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民俗旅游开发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田螺笛:传承文化,奏响民族之声壮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大多精通乐律,能歌善舞,就连身边的食材都可以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好工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经典的民族乐器——田螺笛。
田螺笛的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展中,铸就了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值得人探以深究。
田螺笛主要分布在广西靖西县,在靖西地区早已是历史悠久,只是外界鲜有人知,田螺笛的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简单,几乎人人都会。
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田螺壳制成的,选择比较大个头的田螺,将尾部尖端处减掉,当作出音孔,去掉田螺肉,再在离大口2厘米处钻开一个笛孔,然后贴上笛膜就完成了。
田螺笛的制作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想要做出音质悠扬的田螺笛却需要下一番功夫,首先需要选择个大壳薄的田螺,田螺壳的质地和厚薄、密度的大小都会对田螺笛的音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取肉挖孔也要精益求精,最古老的方式是贴上厚密的蛛网,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们更多的是贴上笛膜,制作便就完成了。
为什么田螺笛单单是在靖西地区被人发明出呢?有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究,原来,靖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环境:雨量充沛、水土肥沃,是适合大个儿田螺生长的好地方,也是因为质量上乘的田螺,才能制作出神奇的田螺笛。
其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靖西地区有“民间艺术之乡”之称,壮族人民也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的歌曲内容丰富、数量繁多、种类齐全,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民族的精华不断的传承和发扬,这为田螺笛的制作发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
田螺的吹奏方法也很简单,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抓住笛身,无名指在出音孔上下颤动控制音调,再模拟歌曲的曲调进行吹奏,笛膜颤动,就能听到悦耳优美的曲调了。
关于田螺笛的起源,居民间相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代时,壮族待字闺中的年轻女子经常聚在一起做针线活、话家常,而如果有年轻的男子对女子心生情愫,就会在屋檐下对女子唱歌或吹奏树叶,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而女方如果对男方也情投意合,就会吹奏起声音优美的田螺笛作为回应,久久流传下来,田螺笛扮演了爱情媒介的角色,成就了一段段佳话与姻缘。
智慧博物馆视角下壮锦的研发与展陈初探作者:樊道智陈凤梅来源:《歌海》2023年第04期[摘要]壮锦,承载着壮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壮族纺织技术发展的活化石。
广西作为壮锦的主要流传地,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当地民众关注,渐次形成了以靖西、忻城、宾阳、龙州、南宁、环江为中心的壮锦传习基地,从当前各个壮锦基地壮锦研发及产品陈列展览现状来看,优势与短板并存,急需各个壮锦传承与展示基地、企业及相关研发机构整合资源,通力协作,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创新技术,搭建“共研、共建、共享”壮锦研发与展陈协同创新平台。
壮锦智慧博物馆的提出旨在为当前壮锦研发与陈展提供一种方案构想。
[关键词]壮锦智慧博物馆;壮锦传承;壮锦研发;壮锦陈展设计壮锦,作为壮族纺织技术发展的代表,蕴藏丰富的民族纺织经验智慧。
自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壮锦在广西当地各级政府、院校机构、工坊企业以及传承人等共同努力下,其研发与展陈已初具规模,渐次形成了以靖西、忻城、宾阳、龙州、南宁、环江为中心的壮锦传习示范基地与企业。
综合来看,部分传承与发展基地、企业在壮锦的数字化创新研发、智慧化展陈等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已有研究就壮锦文化符号系统挖掘,壮锦研发力量整合,壮锦传承与发展破解路径,壮锦如何融入到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问题作了探讨。
笔者基于近几年对壮锦研发与展陈情况的持续考察,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拟从智慧博物馆的角度浅述壮锦研发与展陈之拙见,以期抛砖引玉,为今后相关研究及壮锦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讨论。
一、智慧博物馆的提出中国古代没有博物馆这一概念,汉语中的“博物馆”一词译自英文的“Museum” 1(源于希腊语的“Mouseion”)。
古典的博物馆(Mouseion)概念有着比今天远为广泛的内涵,即博物馆广泛而集中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文化殿堂。
如有着“世界第一所博物馆”之称的“亚历山大博物院”(Mouseion of Alexandria)所从事的几乎囊括了现代社会主要文化教育机构的全部活动,包括大学、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和收藏室。
