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一模初三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49.00 KB
- 文档页数:14
2014北京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析【试卷整体概述】2014年西城初三一模语文考试与2014年《中考说明》结合度较高,出现的新题型大多与中考说明的样题出题形式相同,其中文言文部分、阅读板块、作文部分的考查与今年中考变化方向一致,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涵盖《语文中考说明》的部分考点,考查内容是对目前学习内容的延伸,如果对今年中考变化熟悉的西城初三同学,对于本次试卷的考查,还是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对于大多数西城同学而言,试卷仍有一定难度。
【选择】(一)选择题,7道题共14分,考点与2013年中考的考点有3处不同,调整的3处均在《2014年中考说明》中体现,包括字词形音义、成语或俗语、关联词的考查,近几年常考的修辞方法题并没有出现,而是出现结合语境的标点符号使用的判断,还有口语交际、补写标题的考查。
选择题题型分类1、字音(选出加点字的读音正确或是错误的一项);2、字形(选出有错别字的项);3、字义(选择出字义相同的一项);4、成语、俗语(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在句子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正确的一项);5、关联词(选出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6、口语交际;7、病句(选出有病句的一项/选出对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8、修辞的理解(选取对修辞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9、标点符号(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10、语境题(排序/句子的回填);11、补全题目;12、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同一朝代的)。
【默写】根据复习范围进行复习的孩子,以往难度不是很大,考生失分率较低,但是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默写5分增至7分,增加了2分的根据具体语境填写试卷,这一点之前的中考考试中很少出现,不过这种考试形式可以追溯到当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的考试形式。
名著阅读为《孟子》《论语》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_____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 2014.1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xiù)伫立(zhù)刹那(shà)随声附和(hè)B.乘客(chéng)坎坷(kē)镂空(lòu)斤斤计较(jiào)C.憎恶(zēng)巢穴(xué)着落(zhuó)牵强附会(qiǎng)D.提防(dī)笨拙(zhuō)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本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 ,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②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平民,被迫离开叙利亚,纷纷逃往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邻国避难。
A.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流离失所”B.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走投无路”C.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句填“走投无路”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流离失所”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古典文献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8000余种,比清代的《四库全书》还多4000余种,。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班级:学号:姓名: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填写在答题纸上。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粗犷.ɡuǎnɡ剔.除tì惩.恶扬善chéngB.踱.步duó模.样mó憎.恶zēnɡ鲜.为人知xiǎnC.笨拙.zhuō绮.丽qǐ狭隘.ài 扣人心弦.xiánD.伫.立zhù筛.选shāi 提.防tí载.歌载舞z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探究活动陷入困境,学生一愁莫展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B.重峦叠嶂的大山,屏蔽掉了大山之外的那个世界的浮燥与喧嚣。
C.虽然古人悬梁刺股的学习方法有些残忍,但一些人把读书、学习当成负担的态度则更不可取。
D.作为中华文化渊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汉字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期待继续用它来书写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各位老师、同学,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发言吧!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希望我的发言能够像‘他山之石’引出各位如‘玉’一样的精彩意见。
”B.安静的旅馆大堂中,一群游客有的大声打电话,有的打起了扑克,还有的划起了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惹得其他人怒目而视。
C.联欢会上,少儿合唱团首当其冲....,为大家演唱了几首欢快动听的歌曲。
D.有的人对昆曲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4.下列对文段中画线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1月和4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宣布投入10亿欧元和38亿美元,启动大脑研究计划。
其中,欧盟的“人类大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旨在用巨型计算机模拟整个人类大脑,而美国的“脑计划”(缩写为BRAIN)则着眼于研究大脑活动中的所有神经元,绘制详尽的神经回路图谱,探索神经元、神经回路与大脑功能间的关系。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鸟瞰.(kàn)惬.意(qiè)谆谆教诲.(huǐ)B.倔.强(juè)庇.护(bì)相处.(chǔ)言简意赅.(gāi)C.揭露.(lù)呜咽.(yè)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ɡ)D.模.样(mú)游弋.(yì)自诩.(xǔ)水涨.船高(zhǎng)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能简单照搬他人经验。
B.平整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舒适的桌椅,这座乡村小学的面貌涣然一新。
C.清明小长假让人们既能有时间缅怀祭祀先人,还能有闲情逸致踏青赏春。
D.李老师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聪明人更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合作,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再聪明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只有善于学习借鉴,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
②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可以从学生抓起,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从学者抓起,让他们做好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工作,____________,最终都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句填“殊途同归”C.①句填“相得益彰”②句填“殊途同归”D.①句填“相得益彰”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______书法创作的“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气度与艺术功力。
