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省高考题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3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已知集合A ={4,3,1,2--},}3,2,1{-=B ,则=B A ▲ . 【答案】{}3,1-。
【主要错误】{}4,3,2,1,2--,(-1,3),{}1-。
2.已知复数2)i 25(+=z (i为虚数单位), 则z的实部为 ▲ .【答案】21。
【主要错误】29、25、-20、5等。
3.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 则输出 的n 的值是 ▲ .【答案】5。
【主要错误】4,32,16等。
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 数, 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 .【答案】1/3。
(第3题)【主要错误】1/2,1/6,1/4,等。
5.已知函数x y cos =与)2sin(ϕ+=x y (0≤πϕ<),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3π的交点, 则ϕ的值是 ▲ .【答案】6π。
【主要错误】2π-,2π,3π等。
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答案】24。
【主要错误】20,42,40等。
7.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2=a 4682a a a +=,则6a 的值是 ▲ .【答案】4。
100 80 90 110 /cm(第6题)【主要错误】16,8,2等。
8.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分别为1S ,2S , 体积分别为1V ,2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4921=S S ,则21V V 的值是 ▲ .【答案】23。
【主要错误】49,827,32,等。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032=-+y x 被圆4)1()2(22=++-y x 截得的弦长为 ▲ .【答案】5552。
【主要错误】5522;555;5112;.511等。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江苏卷) 数学I考前须知考生在做题前请认真阅读本考前须知及各题做题要求1 .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 1题一第14题)、解做题(第15题 第20题).本卷总分值160分, 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测试结束后,请将做题卡交回. 2 .做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白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做题卡的规定位置.3 .请在做题卡上根据顺序在对应的做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5 .请保持做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一律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 参考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V 圆柱sh ,其中s 为圆柱的外表积,h 为高.6(6)【2021年江苏,6, 5分】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 ,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那么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 100 cm. 【答案】24【分析】由题意在抽测的 60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100cm 的株数为(0.015 0.025) 10 60 24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2021年江苏,【答案】{ 1,3}%柱=& ,其中c 是圆柱底面的周长,l 为母线长. 14小题,每题 1, 5分】集合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做题卡相应位置上 {2, 1 ,3, 4}, B { 1,2, 3},那么 AI B【分析】由题意得 AI B { 1,3}. (2)【2021年江苏, 【答案】21【分析】由题意z(3)【2021年江苏, 【答案】52, (5 3, 5分】复数2i)2 25 2 5 2i (5 2i)2(i 为虚数单位),那么z 的实部为(2i) 2 21 20i ,其实部为 21 . 5分】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那么输出的 n 的值是【分析】此题实质上就是求不等式 2n 20的最小整数解.2n 20整数解为n 5,因此输出的n(4)【2021年江苏,4, 5分】从1,2,3, 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 2个数,那么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 概率是. 【答案】13【分析】从1,2,3,6这4个数中任取2个数共有C 2 6种取法,其中乘积为 概率为P 2 1.6 36的有1,6和2,3两种取法,因此所求(5)【2021年江苏,5, 5分】函数 y cosx 和ysin(2x )(0 <),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交点,那么 的值是【分析】由题意 cos —3 2sin(2 一 ),即 sin(—)331)k 一,(k Z),由于 0 6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7)【2021年江苏,7, 5分】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中,假设 a21 , & a6 2a4 ,那么3的值是 【答案】4 【分析】设公比为q ,由于a2 1,那么由a 8 a 6 2a 4得q 6 42q 2aq 2 2 0,解得 q 22,所以 a 6a 2q 4 4 .(8)【2021年江苏,8, 5分】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 等,且19,那么'的值是. S 2 4 V 2 【答案】2 S,S ,体积分别为V M ,假设它们的侧面积相【分析】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和高分别为 h 1 h 2-12「1 3 V 1以一一,贝u — 「2 2 V 2 2 2 「1 hi 「1 hi 2「1 「2 「1 3F 一 — ~ 「2 J 「2 2 (9)【2021年江苏,9, 长为. 【答案】2_55 5【分析】圆(x 2) 2(y 2 ( 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 x 2y 3 0 被圆(x 2)2(y 1)24截得的弦1)2 34的圆心为C(2, 1),半径为r 2 ,点C 到直线x 2y 3 0的距离为 2 5 假设对任意 (10)【2021年江苏,10, 5分】函数 数m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J 2 , 0 f(x) x [m , m 1],都有f (x) 0成立,那么实 【分析】据题意f(m) f (m m 2 1 0 1) (m 1)2m(m 1) 1 (11)【2021年江苏,11, 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假设曲线y ax 2 b( a , b 为常数)过点P(2 , 5),且x 、 该曲线在点 【答案】 3 P 处的切线和直线7x 2y 3 0平行,那么a b 的值是 【分析】曲线y 2 ax b , —过点 P(2, 5),那么 4a b 5①,又y' 2ax 与,所以 2 x b 4a 一 4 工②,由①②解得 2uuu uur uuu uuu CP 3PD , AP BP 2 , uur uuir … 那么AB AD 的值是 ________ . 【答案】22uu 「 uu 「 UJU uuir 1 uuu uuu uuir uuu uur 3 ujur 11「 DP AD -AB , BP BC CP BC -CD AD 4 4【分析】由题息,AP AD uuu um uur 1 UUU 山1「 3 UUI, ULU' 2 1 山1! UUU 3所以 AP BP (AD 1 UJIT ULUl 即 2 25 & AD AB -AB) (AD -AB) AD -AD AB ——AB , 4 4 2 16 3ULU' UU 「 —64 ,解得 AD AB 22 .16 (13)【2021年江苏,13,5分】f(x)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所以a b (12)【2021年江苏, 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x 2. 12, 3 uuu 一 AB , 4 5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 假设函数y f (x) a 在区间[ 【答案】0,2 【分析】作出函数f(x) 2 x 2x 1 」 1,x [0,3)的图象,可见f (0) 一,当x 1时,f (x)极大一 22[0,3)时, f(x)2xi-f(3) 7,方程f(x) a 0在x [ 3,4]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y f(x)和图象和直线 2 y a 在[3,4]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 f(x)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y a 和函数r / 、 2 c 1 f (x) x 2x - 2(14)【2021年江苏,【答案】 6 2 4 【分析】由sin A 3a 2 2b 2 8ab 的最小值为 二、解做题:本大题共过程或演算步骤. (15)【2021年江苏, (1)求 sin 4 1 ,x [0,3)的应该是4个交点,那么有 a (0,).214, 5分】假设 ABC 的内角满足sin A 72sin B J2sin B 2sinC 及正弦定理可得 a >/2b 2c, 2 2ab 2,6ab 2 2ab 6 2 8ab,当且仅当 2sin C ,那么cosC 的最小值是 2 .2 a b cosC ------------ 2ab2 2 a 2b 2a b ( 2 )2ab 23a 2b 2,即日 噌时等号成立,所以cosC b 3 爬行 4 6小题,共计90分. 请在做题卡指定区域内 作答,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实15, 14分】 的值; 解:(1) — 2, ,sin 西,/. cos51 sin 225 5,sin —sin —cos 4 4(2) sin 2 2sin cos cos —sin4 4一,cos 2 52, —(cos sin2 ・2 cos sin )亚.110 3 5,cos — 2 cos —cos2 sin —sin2 — 3 1 4 3 3 4 6 6 6 2 5 2 5 10(16)【2021年江苏, PA AC , PA 16, 14分】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6, BC 8, DF 5. 中,D,E,F 分别为棱PC 2 的值.,AC , AB (2)求 cos -y (1)求证:直线FA//平面DEF;(2)平面BDEL 平面 ABC.解:(1) D , E 为 PC , AC 中点DE// (2) D , E 为 PC , AC 中点,DE PA / PA 1 :1 PA 2 平面 DEF , DE 平面 DEFPA // 平面 DEF.1 3 .・ E , F 为 AC , AB 中点,,EF - BC 4,的中点.•l• DE 2EF 2 DF 2 , DEF 90°, DEXEF,「DE//PA,PA AC ,「• DE••• AC I EF E ,,DE ,平面 ABC, 「DE 平面 BDE, (17)【2021年江苏,17, 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平面 BDEL 平面ABC. 2 2F,F 2分别是椭圆与弓 a b 1(a 0)的左、右焦点,顶点B 的坐标为(0 , b),连结BF 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 连结FC . (1)假设点C 的坐标为 4,1 ,且BF 2 J 2,求椭圆的方程; 3 3 (2)假设 FC AB,求椭圆离心率 e 的值. 16 解:(1)C b 2 2 2 2 2 2 9 , •, BF 2 b c a , a A,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 C,(T 2)2 2 , • . b 2 1 ,3,椭圆方程为222. y 21.(2)设焦点 F i( c,0),F 2(c,0),C(x,y), .• A , C 关于 x 轴对称,,A(x ,1 ,即 xc by c2 0 ②16分】如图,为保护河上古桥 OA,规划建一座新桥 BC,同时设立一个圆形保护区. 规划要求:新桥 BC 和河岸AB 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 M 在线段OA 上并和BC 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2)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 的半径为r m,OM=dm,(0qw60)d=10时,r680 3d最大,即圆面积最大. 所以当OM = 10 m 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5解法二:(1)如图,延长OA,CB 交于点 F.由于 = 3 .所以tan/BCO sin/FCO=9 , cos/ FCO = 9从而 AF OF OA 500 ,由于 OA^OC,所以 cos/ AFB=sin Z FCO =-,又由于 35ABXBC,所以 BF=AF••• Bf ,A 三点共线,,b 一y ,即 bx cy bc 0 ① x①②联立方程组, 解得C 在椭圆上,,2a cb 2c 2 a 22ca b 2 c 2 2bc 2 b 2 c 22bc 2b 2c 2—b^~.Ca 2c 2bc 2, , C 2-22 )~r-22b c b cc 乂5,故离心率为乂5 a 5 5(18)【2021年江苏,18,.和A 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 正东方向170m 处(OC 为河岸),tan BCO80m.经测量,点A 位于点 3-.正北方向 60m 处,点C 位于点O(1)求新桥BC 的长;(2)当OM 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解:解法一:(1)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O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由条件知 A(0, 60), C(170, 0),直线 BC 的斜率 k BC—tan BCO又由于ABXBC, 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k AB 9.设点B 的坐标为(a,b),4 贝U k BC =-b —0-a 170 J k AB = 3 3 a 0所以 BC= (170 80) (0 120)3,解得 a=80, b=120. 4150.因此新桥 BC 的长是150 m.由条件知,直线BC 的方程为y4 r 一一(x 170),即 4x 3y 680 0 , 3由于圆M 和直线 BC 相切,故点 M(0, d)到直线 BC 的距离是r,即r13d 680 |5 680 3d 5由于 .和A 到圆所以r d >80 r (60 d)>80M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680 3d ,、℃----------- d > 80 ,即 5680 3d5,解得 10< d < 35.(60 d 户 803 5 由于 OA=60,OC=170,所以 OF = OC tanZ FCO= 680 . CF=—OC — 850, 3 cos FCO 3 故当 5cos/ AFB== 400,从而BC=CF-BF=150.因此新桥BC 的长是150 m.3(2)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和BC的切点为D,连接MD,那么MD^BC,且MD是圆M的半径,并设MD=r m, OM=d m(04W60.)由于OA^OC,所以sin/CFO =cosZ FCO ,故由由于MD MD r 3(1)知,SinZ CFO = ------------ ---------------- ................ —所以rMF OF OM 680 d 5可.