2019年9期总第894期医药文化旅游是传统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壮医药文化资源、如何将靖西壮医药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效益,对推广壮医药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靖西市壮医药旅游资源分析评价靖西的壮医药旅游资源,主要能从其地理位置、物种储备、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分析:1.区域概况首先,靖西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这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完好,民族风情浓郁。
与此同时,靖西和越南相互毗邻,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口岸之一。
其次,靖西是中国地道药材———田七的原产地,也是抗疟疾药材青蒿素的种植基地。
全境喀斯特地貌也是天然的药材宝库。
2.壮医药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壮族人民擅长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医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例如“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
据调查,《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500多种。
广西靖西市曾根据端午节的壮族药市调查,整理出了246种药市壮药名录。
80年代以来,广西中医学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对壮医药进行了发掘整理,先后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壮医内科学》等代表性著作。
而2011年,壮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见,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历史上创造的医药文化,至今仍有巨大的临床价值和文化意义。
3.靖西市壮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概况(1)靖西壮族端午药市端午药市是靖西市最重要的民族医药习俗之一,通常来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药市,靖西群众以及壮医药农都会将自采的草药、中成药拿到县城售卖。
端午药市通常持续3天,灵芝、鸡血藤、田七等上千种中药材随处可见。
交易摊位2000个左右,交易量达800吨,交易额约400万元。
(2)“中国壮药园”和“广西药用植物园靖西分园”通灵大峡谷作为国家4A 级景区,谷内孕育了丰富珍贵的植物种群。
例如,侏罗纪时代的桫椤、观音莲子座蕨类植物和金丝李等。
数百种中草药生长在这里,使峡谷成为天然药用植物宝库。
靖西安德古镇旅游景点
靖西安德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是一个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古镇。
以下是该古镇的旅游景点:
1. 古民居:在安德古镇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这些古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壮族风格,展示了当地的文化遗产。
2. 安德古镇史料陈列馆:这个陈列馆收集了大量的古镇历史文献和古籍,展示了古镇的历史演变和人文景观。
3. 安德古镇古城墙:这座巍峨的古城墙是安德古镇的标志之一,它曾经是古镇的防御工事,现在已经修复完好,成为了游客观光的景点。
4. 安德古镇古井:这座古井建于明代,是当地人使用的主要水源,至今依然保持着原貌。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井的建筑风格,并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5. 清河古桥:这座跨越清河的古桥是古镇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景点之一。
桥上保留了古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是照相的好地方。
6. 安德寨:位于古镇周边的安德寨是当地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进行登山、观光和野餐等活动。
寨内的山水田园风光非常迷人。
7. 四海堂:四海堂是古镇著名的庙宇,供奉着关帝和财神。
这座庙宇建于明代,是当地人祈福的重要场所。
靖西安德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展示着壮族民俗和传统建筑,是广西旅游的一大亮点之一。
百色靖西十大旅游景点
1. 靖西民俗风情村:这里可以体验到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百色市区最大的百家姓大门、边境少数民族传统居民区等。
2. 靖西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观的瀑布,是呼吸新鲜空气、远离喧嚣的好地方。
3. 温泉风景区:靖西温泉水质优良,有益于健康。
这里有多个温泉度假村,可以享受温泉泡浴和休闲度假。
4. 郁南荔枝园:荔枝是百色的特产之一,郁南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这里有大片的荔枝园和品种丰富的荔枝。
5. 靖西董地暮雪:这里是靖西最高的山峰,四季景色变化多样,冬天会有壮丽的暮雪景观。
6. 河池丹凤山:丹凤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有着壮观的岩石奇观和众多的瀑布。
7. 靖西紫草湾:紫草湾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美丽的荷花。
8. 靖西边境观光区: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中越边境线,感受边境的特殊风情。
9. 靖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这是一个以瑶族文化为特色的县级自治区,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瑶族文化和传统民俗。