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考试卷语文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答案示例:理由一,【甲】句与上文“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直接相关(1分);理由二,【乙】句与下文的“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直接相关(1分);理由三,【甲】【乙】两句构成递进关系,强调的是【乙】。
(1分)评分标准:共3分。
共3条理由,每条理由1分。
19.答案示例:选A (1分)原因一:“祖国山河好”和“人民岁月新”上下联词性相对,“祖国”对“人民”,“山河好”“岁月新”。
而“五洲同欢庆”则不相对。
(2分,前后各1分)原因二:“人民岁月新”的最后一个字“新”是平声,符合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的要求,而“五洲同欢庆”的最后一个字“庆”则为仄声,不符合这一要求。
(2分,前后各1分)。
评分标准:共5分。
选A ,1分。
每条理由各2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母亲》,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母亲洪烛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卖。
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
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
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
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
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
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新国剧”汲取上世纪20年代“国剧运动”的精髓,着眼于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途径。
“新国剧”细致入微的表演处理,变(huàn)莫测的舞台灯光,别出心裁的道具设计,使中国话剧的表现形式(huàn)然一新。
但“新国剧”承载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观众不仅可以随剧情感受中国传统哲学精神,还可能在话剧舞台上欣赏到戏曲唱腔,领略到书法魅力。
① ,使“新国剧”获得了独特的艺术功效,而这种艺术功效仍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②。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波浪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汲取(xī)变换莫测B. 汲取(jí)涣然一新C. 处理(chǔ)变幻莫测D. 处理(chù)焕然一新(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②创新与继承B.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②传承与发展C.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②发展与传承D.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②继承与创新2. 汉字的某些偏旁在不同的字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分”这个偏旁,在“掰”字中表示该字意思与“分”有关,而在“忿”字中则表示该字读音和“分”相近。
下列汉字中的“门”这一偏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 阔B.闸C. 闷D. 阁3. 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2分)A. 拔苗助长刻舟求剑滥竽充数B. 杞人忧天毛遂自荐功亏一篑C. 得陇望蜀班门弄斧车水马龙D. 唇亡齿寒不耻下问明察秋毫4.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
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2013年至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先后开播。
这两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视节目,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
节目中,少年学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母校争光添彩。
这两档节目或以听写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引导观众领略汉字之美;或以竞猜的方式展示灯谜的魅力,带领人们感受民俗文化。
它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A. 听写竞猜继承发扬传统B. 良好风貌闪耀央视荧屏C. 汉字灯谜弘扬华夏文明D. 文化娱乐丰富群众生活【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二、名句默写(共1题)1.默写(7分)(1)____________具:__________________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翻译: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2013-2014学年北京西城区(北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共12分)1.A 2.C 3. B 4.D 5.C 6. B二、填空题(共8分)7.(1)物是人非事事休(2)弓如霹雳弦惊(3)燕然未勒归无计(4)行阵和睦优劣得所(5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8.施耐庵智多星生辰纲或金银担(3分)三、(共9分)9.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而且树种单一。
(4分。
每个要点2分) 10. 数量多,树种多,色彩多。
(3分)11. 加快步伐,京城植树换新颜(2分)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12.(1)适逢,恰巧赶上(2)同样(3)逃跑(4)考虑(2分。
每个0.5分)13.(1)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为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2)(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4分。
每句2分)14.固以怪之矣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分。
每句1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共14分)15.①(奇怪)信服②恭敬③把写信的本事传给“我”,让“我”继续为大家服务。
(3分。
每空1分)16. 妈妈因为着急用钱,说话粗鲁,抱怨孩子;伯伯写的信委婉地表达了母亲的所有意思。
这样写信,既维系了母子之情,又达到了写信的目的。
(共4分。
每个要点1分)17.答案示例:伯伯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影响了“我”。
他没有如实读信,是为了宽慰姑妈;他告诉我不能如实读信的理由,是为了安慰“我”,让“我”明白“转化困难”的意义;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明白了知识分子“不但知道如何奉献,还知道传承,还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把苦难转化”。
(7分。
影响,1分;伯伯对姑妈,1分;伯伯对“我”,1分;明白,2分;语言,2分。
)(二)(共10分)18.温度超过地球的25% 有足够的液态水含有更多的钍(3分。
每个要点1分)19.来自地核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2分)20.虽然这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温暖,而且可能支持微生物形式的生命存在。
2013-2014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共14分)
答案:
1.B
2.D
3.D
4.C
5.A
6.C
7.B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二、默写填空(共6分)
答案: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9.浊酒一杯家万里
10.载不动许多愁
11.赢得生前身后名
12.何日遣冯唐
13.斜晖脉脉水悠悠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每题有错不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5.答案:(1)衡量 (2)大概、恐怕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
每小题1分。
16.答案:
(1)(曹操)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呢?