和A到圆M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680 3d5所以r d >80r (60 d)>80680 3d,即5680 3d5,解得10< d < 35,(60 d 户80故当d=10时,,晒5 (19)【2021年江苏,19, 16分】函数3d最大,即圆面积最大.f (x) e x e所以当OM = 10 m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2)(3) 证实:f(x)是R上的偶函数;假设关于x的不等式mf (x) < e x)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1) 正数a满足:存在你的结论.),使得f(x) a( x: 3x)成立.试比拟e a1和a 的大小,并证实f( x)(2)由题意,m(ef(x)是R上的偶函数.即m(e x e x1)< e x1, 「x (0, ), •1- e x 1 0, 对x (0 ,)恒成立.令t e x(t1),那么m w 121tti对任意t (1, t 12 1) 1(3) f'(x) a ,当x 1时0 ,x 1, h'(x) f'(x)0,即1t 1占10 f (x)在(1, h(x)在x (1,1 ,当且仅当t 2时等号成立,3)上单调增,令h(x) a()上单调减,3-3x) , h'(x) 3ax(x 1),:存在x.[1, ),使得f (x o) a( x)33x o), ・•. f(1) e 1 2a ,即ee-1•' lnao-rea P减,因此In a lne a(e 1)ln a a 1 ,设m(a) (e 1)ln a a 1 , m'(a)1 .ee 1a2e 1时,m'(a) 0, m(a)单调增;当a 1时,m'(a) 0 , m(a)单调m(a)至多有两个零点,而m(1) m(e) 0 , • .当a e 时,m(a) 0 , a e当1 e 1 a e 时,m(a) 0, 2 ee a 1 ;当a e 时,m(a) 0 ,(20)12021年江苏,20,16分】设数列{a}的前n项和为S .假设对任意的正整数那么称{3}是H数列〞.(1)假设数列{a}的前n项和S n 2n(n N),证实:{a}是H数列〞;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S a m ,(2)设{a 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a(3)证实:对任意的等差数列{&},1 ,公差d ..假设{aj是H数列〞,求d的值;总存在两个H数列〞的}和{Q},使得a b n G(n N )成立.解:(1)当n >2时,a n S(2) S n1时,S a,n(n 1)na d22得1 d (mS 1 2n2n当n> 2时, nnn^d2n1,当n 1 时,Sn &1, . .{&}是a S 2,H数列〞.N 使S n a mn(n 1)L 1 (m 1)d ,(3)设{a}的公差为d,令b n对n N , C n1 C n a {b n}的前n项和T n na1ad ,n(n2(nd,1)a (2那么b nC na1Z &),令工b n a , G (n 1)(a d),(n 1)d a ,且{bn} ,{&}为等差数歹U.(2 m)a ,那么m , 3) 2 .当n 1时m 1;当n 2时m 1 ;当n > 3时,由于n 和n 3奇偶性不同,即n(n 3)非负偶数,m N 因此对 n ,都可找到 m N ,使T nb m成立,即{b n}为H 数列〞.{C n}的前 n 项和 R n(n 2 1)(aid),令 c n(m 1)(a 1 d)R m,那么 mn(n21)1;对 n N , n(n 1)是非负偶数,二. mN,即对 n N ,都可找到m N ,使得R c m成立, 即{c n}为H 数列〞,因此命题得证.数学n考前须知考生在做题前请认真阅读本考前须知及各题做题要求1 .本试卷只有解做题,供理工方向考生使用.本试, 21题有A 、B 、C 、D 4个小题供选做,每位考生 在4个选做题中选答 2题.假设考生选做了 3题或4题,那么按选做题中的前 2题计分.第22、23题为必 做题.每题10分,共40分.测试时间30分钟.测试结束后,请将做题卡交回. 2 .做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白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做题卡的规定位置.3 .请在做题卡上根据顺序在对应的做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 .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选做】此题包括 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做题区域内作答,假设多做,那么按作答 的前两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实过程或演算步骤.(21-A)【2021年江苏,21-A, 10分】(选修4-1 :几何证实选讲)如图, AB 是圆.的直径, 是圆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证实:/ OCB=/D. 解:由于B, C 是圆O 上的两点,所以 OB=OC.故/ OCB=/B.又由于C, D 是圆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故/ B, / D 为同弧所对的两个圆周角,所以/ x,y 为实数,假设Aa=Ba,求x,y 的值.・••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P 10 -5-.36 18B=Z D,因此/ OCB = Z D. (21-B)【2021年江苏,21-B, 10分】(选修4-2:矩阵和变换)矩阵A1 1 …2 1,向重解:A (21-C) 2y 2 ,B a 2 xy【2021年江苏,: 2 y ,『2y 2 ,由A a = B a 信 4 y 2 xy2:解得x21-C, 10分】(选修4-4: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解: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乌,2_ .为参数),直线l 和抛物线y 2 4x 交于A ,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l: x y 3代入抛物线方程y 2 4x 并整理得x 2 10x 9 (21-D)【2021年江苏,21-D,10分】(选彳4-5:不等式选讲)x 解:由于 x>0, y>0,所以 1 + *+丫2内也『0 , 1+x 2+y 可3/x 、0 ,0, 交点 A(1,2) , B(9, 6),故 |AB| 872 . 0 , y 0,证实:1 x y 2 1 x 2 y 9xy . 所以(1 + x+y 2)( 1 + x 2+y)书i'^y 2 31x 2y =9xy.【必做】第22、23题,每题10分,计20分.请把答案写在做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2)【2021年江苏,22, 10分】盒中共有9个球,其中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 全相同.(1)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 2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P;(2)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 4个球,其中红球、黄球、绿球的个数分别记为 治,埼 中的最大数,求 X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E(X ).2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X 3,随机变量 X 表示x , X 2, X3解:(1) 一次取2个球共有C 936种可能情况,2个球颜色相同共有C 2C3C210种可能情况,C 、 D(2)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3, 2,那么P(X 4) C 4126; P(X 3)3 1 3 1C 4c 5C 3c613 63'9 . _ _ _ _ _ 11P(X 2) 1 P(X 3) P(X 4) 号. ・•. X 的概率分布列为故£ 463 (23)【2021年江苏, 23, 10分】函数 f o (x) 126 乎x 0),设 f n (x)为 f n1(x)的导数,n N . (1)求 2f 1 - -f 22 2 2的值;(2)证实:对任意的 等式 nf£成立.解:(1)由,得 f i (x) f o (x) sin xcosxsin x x是 f 2(x) f 1 (x)cosx xsin xxsin x x2cos x2- x2sin x 3- x4f1(3)— , f 2(2)16故 2f 1(-) (2)由,得—f 2 (一) 1 •2 2xf o(x) sinx,等式两边分别对x 求导,得f o (x)xf o(x) cosx,即 f o(x) xf(x) cosx sin(x -),类似可得 2f1x) 3f z(x) xf s(x) cosx sin(x 32-), 4f s(x) xf 4(x)xf 2 (x)sin x sin(x ),sinx sin(x 2 ).卜面用数学归纳法证实等式 nf n 1(x) (i)当n=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 xf n(x) sin(x n2)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ii)假设当n=k 时等式成立,即kfk由于[kf 「(x) k [sin(x 2-)]所以当n=k+1xf k(x)] kf k 1(x) / k cos(x -) (x 时,等式也成立.(x) xf k(x) sin(x k2-).f k(x) xf k (x)(k 1)f k (x)f 「(x),k2)sin[x 为;],所以(k 1)f k(x)f 「(x)sin[x综合(i),(ii)可知等式 nf n 1(x)xf n(x)sin(x n2~)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令 x 4,可得nf n1(N 4f n(-)sin(7)(n N ).所以 nf,n1q)7f n(4)£(n N )•。
2014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如下: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1,则$\overrightarrow{DC}$的坐标是____。
A.(1,0)B.(-1,0)C.(2,0)D.(0,-1)2.已知函数$f(x)=x^2-3x+a$,当$x\in(1,2)$时,$f(2x)=x+1$,求$f(x)$的解析式。
3. 某种电子元件的寿命$X$(以小时计)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begin{cases}e^{-x} &x>0\\0 &x\leq 0\end{cases}$$则$X$的均值为____。
4.某小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70\%的同学参加了选择题考试,80\%的同学正确完成了选择题考试.若已知至少有1位同学正确完成了选择题考试,则该小组同学参加选择题考试的概率为____.5.设函数$f(x)=(1+x)e^{x+1}$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y=2x+1,则$f(0)=____$.第二部分主观题(共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6.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直线PQ交线段AD、A'D'的中点分别为M、N,求MN的长。
7.如图,ABC是正三角形,AE是平面内一直线,点D在BC上,M是AE上的一动点,连接BM交AC于P,AN交BC于Q,求证:$\angle{PKG}=\angle{EPQ}$。
8.讨论不等式$x^2\leq4x+2$的解集。
9.已知函数$f(x)=ax^2+bx+c$,$f(-1)=-2$,$f(2)=4$,且在区间[-1,2]上有$f(x) \geq 0$,求a、b的值。
10.设三角形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sin(A)=a,sin(B)=b,cos(C)=c,则$\vec{c}$的方向与$\vec{a} ×\vec{b}$的方向_________且与$\vec{a} ×\vec{b}$的夹角为_________。
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4,3,1,2--},}3,2,1{-=B ,则=B A ▲.2. 已知复数2)i 25(+=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5. 已知函数x y cos =与)2sin(ϕ+=x y (0≤πϕ<),zxxk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3π的交点,则ϕ的值是▲.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7.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2=a 4682a a a +=,则6a 的值是▲.8.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分别为1S ,2S ,体积分别为1V ,2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4921=S S ,则21V V的值是▲.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032=-+y x 被圆4)1()2(22=++-y x 截得的弦长为▲.10. 已知函数,1)(2-+=mx x x f 若对于任意]1,[+∈m m x ,都有0)(<x f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曲线xbax y +=2(a ,b 为常数) zxxk 过点)5,2(-P ,且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0327=++y x 平行,则b a +的值是▲.1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8=AB ,5=AD ,PD CP 3=,2=⋅BP AP ,则AD AB ⋅的值是▲.202>n组距13. 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3,0[∈x 时,|212|)(2+-=x x x f .若函数a x f y -=)(在区间]4,3[-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4. 若△ABC 的内角满足C B A sin 2sin 2sin =+,则C cos 的最小值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学科网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2(ππα∈,55sin =α.(1)求)4sin(απ+的值;(2)求)265cos(απ-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D ,E ,F 分zxxk 别为棱AB AC PC ,,的中点.已知AC PA ⊥,,6=PA .5,8==DF BC求证: (1)直线//PA 平面DEF ;(2)平面⊥BDE 平面ABC .(第16题)PD C EFB A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21,F F 分别是椭圆)0(123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顶点B 的坐标为),0(b ,连结2BF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 ,连结C F 1.(1)若点C 的坐标为)31,34(,且22=BF ,求椭圆的方程;(2)若,1AB C F ⊥求椭圆离心率e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为了保护河上古桥OA ,规划建一座新桥BC ,同时设立一个圆形学科网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 与河岸AB 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 在线段OA 上并与BC 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 和A 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 经测量,点A 位于点O 正北方向60m 处, 点C 位于点O 正东方向170m 处(OC 为河岸),34tan =∠BCO .