起来的人民。
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重演中国近代以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悲剧。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 13 亿多人的智想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通过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
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必须有创新创造、向上向前的强大精神奋发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通过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个民族会在心神不定、游移彷徨中成就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然是要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一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代代中华民族不断累积淬炼出来的精髓,是我们追求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一是心存正义。
正义既是行事的导向,也是行动的准则,是善念的引导,也是道德的支柱。
它能带来美好的社会秩序,敦促我们恪尽职守,践行共同道德,让社会在贵朴中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大有帮助。
二是鼓励创新。
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动力,无论是针对个人,组织,社会,还是国家,对哪些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良的领域都应该积极地、持续地支持和鼓励。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实现中国梦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三是实现行动的创造力。
只有有创造力的行动,才能支撑起中国梦的实现,而行动的创造力,伊始于梦想,实践于行动,应该培养梦想的热情,行动的驱动力,以及把梦想的实现贯彻到行动的能力。
四是充分尊重他人。
多元文化融合共赢,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
聆听他人,包容他人,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更全面地接受他人,将自己的文化氛围融入分享,增强文化内涵,多元文化融合为一体,是实现中国梦有力保障。
五是弘扬文明文化。
正是这种流传至今的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文明文化,拓宽了我们探索世界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内涵与包容,增强了我们的理性认知,并给历史、现实与未来绘上全新的画面,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源动力之一。
经过几千年台风骤变,中华民族已经习惯了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顽强与坚韧,就是弘扬中国精神的灵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坚持正义、创新、行动、尊重他人以及弘扬文明文化,朝着自己的中国梦不断努力追求,才能实现中国梦。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根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历经历史的风风雨雨,经过多次战争和灾难,始终不忘祖国,不渝坚守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将爱国情怀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让我们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以此来推动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二、团结协作团结协作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大家相互携手,凝聚起强大的集体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中华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体现在人民内部和全民族大团结的层面上,最终使中华民族实现和平与发展。
三、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华民族历史上孕育了众多的发明创造,这些创新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我们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孝道文化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文化已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始终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
孝道文化不仅体现了强烈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也同时表达了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保持孝道文化的传承,促进家族和社会的和谐。
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国家,弘扬中国精神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可以带动中华民族实现持久发展和长远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展现更多的国家形象和文化魅力,进而推动中华民族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申论范文:传承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传承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近年来,中国的日益崛起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世界的重要一员。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同时,中国人民不忘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精神作为这一传承的最核心内容之一,恰恰是中国力量得以彰显的关键。
中国精神,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传承中国精神,意味着秉持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价值。
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助推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愈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力量。
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深厚的爱国之情为经,形成了“血脉相连,志同道合”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
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发扬爱国精神,以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精神中,有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
而社会主义价值观更是强调了人民的利益至上、公平正义的原则。
这一理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体现,通过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力量得以真正展现。
无论是关注每个公民的物质福祉和精神追求,还是通过绿色发展和环保行动,中国精神都在助推中国的崛起。
除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精神也强调了团结互助与奉献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在共同奋斗中形成了深厚的团结意识。
中国的漫长历史是由无数英雄群体的团结合作和奋发向前构成的。
如今,中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着构筑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伙伴关系,争取国际社会的共赢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精神中的团结互助与奉献精神,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的行为准则,也成为中国力量的显著标志。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谦逊、仁爱、厚德、勤勉、君子、尊卑、拼搏、谋略为主要品格。
其中,谦逊表现为虚心能汲取别人优点;仁爱表现为善待同胞;厚德表现为崇尚德智兼备;勤勉表现为勤勉有效;君子表现为坚持正义;尊卑表现为尊老爱幼;拼搏表现为敢为拼搏创新;谋略表现为把握节律。
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首先,弘扬中国精神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其次,弘扬中国精神能凝聚民族的意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再者,弘扬中国精神能增强全民族的责任意识,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团结精神;最
后,弘扬中国精神能激发全民族的斗志和拼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社会基础。
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作者:缪文武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2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以来,在多个场合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其中之一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在实践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精神;中国梦;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从“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这八个铮铮大字,就可以看出习总书记认为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具有非凡意义。
之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了弘扬中国精神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真知灼句的把中国精神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清晰。
对于正积极实现中国梦的中国人,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必要且重要。
一、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
