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年2月)一、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下降,达标天数比例为90.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5~65μg/m³,平均浓度为41μg/m³,同比升高2μg/m³。
PM10浓度范围为27~90μg/m³,平均浓度为57μg/m³,同比升高7μg/m³。
SO2浓度范围为6~18μg/m³,平均浓度为11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NO2浓度范围为14~37μg/m³,平均浓度为23μg/m³,同比升高3μg/m³。
CO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0.6~1.1mg/m³,平均浓度为0.9mg/m³,同比不变。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77~104μg/m³,平均浓度为87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三)主要污染物与2022年同期对比情况与2022年同期相比,13个城市中,PM2.5、PM10、SO2、NO2、CO-95per、O3-8h-90per的月均浓度分别有9、11、6、11、6、5个城市升高,其他城市月均浓度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
(四)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情况表12月份全省13个市(地)6项污染物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名次城市综合指数同比1牡丹江 3.30下降4.3%注:6项污染物为PM2.5、PM10、SO2、NO2、CO、O3-8h。
二、1~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1~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达标天数比例为87.1%,同比升高1.4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8~71μg/m³,平均浓度为46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都会制作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以监控环境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向。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每月定期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境问题整改方案等内容。
通过这份月报,社会公众可以了解到当月环保工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环保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会详细记录当月的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监测数据、土壤污染状况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监测数据是环境体系运行月报的关键内容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介绍当月环保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包括环保项目的实施进度、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环保督查检查工作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各个环保项目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列出当月的环保问题整改方案。
这些问题可能是环保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是环保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可能是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出的突出污染源。
通过列出整改方案,可以及时找出环保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改善。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整改问题方案的实施情况也是考察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环境体系运行月报是环保部门监督环境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的重要工具。
只有通过不断地监督和检查,才能及时发现环保问题并解决,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希望未来环境体系运行月报能够更加完善,为环保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字数:456】在环境体系运行月报中,还会对环保项目和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仪征市环境质量月报
第六期
总第二百二十九期
仪征市环境监测站2019年7月10日二〇一九年六月份环境质量月报
一、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1、环境空气
本月仪征市全市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42~160,全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为43.3%。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值范围为0.004~0.014mg/m3,PM10日均值范围为0.033~0.125mg/m3,PM2.5日均值范围为0.012~0.055mg/m3,一氧化碳日均值范围为0.215~0.904mg/m3,二氧化氮日均值范围为0.015~0.062mg/m3,达标率均为100%;臭氧达标率为43.3%。
空气质量较上月相比有所下降。
具体见表1。
表1 2019年6月空气质量日报统计表(天)
2、降水
本月共收集到降水样品4个,收集到降水量78.2毫米,测得PH 为7.17~7.77,本月无酸雨。
空气质量情况汇报汇报书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本市空气质量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近期受到气象条件和工业排放等因素的影响,空气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具体情况如下:
二、PM2.5浓度。
近期,本市PM2.5浓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受到工业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尤其是工业区域和交通密集区域的PM2.5浓度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三、PM10浓度。
本市PM10浓度整体较为稳定,但部分区域受到工地扬尘和交通排放的影响,PM10浓度略有上升。
需要重点关注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减少扬尘和排放。
四、臭氧浓度。
近期,本市臭氧浓度整体较低,但在高温天气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臭氧浓度有所上升。
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对光化学污染的监测和管理。
五、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
本市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整体较低,但部分工业区域和燃煤区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放。
