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护理描述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18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其后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查房主要包括呼吸、气道、感染、创面护理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关于气管切开护理查房的详细内容,包括主要观察指标和注意事项。
1.呼吸(1)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切开气管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抑制或过度通气等情况。
(2)监测气道压力和吸气峰值,并定期记录监测结果。
观察气囊是否漏气,以防止二次感染。
(3)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应及时清除。
2.气道(1)观察气管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注意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压力是否适宜,并定期检查导管外露长度。
(2)监测气囊压力和导管内壁的黏液,保持导管通畅。
(3)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量,及时清除。
3.感染(1)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及时清洗和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和无菌。
(2)监测体温的变化,如有发热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抗感染处理。
(3)定期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抗感染治疗。
4.创面护理(1)定期更换固定带和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并注意对固定带和敷料的压迫点进行护理。
(2)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如有出血或伤口扩大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其他注意事项(1)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如果需要可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2)监测术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处理低氧血症。
总结:气管切开护理查房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气道、感染、创面护理等方面。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关注和记录的项目包括呼吸频率、气道压力、气囊压力、气道分泌物的性质和量、伤口情况、固定带和敷料的更换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通过了解和观察这些指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题目: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1.请介绍一下患者病情?今天我们要查的病人是 1床莫海友女 25岁诊断:肝功能衰竭一般资料:患者xx,男,22岁,汉族,安徽凤台人,建筑工人主诉:高处坠落伤两天,术后一天病史:患者滕军,患者2日前在干活时从高处坠落,受伤当时患者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症状,入院后患者意识出现障碍,ct检查后提示颅内出血,在当地医院行减压术,目前患者处浅昏迷状态,转入我院继续治疗。
体格检查:T 39℃,R 30次/分,P 100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浅昏迷,经鼻导管插管,眼睑肿胀,双瞳孔左二右三,光反射减退,颈托固定心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导尿。
耳鼻喉科会诊后行气管切开术。
2.什么是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
可经气管套管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
3.请问气管切开术护理措施包括哪些内容?3.1术前准备: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3.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3.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救治措施,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气管切开的护理查房,介绍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气道管理:-确保气管切开管通畅:检查气管切开管是否有阻塞,如分泌物、异物等,必要时清洁或更换气管切开管。
-维持良好的气囊充气压:检查气囊充气压是否适当,以确保气囊能够牢固地封闭气管切开站点,防止气囊漏气或扩张过度。
-监测气道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道压力,以确保患者受到适当的通气支持。
2.呼吸功能:-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异常。
-观察呼吸模式:注意患者的呼吸模式,如呼吸节律、呼吸努力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吸痰:定期检查气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进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3.氧气管理:-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定期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维持适宜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氧气需求,调整氧气流量,保持合适的氧气供应。
4.气囊充气和排空:-定期排气:定期排空气管切开管的气囊,以减少漏气和气囊扩张过度的风险。
-观察气囊压力:定期测量和记录气囊充气压,确保气囊充气适当。
5.皮肤护理和定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气管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和切口愈合延迟。
-固定气管切开管:定期检查气管切开管的定位,确保其在正常位置,并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切开管。
6.饮食管理:-考虑进食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决定是通过胃管喂食还是通过口腔喂食。
-管路护理:定期清洁和更换胃管,确保胃管的通畅和清洁。
-注意营养摄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通过调整饮食方式和营养配方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7.患者安全:-防止感染:保持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备用物品,防止感染的发生。
-防止误吸:监测患者的吞咽和咳嗽反射,确保患者不会误吸食物或液体。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1.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和禁忌症等。
同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2.术中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术后护理:定期更换气管导管,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及时清除。
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预防和处理气道感染、气胸、肺炎等并发症。
二)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1.误吸:由于气管切开后气道与口腔咽喉部分隔开,容易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2.气胸:气管切开后,气道和肺部的压力平衡被破坏,容易导致气胸。
3.肺炎:气管切开后,气管导管易成为细菌感染的门户,容易导致肺炎。
4.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处容易出血,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5.声带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导管容易损伤声带,导致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改写: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讨论:XXX女士30岁已婚,入院诊断为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和梗阻性脑积水。
患者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经过全面评估和头颅MR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需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以建立人工气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气管切开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和禁忌症等。
同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术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需要定期更换气管导管,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及时清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包括误吸、气胸、肺炎、出血和声带损伤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
气管切开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在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术后护理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得更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查房内容。
1.患者的呼吸情况检查:
2.气管插管和人工气道的护理:
检查气管插管是否牢固,有无脱管现象,以及插管是否出血等情况。
护士还需要检查插管口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损或感染迹象。
此外,还需要检查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如有气道梗阻或气道分泌物堵塞,需要及时清除。
3.气囊的充气和排气:
人工气道经常装有气囊,用来保持通气的有效性。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检查气囊的充气和排气情况,确保气囊能够有效密封气道,以防止漏气和误吸。
4.氧气和负压引流的管理:
根据医嘱设置适当的吸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和气道内氧气浓度。
同时,护士还需要检查负压引流系统的工作状态,保持引流畅通,防止引流袋溢出或引流管堵塞。
5.饮食和营养的管理:
6.患者的心脏和循环状况检查:
7.患者的疼痛和舒适程度评估:
8.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气胸、声带损伤等。
当发现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和干预。
以上就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查房的主要内容。
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气道、氧气、饮食、心脏、疼痛和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并与患者和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