(1)求新桥BC 的长;(2)当OM 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x x x f -+=e e )(,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证明:)(x f 是R 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mf ≤1e -+-m x 在),0(+∞上恒成立,学科网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已知正数a 满足:存在),1[0+∞∈x ,使得)3()(030x x a x f +-<成立.试比较1e -a 与1e -a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任意正整数n ,学科网总存在正整数m ,使得m n a S =,则称}{n a 是“H 数列”. (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2=(∈n N *),证明:}{n a 是“H 数列”;(2)设}{n a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11=a ,公差0<d .若}{n a 是“H 数列”,求d 的值; (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n a ,总存在两个“H 数列”}{n b 和}{n c ,使得n n n c b a += (∈n N *)成立.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1.(5分)(2014•江苏)已知集合A={﹣2,﹣1,3,4},B={﹣1,2,3},则A∩B={﹣1,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2,﹣1,3,4},B={﹣1,2,3},∴A∩B={﹣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2.(5分)(2014•江苏)已知复数z=(5+2i)2(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21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根据复数的有关概念,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z=(5+2i)2=25+20i+4i2=25﹣4+20i=21+20i,故z的实部为21,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有关概念,利用复数的基本运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3.(5分)(2014•江苏)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的值是 5 .考点:程序框图.专题: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算法的功能是求满足2n>20的最小的正整数n的值,代入正整数n验证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程序框图知:算法的功能是求满足2n>20的最小的正整数n的值,∵24=16<20,25=32>20,∴输出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判断算法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4.(5分)(2014•江苏)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首先列举并求出“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再从中找到满足“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事件的个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的所有基本事件有(1,2),(1,3),(1,6),(2,3),(2,6),(3,6)共6个,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基本事件有(1,6),(2,3)共2个,故所求概率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5.(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y=cosx与y=sin(2x+φ)(0≤φ<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则φ的值是.考点:三角方程;函数的零点.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于函数y=cosx与y=sin(2x+φ),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可得=.根据φ的范围和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解:∵函数y=cosx与y=sin(2x+φ),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0≤φ<π,∴,∴+φ=,解得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求值,属于基础题.6.(5分)(2014•江苏)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24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频率=小矩形的面积=小矩形的高×组距底部求出周长小于100cm的频率,再根据频数=样本容量×频率求出底部周长小于100cm的频数.解答: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底部周长小于100cm的频率为(0.015+0.025)×10=0.4,∴底部周长小于100cm的频数为60×0.4=24(株).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小矩形的面积=小矩形的高×组距=.7.(5分)(2014•江苏)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中,若a2=1,a8=a6+2a4,则a6的值是 4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0,a1>0.∵a8=a6+2a4,∴,化为q4﹣q2﹣2=0,解得q2=2.∴a6===1×2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8.(5分)(2014•江苏)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立体几何.分析:设出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通过侧面积相等,推出高的比,然后求解体积的比.解答:解:设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分别为R,r;高分别为H,h;∵=,∴,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柱体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的直接应用,是基础题目.9.(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2y﹣3=0被圆(x﹣2)2+(y+1)2=4截得的弦长为.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求出已知圆的圆心为C(2,﹣1),半径r=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算出点C到直线直线l的距离d,由垂径定理加以计算,可得直线x+2y﹣3=0被圆截得的弦长.解答:解:圆(x﹣2)2+(y+1)2=4的圆心为C(2,﹣1),半径r=2,∵点C到直线直线x+2y﹣3=0的距离d==,∴根据垂径定理,得直线x+2y﹣3=0被圆(x﹣2)2+(y+1)2=4截得的弦长为2=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给出直线与圆的方程,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着重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方程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0.(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由此求得m的范围.解答:解:∵二次函数f(x)=x2+mx﹣1的图象开口向上,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即,解得﹣<m<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11.(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 (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则a+b的值是﹣3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由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可得y|x=2=﹣5,且y′|x=2=,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直线7x+2y+3=0的斜率k=,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y′=2ax﹣,∴,解得:,故a+b=﹣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其中根据已知得到y|x=2=﹣5,且y′|x=2=,是解答的关键.12.(5分)(2014•江苏)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3,•=2,则•的值是22 .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3,可得=+,=﹣,进而由AB=8,AD=5,=3,•=2,构造方程,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3,∴=+,=﹣,又∵AB=8,AD=5,∴•=(+)•(﹣)=||2﹣•﹣||2=25﹣•﹣12=2,故•=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其中根据已知得到=+,=﹣,是解答的关键.13.(5分)(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a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判断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与y=a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以函数的零点的求法,数形结合的应用.14.(5分)(2014•江苏)若△ABC的内角满足sinA+sinB=2sinC,则cosC的最小值是.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a+b=2c,得c=(a+b),由余弦定理得cosC====≥=,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cosC<1,故cosC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15.(14分)(2014•江苏)已知α∈(,π),sinα=.(1)求sin(+α)的值;(2)求cos(﹣2α)的值.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通过已知条件求出cosα,然后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函数求sin(+α)的值;(2)求出cos2α,然后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函数求cos(﹣2α)的值.解答:解:α∈(,π),sinα=.∴cosα=﹣=(1)sin(+α)=sin cosα+cos sinα==﹣;∴sin(+α)的值为:﹣.(2)∵α∈(,π),sinα=.∴cos2α=1﹣2sin2α=,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 cos2α+sin sin2α==﹣.cos(﹣2α)的值为:﹣.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6.(14分)(2014•江苏)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A⊥AC,PA=6,BC=8,DF=5.求证:(1)直线PA∥平面DEF;(2)平面BDE⊥平面ABC.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立体几何.分析:(1)由D、E为PC、AC的中点,得出DE∥PA,从而得出PA∥平面DEF;(2)要证平面BDE⊥平面ABC,只需证DE⊥平面ABC,即证DE⊥EF,且DE⊥AC即可.解答:证明:(1)∵D、E为PC、AC的中点,∴DE∥PA,又∵PA⊄平面DEF,DE⊂平面DEF,∴PA∥平面DEF;(2)∵D、E为PC、AC的中点,∴DE=PA=3;又∵E、F为AC、AB的中点,∴EF=BC=4;∴DE2+EF2=DF2,∴∠DEF=90°,∴DE⊥EF;∵DE∥PA,PA⊥AC,∴DE⊥AC;∵AC∩EF=E,∴DE⊥平面ABC;∵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AB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解题时应明确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垂直与平行的互相转化关系,是基础题目.17.(14分)(2014•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1,F2分别为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顶点B的坐标为(0,b),连接BF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连接F1C.(1)若点C的坐标为(,),且BF2=,求椭圆的方程;(2)若F1C⊥AB,求椭圆离心率e的值.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根据椭圆的定义,建立方程关系即可求出a,b的值.(2)求出C的坐标,利用F1C⊥AB建立斜率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即可求出e的值.解答:解:(1)∵C的坐标为(,),∴,即,∵,∴a2=()2=2,即b2=1,则椭圆的方程为+y2=1.(2)设F1(﹣c,0),F2(c,0),∵B(0,b),∴直线BF2:y=﹣x+b,代入椭圆方程+=1(a>b>0)得()x2﹣=0,解得x=0,或x=,∵A(,),且A,C关于x轴对称,∴C(,﹣),则=﹣=,∵F1C⊥AB,∴×()=﹣1,由b2=a2﹣c2得,即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要求熟练掌握椭圆方程的求法以及直线垂直和斜率之间的关系,运算量较大.18.(16分)(2014•江苏)如图,为保护河上古桥OA,规划建一座新桥BC,同时设立一个圆形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与河岸AB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在线段OA上并与BC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和A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经测量,点A位于点O正北方向60m处,点C位于点O正东方向170m处(OC为河岸),tan∠BCO=.(1)求新桥BC的长;(2)当OM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考点:圆的切线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1)在四边形AOCB中,过B作BE⊥OC于E,过A作AF⊥BE于F,设出AF,然后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列式求解BE,进一步得到CE,然后由勾股定理得答案;(2)设BC与⊙M切于Q,延长QM、CO交于P,设OM=xm,把PC、PQ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再结合古桥两端O和A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列式求得x的范围,得到x取最小值时圆的半径最大,即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如图,过B作BE⊥OC于E,过A作AF⊥BE于F,∵∠ABC=90°,∠BEC=90°,∴∠ABF=∠BCE,∴.