需要加强对工业和能源行业的监管,减少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综上所述,本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将继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为市民营造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谢谢!。
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3年9月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参照《关于印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的通知》(环办监测〔2018〕19号),城市排名依据《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变化程度排名方案》(浙环函〔2017〕139号)。
城市采用扣除沙尘影响数据。
一、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023年9月,全省6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1∙53~3∙17,平均为2.32。
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0∙0%~100%,平均为96.2%;有40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
污染天数比例平均为3.7%(共发生空气污染75天次,其中轻度污染74天次,中度污染1天次),首要污染物均为03。
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9~25μg∕m3,平均为16μ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PMIo月均浓度范围为19~40μg∕m3,平均为28μ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NO2月均浓度范围为4~24μg∕m3,平均为14μ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SCh月均浓度范围为2~9μg∕m3,平均为5gg/n?;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CO日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0∙4~1.0mg∕m3,平均为0.7m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86-182μg∕m3,平均为132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范围为0~40.0%,平均为3.8%(26个城市出现超标天次)。
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0.054.4图12023年9月浙江省县级及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统计二、∏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023年9月,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1.90~3.17,平均为2.59。
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60.0%~100%,平均为91.5%o污染天数比例平均为8.5%(共发生空气污染28天次,其中轻度污染27天次,中度污染1天次),首要污染物均为03。
环境监测⽉报环境监测⽉报环境空⽓状况10⽉份,市区环境空⽓监测天数为31天,达标天数19天,达标率为61.3%。
PM10⽉均浓度为109微克/⽴⽅⽶,PM2.5⽉均浓度为57微克/⽴⽅⽶。
1-10⽉份,市区环境空⽓达标天数为149天,达标率为49.0%。
未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
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1微克/⽴⽅⽶,PM2.5平均浓度为57微克/⽴⽅⽶。
地表⽔状况10⽉份,省政府责任⽬标地表⽔考核断⾯⽔质达标率为85.7%;地下⽔饮⽤⽔源地取⽔⽔质达标率为100%。
1-10⽉份,省政府责任⽬标地表⽔考核断⾯⽔质达标率为81.4%;地下⽔饮⽤⽔源地取⽔⽔质达标率为100%。
⼀、环境空⽓质量(⼀)10⽉份市区环境空⽓质量1.污染物浓度情况PM10⽉均浓度为109微克/⽴⽅⽶,环⽐升⾼41微克/⽴⽅⽶,上升60.3%,同⽐升⾼9微克/⽴⽅⽶,上升9.0%。
PM2.5⽉均浓度为57微克/⽴⽅⽶,环⽐升⾼21微克/⽴⽅⽶,上升58.3%,同⽐升⾼7微克/⽴⽅⽶,上升14.0%。
SO2⽉均浓度为9微克/⽴⽅⽶,环⽐持平,同⽐降低11微克/⽴⽅⽶,下降55.0%。
NO2⽉均浓度为41微克/⽴⽅⽶,环⽐升⾼6微克/⽴⽅⽶,上升17.1%,同⽐降低13微克/⽴⽅⽶,下降24.1%。
CO⽉均浓度为0.7毫克/⽴⽅⽶,环⽐升⾼0.1毫克/⽴⽅⽶,上升16.7%,同⽐降低0.2毫克/⽴⽅⽶,下降22.2%。
O3-8H⽉均浓度为79微克/⽴⽅⽶,环⽐降低58微克/⽴⽅⽶,下降42.3%,同⽐降低16微克/⽴⽅⽶,下降16.8%。
2.优、良天数及⽐例10⽉份,有效监测天数为31天,达标天数19天,达标率为61.3%;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及以上天⽓;优良天数同⽐减少8天。
空⽓质量综合指数为5.39。
(⼆)1-10⽉份市区环境空⽓质量1.污染物浓度情况1-10⽉份,未扣除沙尘数据:PM10平均浓度为106微克/⽴⽅⽶,同⽐升⾼5微克/⽴⽅⽶,上升5.0%。
撰写生态环境工作月报一、工作概述本月,我单位在生态环境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重点关注了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污染等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
以下将逐一介绍本月的工作进展。
二、空气质量治理1. 加强监测和预警本月,我们继续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完善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提醒市民关注空气质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我们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源的排放管控力度。
通过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进一步改善了空气质量。
三、水环境治理1. 加强水质监测本月,我们持续加强了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
通过完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及时获取水质数据。
对于发现的水质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了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 推动水污染治理项目我们积极推动水污染治理项目落地。
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推动了一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
例如,在某水体流域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有效减少了污水的直排,改善了水质。
四、土壤污染防治1.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本月,我们组织开展了一项全面的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全面了解了土壤污染的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案,以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推动土壤修复项目我们推动了一批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