10. 靖西县城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保留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建筑,可以感受到百色靖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靖西旧州古镇游玩景点介绍如下:靖西旧州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靖西市,是广西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广西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靖西旧州古镇的主要景点。
1.旧州城墙旧州城墙是靖西旧州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代,高约10米,围绕着古镇四周,总长约5公里。
城墙上有众多的城楼、角楼和门楼,构成了一道壮观的防御体系。
城墙内外依次是护城河、靖江河和城外的山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水陆交通体系。
2.靖江古桥靖江古桥是一座跨越靖江河的古桥,建于明代,长约100米,宽约3米,由24个拱形桥洞组成,是古镇的重要交通枢纽。
桥上有悬挂式的石灯笼和对联,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3.旧州街旧州街是靖西旧州古镇的主要商业区,建于清代,长约1.5公里,是古镇最繁华的地方。
街道两侧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
街上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和民间艺人的表演,是游客品尝当地美食和购买纪念品的好去处。
4.岭南书院岭南书院是一座传统学府,建于清代,是靖西旧州古镇的文化象征。
书院内设有讲堂、藏书楼和学生宿舍,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是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5.梅园梅园位于靖江河畔,是一座占地约5亩的梅花园。
园内栽种着各种品种的梅花,每年冬季开花时,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6.靖江游船靖江游船是游览靖西旧州古镇的特色项目之一,游船从古桥下的码头出发,沿着靖江河穿行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到古镇的风光和历史建筑,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游览方式。
总的来说,靖西旧州古镇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古城,有着丰富多彩的景点和活动,是广西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开发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壮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融合了丰富的历史、风俗和民俗,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开发,以期推动壮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章:壮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壮族是中国的第一大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壮族传统文化以山水田园为背景,注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壮族的歌舞、服饰、民居等元素都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
第二章: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的应用1. 壮族歌舞表演:壮族的锦绣山水和多姿多彩的歌舞表演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传统的歌舞形式,如“歌圩”、跳花灯等,不仅展示了壮族人民的艺术才华,也能够使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2. 壮族民俗体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壮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如刺绣、鞭炮、竹编等,深入了解壮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这样的体验不仅丰富了旅游项目,还增加了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加强了文化交流。
3. 壮族美食文化:壮族以米饭为主食,有着独特的米饭制作工艺和多样的米饭菜品。
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壮族美食,如酸汤鱼、酸辣粉等,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也增加了文化体验的深度。
第三章: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案例1. 文化主题公园:将壮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娱乐设施相结合,打造文化主题公园。
游客可以在公园中欣赏壮族歌舞表演、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并体验现代化的游乐设施。
这样的融合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并且提供多样化的游乐项目。
2. 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定期举办壮族传统节庆活动,如壮族三月三、火把节等。