设AF=4x(m),则BF=3x(m).∵∠AOE=∠AFE=∠OEF=90°,∴OE=AF=4x(m),EF=AO=60(m),∴BE=(3x+60)m.∵,∴CE=(m).∴(m).∴,解得:x=20.∴BE=120m,CE=90m,则BC=150m;(2)如图,设BC与⊙M切于Q,延长QM、CO交于P,∵∠POM=∠PQC=90°,∴∠PMO=∠BCO.设OM=xm,则OP=m,PM=m.∴PC=m,PQ=m.设⊙M半径为R,∴R=MQ=m=m.∵A、O到⊙M上任一点距离不少于80m,则R﹣AM≥80,R﹣OM≥80,∴136﹣﹣(60﹣x)≥80,136﹣﹣x≥80.解得:10≤x≤35.∴当且仅当x=10时R取到最大值.∴OM=10m时,保护区面积最大.点评:本题考查圆的切线,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答的关键在于对题意的理解,是中档题.19.(16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x)=e x+e﹣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证明:f(x)是R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已知正数a满足:存在x0∈[1,+∞),使得f(x0)<a(﹣x03+3x0)成立,试比较e a ﹣1与a e﹣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1)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即可证明f(x)是R上的偶函数;(2)利用参数分离法,将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进行转化求最值问题即可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构u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f(x)=e x+e﹣x,∴f(﹣x)=e﹣x+e x=f(x),即函数:f(x)是R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即m(e x+e﹣x﹣1)≤e﹣x﹣1,∵x>0,∴e x+e﹣x﹣1>0,即m≤在(0,+∞)上恒成立,设t=e x,(t>1),则m≤在(1,+∞)上恒成立,∵=﹣=﹣,当且仅当t=2时等号成立,∴m.(3)令g(x)=e x+e﹣x﹣a(﹣x3+3x),则g′(x)=e x﹣e﹣x+3a(x2﹣1),当x>1,g′(x)>0,即函数g(x)在[1,+∞)上单调递增,故此时g(x)的最小值g(1)=e+﹣2a,由于存在x0∈[1,+∞),使得f(x0)<a(﹣x03+3x0)成立,故e+﹣2a<0,即a>(e+),令h(x)=x﹣(e﹣1)lnx﹣1,则h′(x)=1﹣,由h′(x)=1﹣=0,解得x=e﹣1,当0<x<e﹣1时,h′(x)<0,此时函数单调递减,当x>e﹣1时,h′(x)>0,此时函数单调递增,∴h(x)在(0,+∞)上的最小值为h(e﹣1),注意到h(1)=h(e)=0,∴当x∈(1,e﹣1)⊆(0,e﹣1)时,h(e﹣1)≤h(x)<h(1)=0,当x∈(e﹣1,e)⊆(e﹣1,+∞)时,h(x)<h(e)=0,∴h(x)<0,对任意的x∈(1,e)成立.①a∈((e+),e)⊆(1,e)时,h(a)<0,即a﹣1<(e﹣1)lna,从而e a﹣1<a e﹣1,②当a=e时,a e﹣1=e a﹣1,③当a∈(e,+∞)⊆(e﹣1,+∞)时,当a>e﹣1时,h(a)>h(e)=0,即a﹣1>(e﹣1)lna,从而e a﹣1>a e﹣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函数单调性和最值的应用,利用导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运算量较大.20.(16分)(2014•江苏)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S n=a m,则称{a n}是“H数列”.(1)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2n(n∈N*),证明:{a n}是“H数列”;(2)设{a 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a1=1,公差d<0,若{a n}是“H数列”,求d的值;(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a n},总存在两个“H数列”{b n}和{c n},使得a n=b n+c n(n∈N*)成立.考点: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利用“当n≥2时,a n=S n﹣S n﹣1,当n=1时,a1=S1”即可得到a n,再利用“H”数列的意义即可得出.(2)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得出S n,对∀n∈N*,∃m∈N*使S n=a m,取n=2和根据d<0即可得出;(3)设{a n}的公差为d,构造数列:b n=a1﹣(n﹣1)a1=(2﹣n)a1,c n=(n﹣1)(a1+d),可证明{b n}和{c n}是等差数列.再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通项公式、“H”的意义即可得出.解答:解:(1)当n≥2时,a n=S n﹣S n﹣1=2n﹣2n﹣1=2n﹣1,当n=1时,a1=S1=2.当n=1时,S1=a1.当n≥2时,S n=a n+1.∴数列{a n}是“H”数列.(2)S n==,对∀n∈N*,∃m∈N*使S n=a m,即,取n=2时,得1+d=(m﹣1)d,解得,∵d<0,∴m<2,又m∈N*,∴m=1,∴d=﹣1.(3)设{a n}的公差为d,令b n=a1﹣(n﹣1)a1=(2﹣n)a1,对∀n∈N*,b n+1﹣b n=﹣a1,c n=(n﹣1)(a1+d),对∀n∈N*,c n+1﹣c n=a1+d,则b n+c n=a1+(n﹣1)d=a n,且数列{b n}和{c n}是等差数列.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令T n=(2﹣m)a1,则.当n=1时,m=1;当n=2时,m=1.当n≥3时,由于n与n﹣3的奇偶性不同,即n(n﹣3)为非负偶数,m∈N*.因此对∀n∈N*,都可找到m∈N*,使T n=b m成立,即{b n}为H数列.数列{c n}的前n项和R n=,令c m=(m﹣1)(a1+d)=R n,则m=.∵对∀n∈N*,n(n﹣3)为非负偶数,∴m∈N*.因此对∀n∈N*,都可找到m∈N*,使R n=c m成立,即{c n}为H数列.因此命题得证.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当n≥2时,a n=S n﹣S n﹣1,当n=1时,a1=S1”求a n、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通项公式、新定义“H”的意义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构造法,属于难题.三、附加题(本大题包括选做题和必做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22、23、24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个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个小题评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1.(10分)(2014•江苏)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D是圆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证明:∠OCB=∠D.考点:弦切角.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利用OC=OB,可得∠OCB=∠B,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OC=OB,∴∠OCB=∠B,∵∠B=∠D,∴∠OCB=∠D.点评:本题考查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选修4-2:矩阵与变换】22.(10分)(2014•江苏)已知矩阵A=,B=,向量=,x,y为实数,若A=B,求x+y的值.考点:矩阵与向量乘法的意义.专题:矩阵和变换.分析:利用矩阵的乘法,结合A=B,可得方程组,即可求x,y的值,从而求得x+y的值.解答:解:∵矩阵A=,B=,向量=,A=B,∴,∴x=﹣,y=4,∴x+y=点评:本题考查矩阵的乘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选修4-3:极坐标及参数方程】23.(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专题:计算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与抛物线y2=4x联立,求出A,B的坐标,即可求线段AB的长.解答:解: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化为普通方程为x+y=3,与抛物线y2=4x联立,可得x2﹣10x+9=0,∴交点A(1,2),B(9,﹣6),∴|AB|==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关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选修4-4:不等式选讲】24.(2014•江苏)已知x>0,y>0,证明(1+x+y2)(1+x2+y)≥9xy.考点:不等式的证明.专题:证明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均值不等式可得1+x+y2≥3,1+x2+y≥,两式相乘可得结论.解答:证明:由均值不等式可得1+x+y2≥3,1+x2+y≥分别当且仅当x=y2=1,x2=y=1时等号成立,∴两式相乘可得(1+x+y2)(1+x2+y)≥9xy.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正确运用均值不等式是关键.(二)必做题(本部分包括25、26两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5.(10分)(2014•江苏)盒中共有9个球,其中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1)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2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P;(2)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4个球,其中红球、黄球、绿球的个数分别记为x1,x2,x3,随机变量X表示x1,x2,x3中的最大数,求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X).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1)先求出取2个球的所有可能,再求出颜色相同的所有可能,最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2)先判断X的所有可能值,在分别求出所有可能值的概率,列出分布列,根据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一次取2个球共有=36种可能,2个球颜色相同共有=10种可能情况∴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P=.(2)X的所有可能值为4,3,2,则P(X=4)=,P(X=3)=于是P(X=2)=1﹣P(X=3)﹣P(X=4)=,X的概率分布列为X 2 3 4P故X数学期望E(X)=.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概率公式以概率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知识点比较多,属基础题.26.(10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0(x)=(x>0),设f n(x)为f n﹣1(x)的导数,n∈N*.(1)求2f1()+f2()的值;(2)证明:对任意n∈N*,等式|nf n﹣1()+f n()|=都成立.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导数的运算.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由于求两个函数的相除的导数比较麻烦,根据条件和结论先将原函数化为:xf0(x)=sinx,然后两边求导后根据条件两边再求导得:2f1(x)+xf2(x)=﹣sinx,把x=代入式子求值;(2)由(1)得,f0(x)+xf1(x)=cosx和2f1(x)+xf2(x)=﹣sinx,利用相同的方法再对所得的式子两边再求导,并利用诱导公式对所得式子进行化简、归纳,再进行猜想得到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等式成立,主要利用假设的条件、诱导公式、求导公式以及题意进行证明,最后再把x=代入所给的式子求解验证.解答:解:(1)∵f0(x)=,∴xf0(x)=sinx,则两边求导,[xf0(x)]′=(sinx)′,∵f n(x)为f n﹣1(x)的导数,n∈N*,∴f0(x)+xf1(x)=cosx,两边再同时求导得,2f1(x)+xf2(x)=﹣sinx,将x=代入上式得,2f1()+f2()=﹣1,(2)由(1)得,f0(x)+xf1(x)=cosx=sin(x+),恒成立两边再同时求导得,2f1(x)+xf2(x)=﹣sinx=sin(x+π),再对上式两边同时求导得,3f2(x)+xf3(x)=﹣cosx=sin(x+),同理可得,两边再同时求导得,4f3(x)+xf4(x)=sinx=sin(x+2π),猜想得,nf n﹣1(x)+xf n(x)=sin(x+)对任意n∈N*恒成立,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等式成立:①当n=1时,成立,则上式成立;②假设n=k(k>1且k∈N*)时等式成立,即,∵[kf k﹣1(x)+xf k(x)]′=kf k﹣1′(x)+f k(x)+xf k′(x)=(k+1)f k(x)+xf k+1(x)又===,∴那么n=k+1(k>1且k∈N*)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得,nf n﹣1(x)+xf n(x)=sin(x+)对任意n∈N*恒成立,令x=代入上式得,nf n﹣1()+f n()=sin(+)=±cos=±,所以,对任意n∈N*,等式|nf n﹣1()+f n()|=都成立.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导数公式和法则、诱导公式,以及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转化思想等,本题设计巧妙,题型新颖,立意深刻,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难度很大,考查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 ,边长为 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3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A .B .C .D .Ba 22△t nBa 2△tnBa 22△t 2nBa 2△t【考点】D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53C :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注意线圈的有效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解: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n n •n • △Φ△t =△B △t a 22=3B ‒B △t a 22=nBa 2△t故选:B 。