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的修复措施,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修复后的土壤能够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其他工作除了以上重点工作外,本月我们还开展了其他相关工作,如环境教育宣传、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工作总结通过本月的工作,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3年8月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参照《关于印发<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的通知》(环办监测〔2018〕19号),城市排名依据《浙江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变化程度排名方案》(浙环函〔2017〕139号)。
城市采用扣除沙尘影响数据。
一、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023年8月,全省6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1.46〜3.02,平均为2.28。
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4.5%〜IoO%,平均为94.6%;有35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
污染天数比例平均为5.4%(共发生空气污染110天次,其中轻度污染102天次,中度污染8天次),首要污染物均为03。
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10〜22μg∕m3,平均为15μ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PMi0月均浓度范围为19〜40μg∕m3,平均为27μ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NCh月均浓度范围为5〜22μg∕m3,平均为13μg∕ι∏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SO2月均浓度范围为2〜8μg∕m3,平均为5gg/n?;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CO日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0.4〜0.9mg∕m3,平均为0.7mg∕m3;各城市日均浓度均达标。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84〜203μg∕m3,平均为138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范围为0〜35.5%,平均为5.4%(31个城市出现超标天次)。
・优良•轻度污染•中耀污染图12023年8月浙江省县级及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统计二、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状况2023年8月,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1.95〜3.02,平均为2.55。
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64.5%〜Ioo%,平均为86.5%o污染天数比例平均为13.5%(共发生空气污染46天次,其中轻度污染43天次,中度污染3天次),首要污染物均为03。
黑河市城市空气质量月报(2018年6月)黑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8年7月13日一.总体状况2018年6月,全市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
2018年6月,全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6.7%,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3.3%。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月均浓度范围为14~72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30μg/m³,PM10与上年同期下降了6μg/m³。
月均浓度范围为4~9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6μg/m³,与上SO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μg/m³。
月均浓度范围为6~16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10μg/m³,与NO2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μg/m³。
月均浓度范围为9~25μg/m³,平均月均浓度为13μg/m³,与PM2.5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μg/m³。
CO24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4~0.8mg/m³。
日8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39~206μg/m³。
O3三.空气日报统计情况(一)空气质量指数统计情况表1黑河市空气质量指数日报统计表图12018年45月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分布图6月份,黑河市达标天数为96.3%,其中优为24天,良为5天,轻度污染1天。
(二)首要污染物统计情况表2黑河市首要污染物情况统计表6月份黑河市的首要污染物为O3-8h.四.6月份主要污染物与2017年同期对比情况2018年6月与2017年同期相比,全市除O3-8h的月均浓度均有所上升,其余参数月均值均有所下降,具体情况见表3。
表3全市评价点位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表(单位:μg/m³)图22018年6月、2017年6月全市评价点位各污染物对比图五.6月份主要污染物与5月对比情况6月与5月相比,全市全部指数的月均浓度均有所下降。
表4全市评价点位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表(单位:μg/m³)图22018年6月、2018年5月全市评价点位各污染物对比图。
一、报告概述本月,我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各类监测工作。
现将本月监测工作总结如下:二、监测工作情况1. 水质监测本月共对辖区内10个主要河流断面进行水质监测,监测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结果显示,10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6个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2. 大气监测本月共对辖区内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结果显示,4个站点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3个站点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3. 噪声监测本月共对辖区内10个噪声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昼间噪声、夜间噪声等。
结果显示,10个监测点噪声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
4. 土壤监测本月共对辖区内5个土壤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结果显示,5个监测点土壤质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 固废监测本月共对辖区内3个固体废物处理场所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结果显示,3个场所固体废物处理效果良好,未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问题及原因分析1. 水质监测方面:部分河流断面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原因可能是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等。
