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
- 格式:pdf
- 大小:141.27 KB
- 文档页数:2
铅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张英慧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27
【摘要】[目的]研究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d时,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培养第4~7天,1.0×10-4~5.0×10-4 mol/L Pb2+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b2+浓度越大,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结论]Pb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Pb2+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总页数】3页(P4-5,9)
【作者】张英慧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
【相关文献】
1.铅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的各种染色体畸变研究 [J], 张英慧
2.铬铅联合诱导蚕豆根尖微核细胞发生率作用的研究 [J], 徐厚铨;韩发彬
3.诊断级超声波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发生率的研究 [J], 刘晋敏;王彬
4.四硼酸钠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实验研究 [J], 杨其伟;訾惠君
5.甲硝唑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研究 [J], 李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研究作者:张英慧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7期摘要[目的]研究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 d时,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结果] 培养第4~7天,1.0×10-4~5.0×10-4 mol/L Pb2+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b2+浓度越大,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越高。
[结论] Pb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Pb2+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关键词铅;蚕豆;微核;染色体畸变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004-02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b2+ on the micronucleusn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 of Vicia faba. [Method] Vicia faba seeds were cultured with PbCl2 solut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distilled water treatment as control. The root tips were fixed, dyed and squashed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micronucleusn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 of root tip cells were calculated. [Result] When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1.0×10-4-5.0×10-4mol/L Pb2+ from 4 days to 7 days,the micronucleusn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 of Vicia faba increased successively with increasing Pb2+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duration. [Conclusion] Pb2+ showed effects on the micronucleusn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 Vicia faba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Key words Pb2+;Vicia faba;Micronucleusn;Chromosomal aberration铅及其化合物都有毒,会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是对人类和生物影响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立白洗洁精对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影响摘要: 本文以未受污染的蚕豆和家用洗洁精为材料,采用微核方法测定洗洁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
结果表明,洗洁精均可诱导微核的产生,处理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洗洁精;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细胞率The Micronucleus Rate of Root Tip Cells of Vicia faba Induced by CleaneressenceAbstract:The expriement depend on the materia of unpolluted vicia faba and common cleaner essence.The micronucleus test was used to test the toxicity of root tip cells of vicia faba induced by cleaner esse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eaner essence could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of micronucleus.The micronucleus rate which the experience group is much more than the blank group.Key words: cleaner essence;Vicia faba;root tip cells;micronucleus rate洗洁精为日常消费者用品,因其能迅速分解油腻,机械地消除果蔬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残余,多用于确保家居卫生。
洗洁精若长期使用,且在洗涤果蔬时不及时冲洗干净,其少量的残留物也会使人的鼻、眼、咽喉受到刺激,引起炎症,甚至会导致中毒,对人体造成致命的危害。
本文以蚕豆根尖微核实验来检测洗洁精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毒害作用,探讨洗洁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旨在为洗洁精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染发膏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许媛媛;彭晓娅;宋文贞;唐红枫;彭炎桥;袁茜;李敏【摘要】为了考察染发膏对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3种不同品牌染发膏(T、S、H)毒染蚕豆根尖细胞,测定其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并计算微核指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染发膏浓度与微核率都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高于一定浓度后微核率均呈下降趋势,其最大微核率对应的浓度依次为0.10 g/L(T染发膏)、1.00 g/L(S染发膏)、4.00 g/L(H染发膏).说明3种染发膏均有一定诱变作用和遗传毒性,且3种染发膏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呈正相关.【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11【总页数】4页(P67-69,77)【关键词】染发膏;蚕豆(Vicia faba L.);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遗传毒性【作者】许媛媛;彭晓娅;宋文贞;唐红枫;彭炎桥;袁茜;李敏【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应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武汉东湖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武汉 4302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3+4;Q355随着染发美妆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染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
染发剂有多种分类方式,据其染色原理和牢度可分为暂时性染发剂、永久性染发剂和半永久性染发剂。
根据使用染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染料、金属盐染料和合成有机染料[2]。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是氧化型的永久染发剂,其中含有的一些主要有效化学成分(如芳香胺类化合物等)具有致敏性、致突变性和潜在的毒性作用[3,4],且有报道表明染发剂具有致癌作用[5-8]。
TMV溶液诱导蚕豆根尖微核的研究摘要: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初步研究了一定浓度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溶液对环境污染的效应。
结果表明,tmv溶液浓度与各处理蚕豆根尖微核率的相关性较强(r=0.982),且差异极显著(p=0.0030.01),且蚕豆根尖微核率与处理时间相关性不强(r=0.312)。
研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应用于烟草花叶病毒遗传毒性监测。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tmv);蚕豆根尖;微核率中图分类号: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561-03存在于水体中的植物病毒可能导致植物病毒病流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很难估计水体中植物病毒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威胁程度,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通过植物根侵染植物已得到证实。
曾嵘等[1]研究发现在烤烟漂浮育苗中,tmv可以通过营养液侵染烟苗发病;刘勇等[2]研究表明水窖水体中的tmv具有侵染力。
已有从水体中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的报道[3-9],水体中存在的tmv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环境污染物(如物理、化学、生物污染源)能诱发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断片游离在细胞质中于分裂末期形成微核。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cnt)是以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出现的频率为测试终点的监测方法[10]。
