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的CT 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191.75 KB
- 文档页数:2
脑囊虫病•李鹏林脑囊虫病:•脑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疾病,是我国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常引起严重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中文学名:猪肉绦虫别称:有钩绦虫界:动物界门:扁形动物门纲:绦虫纲目:圆叶目科:带科属:带属种:猪肉绦虫简介:•成虫乳白色,扁长如带,较薄,略透明,长约2~4m ,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
头节有4个吸盘。
节片可分未成熟、成熟及妊娠节片,成熟及妊娠节片中有发达的雌、雄生殖器官。
妊娠节片中含有数万粒受精卵。
妊娠节片每天由虫体末端逐节或逐段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排卵数可达几十万粒,此时受精卵已发育成六钩蚴,猪吞食了妊娠节片和虫卵,经猪胃、肠壁的血管、淋巴管带到全身各处。
在肌肉、脑、肝等器官发育成囊尾蚴,人误食了带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囊壁被胃液消化,它的头节钻出来,附在人的小肠壁上,又发育为成虫。
•从我国流行病角度上讲,本病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及河南、内蒙。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染途径主要是食入虫卵。
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和病理:• 1. 六钩蚴随血进入脑后,可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如脑膜、脑实质、脑室从而引起各种病理变化。
虫体存活时周围仅有少量的成纤维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程度轻。
虫体死亡后,可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继而引起周围纤维增生。
• 2. 寄生于脑室的囊虫,以第四脑室多见,此类囊虫易形成活瓣,引起脑膜粘连增厚,而阻塞脑室孔,产生梗阻性脑积水,脑室扩大,晚期可导致脑萎缩、颅内压增高、脑疝,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 3. 寄生于蛛网膜下腔的囊虫多呈串状,又称葡萄状囊虫,极易破裂。
此类囊虫易引起蛛网膜炎,引起脑膜的增厚、粘连,从而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产生交通性脑积水。
临床表现:本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也几位多样,一般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 癫痫型:以反复发作的癫痫为特征,发生率高达80%。
郭思恩。
等.腹股沟部血管手术后淋巴漏的诊断和治疗941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本组15例患者应用600g/I,的泛影葡胺在切口周围行皮下浅筋膜层多点浸润注射,每点注射剂量约1~2m I。
,每日1次,注射时间3~7d,注射完毕后局部给予加压包扎,效果满意。
患者切口顺利愈合出院。
我们认为该方法既简单、经济、实用,又可以使患者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D e e;27(6)参考文献:E13姚泰。
吴博威.生理学I-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23刘执玉.淋巴学EM3.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58一l66.58例脑囊虫病不同临床分期的C T分析韦盛强(广西巴马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巴马547500)关键词脑囊虫病;分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图分类号:R532.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30X(2010)06-094卜02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脑所致,属于食源性寄生虫病。
常由于生食、半生食含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所致。
由于不同地方人们饮食习惯及饮食方式的缘故。
使得感染以上寄生虫病的机会明显增加。
然而。
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以头昏、乏力,头痛、抽搐、癫痼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症状为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
因此C T等辅助检查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收集我院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较为完整,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患者58例行C T分析,旨在提高脑囊虫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影像学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49例,女9例,年龄12~68岁,平均40.3岁,以青壮年居多。
当地有喜吃以温水、佐料调和后,未经加工处理的鲜猪血的习俗,本组所有患者均有吃这种猪血的经历。
头昏、头痛、呕吐伴癫痢发作41例。
头痛伴呕吐4例,不伴呕吐l o例,皮下结节伴头痛3例。
脑膜刺激征2例。
所有58例就诊时均无发热。
CT诊断脑实质囊泡型、慢性钙化型脑囊虫病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囊虫病诊断中CT相对MRI的优势。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脑囊虫病病例,手术及免疫学诊断确诊,对其CT 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囊性病灶、囊内头节钙化、多发钙化灶其主要改变。
CT显示钙化灶明显优于MRI,MRI显示头节、小片状水肿优于CT。
结论:CT及MRI均可诊断脑囊虫病,但CT诊断价值大于MRI,MRI可作为CT补充。
【关键词】囊虫病,脑;CT、MRI【中图分类号】R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60-03The value between CT and MRI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cysticercosisHuang Luyang,Huang Yun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ixth peple’s Hospital ,Chengdu610000,Sichuan,China【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diagnosis of cerebral cysticercosis between CT and MRI.Methods Review 31 patients with cerebral cysticercosis by Surgical confirmed cases ,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 Cystic, multiple calcifications, and calcified in the cyst for its main changes, CT found more signs than MRI.Conclusion CT diagnostic value is greater than MRI , MRI can be used as CT supplement.【Key words】Cerebral cysticercosis;CT,MRI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2至2017年8月收治共31例脑实质囊泡型及慢性钙化型脑囊虫病患者,各病例均为藏族,疫区生活史,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3岁至67岁,均有疫区生活史,其中有21例患者有食生肉病史,5例患者行手术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