2. 大气监测方面:部分时段空气质量较差,原因可能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
3. 噪声监测方面:部分区域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原因可能是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等。
4. 土壤监测方面:部分监测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原因可能是工业废弃物堆放、农药化肥使用等。
5. 固废监测方面:部分固体废物处理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原因可能是设施老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水环境治理,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确保水质达标。
2. 优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强化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对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等噪声源的管理。
4.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土壤质量。
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2015年12月,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2015年12月,单位负责人:郭永东报告编写: 傅向晖审核: 包建军审定: 郭永东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目录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二、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三、环境空气污染物平均浓度状况第二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市区水源地水质二、各县(市) 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三、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四、入海河流水质五、市区平原河网,含瑞安市,水质六、瑞平鳌塘河水质七、乐清塘河水质八、横阳支江及江南河网水质附表 11月各县,市、区,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同比汇总表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5年12月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40,119~级别为一,三级~其中一级,优,1天~二级,良,27天~三级,轻度污染,2天~超标污染物为PM。
2.5 本月温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3%~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优良率排名并列第1位~位次由上年同期第4位上升到第1位。
PM2.533月平均浓度为43μg/m~比上年同期,59μg/m,下降了27.1%~平均浓度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1位~位次由上年同期第3位上升到第1位。
1,12月我省各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AQI级别天数比较见表1。
表1 1,12月浙江省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AQI级别天数比较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城市优良率,%, 名次 ,天, ,天, ,天, ,天, ,天, ,天,舟山市 128 199 28 3 2 0 90.8 1丽水市 128 199 32 4 0 0 90.1 2台州市 91 232 35 6 1 0 88.5 3温州市 67 245 45 7 0 0 85.7 4衢州市 99 210 51 2 2 0 84.9 5宁波市 71 231 49 10 4 0 82.7 6绍兴市 41 225 70 18 6 0 73.9 7金华市 60 204 82 7 7 0 73.3 8杭州市 47 195 101 16 6 0 66.3 9嘉兴市 42 191 105 20 4 0 64.4 10湖州市 52 160 110 24 9 0 59.7 111,12月我省各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PM2.5浓度比较见表2。
空气质量监测情况汇报
概述
本次报告旨在汇报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通过对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监测方法
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站、颗粒物监测器、气体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气象数据。
监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我们的监测结果:
地点 1
- PM2.5浓度:XX μg/m³
- PM10浓度:XX μg/m³
- 臭氧(O3)浓度:XX μg/m³
地点 2
- PM2.5浓度:XX μg/m³
- PM10浓度:XX μg/m³
- 臭氧(O3)浓度:XX μg/m³
地点 3
- PM2.5浓度:XX μg/m³
- PM10浓度:XX μg/m³
- 臭氧(O3)浓度:XX μg/m³
结论
根据我们的监测结果,部分地点的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和化石燃料的依赖;
3.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资料
- 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文件
-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报告。
2022年4月吉林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月报2022年4月,全省依托34个国控城市空气自动站和88个省控空气自动站,对11个主要城市及71个县(市、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
一、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本月有效监测天数均为30天。
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l%o11个主要城市中,二氧化硫(S(X)月均浓度范围为3Ug/m3^14μg∕m3,平均浓度为9ug∕11Λ二氧化氮(NO?)月均浓度范围为7Ug∕11)3~28ug∕m∖平均浓度为16ug∕m1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范围为0.6mg∕m3'l.2mg∕m3,平均浓度为0.9mg∕m3;臭氧(Qs)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范围为90μg∕m3"177μg∕m3,平均浓度为150ug/nf;可吸入颗粒物(PMio)月均浓度范围为32ug∕m'~73Ug/m;平均浓度为57口g/m';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19口g∕πΓ49μg∕m∖平均浓度为34ug∕ιΛ监测结果及综合指数排名详见附表1。
