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29
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测定某些物质的燃烧热,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深入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掌握量热计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燃烧热是指 1 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在恒压条件下测量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p),在恒容条件下测量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v)。
对于理想气体,Qp = Qv +ΔnRT,其中Δn 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R 为气体常数,T 为反应温度。
本实验中,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来测量燃烧热。
量热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样品在氧弹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量热计和水的温度升高。
根据水的温升、量热计的热容以及样品的质量,可计算出样品的燃烧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氧弹式量热计压片机电子天平贝克曼温度计氧气钢瓶点火丝2、试剂苯甲酸(标准物质)待测物质(如萘)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约 10g 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片状。
称取约 08g 待测物质(萘),同样压片处理。
2、量热计准备检查氧弹的气密性,确保其完好无损。
向量热计内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准确测量水的质量。
3、安装样品将压好的样品片放在氧弹的坩埚内,用点火丝连接好。
拧紧氧弹盖,充入氧气至一定压力。
4、测量初温将氧弹放入量热计中,插入贝克曼温度计,搅拌均匀,测量体系的初始温度。
5、点火燃烧接通点火电路,点火使样品燃烧。
6、测量终温观察温度变化,待温度上升至最高点后,继续测量一段时间,以确保温度稳定。
记录最终温度。
7、重复实验对同一待测物质进行至少两次平行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处理1、苯甲酸燃烧热的测定根据苯甲酸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ΔT1)、水的质量(m1)、量热计的热容(C),计算苯甲酸的燃烧热(Q1)。
2、萘燃烧热的测定同样根据萘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ΔT2)、水的质量(m2)、量热计的热容(C),计算萘的燃烧热(Q2)。
TC C W Q l Q MW l v ∆+=⋅--)计水水样(燃烧热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用数字式氧弹热量计测定样品的燃烧热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3、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数字式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根据热化学的定义,1mol 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燃烧热。
量热法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实验方法。
在恒温或恒压条件下,可以分别测得亨容燃烧热Q v 和恒压热容Q P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v 等于体系内能ΔU 变化;等于其焓变ΔH 。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ΔH=ΔU+Δ(PV) -----------------------------------(1)QP = QV + ΔnRT ----------------------------------(2)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氧弹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和有关附件的温度升高。
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就可以求算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
关系式如下:式中,W 样和M 分别为样品的质量和摩尔质量;QV 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l 和Ql 是引燃用铁丝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燃烧热,W 水和C 水是以水为测量介质时,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 计称为热量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热量计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ΔT 为样品燃烧前后水温的变化值。
实际上,热量计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三、仪器与试剂四、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开启ZDW-1A精密数字温差测量仪的电源开关,温度探头放入热量计外桶内。
开启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大烧杯中盛约800ml自来水,并放入3块冰块。
(2)样品准备:①剪取10cm长的点火丝,将其两端放入氧弹弹盖上的点火电极的槽缝内,滑下电极上方的套圈,将点火丝固定。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一、目的1.通过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
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
3.了解量热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技术。
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基本原理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为恒容燃烧热(Q v ),恒容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的内能变化(ΔU )。
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烧热(Q p ),恒压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的热焓变化(ΔH )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存在下列关系式()p V B Q Q g RT ν=+∑ (1) 式中 为生成物和反应物气体的摩尔数之差;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反应前后的绝对温度(可取反应前后温度的平均值计算Q P )。
若测得某物质恒容燃烧热或恒压燃烧热中的任何一个,就可根据(Ⅱ-1-1)式计算另一个数据。
须指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包括燃烧热)通常是用恒压热效应(ΔH )来表示的。
B ν∑()g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的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上升。
通过测定燃烧前后卡计(包括氧弹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值ΔT ,就可以求出该样品的燃烧热。
其关系如下:(2)() 5.983Na OH V r mM Q Q Q V m m m +′×−+×−=点火丝点火丝棉线点火丝棉线卡W T Δ热容量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热标准物质(如苯甲酸,它的恒容燃烧热Q w 卡v =26434 J ·g -1)来标定,将其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温度,按(2)式求。
一般因每次的水量相同。
故可再次通过(2)式确定蔗糖的Q w 卡v 。
在较精确的实验中,辐射热,铁丝的燃烧热添加物的燃烧热等都应予以考虑。
三、仪器与药品量热仪、氧气钢瓶、充氧仪、压片机、万用表、精密天平各一台(套);电子台称一台,苯甲酸(A.R.);萘(A.R.);蔗糖(A.R.),棉线若干。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燃烧1摩尔所释放的能量,是研究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某种物质的燃烧热,探究其燃烧特性以及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物质:甲醇2. 仪器:燃烧热测定装置、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燃烧热测定装置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残留。
2. 称量物质: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甲醇,记录质量值。
3. 装置准备:将称量好的甲醇放入燃烧热测定装置中,调整装置,确保甲醇完全燃烧。
4. 温度测定:在燃烧热测定装置的适当位置插入温度计,记录初始温度。
5. 点火燃烧:用火柴点燃甲醇,观察燃烧过程并计时。
6. 温度测定:在燃烧过程中,定时记录温度的变化。
7. 燃烧结束:当甲醇完全燃烧结束后,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质量:根据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得到甲醇的质量。
2. 计算温度差:根据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的差值,得到温度变化。
