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新方讲义法新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51 MB
- 文档页数:197
地震勘探新方法作业题01综述1、写出5种与常规地面采集(地面激发、地面接收,主频20-40Hz)不同的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
VSP:地面激发、井中接收(零偏、非零偏、Walkway、三维)井间地震:井中激发、井中接收时移地震/四维地震:多次采集随钻VSP:钻头激发多波多分量:纵波、横波激发(山地地震高分辨率采集高密度采集)2、写出地震勘探中5种解释新方法。
属性分析、地质统计学、反演:叠后反演、叠前反演(EI)、AVO、裂缝预测、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3、写出5种地震勘探基础理论新方法。
反演理论、小波变换、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图形图像学、地震波模拟(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各向异性02 VSP1、什么是VSPVSP:垂直地震剖面,是一种井中地震观测技术。
也即在地面激发、井中放置检波器接收地震信号的一种地震观测技术。
2、VSP的采集方式(VSP的采集方式是指激发点、接收点的排列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地面多次激发,井中三分量接收,激发-检波器提升-再激发-再提升。
3、VSP分为哪几种采集方式(三种)按激发点、接收点的分布特征可以将VSP的采集方式分为①常规VSP采集;②长排列资料采集;③三维VSP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4、零偏移距VSP有哪些应用求取各种速度、识别地面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标定地质层位、计算井旁的Q衰减因子等。
5、偏移距(非零偏)VSP有哪些应用查明井旁的地层构造细节、其作为二维观测可以作出一小段局部地震剖面,具有很高的垂向和横向分辨率描述井旁一定距离内的构造和岩性变化。
附:VSP应用:提取准确的速度及时深关系(零偏)标定地震地质层位(零偏)多次波的识别(零偏)提取反褶积因子预测井底下反射层的深度计算吸收衰减系数提取纵横波速度比及泊松比等参数6、在VSP中,什么是上行波和下行波。
直达波是上行波还是下行波,一次反射波是上行波还是下行波向下传播到达检波器的波/来自接收点上方向下传播的波称为下行波;向上传播到达检波器的波/来自接收点下方向上传播的波称为上行波。
地质勘查中的新型测量技术地质勘查是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调查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有关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信息,为工程建设、矿产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勘查中,测量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地获取地质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测量技术不断涌现,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精确的结果。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和定位系统,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在地质勘查中,GPS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野外地质调查、地质点定位、地质剖面测量等工作。
GPS 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等优点。
通过使用 GPS 接收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点的坐标信息,大大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
同时,GPS 技术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地质数据的空间分析和管理。
然而,GPS 技术在地质勘查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在山区、峡谷等地形复杂的地区,GPS 信号可能会受到遮挡,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此外,GPS 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电离层、对流层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误差修正。
二、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在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两种方式。
航空遥感具有分辨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可以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
通过对航空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识别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产分布等。
卫星遥感则具有覆盖范围广、周期性强等特点,能够对大面积的地质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地质灾害监测等。
例如,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光谱分析,可以判断岩石的成分和类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纹理和形态特征分析,可以识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和走向。
但是,遥感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遥感图像的解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解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物探新⽅法、新技术第⼀章地震模拟技术地震模拟技术是指⽤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代替地下真实介质,⽤物理实验和数学计算模拟地震记录的形成过程,以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各种⽅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物理模拟是⽤⼀些已知参数的介质做成⼀定⼏何形态的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结构,采⽤超声波模拟地震波,专⽤换能器模拟震源和检波器,将野外地震勘探过程在实验室内重现,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的优点是与实际情况接近,真实性和可⽐性⾼;缺点是模型制作和改变参数均困难、成本较⾼。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假设条件是:(1) 地下介质是⽔平层状的,⽆岩性横向变化,各层间密度变化不⼤,均可视为常数;(2) 地震⼦波以平⾯波形式垂直向下⼊射到界⾯,各层反射波的波形与⼦波波形相同,只是振幅和极性不同;(3) 所有波的转换、吸收、绕射等能量损失均不考虑。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步骤是:(1) 获得反射系数反射系数曲线?)(t R 波阻抗曲线),(ρv z根据假设(1),可⽤速度曲线代替波阻抗曲线。
通常⽤声速测井资料即可,但某些地区⽆声速测井资料,也可利⽤电测井资料获得声速资料(法斯特公式)6/13)(102)(ρh h v ?= (1-1)(2) 地震⼦波的选择选⽤不同的⼦波来制作合成记录,与井旁的地震道⽐较,选择最接近的⼀个。
(3) 不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地震⼦波与地层反射系数的褶积为合成记录)()(*)(t s t t b =ξ (1-2)(4) 不考虑多次波,但考虑透射损失情况)()(*)(t s t t b =ξ (1-3)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以上各界⾯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例如第n 个界⾯的等效反射系数为)1()1)(1(212221ξξξξξ---=-- n n n n(5) 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t s t t b =ξ (1-4)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多次波与以上各界⾯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新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得到应用,使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为煤田开采提供了可靠支撑。
煤田地质勘探的作用是保证煤炭开采的准确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合理应用地震勘察、遥感技术、地质雷达、重力勘探等技术。
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煤田地质勘探中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新技术;煤田地质勘探;应用;发展趋势1煤田地质勘探中新技术的应用1.1地震勘察技术的应用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二维地震技术是早期使用的地震勘察技术。
它通过在地下埋设一条地震检波线,在地震源的作用下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从而获取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然而,由于二维地震技术只能提供地下剖面的信息,对于地下目标的三维形态和几何特征了解有限,因此其应用范围局限较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地震技术被研发出来,并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维地震技术通过在地下布置一系列地震检波器,同时激发多个地震源,以多角度、多方向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下目标的三维图像,准确预测目标的位置和形态。
1.2遥感技术的应用1.2.1技术优势RS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RS技术具有直观性,可从宏观角度评估勘探结果;②通过应用RS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勘测数据,速度更快、效率更高;③RS在不同波段内的性质变化不大,使其能在多种场合应用;④RS能获得大量的勘测信息,成本低,收益较高;⑤RS技术不像传统勘探技术那样受到多方因素限制,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和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1.2.2地形图与地质图绘制传统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会拖慢地形图绘制的工作进度,还会降低地形图的准确性。
而RS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获得直观、准确的煤田地形图,为地质研究提供可靠支撑。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地质图的绘制是重要的工作内容,RS在地质图绘制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地震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通过记录和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方法,用来获取地下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并探讨其在能源开发、地质探测以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高精度地震仪器的应用传统的地震仪器在获取地震波信号时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而高精度地震仪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高精度地震仪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号,并提供更精确的地下结构信息。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勘探的数据质量大幅提高,为后续的地质解释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多参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通常只能获取地震波的一个或几个参数,难以全面了解地下结构的细节。
而多参数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填补了这一空白。
多参数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获取地震波的多个参数,如振幅、频率、极化等,从而更全面、细致地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和变化。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可解释性,也为地质灾害预测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
三、三维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在地震勘探中得以广泛应用。
传统的地震成像技术通常是基于二维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难以准确地揭示地下结构的三维特征。
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能够综合地震数据的空间和时间信息,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现地下结构,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更准确的判断。
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地震反演技术的改进地震反演技术是地震勘探中重要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手段。
传统的地震反演技术常常只能得到地下结构的模糊影像,对于细节部分的解释力度较弱。
近年来,随着反演算法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地震反演技术在分辨率和精度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
新的反演技术能够更好地还原地下介质的细微特征,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利用率,为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更精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