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时,便把弘扬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一并提及。
中国人讲精气神,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国精神”的凝聚。
中国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方面,它是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1.中国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凝聚圆梦的力量。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正确的认识民族精神,既要要反对错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要抵制“普世价值观”指导下的脱离了主权和本国实际的民族主义。
我们提倡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了一系列的精神力量,极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内涵已经极其丰富,并将继续不断的丰富下去。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的时代也孕育出新的精神。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又摸索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不论何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是中国民族团结统一,共圆“中国梦”的催化剂。
2.中国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开创圆梦的路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很快就找到并把握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务真、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并深深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注重改革创新,经济社会进步得就快;什么时候封闭保守,经济社会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近代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封闭保守只会带来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丧失独立发展的根本前提;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和成功又昭示给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包括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才能保证持续的旺盛生命力。
中国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改革创新,探索出更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众方面社会主义事业的康庄大道。
我们所强调的中国精神,内在的包含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
这里的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和前面所述的民族精神精密相连。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国精神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互补互促,交融贯通。
3.中国精神提升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提供圆梦的高层次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30多年。
在中国经济建设屡创辉煌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心态变得功利。
中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只能说明中国物质层面的快速发展,但在精神层面,我们还不能成为巨人。
中国正承受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某些信仰的缺失、精神不振的恶果。
正像习总书记所说的,要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德国军事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维茨曾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惊人的作用。
”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就是明证。
在当下,能把13亿多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万众一心干事业的,正式中国精神。
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梦”的实现终将在不远的未来。
二、投身实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方能实现“中国梦”有梦是美好的,实现了的梦才是真实的。
不仅个人需要美好的梦想,国家和民族也同样需要远大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勾画出中国梦的美好前景,需要我们投身实践,变成现实。
因此,实现中国梦,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要求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要以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使中国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1.用中国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发挥中国精神的作用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精神的弘扬光大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开展。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号召全社会全体中国人积极践行之。
核心价值观是党的领导思想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同样非常重要。
一是因为中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存在众多互通之处,二是因为弘扬中国精神本身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2.努力拓展弘扬中国精神的实现路径弘扬中国精神也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各方面精神的培养,也提出和创造了一系列具体形态化了的精神。
这些精神能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何大力弘扬中国精神领域,也还有许多值得加强的地方。
我们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
在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实现路径的探索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第一,创新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共产党人的带领,但真正的建设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要在全国开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活动,增强弘扬中国精神的自觉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我们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学益智、以学修身,更加自觉地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强调精神作用,大力宣传中国精神。
如前文所提到,我国当前所取得的重大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毋容置疑的,但是,精神层面的欠缺也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对于很多当下的中国人,盲目的追求物质享受,贪图一时的享乐而放弃了崇高的信仰和远大理想的大有人在。
因此,应当借助于中国精神的宣传,强调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精神的重要作用,教育人民拜托短浅的物质追求,追求更高更理想的精神境界。
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宣传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精神导向。
第三,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起来,勇于实践中国精神。
河有源泉水才深,人有精神干劲增。
有理想、有信念,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功崇惟志,业广唯勤。
伟大精神激励实践,实践体现伟大精神。
正是这种实践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不断谱写出实现中国梦的华丽乐章。
第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求真务实,用中国精神指引努力实现中国梦。
再美好的梦想,没有实践也只是空想。
美梦成真,要靠奋斗,要靠实干。
所谓的实干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钉钉子”的精神,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浮在“表面”,而要钉到“里面”,做到入木三分、锲而不舍。
做任何事情,有了钻劲、拼劲、韧劲的实干精神,事必责实、功必责实,我们就能以务实作风兴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热潮。
三、结语总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虽然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但我们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
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已经确立,在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在精神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把中国人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融入现代化进程,中国就一定能生机勃勃的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中国梦”,梦想成真!【参考文献】[1]任晓驷.中国梦:谁的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2]刘戈,舒泰峰等.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EB/OL].新华网.2013年03月17日.[4]颜晓峰:中国精神激励中国梦想[N].光明日报.2013年04月23日.作者简介:缪文武,男,昆明学院讲师,1979年10月出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