【点评】本题属于感生问题,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要注意要用有效面积求感应电动势.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 .3.5km/sB .5.0km/sC .17.7km/sD .35.2km/s【考点】4F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H :人造卫星. 【专题】52A :人造卫星问题.【分析】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列出含速率的方程;再研究近地卫星的速度与地球质量的关系,联立即可求解.【解答】解: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①M 火m 航R 2火=m 航v 2航R 火对于近地卫星,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Gm 近② M 地m 近R 2地=v 2近R 地由①②得:v 航v 近=M 火R 地M 地R 火=110×21=15又近地卫星的速度约为 v 近=7.9km/s 可得:航天器的速率为 v 航km/s ≈3.5km/s =v 近5=7.92.236故选:A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边长为 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 Δ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2 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 22Ba t ∆ ( B) 22nBa t∆ ( C) 2nBa t∆ ( D) 22nBa t ∆ 2 . 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 2 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 . 5 km / s ( B)5 . 0 km / s ( C)17 . 7 km / s ( D)35 . 2 km / s3 .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升压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 1、 n 2, 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 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 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1122I n I n = ( B)22U I R= ( C) 2112I U I R = ( D) 1122I U I U =4 .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 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O.下列关于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 .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 . 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 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 两球应同时落地( 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 实验也能说明 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 . 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 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 . 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 当 F < 2 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F = 52μmg 时, A 的加速度为13μg ( C) 当 F > 3 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 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9 . 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 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B 与 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 I H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 U H 满足:H H I B U k d,式中 k 为霍尔系数,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 电阻 R 远大于 R L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 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 B) 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 C) I H 与 I 成正比( D) 电压表的示数与 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 ( 第 10 、 11 题) 和选做题( 第 12 题) 两部分,共计 42 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10 . (8 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题10 -1 图所示的部件▲( 选填“A”、“B”、“C”或“D”)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 ) 题10 -2 图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 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 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3 )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 . 23 V 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 . 7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0 分)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 实验记录纸如题11 -1 图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 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 3 . 30 N、F2= 3. 85 N 和F3= 4 . 25 N.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 的合力.(2 ) 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 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 -2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 点,下端N 挂一重物.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 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 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 -3图所示. 过O 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 两点, 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 a 和 b 时所受拉力F a、F b 的大小关系为▲.(3 ) 根据(2 ) 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 次的长度较长( C) 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 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 ) 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12 .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 [ 选修3 -3 ] (12 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 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 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 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 ) 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A) 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 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 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2 ) 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 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 .4 ×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 4 ×104J.(3 ) 上述过程中, 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 ℃, 体积为0 . 224 m3, 压强为1 个标准大气压. 已知1 mol 气体在1 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 . 4 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 . 02 ×1023mol-1. 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 选修3 -4 ] (12 分)(1 )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12 B - 1 ( 甲) 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12 B - 1 ( 乙) 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 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 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 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2 )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 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 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 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 12 B - 2 图. 一束光以入射角 i 从 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 b 点出射. 设鳞片的折射率为 n, 厚度为 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 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c,求光从 a 到 b 所需的时间 t.C. [ 选修 3 -5 ] (12 分)(1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 . 73 ×1014Hz 和 5 . 44 ×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 A) 波长 ( B) 频率 ( C) 能量 ( D) 动量(2 ) 氡 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 其衰变方程是2222188684Rn Po →+▲ . 已知22286Rn 的半衰期约为 3 . 8 天,则约经过 ▲ 天,16 g 的22286Rn 衰变后还剩 1 g.(3 ) 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中记载, A 、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 15 : 16 .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 B 对 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 A 对 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 2 m 的玻璃球 A 以速度 v 0 碰撞质量为 m 的静止玻璃球 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 A 、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15 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 L,长为 3 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 d 的薄绝缘涂层.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 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 R,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求:(1 ) 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 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3 ) 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Q.14 . (16 分) 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的长为 L,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 d.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 OO’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 在纸面内,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 30 ° 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 P 点. 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上的位置. 不计粒子的重力.(1 ) 求磁场区域的宽度 h;(2 ) 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 P 点移到 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 Δv;(3 ) 欲使粒子到达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15 . (16 分)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 ) 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 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 滑过的距离s;(2 ) 若乙的速度为2 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3 ) 保持乙的速度2 v0不变,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 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求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B2 . A3 . D4 . B5 . A二、多项选择题6 . BC7 . AB8 . BCD9 . CD三、简答题10 . (1 ) B0 . 410 (2 )7 、9 断路(3 )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 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11 . (1 ) ( 见右图,F合= 4 . 6 ~ 4 . 