活动期间,游客可以观看传统的壮族舞蹈比赛、品尝传统美食、参与传统体育竞技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也能够提升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四章:保护与传承壮族传统文化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结合开发的基础。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是指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旅游资源,通过深度体验和参与,让游客全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融入当地生活,实现身临其境的互动式体验。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和传播,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 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开发民俗特色旅游可以通过体验和展示的方式,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下来,保护民俗文化。
2. 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民俗特色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当地经济状况。
4. 提升当地民众的幸福感。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提升幸福感。
5.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民俗特色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当地,增加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机会,增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 挖掘特色民俗资源。
在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时,要深入挖掘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宗教信仰、民俗饮食等,发掘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资源。
2. 加强民俗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结合当地的民俗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民俗体验游、民俗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民俗节庆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如民俗文化展览、宣传片、民俗艺术表演等,向外界传播当地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的兴趣,增加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民俗特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在发展民俗特色旅游时,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包括旅游接待中心、民俗餐饮、住宿设施等,提高游客的体验品质。
靖西旅游攻略简介靖西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广西西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边境城市,与越南接壤。
靖西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介绍靖西的主要景点、美食、交通以及推荐的旅游路线,为您的靖西之行提供参考。
主要景点1. 靖西国家森林公园靖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靖西市区以南20公里处,是靖西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公园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石峰和清澈的溪流,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游客可以在公园中漫步、徒步或者参加一些刺激的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老挝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靖西市以南30公里处的老挝江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公园内有喀斯特地貌、壮丽的瀑布和奇特的溶洞,以及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
游客可以参加登山、探险等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3. 靖西口岸国家湿地公园靖西口岸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越边境靖西口岸附近,是中国最大的边境湿地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广袤的湿地、稀有的湿地植被和丰富的湿地生态。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穿越湿地,观赏湿地上各类候鸟和水生动物,体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美食靖西的美食以壮族传统菜肴为主,口味独特且美味可口。
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特色美食:1. 酸汤鱼酸汤鱼是靖西的一道经典菜肴,以当地的鱼类和特殊的酸汤调料烹制而成。
酸汤鱼鲜美爽口,酸中带甜,非常开胃。
2. 青豆腐青豆腐是一道以青豆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特色豆腐菜品。
它色香味俱佳,豆腐细腻嫩滑,配上当地特色调料,口感独特。
3. 桂花糯米团桂花糯米团是靖西的传统糕点之一。
糯米团外层滋润软糯,内馅酥软可口,因加入桂花而散发出芬芳香甜的味道。
交通飞机靖西有一个小型机场,但直飞航线较少,大多数游客选择乘坐飞机到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然后转乘高铁或汽车前往靖西。
高铁靖西市目前没有直接的高铁站,但距离靖西较近的高铁站有南宁站和玉林站。
从南宁或玉林乘坐高铁到靖西市区,然后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到达目的地。