评分标准:本小题4分。
每小题2分。
(1)题“挟”和“令”的翻译各占1分;(2)题翻译出“箪”、“壶”的活用占1分、反问句式占1分。
17.答案:C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
18.答案要点:
①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用武之地;②荆、益二州的拥有者昏庸无能,不
能守。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
每个要点各1分。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2014.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鸟瞰(kàn)惬意(qiè)谆谆教诲(huǐ)B.倔强(juè)庇护(bì)相处(chǔ)言简意赅(gāi)C.揭露(lù)呜咽(yè)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ɡ)D.模样(mú)游弋(yì)自诩(xǔ)水涨船高(zhǎn g)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能简单照搬他人经验。
B. 平整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舒适的桌椅,这座乡村小学的面貌涣然一新。
C. 清明小长假让人们既能有时间缅怀祭祀先人,还能有闲情逸致踏青赏春。
D. 李老师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聪明人更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合作,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再聪明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只有善于学习借鉴,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
②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一套固定的方式方法,可以从学生抓起,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从学者抓起,让他们做好传统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工作,____________,最终都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①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句填“殊途同归”C.①句填“相得益彰” ②句填“殊途同归”D.①句填“相得益彰” ②句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______书法创作的“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________,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气度与艺术功力。
A.由于但是因此 B. 由于所以因此C.虽然但是但是 D. 因为所以但是5. 结合语境,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①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开展“最美北京人”事迹宣讲活动。
②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将通过这一活动讲述那些真实感人的故事。
③这些故事会让我们感受到“最美北京人”的可敬可爱。
④与此同时,这些故事还会引发人们关注“你是否曾忽略了身边的好人好事”这样的问题?A.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6. 为了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初三(1)班的李山同学找来大量习题苦练,经常深夜还在题海中奋斗,导致他白天在课堂上屡屡犯困,根本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
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要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为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李山,你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你这样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B.李山,拼搏的路还很长,你怎么能靠熬夜这种方式亡羊补牢呢?C.李山,我知道你是在为理想拼搏,但你这样做恐怕有点儿舍本逐末了。
D.李山,你该醒醒了!你可不能再这样晚上熬夜,白天用课上时间亡羊补牢了!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才学智慧展现少年风采2013年至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先后开播。
这两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视节目,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
节目中,少年学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母校争光添彩。
这两档节目或以听写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引导观众领略汉字之美;或以竞猜的方式展示灯谜的魅力,带领人们感受民俗文化。