3. 计算燃烧热: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质量*温度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甲醇的燃烧热。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甲醇的燃烧热为XXX J/mol。
这个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接近,说明实验操作准确无误。
甲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质,其燃烧热的测定对于了解有机物质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甲醇的燃烧热是负值,说明甲醇的燃烧过程是放热的。
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甲醇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燃烧热的测定不仅可以用于有机物质,还可以用于无机物质的研究。
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燃烧热,可以比较它们的燃烧能力和能量释放程度。
这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能量转化过程以及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燃烧热的测定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燃料的选择和利用中,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热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
同时,燃烧热的测定也可以用于燃料的质量检测和能源计量。
物理化学实验燃烧热的测定燃烧热是指物质在恒定压力下完全燃烧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定物质的燃烧热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燃烧过程以及能量转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物理化学实验中燃烧热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一、实验原理物质的燃烧热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的焓变来确定。
焓变是指在恒定压力下,反应过程中系统的热量变化。
燃烧反应通常可写为:物质A + O2 →产物其中A为被燃烧的物质,O2为氧气。
在完全燃烧状态下,反应中物质A测绝对燃烧热ΔH0为反应放出的能量。
ΔH0 = Q = mCpΔTΔH0为燃烧热,Q为吸热或放热量,m为物质A的质量,Cp为物质的定压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因此,测定物质的燃烧热可以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来获得。
通常使用强酸作为火焰初始温度的参比剂,并且将物质A置于绝热杯中,然后点燃A,利用燃烧释放的能量将水加热,并通过温度变化来计算燃烧热。
二、实验操作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绝热容器、温度计、天平、火焰点火器、水槽等。
2.实验器材清洗:将使用的器材仔细清洗,确保没有残留物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设备调整:调整绝热容器的蓄热性能,使其能够尽可能阻止热量的流失。
4.实验样品准备:将待测物质A称取适量,并记录其质量m1。
5.温度计校准:将温度计置于标准温度环境中,校准它的读数准确性。
6.绝热环境建立:将绝热容器放入水槽中,并检查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7.水槽温度调节:调节水槽内的水温至近似于室温。
8.实验数据记录:将待测物质A点燃,同时记录绝热容器的初始温度。
9.燃烧反应进行:将点燃的物质A以尽量均匀的速率燃烧,观察温度变化情况,直到温度基本稳定。
10.温度数据记录:记录绝热容器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1.数据处理:将温度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计算出最终温度变化ΔT。
12.计算燃烧热:根据实验原理,计算物质A的燃烧热ΔH0。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应干净整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实验样品应准确称量,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本文将介绍一种测量物质燃烧热的实验方法,即燃烧热的测定实验,这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
燃烧热是指物质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一种热力学量,能够反映物质的化学活性。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是在常温下开展的,旨在检验化学反应是否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
实验步骤:1.测量物质质量:首先要准确地测量物质的质量,使用天平进行称量。
可选用两种物质,如氯化铵和硫酸钠。
2.搭建实验装置: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搭建装置,将加热器、称量装置、燃烧炉等放置在一个四方形木板上,并用夹子固定。
3.准备燃烧热计:将燃烧热计安装在装置上,通过其红外传感器测量反应热量。
4.确定燃烧反应物:将测量的物质放入燃烧炉中,使用点火器点燃反应物。
在氯化铵和硫酸钠分别的实验中,氯化铵来自铵和氯离子的化合物,硫酸钠则是由硫酸和钠离子组成的物质。
5.测定燃烧热: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燃烧炉中的能量损失,计算出反应的燃烧热值。
燃烧热计可以直接测量得到这个数值。
实验结果:对于氯化铵,多次实验表明其燃烧热为-1393.6千焦耳/摩尔。
对于硫酸钠,其燃烧热为-1385.4千焦耳/摩尔。
这两个值非常接近,说明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实验原理和应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可以检验化学反应是否具有放热或吸热性质,是热力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之一。
实验原理基于反应热的概念,即定义在常量温度下,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这个反应有关系,称为反应热。
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它涉及的化学反应是完全燃烧反应。
该实验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在化学反应中测量反应热,评价燃料的能量效率等方面均有应用。
结论:通过燃烧热的测定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燃烧热值,并了解到燃烧热的意义和应用。
燃烧热对于化学反应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在燃料评价、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燃烧热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燃烧热测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热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它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分析物质的稳定性、燃烧剂的能量输出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一化合物的燃烧热进行测定,深入了解该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和能量转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强氧化剂高氯酸钾(KClO4)作为燃烧剂,将待测物质与燃烧剂混合在一定比例下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将通过水浴将水加热,通过测量水温的升高来计算反应的燃烧热。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和燃烧剂,并分别放入两个干净的燃烧舱中。
2.点燃燃烧剂:使用点燃器将燃烧剂点燃,并迅速将燃烧舱盖住,使燃烧剂完全燃烧。
3.添加待测物质:将待测物质加入另一个燃烧舱中,并迅速将舱盖住。
4.观察:观察待测物质是否开始燃烧,并记录燃烧颜色和火焰情况。
5.测量温度:将带有水的容器放置在装有待测物质的燃烧舱上方,并在燃烧过程中不断测量水温的升高。
6.实验结束:记录实验数据并关闭燃烧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待测物质燃烧过程中水温的升高情况,并得到了与燃烧热相关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待测物质的燃烧热,并将其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对该化合物热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已知数据,我们可以对待测物质的热化学性质进行初步推断。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火焰颜色、燃烧速率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该化合物的燃烧特性和能量转化过程。
六、实验的改进和展望对于本实验的改进,可以考虑增加多组数据的测量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同时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如探究不同燃烧剂对待测物质燃烧热的影响、探究燃烧剂与待测物质的最佳比例等。
通过这些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待测物质的热化学性质,为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数据和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热化学领域的其他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