靖西人文习俗旅游开发的思考与探讨摘要:靖西县地处桂西南边陲, 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东与崇左市天等、大新县接壤, 南与越南高平省毗邻,西连那坡县, 北界百色市、云南省富宁县, 东北紧靠德保县。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山水赛桂林, 气候似昆明的特点,人文习俗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具备开发独特的人文习俗旅游市场。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靖西县的旅游业得到有效发展,旅游业将成为靖西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此我就靖西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靖西人文习俗旅游开发一、靖西丰富的人文习俗旅游资源(一)靖西独特的节令民俗(1)独具地方特色春节习俗春节是靖西最隆重的节日。
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
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
孩子们则燃放鞭炮。
有不少地方的靖西妇女马上提着水捅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
年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的靖西人不串门。
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祛病。
初一的禁忌很多:这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女性不得到别人家玩或者拜访;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千米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香火不断。
从初二起,亲朋开始来往拜年。
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带几千克肉或鸡鸭等礼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
(2)别样的清明节靖西的清明节不是中国传统清明节的三月三日,而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从三月清明开始一直延续到谷雨期间,各家各户祭扫祖坟。
靖西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幅到祖先坟上去供奉祭拜。
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自色的魂蟠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
(3)牛魂节牛魂节是靖西特有的节日。
牛魂节,顾名思义,就是给牛招魂的节日。
每年农历5、6月份,在插完秧之后,各村屯就商议,选择大吉大利之日,为牛招魂。
那一天,全村各家各户早早起床,杀鸡做祭品,蒸好五色糯米饭,修理损坏的牛栏,清理牛粪,把牛牵到河边,给牛洗澡,梳理牛毛,除牛虱。
又到田野去割一大堆上等的鲜嫩的草,煮好绿豆汤、蛋汤,准备好甜酒。
大家再把牛赶到空旷阴凉平地,给牛喂食。
众人则围在四周,拿树叶包五色糯米吃,让牛的魂灵附牛体,使牛健康。
(4)泼泥节泼泥节在每年四月插秧季节举行。
姑娘和年青媳妇们用田中的泥浆向路过田边的男子泼去,以此劝告男子务农。
关于泼泥节的由来有个传说,古时有一个已婚男子经常外出唱歌,农忙季节也不回归。
一天,他的妻子正与一群姑娘插秧,他路过田边也不过问。
姑娘们假作泼泥混战,将他弄成一身污泥,使他无法串寨。
从此以后他回心转意,与妻子共同耕作并获丰收。
(5)靖西中秋习俗旧历八月十五晚上,县城和一些圩镇群众,以扎鸟、兽、鱼、莲花、走马、走龙灯等各种彩灯,悬挂门口,摆设香烛月饼果品芋头,祭拜月亮。
家人团聚,边吃边赏月。
小孩拉纸兔灯、坦克灯,或提擎各种各样彩灯游街。
有的把香插满柚子,系上鞭炮,插在竹竿上,点燃香后,竖于屋前或屋顶,名为“烧天香”。
一些乡村妇女有组织请月姑对歌的活动,壮话为“请囊胲”。
相传,中秋节是人民反抗元顺帝统治纪念日,以约密书藏进月饼,破开见密书为起义之晚,俗称杀鞑子,烧天香即烧鞑子的头,此夜挂彩灯庆祝,以示从此脱灾脱难,不受异族统治。
(二)靖西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1)抢花炮靖西的花炮节是农历二月初二,当天村屯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在狮队和人群的簇拥下穿街游行,以此为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在空旷的花炮场,狮队首先进行象征吉祥的“抢青”舞狮表演。
锣鼓声响,舞狮者踏着令人振奋的鼓点,腾、挪、穿、跃,时而匍匐,时而腾空,在桌子上争抢着彩头,还在争抢中做出各种难度较大的舞狮动作,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采。
“抢青”表演结束后,抢花炮仪式正式开始。
随后一声炮响,火药爆炸的冲力将花炮射向高空。
这时,全场的选手蜂拥而上,扑向即将落地的花炮。
人们通过抢花炮,把花炮“请”到家中,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丁财两旺、事业有成、婚姻美满。
(2)“三月三”歌圩歌圩节的日期不一样,但大体以春秋二季为最盛.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和理想为主题。
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
歌圩节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
歌圩节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抢花炮、篮球比赛、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系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
(3)端午药市端午药市是靖西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习俗,该活动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靖西及周边县懂得一方一药的群众以及壮医药农,纷纷将自采的各种中草药、自制的中成药拿到县城集中摆摊出售。