它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A. 听写竞猜继承发扬传统B. 良好风貌闪耀央视荧屏C. 汉字灯谜弘扬华夏文明D. 文化娱乐丰富群众生活(二)填空题(共10分)8.默写(7分)(1),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身居陋室,无世俗和公务缠身的语句是:,_ 。
(2分)(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现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1分)(4)毕业典礼上,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最后,他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鼓励同学们努力拼搏,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
(2分)9.名著阅读(3分)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① 战国时期② 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③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活板》(节选),完成第10-13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具:11.(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翻译:13.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① 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③ 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④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饺子啊饺子》,完成第14-16题。
(共15分)饺子啊饺子白阿莹①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携妻带儿回东郊我的父母家去,陪二老吃顿饺子。
②从懂事时起,我就爱吃母亲包的饺子。
小时候,吃饺子还是一家人过年时最憧憬的奢望,平时家里几乎是吃不到纯肉馅的饺子的。
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会想各种办法,比如用猪油渣与蔬菜掺合了给我做出美味的饺子来。
我总能吃到母亲包的美味饺子,每次都会吃得满嘴生津,直喊:“香!香!”一到这时,母亲就会拍拍围裙上的面,眯着眼笑。
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饺子对我们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了,宴请亲朋时只吃饺子,会被嘲笑成吝啬。
但母亲却依然固守着对饺子的嗜好,每周末都打电话提醒我早点儿回家来包饺子。
此时我已成家立业住到城里,回父母家去吃那已有些乏味的饺子,主要是尽对年迈父母的孝道。
每次回家,一半是担心父母受累,一半是不想老吃饺子,我总给母亲建议,换个主食吧,吃米饭,蒸馒头,炒点菜。
母亲不吭声只皱眉看我一眼说,我现在老得想不出做啥好了,你看面都和好了,下礼拜吃米饭吧。
但是下一个周末又是饺子,只是饺子皮里边的馅会有些变化。
回回如此,日子久了,我也只好不再提了。
④近来一段时间,儿子进入青春期,开始爱抱怨了,时常嘟囔说:“又是饺子。
”我们教训儿子,奶奶包的饺子不能说不好吃。
然而,我们的教训不起作用,几乎每次回他爷爷奶奶家,儿子都要闹些让我们不愉快的事。
然后常常是一出家门,我就会和儿子在楼外吵将起来,结果直到当天深夜,我的心情也舒缓不过来。
儿子对付我们的办法越来越多,后来干脆每次回家吃饺子,碗还没端就说吃过饭了,引得一屋人怏怏不快。
我实在烦得不行,忍不住又劝母亲换个花样,让儿孙们也有个期盼。
母亲听了并不吭声。
我再多说,她便嘟囔一句:“想吃什么,你们自己回来做好了。
”⑤于是,那个周末,我满怀“信心”地提了一大包在超市买好的蔬菜,带着妻儿兴冲冲地迈进父母家门——厨房内外又充盈着饺子馅的香气,客厅中央的茶几上支着一个面案,上边放着一碗面,面案周围一圈摆了五只小板凳:看来母亲是早计划好了,这次要全家一起包饺子。
我不好再说什么,强装笑颜坐到母亲旁边,又坚决地示意儿子赶快坐下来擀饺子皮。
母亲好像忘了上周的话,只顾招呼大家围坐到面案旁来,一家人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忙忙碌碌的,却没多少说笑。
⑥妻子与父亲找了些话题唠家常,聊着聊着又聊到母亲买菜包饺子的事上了,母亲便开始夸耀起她做饺子的诀窍,说着说着,忽然问我懂了吗。
我闻声抬头望了母亲一眼,但见母亲的眼睛正朝着这边盯着她的儿子。
噢,母亲苍老了许多,特别是她那原本清澈乌亮的眼睛,眼仁变成了棕色,眼白已有些泛黄,眼仁眼白间没了清晰的界限,眼睛便显得异常混浊。
我心里不由一酸,想说什么,却不知说什么好。
⑦母亲显然看出了我情绪上的波动,说了句让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话。
她一边包饺子一边自言自语似地说:“你爸你妈老了,也不想吃啥了,饺子香不香,关键是心情。
一家人围在一块儿多好啊,一边包一边聊,非要吃什么米饭,准备一两天,吃完你们嘴一抹走了,连句多的话都没有……”她叹一口气,眼窝湿了:“你们也有这一天呢!”⑧饺子香不香,关键是心情!天哪,我怎么就没想一想呢?心灵手巧的母亲什么菜不会做?何曾不想变个花样来款待她的儿孙?但母亲太珍惜这个阖家团圆的周末了,她渴望用这种方式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气氛,品味生活的乐趣和悲苦,虽然仅仅是一会儿,可这段时光对于母亲和父亲来说,是多么难得啊……⑨那天的饺子皮我擀得很慢很慢,一家人也包得很慢很慢,一个个饺子又周正又美丽,犹如一个个工艺品,围着那笼屉一圈一圈螺旋着向外扩展,让人不忍下锅。
那天的饺子,妻儿都说香,我却吃不出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