9 都算对)(2 ) F a= F b(3 ) BD(4 )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12 A. (1 ) AD(2 ) 增大等于12 B. (1 ) B(2 ) 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 ( 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12 C. (1 ) AHe( 或α粒子) 15 . 2(2 )42(3 ) 设A、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1四、计算题。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答案解析1、【答案】【解析】由题意得.【考点】集合的运算2、【答案】21【解析】由题意,其实部为21.【考点】复数的概念.3、【答案】5【解析】本题实质上就是求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整数解为,因此输出的【考点】程序框图.4、【答案】【解析】从这4个数中任取2个数共有种取法,其中乘积为6的有和两种取法,因此所求概率为.【考点】古典概型.5、【答案】【解析】由题意,即,,,因为,所以.【考点】三角函数图象的交点与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6、【答案】24【解析】由题意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的株数为.【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7、【答案】4【解析】设公比为,因为,则由得,,解得,所以.【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答案】【解析】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和高分别为,,则,,又,所以,则.【考点】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9、【答案】【解析】圆的圆心为,半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所求弦长为.【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问题.10、【答案】【解析】据题意解得.【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11、【答案】【解析】曲线过点,则①,又,所以②,由①②解得所以.【考点】导数与切线斜率.12、【答案】22【解析】由题意,,,所以,即,解得.【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与数量积.13、【答案】【解析】作出函数的图象,可见,当时,,,方程在上有10个零点,即函数和图象与直线在上有10个交点,由于函数的周期为3,因此直线与函数的应该是4个交点,则有.【考点】函数的零点,周期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14、【答案】【解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考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5、【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要求的值,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知还要求得,由于已知,所以,利用同角关系可得;(2)要求,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我们知要先求得,而这由二倍角公式结合(1)可很容易得到.本题应该是三角函数最基本的题型,只要应用公式,不需要作三角函数问题中常见的“角”的变换,“函数名称”的变换等技巧,可以算得上是容易题,当然要正确地解题,也必须牢记公式,及计算正确.试题解析:(1)由题意,所以.(2)由(1)得,,所以.【考点】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16、【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1)本题证明线面平行,根据其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平行的直线,由于题中中点较多,容易看出,然后要交待在平面外,在平面内,即可证得结论;(2)要证两平面垂直,一般要证明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由(1)可得,因此考虑能否证明与平面内的另一条与相交的直线垂直,由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可用勾股定理证明,因此要找的两条相交直线就是,由此可得线面垂直.试题解析:(1)由于分别是的中点,则有,又,,所以.(2)由(1),又,所以,又是中点,所以,,又,所以,所以,是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又,所以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与面面垂直.17、【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求椭圆标准方程,一般要找到关系的两个等量关系,本题中椭圆过点,可把点的坐标代入标准方程,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另外,这样两个等量关系找到了;(2)要求离心率,就是要列出关于的一个等式,题设条件是,即,,要求,必须求得的坐标,由已知写出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可解得点坐标,则,由此可得,代入可得关于的等式,再由可得的方程,可求得.试题解析:(1)由题意,,,,又,∴,解得.∴椭圆方程为.(2)直线方程为,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得点坐标为,则点坐标为,,又,由得,即,∴,化简得.【考点】椭圆标准方程,椭圆离心率,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8、【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应用题,我们可用解析法来解决,为此以为原点,以向东,向北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点坐标炎,,因此要求的长,就要求得点坐标,已知说明直线斜率为,这样直线方程可立即写出,又,故斜率也能得出,这样方程已知,两条直线的交点的坐标随之而得;(2)实质就是圆半径最大,即线段上哪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为此设,由,圆半径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而求它的最大值,要考虑条件古桥两端和到该圆上任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列出不等式组,可求得的范围,进而求得最大值.当然本题如果用解三角形的知识也可以解决.试题解析:(1)如图,以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由题意,直线方程为.又,故直线方程为,由,解得,即,所以;(2)设,即,由(1)直线的一般方程为,圆的半径为,由题意要求,由于,因此,∴∴,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圆面积最大.【考点】解析几何的应用,直线方程,直线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9、【答案】(1)证明见解析;(2);(3)当时,,当时,,当时,.【解析】试题分析:试题解析:(1)证明:函数定义域为,∵,∴是偶函数.(2)由得,由于当时,,因此,即,所以,令,设,则,,∵,∴(时等号成立),即,,所以.(3)由题意,不等式在上有解,由得,记,,显然,当时,(因为),故函数在上增函数,,于是在上有解,等价于,即.考察函数,,当时,,当时,,当时,即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又,,,所以当时,,即,,当时,,,即,,因此当时,,当时,,当时,.【考点】(1)偶函数的判断;(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与函数的交汇;(3)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20、【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证明见解析.【解析】(1)首先,当时,,所以,所以对任意的,是数列中的项,因此数列是“数列”.(2)由题意,,数列是“数列”,则存在,使,,由于,又,则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所以.(3)首先,若(是常数),则数列前项和为是数列中的第项,因此是“数列”,对任意的等差数列,(是公差),设,,则,而数列,都是“数列”,证毕.【考点】(1)新定义与数列的项,(2)数列的项与整数的整除;(3)构造法.21、【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这两个角直接证明相等不太可能,我们可以通过第三个角过渡,即证明他们都与第三个角相等,在本题中一个等腰三角形说明,另一方面与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故结论得证.试题解析:由题意,,又∵,∴,∴. 【考点】圆周角问题.22、【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矩阵运算和矩阵相等列出关于的方程组,解出即可.试题解析:由题意得,解得.∴.【考点】矩阵的运算.23、【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可以把直线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解得的坐标,可求线段的长,也可直接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解关于的方程,利用此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几何意义,可得.试题解析: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即,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得,∴.【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24、【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可得,,两式相乘即得要证不等式.试题解析:∵,∴,,∴.【考点】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不等式.25、【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从9个球中抽2个球共有种方法,而两个球同色,可能同为红,同为黄或同为绿,方法为,概率为;(2)首先抽4个球中,红、黄、绿色球的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因此的可能值为,,说明抽出的4个球都是红球,,说明抽出的4个球中有3个红球、1个其他色或者3个黄球、1个其他色,说明4个球中2个红球、其他两色各1个,或2个黄球、其他两色各1个,或2个绿球、其他两色各1个,当然求时,可用来求.试题解析:(1)由题意;(2)随机变量的取值可能为,,,,所以的分布列为.【考点】排列与组合,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均值(数学期望).26、【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首先考查复合函数的求导,如;(2)要找到式子的规律,当然主要是找式子的规律,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让看看有什么特点,由(1),对这个式子两边求导可得,再求导,由引可归纳出,从上面过程还可看出应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试题解析:(1)由已知,,所以,,故.(2)由(1)得,两边求导可得,类似可得,下面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都成立,(1)时命题已经成立,(2)假设时,命题成立,即,对此式两边求导可得,即,因此时命题也成立.综合(1)(2)等式对一切都成立.令,得,所以.【考点】复合函数的导数,数学归纳法。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
5 K 39 Cr52 Fe 56 Cu 64 I 12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见右图。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弱电解质B .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C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 .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8035 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中:Na +、K +、MnO 4-、CO 32-B .c (H +)=1×10-13 mol ·L -1的溶液中:Mg 2+、Cu 2+、SO 42-、NO 3-C .0. 1 mol ·L -1NH 4HCO 3溶液中:K +、Na +、NO 3-、Cl -D .0。
1 mol ·L -1FeCl 3溶液中:Fe 2+、NH 4+、SCN -、SO 4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 .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 .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5.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则 ▲ .2. 已知复数(i 为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为 ▲ .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的值是 ▲ .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5. 已知函数与(0≤),zxxk 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则的值是 ▲ .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7.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的值是 ▲ .8.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分别为,,体积分别为,,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 .10. 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曲线(a ,b 为常数) zxxk 过点,且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的值是 ▲ .1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4,3,1,2--}3,2,1{-=B =B A 2)i 25(+=z z n x y cos =)2sin(ϕ+=x y πϕ<3πϕ}{n a ,12=a 4682a a a +=6a 1S 2S 1V 2V 4921=S S 21V V xOy 032=-+y x 4)1()2(22=++-y x ,1)(2-+=mx x x f ]1,[+∈m m x 0)(<x f m xOy xbax y +=2)5,2(-P 0327=++y x b a +ABCD 8=AB 5=AD(第3题)100 80 90 110 120 底部周长/cm(第6题)(第12题),,则的值是 ▲ .13. 已知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时,.若函数在区间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4. 若△的内角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学科网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中,,E ,F 分zxxk 别为棱的中点.