二、县(市、区)级城市空气质量情况71县(市、区)级城市中,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50.0~100.0%o二氧化硫(SO2)月均浓度范围为3ug∕πΓ36ug∕11Λ二氧化氮(NO2)月均浓度范围为6ug∕πΓ28ug∕11Λ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范围为O.5mg∕m3^2.lmg∕m3,臭氧(。
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范围为90μg∕m',189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范围为29ug∕11riO5Hg∕ι113,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范围为16。
g∕ι113~69口g∕m∖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省多个县(市、区)空气自动站运维受限,且有9个县(市、区)设备故障无法及时修复,导致本月数据有效性不足,不参与本月评价及排名。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报告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近年来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工业、农药、燃煤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
为了了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本报告针对中国四个不同的城市进行了环境空气监测。
首先是北京市。
北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被社会关注着。
北京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表明,PM2.5和PM10是主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是重要的污染物。
尽管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限制车辆数量和提高能源效率,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却依然不太理想。
第二个城市是上海市。
上海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和工业中心。
它也面对着与大都市相似的空气污染问题。
但是,上海市政府在采取措施方面不同,他们投资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发展新能源领域,以减少汽车污染问题。
第三个城市是广州市。
广州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着空气污染问题,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得到关注。
广州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表明,主要的污染物是PM2.5和PM10。
广州市政府采取了多项重要的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加强工业污染治理,限制汽车使用等,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趋势。
最后一个城市是成都市。
成都市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在面临着交通、工业、燃煤等问题,空气质量监测表明主要的污染物是PM10。
政府采取了一些方案,包括降低燃煤的比例以及在交通拥堵的时候限制汽车数量,这减少了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成都市的空气质量有了一些改善。
由上述四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表可见,在中国城市环境中,空气质量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采取行动来维护我们的健康。
通过政府投入改善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限制车辆和工业的排放等方案的实施,相信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相关内容和意义:在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掌握相关数据以及制定合理措施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荆门市环境质量月报(2014年09月)阅读次数:258 来源:作者:时间:2014/10/15 17:32:08一、环境空气质量1、荆门城区荆门市城区共设4个大气自动监测点,分别是竹园小学测点、掇刀测点、石化一小测点、市政府测点。
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竹园小学测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9天(一天仪器故障无数据),达标率为100.0%。
其中19天空气质量为优,10天空气质量为良。
掇刀测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4天(三天仪器故障无数据),达标率为88.9 %。
其中10天空气质量为优,14天空气质量为良,2天轻微污染,1天轻度污染。
石化一小测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5天(一天仪器故障无数据),达标率为86.2 %。
其中8天空气质量为优,17天空气质量为良, 3天轻微污染,1天轻度污染。
市政府测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6天(一天仪器故障无数据),达标率为89.7 %。
其中10天空气质量为优,16天空气质量为良, 3天轻微污染。
荆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30天,达标率为86.7%。
其中11天空气质量为优,15天空气质量为良, 4天轻微污染。
空气质量状况所占比例见图1。
截止9月30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实测天数273天,达标天数243天,达标率89.0%。
与去年同期相比,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上升了1.8个百分点。
2、钟祥城区钟祥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8天,达标率为93.3%,其中5天空气质量为优,23天空气质量为良,2天轻度污染。
3、京山城区京山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9天,达标率为96.7%。
其中25天空气质量为优,4天空气质量为良,1天轻微污染。
4、沙洋城区沙洋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27天,达标率为90.0%。
其中11天空气质量为优,16天空气质量为良,2天轻微污染,1天轻度污染。
2015年1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5年1月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市城区环境空气进行了连续监测,全月31天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6天,质量为良的天数为22天,质量为轻度污染的天数为3天,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0.32%。
因本月首次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6参数进行监测,故不与上年同期和上月进行比较。
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状况,达标天数的比例,环比和同比情况,辖区内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注:1.各地按执行时限及工作推进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综合考虑了各项
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
3.黑石坡为清洁对照点,不参与总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