为全力打造“靖西端午药市”品牌,引导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2004年开始,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卫生厅等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下,靖西端午药市开始由民间自发活动变为政府组织。
目前,靖西端午药市活动已连续举办8届,通过举办端午药市,吸引中外客商和制药企业前来采购中药材,为中药材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产销对接的良好平台,目前已有广西药用植物园、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国峡投资公司、广西物本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与靖西县就发展中药材产业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
(三)靖西意识民俗旅游资源(1)满月逛街习俗婴儿满月那天早晨,外婆家的亲友便拿着精致的壮锦背带、衣服、鞋袜、褓巾等礼物前来祝贺。
这时,婆家早已准备好了水圆、糕点之类的食品,迎接客人。
在场的人,无论是谁,或多或少都要吃些水圆,表示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然后,由一个穿着一新的十三四岁的少女用崭新的背带背着小孩去“逛街”。
出门前,老人们要送给少女一把伞,表示小孩长大了有胆有识,能出远门,走南闯北,风雨无阻。
同时,要将几张纸或几页书放在小孩的怀抱中,以示婴儿长大后知书达礼。
另外,还要放几根小葱于背带中,寓意小孩聪明伶俐,长大成才。
逛街仪式结束,主人家才正式大宴宾客,同贺一番。
(2)庙会靖西几乎每一个村屯都有各自的庙堂。
靖西有举行庙会的传统习俗,参加者均为已婚妇女,一般以村或族自发组织进行。
三月三日这天早晨,妇女们携带煮熟的猪头、鸡、五色糯饭和以纸剪成的人和马,聚集到祠庙里,祭拜神灵,祈求保佑。
有的还请道公或巫师来跳唱、占卜,并进行对歌活动。
晚上回来再聚餐。
拜庙活动一般为期一天,也有的进行二至三天。
(四)靖西古朴的民俗礼仪和禁忌(1)靖西民俗礼仪客人到靖西,靖西人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靖西县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问候;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2)靖西民俗禁忌靖西县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方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共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忌筷子跌落在地上,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在饭里。
(五)靖西独特的物质民俗旅游资源(1)旧州旧州曾为归顺州的治地,是名扬四海的抗倭民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
旧州的民俗是壮族的活化石,绣球街是典型的民俗之窗,在靖西县的旧州街, 有制作壮族绣球的传统, 这里男女老少、家家户户制作绣球, 成为靖西有名的绣球一条街, 每年生产绣球达12 万个以上,生产的绣球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绣球原是爱的信物,而今,与时俱进以演绎为友谊的象征。
旧州的男女老少都是制作绣球的行家里手,人们将自己的智慧和情感融入这浑然天成的绣球中,使游客爱不释手,对旧州情有独钟。
(2)壮锦——民族工艺产品靖西县的广大壮族妇女从小心灵手巧,能够把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壮锦艺术性展现出来。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壮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壮锦中的精品,曾经作为贡品晋献皇宫。
织锦工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揉合在壮锦里面,所以壮锦是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
壮锦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
(3)丰富的土特产品靖西县的土特产品的种类也很丰富,比较著名的有大香糯、田七、大果山楂及系列产品、果蔗、糖梨、蚬木砧板、麻鸭、草扇等。
(4)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靖西县自然景观很多,可供旅游的景点主要有:位于靖西县城以南10公里的旧州风景区,该风景区的自然景观有碧峰荟萃的东山峰林、美丽如画的仙女照镜、神仙岩,还有绝壁如削的紫壁樵歌山、神秘的虎寨腾烟和形态奇异的猴山等自然风景区;县城周围有古树葱茏的宾山、一山独秀的主山、秀丽的凤凰山、双贵人山、玲珑剔透的太极山、横卧江中的狮子山、雄伟壮观的排隆山、气势磅礴的五马归槽山和金山、银山、三牙山卧龙洞、大龙潭、小龙潭、鹅泉跃鲤等风景名胜;北部有湖水清澈、碧波荡漾的渠洋湖西;北部有安德的灵山、照阳关、吴三桂山;南部有怀光石林、大兴山水、伏石牛鸣;东部有三叠岭瀑布、高达168 米的通灵瀑布、化峒骆驼山、五岭山等等, 山美洞奇,山上林木苍翠,山下碧波粼粼,山光水色,交相映辉,使人心旷神怡,而且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使美丽的山水更富有魅力,令人流连忘返,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靖西县的旅游业提供了现实基础。
靖西文物古迹主要有北宋侬智高建立的“南天国”遗址,南宋末年张天宗开疆辟土遗址,清刘永福创立的黑旗军遗址,清康熙年间建的宾山寺,明成化年间立的灵泉晚照、紫壁樵歌, 明清以来的岑氏土司墓群及化峒、同德的岩画, 还有鹅字碑、太极洞石刻、照阳关石刻、清代建的龙邦十二道门炮台、金龟山炮台、岳圩炮台等文物古迹。
二、靖西人文习俗旅游现状目前, 靖西县开发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分成五大景区:(1)通灵大峡谷景区: 主要旅游开发项目为峡谷观光、地下河漂流、森林探险、旅游科普考察等;(2)鹅泉——旧州——龙邦景区: 主要旅游开发项目为水域风光、壮乡田园景观、民俗风情、边关风貌、爱国主义教育等;(3)古龙山生态旅游景区:以峡谷观光、暗河漂流、瀑布探奇、科考探险为主要旅游开发项目;(4)渠洋湖景区:以水域景观、泛舟垂钓、岸上野炊为主要旅游开发项目;(5)德爱布——十九渡——大兴景区:以瀑布景观、水域漂流、民俗风情、农家乐为主要旅游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