已知,求证: (1)直线平面;(2)平面平面.PD CP 3=2=⋅BP AP AD AB ⋅)(x f )3,0[∈x |212|)(2+-=x x x f a x f y -=)(]4,3[-a ABC C B A sin 2sin 2sin =+C cos ),2(ππα∈55sin =α)4sin(απ+)265cos(απ-ABC P -D AB AC PC ,,AC PA ⊥,6=PA .5,8==DF BC //PA DEF ⊥BDE ABC (第16题)PD CE F B A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顶点的坐标为,连结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 ,过点A 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 ,连结.(1)若点C 的坐标为,且,求椭圆的方程;(2)若求椭圆离心率e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为了保护河上古桥,规划建一座新桥BC ,同时设立一个圆形学科网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 与河岸AB 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 在线段OA 上并与BC 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 和A 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 经测量,点A 位于点O 正北方向60m 处, 点C 位于点O 正东方向170m 处(OC 为河岸),.(1)求新桥BC 的长;(2)当OM 多长时,19.(本小题满分16分)xOy 21,F F )0(12322>>=+b a by a x B ),0(b 2BF x C F 1)31,34(22=BF ,1AB C F ⊥OA 34tan =∠BCO已知函数,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证明:是R 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学科网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已知正数满足:存在,使得成立.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正整数,学科网总存在正整数,使得,则称是“H 数列”. (1)若数列的前n 项和(N ),证明: 是“H 数列”;(2)设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公差.若 是“H 数列”,求的值;(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总存在两个“H 数列”和,使得 (N )成立.x x x f -+=e e )()(x f x )(x mf 1e -+-m x ),0(+∞m a ),1[0+∞∈x )3()(0300x x a x f +-<1e -a 1e -a }{n a n n S n m m n a S =}{n a }{n a n n S 2=∈n *}{n a }{n a 11=a 0<d }{n a d }{n a }{n b }{n c n n n c b a +=∈n *2014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1.(5分)(2014•江苏)已知集合A={﹣2,﹣1,3,4},B={﹣1,2,3},则A∩B={﹣1,3}.2.(5分)(2014•江苏)已知复数z=(5+2i)2(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21.3.(5分)(2014•江苏)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的值是5.4.(5分)(2014•江苏)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再从中找到满足“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事件的个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抽取2个数的所有基本事件有(1,2),(1,3),(1,6),(2,3),(2,6),(3,6)共6个,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基本事件有(1,6),(2,3)共2个,故所求概率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5.(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y=cosx与y=sin(2x+φ)(0≤φ<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则φ的值是.: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于函数y=cosx与y=sin(2x+φ),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可得=.根据φ的范围和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解:∵函数y=cosx与y=sin(2x+φ),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的交点,∴=.∵0≤φ<π,∴,∴+φ=,解得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求值,属于基础题.6.(5分)(2014•江苏)为了了解一片经济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抽测了其中6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所得数据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24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小矩形的面积=小矩形的高×组距=.7.(5分)(2014•江苏)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中,若a2=1,a8=a6+2a4,则a6的值是4.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0,a1>0.∵a8=a6+2a4,∴,化为q4﹣q2﹣2=0,解得q2=2.∴a6===1×2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8.(5分)(2014•江苏)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分析:设出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通过侧面积相等,推出高的比,然后求解体积的比.解答:解:设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分别为R,r;高分别为H,h;∵=,∴,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柱体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的直接应用,是基础题目.9.(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2y﹣3=0被圆(x﹣2)2+(y+1)2=4截得的弦长为.直线直线l的距离d,由垂径定理加以计算,可得直线x+2y﹣3=0被圆截得的弦长.解答:解:圆(x﹣2)2+(y+1)2=4的圆心为C(2,﹣1),半径r=2,∵点C到直线直线x+2y﹣3=0的距离d==,∴根据垂径定理,得直线x+2y﹣3=0被圆(x﹣2)2+(y+1)2=4截得的弦长为2 =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给出直线与圆的方程,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着重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10.(5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x)=x2+mx﹣1,若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由此求得m的范围.解答:解:∵二次函数f(x)=x2+mx﹣1的图象开口向上,对于任意x∈[m,m+1],都有f(x)<0成立,∴,即,解得﹣<m<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11.(5分)(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则a+b的值是﹣3.: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由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可得y|x=2=﹣5,且y′|x=2=,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直线7x+2y+3=0的斜率k=,曲线y=ax2+(a,b为常数)过点P(2,﹣5),且该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与直线7x+2y+3=0平行,∴y′=2ax﹣,∴,解得:,故a+b=﹣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其中根据已知得到y|x=2=﹣5,且y′|x=2=,是解答的关键.12.(5分)(2014•江苏)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3,•=2,则•的值是22.: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3,可得=+,=﹣,进而由AB=8,AD=5,=3,•=2,构造方程,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3,∴=+,=﹣,又∵AB=8,AD=5,∴•=(+)•(﹣)=||2﹣•﹣||2=25﹣•﹣12=2,故•=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其中根据已知得到=+,=﹣,是解答的关键.13.(5分)(2014•江苏)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 (x)=|x2﹣2x+|,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分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a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判断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x∈[0,3)时,f(x)=|x2﹣2x+|,若函数y=f(x)﹣a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x)与y=a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以函数的零点的求法,数形结合的应用.14.(5分)(2014•江苏)若△ABC的内角满足sinA+sinB=2sinC,则cosC的最小值是.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a+b=2c,得c=(a+b),由余弦定理得cosC====≥=,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cosC<1,故cosC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15.(14分)(2014•江苏)已知α∈(,π),sinα=.(1)求sin(+α)的值;(2)求cos(﹣2α)的值.: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通过已知条件求出cosα,然后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函数求sin(+α)的值;(2)求出cos2α,然后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函数求cos(﹣2α)的值.解答:解:α∈(,π),sinα=.∴cosα=﹣=(1)sin(+α)=sin cosα+cos sinα==﹣;∴sin(+α)的值为:﹣.(2)∵α∈(,π),sinα=.∴cos2α=1﹣2sin2α=,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 cos2α+sin sin2α==﹣.cos(﹣2α)的值为:﹣.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16.(14分)(2014•江苏)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 的中点,已知PA⊥AC,PA=6,BC=8,DF=5.求证:(1)直线PA∥平面DEF;(2)平面BDE⊥平面ABC.即可.解答:证明:(1)∵D、E为PC、AC的中点,∴DE∥PA,又∵PA⊄平面DEF,DE⊂平面DEF,∴PA∥平面DEF;(2)∵D、E为PC、AC的中点,∴DE=PA=3;又∵E、F为AC、AB的中点,∴EF=BC=4;∴DE2+EF2=DF2,∴∠DEF=90°,∴DE⊥EF;∵DE∥PA,PA⊥AC,∴DE⊥AC;∵AC∩EF=E,∴DE⊥平面ABC;∵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AB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解题时应明确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17.(14分)(2014•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1,F2分别为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顶点B的坐标为(0,b),连接BF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连接F1C.(1)若点C的坐标为(,),且BF2=,求椭圆的方程;(2)若F1C⊥AB,求椭圆离心率e的值.(2)求出C的坐标,利用F1C⊥AB建立斜率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即可求出e的值.解答:解:(1)∵C的坐标为(,),∴,即,∵,∴a2=()2=2,即b2=1,则椭圆的方程为+y2=1.(2)设F1(﹣c,0),F2(c,0),∵B(0,b),∴直线BF2:y=﹣x+b,代入椭圆方程+=1(a>b>0)得()x2﹣=0,解得x=0,或x=,∵A(,),且A,C关于x轴对称,∴C(,﹣),则=﹣=,∵F1C⊥AB,∴×()=﹣1,由b2=a2﹣c2得,即e=.18.(16分)(2014•江苏)如图,为保护河上古桥OA,规划建一座新桥BC,同时设立一个圆形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与河岸AB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在线段OA上并与BC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和A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经测量,点A位于点O正北方向60m处,点C位于点O正东方向170m处(OC为河岸),tan∠BCO=.(1)求新桥BC的长;(2)当OM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解答:解:(1)如图,过B作BE⊥OC于E,过A作AF⊥BE于F,∵∠ABC=90°,∠BEC=90°,∴∠ABF=∠BCE,∴.设AF=4x(m),则BF=3x(m).∵∠AOE=∠AFE=∠OEF=90°,∴OE=AF=4x(m),EF=AO=60(m),∴BE=(3x+60)m.∵,∴CE=(m).∴(m).∴,解得:x=20.∴BE=120m,CE=90m,则BC=150m;(2)如图,设BC与⊙M切于Q,延长QM、CO交于P,∵∠POM=∠PQC=90°,∴∠PMO=∠BCO.设OM=xm,则OP=m,PM=m.∴PC=m,PQ=m.设⊙M半径为R,∴R=MQ=m=m.∵A、O到⊙M上任一点距离不少于80m,则R﹣AM≥80,R﹣OM≥80,∴136﹣﹣(60﹣x)≥80,136﹣﹣x≥80.解得:10≤x≤35.∴当且仅当x=10时R取到最大值.∴OM=10m时,保护区面积最大.19.(16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x)=e x+e﹣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证明:f(x)是R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已知正数a满足:存在x0∈[1,+∞),使得f(x0)<a(﹣x03+3x0)成立,试比较e a﹣1与a e﹣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f(x)=e x+e﹣x,∴f(﹣x)=e﹣x+e x=f(x),即函数:f(x)是R上的偶函数;(2)若关于x的不等式mf(x)≤e﹣x+m﹣1在(0,+∞)上恒成立,即m(e x+e﹣x﹣1)≤e﹣x﹣1,∵x>0,∴e x+e﹣x﹣1>0,即m≤在(0,+∞)上恒成立,设t=e x,(t>1),则m≤在(1,+∞)上恒成立,∵=﹣=﹣,当且仅当t=2时等号成立,∴m.