目前对水体植物病毒污染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tmv溶液处理蚕豆根尖,分别统计各处理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以及相应的污染指数,旨在初步探讨一定浓度的tmv溶液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威胁。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蚕豆为青皮蚕豆(本地种),供试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的普通株系。
1.2 方法1.2.1 供试病毒液的制备将纯化的tmv接种于普通烟株k326(nicotiana tabacum cv. k326),3周后采病叶提纯tmv病毒[11],经紫外扫描测得其浓度为109.9 μg/ml[12],并将其稀释,配成浓度分别为2.7、5.4、8.1、10.8和13.5 μg/ml的病毒液各10 ml,4 ℃保存备用。
一枝黄花的遗传毒性研究董亚娟方舟摘要:本文以市售一枝黄花为实验材料,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一枝黄花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旨在分析一枝黄花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1)一枝黄花水浸提液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幅度与水浸提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2)一枝黄花水浸提液使蚕豆根尖的微核率升高,上升幅度与水浸提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3)一枝黄花水浸提液使蚕豆根尖细胞出现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滞后等异常现象,且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的影响存在显著地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
上述结果表明一枝黄花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损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具备快速扩散的能力。
关键词:一枝黄花;遗传毒性;蚕豆根尖;微核Study on Genetic Toxicity of Solidago decurrensDONG Ya-juan FANG Zhou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commercial Solidago decurren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using micronucleus test technique in Vicia faba root study on alelopathy effects of Solidago decurrens of water extract, aim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toxicity of Solidago decurre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olidago decurrens of water extract made the mitotic index decreased, drop and water leach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2)Solidago decurrens of water extract made the Vicia faba root micronucleus rate rising, rising amplitud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extract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 (3) Solidago decurrens of water extract made the Vicia faba root appeared chromosome bridge, chromosome fragment, frequency of lagging chromosomes and the other abnormal phenomena,the effects of water extract on Vicia faba root tip of the significant time effect and concentration eff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Solidago decurrens of water extract has a different degrees inhibition and injury of Vicia faba root tip cells mitosis,and has a certain genetic toxicity, with the rapid diffusion.Key words: Solidago decurrens; Genetic toxicity; Vicia faba root tip ; micronucleus一枝黄花(SoIidago decurrens Lour)系菊科(Asteraceae)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
利用蚕豆根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发水的毒性09生物技术宁伟王晓刚太红桥刘经源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1]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C-NT)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断裂及纺锤丝损伤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
它是一种应用于监测环境致突变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产生危害的技术,并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探讨植物遗传物质的改变状况与环境污染,也可以检测淡水环境的质量。
[2]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发水千分率蚕豆是一种很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
它的染色体为六对相当大的染色体,而且根尖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
目前,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环境致突变性检测/监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且本底较低,这对于一种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它的检测物谱较广。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镜检细胞微核时,应按下列标准计数微核:(1)凡主核大小1/3以下,与主核分离的小核;(2)小核的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3)小核形态可为圆形,不规则等。
[3]1. 实验目的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
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洗发水的毒性状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MCN对胁迫很敏感,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可用于洗漱用品的安全监测。
2. 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蚕豆种子、洗发水、显微镜、镊子、培养皿、剪刀、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3等。
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汇总蚕豆根尖微核检测一、实验背景和目的本组实验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分别用不同牌子0.25mg/mL洗发露(欧莱雅、力士、沙宣)对蚕豆根尖做处理,同时以0.25mg/mL的醋酸铅溶液处理蚕豆根尖做阳性对照,自来水作阴性对照。
洗发露是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洗发露主要成分为:界面活性剂,也就洗干净的成分。
以SLS及sls的乙基衍生物类: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十二酯硫酸铵(月桂酸硫酸酯纳)为主,SLS争议很多,主要表现在对皮肤的刺激性,容易让你头皮变得敏感,虽然SLS也有用在牙膏中,但是在舒适达等国外牙膏中,是没有SLS的存在的,从这一点上,也看出SLS的刺激性是厂商的心知肚明的。
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
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
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
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
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等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
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实验三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研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观察,了解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2、掌握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的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铬是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而铬水平的提高又会产生毒害作用,并引起机体病变。
可溶性六价铬化物被认为是人类肺的致癌剂。
本次研究不同浓度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以期探明铬对植物细胞的致畸效应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蚕豆(Viciafaba L.),蒸馏水,重铬酸钾,无水酒精,70%酒精,冰醋酸,碱性品红,石碳酸,甲醛,山梨醇。
2、仪器:培养皿,滤纸,培养箱,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指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吸水纸,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水浴锅,量筒,容量瓶。
3、改良石碳酸品红:取石碳酸品红染色液2-10毫升,加入90-98毫升45%的醋酸和1.8克山梨醇。
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四、实验步骤1.选择饱满、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于蒸馏水中浸泡ld,让其吸胀,然后铺展在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盖上湿纱布,于培养箱中23℃下培养。
2.当根长至1cm左右,分别用蒸馏水(对照组)及25mg/L、50mg/L、100mg/L、200mg/L、250mg/L 5种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处理4h,恢复培养24h,切取根尖,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h。
如不继续实验,可置70%乙醇于4℃冰箱中保存。
3.用蒸馏水漂洗蚕豆根尖数次,晾干,加入1.0mol/L盐酸,于50~60℃的恒温水浴中解离10-15min,至根尖呈乳白半透明时取出。
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2分钟。
晾干后放入小离心管,滴上适量的改良石炭酸染色液,染色15-20min。
压片镜检,观察统计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j)(每个根尖的每个区域观察100个细胞)、染色体畸变百分率(每个根尖的每个区域观察100个细胞),观察2-3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