(3)令g(x)=e x+e﹣x﹣a(﹣x3+3x),则g′(x)=e x﹣e﹣x+3a(x2﹣1),当x>1,g′(x)>0,即函数g(x)在[1,+∞)上单调递增,故此时g(x)的最小值g(1)=e+﹣2a,由于存在x0∈[1,+∞),使得f(x0)<a(﹣x03+3x0)成立,故e+﹣2a<0,即a>(e+),令h(x)=x﹣(e﹣1)lnx﹣1,则h′(x)=1﹣,由h′(x)=1﹣=0,解得x=e﹣1,当0<x<e﹣1时,h′(x)<0,此时函数单调递减,当x>e﹣1时,h′(x)>0,此时函数单调递增,∴h(x)在(0,+∞)上的最小值为h(e﹣1),注意到h(1)=h(e)=0,∴当x∈(1,e﹣1)⊆(0,e﹣1)时,h(e﹣1)≤h(x)<h(1)=0,当x∈(e﹣1,e)⊆(e﹣1,+∞)时,h(x)<h(e)=0,∴h(x)<0,对任意的x∈(1,e)成立.①a∈((e+),e)⊆(1,e)时,h(a)<0,即a﹣1<(e﹣1)lna,从而e a﹣1<a e﹣1,②当a=e时,a e﹣1=e a﹣1,③当a∈(e,+∞)⊆(e﹣1,+∞)时,当a>e﹣1时,h(a)>h(e)=0,即a﹣1>(e﹣1)lna,从而e a﹣1>a e﹣1.20.(16分)(2014•江苏)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总存在正整数m,使得S n=a m,则称{a n}是“H数列”.(1)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2n(n∈N*),证明:{a n}是“H数列”;(2)设{a 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a1=1,公差d<0,若{a n}是“H数列”,求d的值;(3)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a n},总存在两个“H数列”{b n}和{c n},使得a n=b n+c n(n∈N*)成立.的意义即可得出.解答:解:(1)当n≥2时,a n=S n﹣S n﹣1=2n﹣2n﹣1=2n﹣1,当n=1时,a1=S1=2.当n=1时,S1=a1.当n≥2时,S n=a n+1.∴数列{a n}是“H”数列.(2)S n==,对∀n∈N*,∃m∈N*使S n=a m,即,取n=2时,得1+d=(m﹣1)d,解得,∵d<0,∴m<2,又m∈N*,∴m=1,∴d=﹣1.(3)设{a n}的公差为d,令b n=a1﹣(n﹣1)a1=(2﹣n)a1,对∀n∈N*,b n+1﹣b n=﹣a1,c n=(n﹣1)(a1+d),对∀n∈N*,c n+1﹣c n=a1+d,则b n+c n=a1+(n﹣1)d=a n,且数列{b n}和{c n}是等差数列.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令T n=(2﹣m)a1,则.当n=1时,m=1;当n=2时,m=1.当n≥3时,由于n与n﹣3的奇偶性不同,即n(n﹣3)为非负偶数,m∈N*.因此对∀n∈N*,都可找到m∈N*,使T n=b m成立,即{b n}为H数列.数列{c n}的前n项和R n=,令c m=(m﹣1)(a1+d)=R n,则m=.∵对∀n∈N*,n(n﹣3)为非负偶数,∴m∈N*.因此对∀n∈N*,都可找到m∈N*,使R n=c m成立,即{c n}为H数列.因此命题得证.点评:三、附加题(本大题包括选做题和必做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22、23、24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个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个小题评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1.(10分)(2014•江苏)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D是圆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证明:∠OCB=∠D.【选修4-2:矩阵与变换】22.(10分)(2014•江苏)已知矩阵A=,B=,向量=,x,y为实数,若A=B,求x+y的值.:矩阵和变换.分析:利用矩阵的乘法,结合A=B,可得方程组,即可求x,y的值,从而求得x+y 的值.解答:解:∵矩阵A=,B=,向量=,A=B,∴,∴x=﹣,y=4,∴x+y=点评:本题考查矩阵的乘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选修4-3:极坐标及参数方程】23.(2014•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l与抛物线y2=4x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线段AB的长.解答:解: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化为普通方程为x+y=3,与抛物线y2=4x联立,可得x2﹣10x+9=0,∴交点A(1,2),B(9,﹣6),∴|AB|==8.【选修4-4:不等式选讲】24.(2014•江苏)已知x>0,y>0,证明(1+x+y2)(1+x2+y)≥9xy.:证明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均值不等式可得1+x+y2≥3,1+x2+y≥,两式相乘可得结论.解答:证明:由均值不等式可得1+x+y2≥3,1+x2+y≥分别当且仅当x=y2=1,x2=y=1时等号成立,∴两式相乘可得(1+x+y2)(1+x2+y)≥9xy.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正确运用均值不等式是关键.(二)必做题(本部分包括25、26两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5.(10分)(2014•江苏)盒中共有9个球,其中有4个红球,3个黄球和2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1)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2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P;(2)从盒中一次随机取出4个球,其中红球、黄球、绿球的个数分别记为x1,x2,x3,随机变量X表示x1,x2,x3中的最大数,求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X).学期望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一次取2个球共有=36种可能,2个球颜色相同共有=10种可能情况∴取出的2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P=.(2)X的所有可能值为4,3,2,则P(X=4)=,P(X=3)=于是P(X=2)=1﹣P(X=3)﹣P(X=4)=,X的概率分布列为X 2 3 4P故X数学期望E(X)=.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概率公式以概率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知识点比较多,属基础26.(10分)(2014•江苏)已知函数f0(x)=(x>0),设f n(x)为f n﹣1(x)的导数,n∈N*.(1)求2f1()+f2()的值;(2)证明:对任意n∈N*,等式|nf n﹣1()+f n()|=都成立.: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1)由于求两个函数的相除的导数比较麻烦,根据条件和结论先将原函数化为:xf0(x)=sinx,然后两边求导后根据条件两边再求导得:2f1(x)+xf2(x)=﹣sinx,把x=代入式子求值;(2)由(1)得,f0(x)+xf1(x)=cosx和2f1(x)+xf2(x)=﹣sinx,利用相同的方法再对所得的式子两边再求导,并利用诱导公式对所得式子进行化简、归纳,再进行猜想得到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等式成立,主要利用假设的条件、诱导公式、求导公式以及题意进行证明,最后再把x=代入所给的式子求解验证.解答:解:(1)∵f0(x)=,∴xf0(x)=sinx,则两边求导,[xf0(x)]′=(sinx)′,∵f n(x)为f n﹣1(x)的导数,n∈N*,∴f0(x)+xf1(x)=cosx,两边再同时求导得,2f1(x)+xf2(x)=﹣sinx,将x=代入上式得,2f1()+f2()=﹣1,(2)由(1)得,f0(x)+xf1(x)=cosx=sin(x+),恒成立两边再同时求导得,2f1(x)+xf2(x)=﹣sinx=sin(x+π),再对上式两边同时求导得,3f2(x)+xf3(x)=﹣cosx=sin(x+),同理可得,两边再同时求导得,4f3(x)+xf4(x)=sinx=sin(x+2π),猜想得,nf n﹣1(x)+xf n(x)=sin(x+)对任意n∈N*恒成立,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等式成立:①当n=1时,成立,则上式成立;②假设n=k(k>1且k∈N*)时等式成立,即,∵[kf k﹣1(x)+xf k(x)]′=kf k﹣1′(x)+f k(x)+xf k′(x)=(k+1)f k(x)+xf k+1(x)又===,∴那么n=k+1(k>1且k∈N*)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得,nf n﹣1(x)+xf n(x)=sin(x+)对任意n∈N*恒成立,令x=代入上式得,nf n﹣1()+f n()=sin(+)=±cos=±,所以,对任意n∈N*,等式|nf n﹣1()+f n()|=都成立.。
2014江苏高考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瑰(guī)宝挑剔(tī)殷勤(yīn)C. 横财(hèng)横祸(hèng)横幅(héng)D. 模范(mó)模样(mó)模型(mó)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唤起振奋联系B. 沉湎竞聘撰稿C. 竣工精湛振荡D. 阐述陡峭瞭望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选拔赛中,他表现出色,一举成名,成为团队中的佼佼者。
B. 为了救出被困在火海中的孩子,消防队员奋不顾身,一个个陆续冲了进去。
C. 这部电视剧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电视台收视率的新高。
D.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商界崭露头角,闯出了一片天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B.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C.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但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D. 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测器,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5. 下列关于名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性格叛逆,追求自由,最终出家为僧。
B.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成为斗战胜佛。
C.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被誉为“乱世枭雄”。
D. 《水浒传》中的宋江领导梁山好汉,反抗腐败的朝廷,最终被招安。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201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解析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Φ=22a t B n S t B n t n E t
nBa ∆22
【答案】B
【解析】根据r v m r
Mm G 22=,得r GM
v =,所以210
1
1⋅=⋅
=火地地
火r r M M v v ,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s km v /9.71=,代入得s m v /5.3= 【答案】A
【解析】A.根据2211I U I U =和
2121n n U U =
得1
221n n
I I =,A 错误,B 错误,因为R 只是输电线电阻,不包括负载电阻,C 也错误,因为11I U 是输送的全部功率,R I 2
2是输电线损耗的
功率。
只有D 正确,根据是理想变压器原理。
【答案】D
【解析】根据对称性,O 点的电场强度为0,因为电场线从O 点向右(在右边)或向左(在左边),根据“沿电场方向电势降落”,所以O 点的电最高,B 正确。
【答案】B
【解析】根据at v =和2
2
1at x =
,得ax v 2=,x v -图象是v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变化逐渐慢,同理,后半段v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变化逐渐快,所以A 正确。
【答案】A
【解析】都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两球应同时落地,且应多次试验。
【答案】BC
【解析】要增大涡流的功率,可以增加线圈的匝数以增大感应电压或者提高交流电的频率也增大感应电压。
【答案】AB
【解析】AB 之间的摩擦力mg f μ21=,B 与地之间的摩擦力mg f μ2
3
2=,所以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 m f f a Bm μ2
121=-=
,D 正确,此时mg ma F μ233==。
所以当mg
F μ23
<时,AB 一起相对地面运动,所以A 错误。
Bm ma f F 21+>即F mg μ3>时,AB 有相对运动,C 正确,。
当mg F μ25
=时,AB 一起相对地面运动,A 的加速度g m f F a A μ3
122=-=,B 正确。
【答案】BCD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A 错误。
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仅磁场方向相反,电流方向也相反,所以电压表不反偏,B 错误。
根据
Bqv q d
U H =,有d Bv
U H =,因为I k B '=(磁感应强度大小 B 与 I 成正比),以及
nqSv I =(电流强度与电子速度的关系式,见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42页),即
v 与I 成正比,所以U H 与2
I 成正比,即nqSd
I k U H
2'=
又L R I P 2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 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电压表的示数与 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D 正确。
根据题目中d B I k U H H
=,及kI B =将nqSd
I k U H 2'=代入得=H I knqS I ,即I H 与 I 成正
比 ,C 正确。
【答案】CD
【点评】一般情况下,B 和I 两个物理量一个改变方向,电压表则反偏,二者都改变方向,电压表不反偏。
但本题电源改变正负极,则二者同时改变方向,所以B 正确,此题要打破惯性思维。
本题先做D ,后做C 。
(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 和38mA ,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Ω7.58。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这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
【解析】【答案】
【解析】【答案】
【解析】
【答案】
B.选修3-4(12分)
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12B-1(乙)图所示。
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
【解析】
【答案】
时间i
c h
t cos 22
【解析】 【答案】
【解答】
;(2)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P点移到N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v
【解答】
【解答】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